登陆注册
7159000000042

第42章 中美建交就台湾问题达成了共识,搁置了分歧(2)

12月14日下午,伍德科克接华盛顿指示后即奉命紧急会见邓小平副总理,提出了美方的意见:

一、为了减少泄密的机会,美方建议提前于美国东部时间1978年12月15日宣布建交公报;二、建议邓副总理访问华盛顿时间为1979年1月29日至31日。

邓小平同意了上述两条。这样,双方就达成了发布两国建交公报及有关的安排。

在双方即将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的最后关头,在美国右翼反华势力的干扰下,伍德科克又向韩念龙代外长提出新的意见:“我奉美国政府之命,希望贵方同意美国在暂停对台出售武器一年之后,仍保留出售武器的权利,尽管美国将尽可能加以克制。”

韩念龙立即反对说:“中国方面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没有商量的余地!”

双方冷场了。伍德科克见会谈陷入僵局,就提出建议说:“我对中方的态度表示理解,希望暂时搁置分歧。”

韩念龙也赞同说:“为了顾全大局,我同意暂时搁置分歧。”

会谈结束后,韩念龙立即向邓小平作了汇报。邓小平站在历史的高度,综观全局,决定将此分歧搁置起来。在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问题上,也曾有过先例。

1972年9月田中角荣首相访华时,曾要求周恩来总理明确在台湾北面的钓鱼岛(日方叫尖阁列岛)的归属权。当时,为了不让这个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成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障碍,周恩来就表示说:“现在还是不要讨论,地图上又没有标。

出了石油就成问题了。”对此,日方也表示同意。

朱启祯、柴泽民在回忆邓小平的决断时记述说:

当时如果坚持要美国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的话,我们就可能丧失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和美国建交的时机。但是,我们如果为了求得同美国建交,对武器问题就放过去的话,这个问题将来就成为一个长期解决不了的遗留问题,所以邓小平同志跟美国谈判代表谈判的时候,就提到这个问题:是不是我们双方同意发表建交公报,建立外交关系。

但这个武器问题就留在双方建交以后两国政府继续商谈来解决。因为有了这个话,才有了后来的“八一七公报”。

12月15日上午(美国时间),布热津斯基在华盛顿约见柴泽民,为在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继续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作最后会晤,双方“同意在这一个问题上各持异议”。

这样,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美方接受了中方关于“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的条件下达成的。在克服了最后的障碍问题后,双方达成的协议包括:

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只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三、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

双方约定了两国领导人同时宣布中美建交消息的时间:北京时间12月16日上午10时(华盛顿时间12月15日晚上9时,华盛顿与北京的时差为十三个小时)。

《华盛顿邮报》记者奥伯道夫在中美宣布建交两天后报道说:“美国继续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是在北京进行了差不多六个月的秘密谈判中,最微妙及最困难的问题。”

卡特高兴得像顽皮的孩子似的开起玩笑来,差点把人吓晕了

从邓小平于12月13日第一次接见伍德科克开始,卡特总统的情绪就特别高,心情也特别好。他特别嘱咐助手,驻北京联络处来的电传稿一到,绝不能耽误,立即送给他。这一天是华盛顿时间12月14日,卡特在他的日记里写道:

对同中国建交的兴奋情绪越来越高涨——不论我们能不能保住秘密。我们已决定明天一早通知苏联、台湾、日本和我们的主要欧洲盟国。那时,我们政府里将已有一百多人知道这件事了。

他觉得邓小平的答复很干脆,这说明现在的时机对双方都有利,还说明经过了半年的谈判,建交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相互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

自从邓答应将宣布建交的时间从1979年1月1日提前至1978年12月15日,他还有许多工作要赶紧做:向一些议员介绍情况,准备向美国报界发表谈话,还要通知其他国家的领导人。

想起保密工作确实做得滴水不漏,他不禁有些得意。他对布热津斯基说,我们的协定的机密丝毫没有走漏,这简直是奇迹!15日这天,晚上9时就要宣布建交公报了,上午他在椭圆形办公室里打了一批电话。他按适当的顺序,通知了尽可能多的人。他给国会的一批主要议员打了电话。他又给福特总统、尼克松总统打了电话。

尼克松听了很高兴,立即在电话里简短地谈了实现建交这件事的成就与对世界的影响。

他对尼克松说:“起步接近中国、打开中国之门全是你的功劳,是你的高瞻远瞩,是你的坚定魄力。我并对您给我的指点表示感谢。”

尼克松又说:“同样,你要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也是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气魄的。”

他说:“近日,我要派迈克(即奥克森伯格)去当面向您介绍我们的协定的详细的内容。”

他在听筒里听到了尼克松的笑声。尼克松说:“我当然对迈克表示信任。但是我要提醒你,吉米,要我注意保守秘密并非容易之事,过分信赖部下也是危险的。”

他觉得尼克松的话说得挺有意思,在给尼克松打完电话后,就想告诉布热津斯基。电话接通后,他竟然像顽皮的孩子逗乐一样给布热津斯基开起玩笑来。

他忍住高兴的情绪,装作焦急的语调说:“兹比格,你听说了吗?出了问题啦!”

布热津斯基赶紧问:“出什么问题?”

他说:“你是否听到了中国人宣布取消我们协议的消息?”

接着,他听到听筒里传来惊愕的语调:“呜呵……”还伴有响动声。

他担心吓着自己这个难得的顾问,连忙说:“兹比格,你怎么啦?我刚才是开玩笑的。没有发生什么事,一切正常。”

后来,两人提到这件事都觉得好笑,因为布热津斯基一听说出问题,差点儿就晕过去了。他后来一直为这件事感到抱歉。

中美宣布建交就台湾问题达成了共识,搁置了分歧

1978年12月16日上午10时(北京时间),人民大会堂西大厅早就人头攒动,气氛热烈,各种摄影机、摄像机高低参差地挤满了厅后部的摄影席。中国领导人华国锋在此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华国锋在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有关领导人尼克松、福特、卡特和基辛格、罗杰斯、布热津斯基和万斯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所作的贡献,然后强调指出:

中美建交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它将为发展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开辟广阔的前景,也将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在中美建交谈判中,虽然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共识,但是有些分歧仍然没有得到解决,首先是美国希望中国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然后,美国坚持在建交后继续卖武器给台湾,中国则坚决反对。

为此,华国锋还代表中国政府特别就台湾问题声明说:

台湾问题曾经是阻碍中美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根据《上海公报》的精神,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现在这个问题在中美两国之间得到了解决,从而使中美两国人民热切期望的关系正常化得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中美建交公报。

以实现。至于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的方式完全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

上述这段话既肯定了中美两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又针对美方声明“关心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恰当的回答。然后,华国锋又代表中国政府对中美两国建交后,美国继续出售防御性武器给台湾表明了中国方面的态度:

美国提到,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会继续售予台湾有限度的武器,供防御之用。我们表明绝不接受此事。在谈判中,中国方面一再表明对此问题的立场。我们认为,关系正常化之后,美国继续售予台湾武器不符合关系正常化的原则,有害和平解放台湾,对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定也有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双方对此问题有歧见;不过,我们对《联合公报》达成了协议。

与此同时,卡特总统在华盛顿举行由三大电视网转播的记者会,宣布了美中建交联合公报和美国政府的声明。在联合公报中,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双方重申《上海公报》中的原则,并再次强调:美利坚合众国政府认知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双方相信美国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不仅符合美国与中国人民的利益,而且有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

卡特总统在声明中说,美国将通知台湾,华盛顿决定从1979年1月1日起终止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则自1980年1月1日终止。未来美国与台湾将在没天安门广场上排队买中美建交号外的市民。有政府官方代表与外交关系的情况下,维持商务、文化和其他关系。在必要时,美国的法令规章都会予以调整,以便能在与中国建交后产生的新环境中维持这种非政府关系。美国相信台湾人民将有和平、繁荣的未来,对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美国继续表示关切,并预期台湾问题将由中国人民自行和平解决。

卡特还宣布,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副总理已经接受他的邀请,将于1979年1月底访问华盛顿。

应该指出的是,在《中美建交公报》的英文文本中,在表达中文“承认”

一词意时,英文文本分别用了“RECOGNIZE”和“ACKNOWLEDGE”。后来美国方面常有人利用这一字眼做文章,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暧昧态度寻找所谓的法律依据。《中美建交公报》宣布:“美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此段文字中的“承认”,英文文本是“RECOGNIZE”,这和中文文本的意思是一致的。关于台湾问题,公报中文文本中也有一个“承认”,即:“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出席伍德科克主任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建交招待会。图为伍德科克祝酒。

部分。”但英文文本中的“承认”用的词却是“ACKNOWLEDGE”。此词含有“认知”的意思,与法律意义上的“承认”是有区别的。

中美建交,震动世界。尽管中美两国建交时仍有悬而未决的台湾问题,美国也没有完全放弃它干涉中国内政的打算,但中美建交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两天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大步伐。美联社记者布朗从东京发出的评述说,1978年12月在北京发生的两件大事,即中美建交与中共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举世都听到了古老中国大门隆隆打开的声音。未来的历史将证明,这是任何大国都不能忽视的声音。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60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办好党校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遵守政治纪律、改革创新与继承党校优良传统、改革创新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环境氛围,以此为动力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

    本书是山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成功,研究服务型政府的回应力,全书内容包括如下六个方面:1.本章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的目的。2.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理论研究。3.政府回应力的内涵、特征。4.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研究的时代背景。5.服务型政府回应的实践分析——以太原市迎泽区政府为例。6.构建服务型政府回应力的机制探讨。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党员干部教育热点问题
热门推荐
  • 无量无魂

    无量无魂

    得这权高何用?最终虚无。得这永恒何用?最终化镜。不如人世走一遭,形那无量无魂。“老秦,你是强者?”“是嘞!”“你会一直保护我吗?”"少爷在,我就在!”“少爷,赶路吧!这天黑了,前方的坎我会铲除的!”驮背老秦笑了,露出了满口黄牙蓝天一笑。"少爷在,我就在!”
  • 恶魔校草吃掉我,丫头不准跑

    恶魔校草吃掉我,丫头不准跑

    “你眼睛长着来摆设的吗?靠!”呵~撞了我还要我道歉,你是第一个,你真勇敢!”我……那个…暂时…放,,过你!”苏雨桐说完后落荒而逃~呵呵…小丫头,你跑不掉的!
  • 十年了,依旧忘不了忘不了

    十年了,依旧忘不了忘不了

    2004年的一天,一辆吉普车正行驶在北方的秋天里,吉普车车身很脏,看得出来,这辆车已经跑了很远的路。是的,几天来王楠一路驾车从南方开到了北方,从南方出发的时候还是瓢泼大雨,现在北方的天空已是艳阳高照的秋天了,当车跨过长江大桥时,王楠在心里默念,回来了,还是回来了。
  • 琵琶不语

    琵琶不语

    现言。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知,他一会咱一会,都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只是习惯了用古言形式表达,这是现言!
  • 总裁宝贝小小妈

    总裁宝贝小小妈

    她是一个女人,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女人。这辈子,她不强求生活富贵,就如她名字中的‘凡’字一样,她只是想平平安安的和两个孩子就这么的生活下去,如果爱情这种毒药会给她来带伤害的话,那她宁可不要……
  • 云画扇·红泪未央

    云画扇·红泪未央

    她,原该是大兴国尊贵荣宠的七公主,一出生竟成了天降灾星!她,原本应该是他连宸祁的皇后,可是姐姐却代替她穿上了嫁衣!命运虽不可抗,当有机会逆转时,却因一个无心的掩饰将她引上了不归路。她笑着流泪,笑着看他含笑饮鸠,才知道,原来恨并不是爱的背面,而是延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南疆往事

    南疆往事

    南坡镇,一个地处南疆边陲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镇子近来发生一些怪事
  • 强者为尊:重生之我本彪悍

    强者为尊:重生之我本彪悍

    黎易倾重生了,黎易倾是谁?她是一朵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霸王花!权势滔天?名利场只是游乐场,钱权势,你要哪个?打折出售!以力量为墙,表世界,权势相逐;里世界,强者为尊。重生的黎易倾悠然游走在中间的灰色地带,让那权势俯首,力量称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反悟人生

    反悟人生

    一本好书能让你活出精彩人生,能让你活出感悟,人生有太多沧海桑田,人生需要太多历练,人生需要不断的磨砺自己,让我们共同走进人的内心深处好好检讨一下自我只为自己的人生方向做一次修正
  • 名将名师

    名将名师

    本书以鲜为人知的丰富史料,再现了20世纪中叶一批老干部、老教师(“两老”)跟随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奋斗、激情、成功、坎坷的一生。作者以真诚细腻和满怀激情的笔触描写出了张述祖、刘恩兰、徐立行、卢庆骏、马明德、唐铎、任新民、谢有法、杨仲枢、李懋之、唐凯、曹鹤荪等33位哈军工先贤的人生历程,凸显了这些名将名师的高风亮节和嘉言懿行,高扬了以陈赓大将为校魂的哈军工精神,道出了哈军工创业与发展的峥嵘岁月和饱受挫折后浴火重生的历史命运。《名将名师(哈军工两老传记)》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中国百年大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