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7900000008

第8章 青帮大佬(4)

张仁奎收的徒弟越来越多,在众多人的建议下,创立了“仁社”。“仁社”成立后,发展迅速,与黄金荣的“荣社”、杜月笙的“恒社”鼎足而立,成为上海帮会中最有势力的三个团体之一。张仁奎的徒弟们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张仁奎俨然成了青帮教父。

如日中天的张仁奎,和政界、商界、军界的名流都有交往,因此巴结奉承他的人也很多。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也趁着张仁奎过生日的契机给他送过寿联。而蒋介石送寿联当然不是抱着祝寿的单纯的目的,是为了巴结认识张仁奎。当时的蒋介石还没有后来这么得势,巴结奉承青帮的领袖也是为了他的将来考虑。后来蒋介石做了中华民国的最高领导人,对已经是古稀之年的张仁奎仍然称呼为“张老太爷”。这种称呼让这个年迈的老头子很是满足。

蒋介石得势之后的张仁奎,已经是一个年迈体衰的老头儿了,这时候的张仁奎一般不再过多干涉帮会事务,更不用说无关乎他的军政之事。不过是在自己的住所过几天清闲的日子,或者偶尔收几个徒弟,生活还算安逸自在。然而平静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日本人发动了针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很快,战火烧到了黄浦江边,作为重镇的上海在凶猛的炮火中沦陷。张仁奎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于是留在了上海,坚持抗日活动。张仁奎动用自己的钱物,为国家捐赠了一批又一批的军用物资。深明国家民族大义的他,甚至要求自己帮会的弟子们也要坚持抗战,决不可向日本人低头。

然而,张仁奎这种以身体不适为由,闭门谢客,却暗中支持抗日救国的行为还是被日本人发现了,于是日本人便来到张仁奎的住处再三挑衅。张仁奎面对蛮横不讲理的东洋鬼子,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决不服软,然而因为年事太高,日本人长期不间断的骚扰,使这个老人不能安心,长期对无礼的日本人动怒也对他的健康十分不利。终于,在1944年,张仁奎在上海与世长辞。

7.张树声:以抗日救国为己任的青帮老大

出身行伍的青帮头目张树声,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叱咤黑道白道的传奇人物。张树声是当时青帮“大”字辈的成员,由于抗战的背景,张树声号召他的众多门徒参与抗日活动,并在八年的抗日活动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树声自幼喜欢舞枪使棒,酷爱拳脚,练得了一身好本事。清末时期,张树声曾经担任清军第六镇第十一协哨官。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以后,张树声投靠了北洋军,做了营长,后来又担任了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参谋长、第十一骑兵团团长等职务。抗战时期,因为战功显赫,一直提拔到西北革命军东路军团副司令的位置。

张树声参加青帮也是因为机缘巧合。发生在1911年底的滦州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冯玉祥和张树声等人都参加了这次起义,不料起义失败,张树声逃亡上海。而后,无依无靠的张树声加入了上海的青帮,成了青帮“大”字辈的重要成员。在后来青帮势力的发展中,“大”字辈成员人数不多,因此张树声成为了民国时期青帮辈分最高,而且名声很大的领袖之一。

早在清末做营长时期,张树声就认识了冯玉祥将军。作为冯玉祥的手下,张树声忠心耿耿,尽职尽责,两人也在早年共同做过一些事情,因此交情甚笃。冯玉祥视他为莫逆之交。张树声虽然加入了青帮,但是辛亥革命成功之后,他仍然在冯玉祥手下做事。其实,冯玉祥之所以愿意张树声做他的手下,另一个原因就是看中了张树声的帮会背景,冯玉祥认为帮会可以帮助他稳定政局。直到1930年冯玉祥的西北军瓦解了,张树声才又回到上海,这时候的张树声开始发展帮会势力。

在青帮的排行中,张树声属于“大”字辈的成员,辈分极高,因此号召力也很大。加上张树声收徒弟和张仁奎不同,门槛没有这么高,因此江淮一带,诸如上海、杭州、蚌埠、徐州等地都有人愿归其门下。张树声收徒弟的影响力一直波及了中统、军统等国家机关领域。

帮会势力的发展使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控制和利用帮会的问题。1940年,当时的军统头目戴笠和青帮头目之一的杜月笙在重庆交通银行大楼邀请张树声和各地青帮头目一起吃饭。然而这顿颇具“鸿门宴”意味的饭局,张树声吃得很不痛快。饭毕,戴笠传达了蒋介石的意思,想把青帮的力量和政府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虽然张树声支持抗日运动,但他还是不愿意这么做,因为这样做的话,青帮部分的控制权就会被政府掌握。然而张树声没有力量和蒋介石抗衡,只能答应了戴笠的要求。

张树声之所以能在社会上有这么大的号召力,有众多的门徒跟随,除了他的辈分高之外,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来的立场,也是张树声强于其他帮会领袖之处。为了支持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活动,张树声一方面加紧招收弟子,跟新加入的弟子讲授青帮的规矩,还在帮会的教义中增加了反日的要求,并跟自己的弟子传播抗日的思想。另一方面,为了启迪帮会人士的爱国思想,树立起反抗日本侵略的意识,他还编写了《民族精神》一书,并在书中提及“义气千秋”的概念,希望在国难当头之际,人人发奋,力挽狂澜,救国家于水火。1941年5月,《民族精神》一书毁于战火,张树声在1943年又编写了《民族精神续录》一书。在书中,张树声突出强调了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作用,号召青帮帮众服从国民党领导,全力以赴地支持抗战救国的事业。张树声的行为当然受到了国民党高层领导的赏识,国民党高层给予了这本书很高的评价,张树声名声大振。

张树声除了积极运作抗日活动之外,受他的上司冯玉祥影响,他还利用帮会的力量保护革命志士免遭国民党特务的迫害,或者向革命志士提供情报,帮助革命志士逃避国民党的暗杀。在国民党方面,他拥护国民党的领导,但是又不赞成国民党为了一己私利同胞相残。

张树声在抗战胜利前夕病逝。因为他是帮会的大哥,而且生前为抗日活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当时有数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可谓规模空前!

8.袁克文:身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氏次子

被世人称为“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才华横溢,文采斐然。风流不羁的他还和当时上海的青帮有些瓜葛,袁克文不仅是当时声名远扬的才子,而且还是青帮“大”字辈的成员。

袁克文出生于1890年,字豹岑,号寒云。寒云一词来源于他曾得到了北宋王晋卿的《西蜀寒云图》,酷爱字画的袁克文就以寒云为号。

出身“皇室”的袁克文,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亲袁世凯专门为他聘请了名师严范孙、方地山来指导他。他还擅长诗歌,与赵幼梅、王守恂同被誉为“近代天津诗坛三杰”。名师出高徒,严范孙的指点教育,加上袁克文本人聪慧异常,刻苦用功,于是学业突飞猛进。袁克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尤其是书法,草书、隶书、篆书等都臻于妙境。

袁克文本人多才多艺,被世人称为“袁门子建”。这个称谓不光是因他的才华而得,还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系。袁克文本人是一个文人气十足的风流才子,平日喜欢诗书棋画,结交名伶,却不喜过分涉足政治。而且,对于父亲袁世凯欲恢复帝制的做法并不赞同,尽管如此,袁世凯还是很喜欢这个聪明多才的二儿子。

袁克文的哥哥袁克定是一个十分热衷政治权术的人,一直以来,他都认为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弟弟是个巨大的威胁。再加上袁克定因为搞了个假版的《顺天时报》,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袁世凯觉得立“太子”这件事应该是“立贤不立长”,这更加剧了袁克定的恐慌。于是袁克定在北海团城设了饭局,在酒中下毒欲置弟弟于死地。兄弟互相残杀的悲剧即将上演,然而历史无意嘲弄人,人只能面对无情的历史。提防心很强的袁克文并没有轻易饮下那杯酒,而是趁人不注意将随身携带的银器放入杯中验出了剧毒。袁世凯事后知晓此事,怒斥了袁克定。为防不测,袁世凯命人刻了一方大印送给袁克文,上书“上第二子”四字,并建议他以“出京游玩”的名义暂时躲避祸事。袁克文听从了袁世凯的建议,准备离开北京。当时反对帝制的也有青帮的部分成员,他们被袁世凯关在了军法处。袁克文准备离开北京之前,以二公子的身份带走了这些反对帝制的青帮弟子。这些被救出来的青帮弟子对袁二公子感激涕零,建议他如果没有其他容身之处,不如去上海加入青帮,以求安顿。

袁克文听从了建议,去上海后便寻求门路,拜了当时“理”字辈的张善亭为师,列“大”字辈。民国时期,“大”字辈的成员已经屈指可数了。袁克文之所以可以进入“大”字辈的行列,很可能和他的袁二公子的身份有关。袁克文在加入青帮的第二年就开始招收弟子,他收弟子的门槛不算高,加上他为人比较谦卑,性格也不刚烈,很多弟子都喜欢去他的门下做徒弟。

袁克文在青帮收徒弟,其实不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也不是为了壮大青帮的力量,更多的可能是一种性格上的倾向造成他这样的行为。袁克文本人的文人气十足,加入青帮广收门徒,可能是他仰慕春秋战国时的孟尝君、春申君广招天下门客的事迹,受其感染,而且他可能也有做个自由自在的游侠的情结。可见,袁克文发展门徒的行为,和其他人的拉帮结伙不同,是他自己的文人个性使然。

同类推荐
  • 倒影

    倒影

    本书为著名作家包光寒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了《雪春》《女儿岛》《太阳鸟》《爱情解析》《倒影》等多篇中篇小说。小说内容趋向淳朴和节制,语言更接近刀刻般的礁石,没有杂草丛生。
  • 灵魂深处

    灵魂深处

    三十年前,郭于敏、苏琪、宁立本、钟梅韵、石光亮、沈思几位知识青年一起下乡插队,在农村共同经历了疲累又苦闷的青春岁月。后来,他们陆续离开乡村,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三十年后,大家聚在一起,现实境遇已经大相径庭。已是作家的沈思他逐一联系昔日的伙伴,对他们采访,和他们深聊。在朋友们经受岁月洗刷的故事中,在彼此的对谈中,沈思窥看到了时代的灵魂深处,也映照到自己的灵魂深处。作者简介李连渠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1982年毕业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先后担任乡长、市长、审计局长等职务,足迹也由乡镇走进县城又来到省城。曾在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仕途门》。
  • 豪门小姐

    豪门小姐

    严府三小姐新婚那天,一层层地往身上套着裤子,每套一层,都用一条结实的带子把裤腰扎紧,打上死结......
  • 五色水

    五色水

    本文为作者樟叶的散文集,樟叶,本名张伟 ,1948年6月生,陕西西安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士。1965年赴陕西大荔县插队。1969年后历任解放军战士,西安市第八中学教师,陕西省商业厅、省财贸办公室、省计委、商洛地区行署、商洛地委副厅长、副主任、专员、书记,1998年至今任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0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爱是独自缠绵

    爱是独自缠绵

    安然拖着行李,回到梅园。打开院门时,她一眼看到地上有一封信,有如一只付了伤的蝶,静卧在这里。她蹲下身拾起它,是一封特快专递的邮件,她竞先她而至!她的心呻吟一声,握着这封信站在青砖墙下,一路上拼命克制的疼痛哗然而出。草原的气息和爱的狂热,如热浪般在她心里翻滚,带着势不可挡的酸楚和责问。她擦一把急速留下的泪,颤抖着撕开信封,读信里的诗——《石蝴蝶》。
热门推荐
  • 禁忌我的哥哥太危险

    禁忌我的哥哥太危险

    我,只是一个住在孤儿院的普通女孩而以。明明已经被抛弃17年了,但是突然出现的父母让我的世界改变了一部分。今天开始,我不是孤儿了,我有麻麻、粑粑、欧巴,但是这样子的哥哥我才不要咧。“幸好你是我妹,不然我会打你一顿的。”这么可怕的人,还怎么能愉快的玩耍呀。他是那个改变我全部世界的人,我要逃、要远离这个来自荷尔蒙星球的,一级危险生物。GOD,请保佑我!【拍拍~~合掌期待。】
  • 刁蛮宠妃,王爷你绿了

    刁蛮宠妃,王爷你绿了

    穿越是门技术活,楚星月简直用生命证明了这一点。穿越过来就要被自己的夫君杀死,因为自己爬墙爬的光明正大?要杀我?好,很好,非常好!她出墙不仅要光明正大,还要出的人尽皆知!楚星月,你敢出墙一寸,本王就挪一丈。
  • 魂心痴幻

    魂心痴幻

    一个一生都没有显赫身世,没有天份的少年。也许是命运的安排,让这个普通的少年在不自觉中踏上了一条不像是他这种人应该有的命运,因此他以平凡人的生命一次又一次经历着不平凡的遭遇,纯粹的追逐力量一度成为他唯一的生存目标……
  • 冥夜学院:青春谁最狂

    冥夜学院:青春谁最狂

    也许在我们的字典里,一生一世真的找不到,我怀念那时的童真,我更怀念那些开心的日子。如果还能回去,我真的想对你说:“学长,我曾经爱过你。”
  • 恋宫

    恋宫

    宫女罗儿四岁进宫,经历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付出了青春甚至危险到生命,与心爱之人产生了一段非凡的爱情……
  • On the Decay of the Art of Lying

    On the Decay of the Art of Ly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世风云与你携手相伴一生

    一世风云与你携手相伴一生

    “等一下,这只人妖怎么带回家了。”某只迷茫的说。某只邪魅的说“嗯,人妖?那你说我,是人?还是妖?嗯?“二话不说,娘子请上塌。“你简直惹的人妖共愤!”缩在被子里不肯出来,在被子里泄愤的某只。
  • 情馨鉴

    情馨鉴

    世事无常,造化万千。一曲情歌绕山梁,一首悲歌震四方。一袭美人传佳音,英豪挥剑斩飚狂。这是一段悲凉的传奇。
  • 恶魔校草别靠近我

    恶魔校草别靠近我

    不知是什么时候她开始喜欢霸道的他了,他会不让别人欺负笨笨的她,他会无时无刻保护傻傻的她,他早就对她动了情,他自己却以为这不会是真的。面对她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误会,他会怎样解释呢。
  • 我们以前是我们

    我们以前是我们

    作品在我刚筹划的第一天,我想到了这段话,于是我开始想呕吐,浑身虚弱,甚至眩晕,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段话!我是海王星系的管理员,工号w5942,由于我的疏忽,一个不起眼的小星球出了个所谓的强者,就像别的星系的一样,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掌握了无限大能,和他们一样自己给自己封号什么神王,什么海神,什么洪荒之主,这简直笑死人了,我和同事们拿这个当做笑话在吃饭的时候讲来开心,以为突破了几个星球掌管了几个位面,没有我们每个位面每个星球派去的“开拓者”来给你们启明,你们甚至连煮熟的食物都吃不到,更别说用魔法,斗气。开发自己星球资源,制造低级飞行器,很好,地球来的小子要见我,我要整理正装,去见见我远道而来的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