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1700000010

第10章 人生感悟(1)

医生能用什么拯救你

最近,我的一位博士生告诉我,他大学毕业轮转实习时,经常听到有的医生对病人说:“我用心给你治病。”但是,什么叫用心治病?他对此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在临床上每天看到的是医生用药物和手术给病人治病,何来用心治病这一说?难道“用心”真能治病吗?医生到底能用什么来拯救病人?

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医学的本质。医学毫无疑问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各种病因引起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如何驱除疾病和恢复健康等问题。但是,疾病发生在人的身上,疾病的发生、发展,对治疗的反应及转归又受人的心理、精神、年龄、性别、体质、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见,医学本身在某种程度上有强烈的社会属性。因此,医者仁术即是对这种社会属性的一种精辟的概括。

综上所述,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自然科学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判断,需要相对机械的和固定的处理方式,换句通俗话来讲是“急不得”或是以“按部就班”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人文科学的属性又要求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摒弃冰冷的、循规蹈矩的处理方式,即平常我们所说的要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要有足够的热情、用手摸得着的温度。想想做医生太难了——两方面都要硬,一方面要能够安静坐下来,像化学家、物理学家那样,进行理性分析、逻辑判断并作出科学的结论;另一方面又要像一个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那样,充分了解他研究对象的心理活动和情感诉求以及这些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不难理解,医生治病不单单是用药物而且还应该用其他方式来治疗这一问题了。

那么医生到底能用什么治病,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病人呢?

笔者根据40多年(自10岁开始学医、行医)的体会总结出治疗疾病有4个层次,即用药物、手术刀和器械为患者治病,用脑子为患者治病,用心为患者治病和用生命为患者治病。

一、用药物、手术刀和器械为病人治病

用药物、手术刀和器械为患者治病是任何人都可理解的。前面谈到,疾病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需要药物治疗,如感染引起的肺炎、心血管改变引起的血压升高、细胞的恶性无序增生所致的肿瘤等等,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此种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治疗疾病的第一个层次,它主要基于对疾病的自然属性的判断,是医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二、用脑子为病人治病

治疗疾病的第二个层次是用脑子为患者治病,简单来说是医生对疾病自然属性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判断。这就要求医生能够熟练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医生能够在疾病自然属性层面上把握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治疗,不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治疗这一基本的治疗常识。

三、用心为病人治病

治疗疾病的第三个层次是用心为患者治病。用心治病在临床上被许多医生广泛使用,病人听了这句话也往往感到十分高兴。

但什么叫用心治病?用心治病包括什么含义?这些并不是每位医生都能说清楚的。

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和感悟,我对用心治病提出如下解读:它实际上包含了三层含义,即技术、责任和智慧。

用心治病必须有好的技术和本领,此是用心治病的第一基本要义。没有好的技术和本领,给患者正确的治疗就无从谈起,焉能谈到用心治病?这一基本要义说起来简单,但对医生而言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虽然医生治病救人的理论和技术是通过书本然后通过实践中得来的,但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的快速涌现,要求医生不断学习,要求医生一生都要努力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潜心于治疗、实践和临床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

用心治病的第二个含义是责任。为患者祛除疾病、解除痛苦是医生的天职,救死扶伤是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了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及时和认真处理患者的各种问题。

目前社会上对医生诟病最多的是冷冰冰的面孔,缺乏应有的热情和温度,由此即认为医生缺乏责任心。笔者在此想就责任心和服务态度多说几句。责任心不完全等于好的服务态度,医生强烈的责任心不能被简单理解为是“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把患者当亲人”之类的表面现象。责任心实质上是一种爱,强烈的责任心是一种大爱和至爱。父母对儿女的爱表现在提供力所能及的条件和环境将他们培养成材,没有人怀疑父母因孩子成绩不好责骂和打孩子是一种爱的表现(虽然此种方法并不为人所称道)。正如前面所述一样,医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一种自然科学,理性思维是对医生最基本的要求,没有理性思维的人很难说是一名好医生。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作“医不自治”,说的是医生自己有病或家人有病时,往往要请其他医生为其治疗,目的是怕情感因素影响了对疾病的判断和治疗。再如在抢救病人时,医生不能像家人一样陷于恐慌和忙乱之中,恰恰相反,有强烈责任心的医生应是临阵不乱,淡定从容,能够排除各种情绪的干扰,把挽救患者的生命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理性科学地对病情的现状、进展及各种凶险因素作出及时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治疗,救病人于死亡之边缘。

医生的责任有时是一个眼神,使患者家属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有时是一句话,使患者及家属放下心中久久悬着的一块石头;有时是将听诊器用手暖热后再放在患者的胸部,是用手摸一下患者发热的前额,使患者感到温暖和亲切;有时又是一个动作,使心理处于几乎崩溃的患者和家属得到信心、动力和能量。

在医院工作的同志经常会看到,假日期间全国人民团圆之际,医生仍工作在病房中、在手术台上,病房的呼叫使医生放下刚端起的饭碗,急匆匆赶到病人床前,在接到父母病危后仍坚持把急需救治的患者推上手术台,这就是医生的责任,就是大爱和至爱,真正的以病人为中心!

上面所说这些并不表示笔者认同医生冰冷的面孔。恰恰相反,一个有强烈的责任心的医生,应是在责任和爱的驱动下,将人性关怀和科学理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其升华至艺术层面。其实,单纯让医生改善服务态度和微笑服务,那太简单了!

商场、宾馆的服务员都可以做到,对医生而言简直算不上是鸡毛蒜皮的事。可是让医生一生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那才是对他们最高的也是最难的要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医生对一个多次复诊、病情始终没有好转的病人总是微笑,病人会有什么反应?恐怕他/她会责怪这位医生:“我这么痛苦,你笑什么笑!”

上面责任的含义说得太多了,有点冲淡主题的感觉,但笔者只是想通过这些叙述让大众真正体会到什么样的医生才算具有责任心和爱的情怀。

下面谈谈用心治病的第三个含义,那就是智慧。

智慧这个东西,说起来有点玄乎,因为它与哲学有关。哲学就是研究智慧的学问。那到底什么是哲学?知道这个词已有近50年了,我天生愚钝,虽然有时也在机场等飞机时买一本有关哲学的书,翻上几下,但一直没有搞明白它是咋回事。倒是前段时间偶然听到一“神马”段子,才对哲学有了一点启蒙认识。故事是这样说的:有一位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上的是哲学系,他父亲(自然是农民)就问他儿子,你学哲学,给我说一下哲学是什么东西。他儿子从口袋里拿出1元钱(估计农民儿子口袋里的钱也不多),对他爹说,你看这是一元钱,我可以把它说成两元钱,也可以把它说成三元钱。他爹听后恍然大悟:“噢,我明白了,你原来学的是抬杠。”抬杠就是哲学!我看了这个段子也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下子明白了:哲学就是让你思考的、争辩的、吵架的,在思辨中你会发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就医生而言,思辨中你会知道,尽管是同一种病,张三为什么要用这种药物、这种剂量、这种手术方式治疗,而李四为什么用另外的药物、另一种剂量、另外的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

智慧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在医生处理疾病中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教你如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如何从一个细节确定疾病的诊断。

如何从一种现象预知疾病的未来发展和变化,如何根据病人期望值、经济状况、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出适合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这需要智慧!众所周知,教科书上和众多参考书中都介绍了一种疾病有多种治疗药物,但仅知道这些药物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治疗这种疾病。即使你会用这些药物治疗这种疾病了,也不意味着你是一个出色的好医生。智慧不是医生的治疗技术和水平,而是对治疗技术水平的出神入化的应用,是谋略、是眼界,是你对客观世界、对疾病认识的层次、精确度、宽度和厚度的提炼和升华。有一首歌中唱“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即是讲的毛主席在军事上的大智慧。

张孝骞、林巧稚、裘法祖、吴阶平等之所以被称为大师、大医和大家,是因为他们不但拥有良好的诊疗技术和本领,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超人的智慧。

四、用生命为病人治病

说到治疗疾病的第四个层次,还有个小故事。有一次我在上海讲课,讲到治病除了前述的三个层次外,还有一个最高的层次,请大家发表意见。有一位老医生站起来说:“第四个层次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这位老兄说的也没错,当今世界上有两大主流治疗方法,一是流传几千年的中医,另一是以现代科学为标志的西医,二者结合(我认为)起到了互补作用,对一些疾病确实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治病的第四个层次是用生命为患者治病。讲得具体一点、通俗一点,即是把为患者治病作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把自己的生命倾注在为患者治病的事业当中。

我曾看到一个报道说,有一位记者想在吴冠中先生作画时采访他一下。吴冠中先生说不行,记者又问为什么不行。他回答说:“我一进画室,脱掉衣服,仅剩一个裤头,8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

这是一个什么状态,完全是一种“疯子”的状态,是把自己生命完全融入到绘画事业当中的状态。可想而知,这样状态下完成的作品岂有不流传千古之理!

用生命为患者治病,使我想起了人的3种工作精神:第一种为奉献精神,所谓奉献即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空间和利益,我们常常在奉献前面加上“无私”两字,但不管怎么加,都有一种非情愿的感觉。因此,笔者认为奉献精神尚是层次不够很高的一种精神。第二种精神为敬业精神,所谓敬业是指把它当作神圣事业,甘愿为它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像革命战争年代的“砍头不要紧”即是这种精神的体现,敬业精神是发自心底的“主动态”。第三种精神是“鸦片精神”,是指工作已完全进入一种生理状态,就像心脏跳动一样、肺在呼吸一样,已成为生命的一种状态、一种常态,也即是指为患者治病成为医生的一种生理需求,将自己生命融入为患者治病的事业之中。由此可以看出这种“鸦片精神”是最厉害的一种工作精神。

用生命为患者治病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对患者高度负责、大爱无疆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激励着医生以治病救人为目标,以敬业和“鸦片精神”作为载体,挥洒着人生,成就了众多的医学大师、大医和大家辉煌的人生。

在诊治疾病时医生应该记住的三件事

人患病,特别是患眼病视力严重下降时,心情往往特别糟糕,也特别脆弱,焦虑不安、紧张恐惧、着急是在诊室常见的心理特征。病人千里迢迢找到着名专家,恨不得一下子把心中的问题全部倒出来。实际上,越是着名的专家越没有太多时间给患者解释,这样也会导致病人及家属对专家的不满意,认为这么快就把他们打发走了。病人离开诊室时,仍是满腹狐疑,对自己的病仍是心中没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对医生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即会降低,是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也是容易出现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短时间内让病人从惊恐中安静下来,如何化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如何能给患者一个定心丸,使病人有信心坚持用药,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这确实是每位专家每天都会碰到的问题,也是每位患者及陪伴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

根据40多年的临床体会,笔者认为在接触病人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认真、诚恳

患者或其家属在就诊前,往往会通过网络查询或以往医生诊治过程中获取到对疾病的有关知识,虽然他们对这些知识是一知半解,或者是根本就无法理解,但在看到专家后,他们往往会询问有关所患疾病的一些情况。尽管有时医生的解释并不能使他们对所患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但他们仍会把自己的疑问告诉医生。

例如,在我门诊时很多病人或家属会问,他(她)所患的葡萄膜炎是怎么引起的?我通常会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是由于自身免疫反应所引起。很多病人听了之后会满意地点点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我的解释并不能使他(她)理解什么是自身免疫反应,其所患的葡萄膜炎到底是怎么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也就是说他们还是不知道疾病是怎么引起的。但听了我的回答他们自认为是得到了所要的答案。

从这一例子可以看出,病人或其家属询问时,大多是想知道你医生是否清楚他所患的疾病,而不是他真正想弄清楚这个疾病的病因。当然也有少数病人会刨根问底,想弄清楚到底所患疾病是怎么回事。遇到这种情况,医生应使用非专业术语将疾病给予进一步解释,说到底病人或家属还是想了解医生是否真正懂这个病,是不是真正的专家,因为你给患者解释再多,他(她)都不可能完全弄懂这个疾病是怎么回事。实际上,他们要的是你认真、诚恳的态度。

二、医生要自信,用准确无误的语言将病情告诉病人

在问诊和为病人检查完毕后,医生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是传递医生治疗决定和取得病人及家属配合的重要环节。医生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时应使用自信、明确无误的语言,将疾病的诊断、严重程度、所拟治疗方案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对治疗反应及疾病走向的预测等告诉病人及其家属(当然在某些情况下,出于对患者的保护,有些真实情况不宜告诉患者),而不应使用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语言或易引起歧义的语言。

同类推荐
  •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雁塔作证:楚雄师范学院校友优秀文集(第1辑)

    本书收录了80篇楚雄师范学院校友文集,抒发了他们对母校的眷恋、师恩的感激、求学的收获、奋斗的干苦、人生的感悟。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思想的子弹

    思想的子弹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 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 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 《思想的子弹》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张 文胜的作品集。 《思想的子弹》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发出的最有利的呐喊。体现出青年一代作者中少有的 对世事、社会、人类的关注。
  •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3)(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无语江山有人物

    无语江山有人物

    本书为“百家小集”之一种,是作者傅国涌最新文史作品小集,书中所写人和事,上至清末,下止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阅读,爬梳考证期间的人事,写成此书。书中写了慈禧的垂帘时代,写了名人政要的读书生活,写了鲁迅的讲演,写了胡适的“得寸进寸”思路,写了报人邵飘萍,写了傅斯年对抗战进程的判断;还写了郁达夫、王云五、竺可桢、胡政之等知识人的在旧时代的心路旅程。
热门推荐
  • 九天杀童

    九天杀童

    手持神戟,身披九天玄雷!双眼开阴阳!冲冠一怒伏尸百万!世间称其九天杀童!聚日月星辰万物之力重塑成神之路!
  • 公交奇遇记

    公交奇遇记

    这是一班神奇的公交车,它可以带你去见想见却不能见的人,或者换句话说,它是人类和神仙鬼怪交流的路径,之一。这辆车发车时间不固定,车牌号不固定,交运公司没有它的信息,固定的的只有这辆车和司机。只有有缘人才能够遇到它乘坐它,只有强烈信念的人才能见到想见的人。有时候,故事发生在另一个世界。
  • 婚不胜防

    婚不胜防

    结婚两年,老公工作压力大,只在我排卵日愿意和我同房,任由我哭过闹过没用。丈夫不是压力大,而是……我心灰意冷,要求离婚,却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丈夫出轨,妈妈重病,一切的变故,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求子心切的丈夫婆婆更是跪在地上,哀求二十万买我肚子里的孩子,否则就不肯给钱我妈妈治病。不愿在渣男跟前低头的我,死撑着一股硬气:“就算去做小姐,我也不会给你们季家生孩子。”一声气话,没想我真的将自己卖给了一个叫做顾景川的男人,期限是:一辈子!
  • 异界无上仙尊

    异界无上仙尊

    苏宇与导师在始皇陵考古时,恰逢千年不遇天象七星逐月,升仙台上龙形玉佩光芒大作,当天象消失时苏宇发现自己重生在仙武大陆,那里以武为尊,并发现出令人惊叹的仙武文明!
  •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萌小徒弟,师父来亲亲

    萌萌小徒弟,师父来亲亲

    九兮重生归来,做了尘殇最宠的小徒弟。待九兮寻回记忆之后,他对她说:“你的三世成神,我陪你。”九兮感动。然,等真正第一世历劫时,九兮就受不了了,她想哭。麻蛋,这个天天如饿狼般盯着她的人是谁?!九兮想逃,却一次次的被他抓回来,继续天天面对“饿狼”的生活。三世之后,她猛的将他扑倒,语气不容置疑:“这次,我上你下!”(简介会随着文文的内容而改的,这是第一世的,也算是小预告?)
  • 闪婚强爱:霍少的心尖宠妻

    闪婚强爱:霍少的心尖宠妻

    再痛苦的背叛,都是为了更好的浴涅重生。“嫁给我,你想要的一切我都可以给你!”他强势地以协约为名,把她拘在身边万般宠爱。“如果我想要整个霍氏呢?”她妩媚一笑。男人了然,薄唇微扬,“那我定当双手奉上!”“你不觉得我太贪心?”“你嫁给了我,霸了我的心,难道还有比这更贪心的?”苏翎扶额,她就知道,就知道……会这样!
  • 花千骨之情终难断

    花千骨之情终难断

    忘川河边,花千骨受尽煎熬也不愿忘掉白子画,忘掉那个让她魂牵梦绕,让她爱恨交织的白子画!“白子画,你是不是已经忘了花千骨了?这么多年,你早忘了吧!但你给我的痛,我却永远不会忘!”花千骨一袭红衣,容颜依旧,双手紧握,指甲攘进肉里却浑然不知……“可我为什么恨不了你?师傅,你还好吗?”她恨不了他。她爱他,因为爱得深,所以恨得毒!她爱他爱到骨髓里,却一点也恨不起来……白子画,黄泉路上,忘川河中,三生石旁,奈何桥头,我可曾见过你?“见过。”
  • 昨天的世界与血瞳的你

    昨天的世界与血瞳的你

    夜幕降临的阿多尼斯,熙攘的夜市,清爽的晚风拂过街巷复古的酒馆,一群无聊的酒客,一个猥琐的擦着高脚杯的老板【?还有一个来喝霸王茶的黑发少年……这普通的一切,发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地方一群奇怪的,欢乐的,闷骚的,无聊的爱奋斗的臭白痴们的故事……
  • 假婚-真爱

    假婚-真爱

    幸福也许可以不是轰轰烈烈,在平凡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中便离不开彼此,不是触电般的一见钟情,而是相濡以沫的永远在一起,相爱并相守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爱情不拘于形式,一个腹黑的男主在爱上女主后变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