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50400000008

第8章

从一号坑口走到四号坑,我已经陷进了泥土里,半截身体留在尘世,语句谵妄,我在围栏的周围看着维护人员用灰色的小毛刷小心地拭去秦俑面上下落的尘埃。也许是由于时间侵蚀的缘故,在那巨大的泥淖一样的黄土坑里,部分秦俑已经破碎,粉碎了。只剩下维护工人捧在手里的小瓷片,锋利,腐朽。泥墙上淤塞着许多类似的薄片,气氛很沉默,那些陶制的马匹早已断魂,车轮在土层上留下了巨大的模痕,只剩下半边。灰色的游蛇一样的颜色在时光中穿梭,剥开层层的黄土,尘烟四起,秦俑挺立在泥土中,失去了颜色,褪去了壮年的风华,如水平淡,交融跌倒在一团。我心生波澜,煞白的光与阴暗的角落对峙着,无头的秦俑浸泡在泼墨长卷般的土层和光色里,变成了水墨色,黑色的火焰烧焦了烤干了地气,残破颓败的景象,寸草不生。在兵马俑博物馆的墙壁上还有一副身穿浓艳红色铠甲单膝下跪的陶俑,在我购买的一本英文版的册子上还有黑红相间的,我怀疑是将军的秦俑,那是血气方刚的姿态,狂欢、激动的灵魂的塑造。已经从土层和肉身,时间里剥离出来。来到我的面前。

我还是用我廉价的国产乐凯胶卷拍下了这些秦俑,我手忙脚乱地可笑地上上下下拍了一通,然后悄悄走出大门,混在旅游团和大惊小怪的一群老外中间消失了。我去渭河,在车站匆匆吃了点东西就上路了。我坐在靠近车窗的位子,把画册翻得哗啦啦的响。我拉开窗帘,让风吹进来,那一刻我看着窗外夹道的建筑和远方郁郁葱葱的树林,大喊一阵,车上的几个打牌的老外我根本不在乎。

我在西安。我甚至打算从这里转车去塔里木或者内蒙古草原。你可以说我根本没有一个家。

此刻我一个人待在这个城市。我在渭河附近见到了那烈日下侍弄土地的农民,我在河边看了很久,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一个星光中沉没的城市向我叙述着流浪的本质。世界的一切过程最终要回到劳动的本义,回到生活的现场。春天雨水不经意洗刷着陈旧雕木窗棂,唱起年轻的歌谣,有一种浓郁的沉香弥散过经年苦难漫上心头来。这样的行走,多少脚印的记忆都容易成为一种直觉,演绎着新词旧愁,嘈杂错弹。

那一次经过潼关的时候,列车铁青的身体不断随地势起伏,雨水和尘灰无声沉落在高原的边上,我来回踱着步子,车厢里到处是呛人的烟草味,我开始眩晕,无奈,焦虑。那时我如此渴望一位偶像,比如鲁迅先生,或者屈原和司马迁。我羡慕那些世代居住在古都的人,他们至少在某种距离上接近了历史,我只有安心地去做一个过客。我的整个路途都是在长夜里度过,习惯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雨水打在漆黑窗外的另一个世界。像这样的旅途经验我积累了太多,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总结整个旅途意义和价值的时刻。从北方辽阔的草原到南方那个高贵华丽的城市,从让人心酸的歌谣到江南的流水,我感觉着自己真正的方向,放浪于黄土高原,北方的忧郁的草原里,马鞭,石瓮,甚至一片生锈的铜片,还有西沙河的流水都足以勾起我的感情。我一度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现实可靠的方向。那是地图,那是标识,埋葬酸楚的地方。

就是这样我一直居住在西沙河,我企图不自量力平静地寻找着一个偶像的结局和毁灭的证据。我在北方的行踪都为了一个偶像存在的证据;这不是历史的考据和推测,而是当我面对自身面对我所遭遇狼藉风景那一瞬间的闪念。当我在这些让你我无法体会,无法沉静的语言,怀想,还有站在偶像金色神话的地平线上那种神圣,我从信天游和蒙古人的歌调中思索着偶像的绝响。把眼睛睁开看看这个锋芒光亮的世界,远方大河汤汤,岁月如歌;南方的花野缄默,东方群居的岩洞壁画闪光;高原的咸水湖远天云影,山川蛊惑着人的眼睛。西沙河畔,民间犁铧锋芒刺眼,歌谣抑扬顿挫,扬鞭的声音无比温和温暖;民谣在黄昏的炊烟笼罩的水面慢慢升起。

这就是我抒情的土地,给予我太多复杂的感觉。

我本布衣,这是我自豪的出身。

我本汉士,这是我追求的文字气度。

我在感受着绿洲和沙漠的双重诱惑的时候发现了河流永恒的定义。岁月如风,人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交融,再不能分割。寂静的大自然里,满眼高山水影,阳光从青沙、布衣、镂空的丑陋砂石的罅隙渗透下来,我安静地在民谣的栖息地守候心灵的绿洲。这是一个偶像的黄昏,一个痛苦的秘密,一个神话的结束和西北旅途的终结。河西走廊,弥漫着秦俑的孤独,我没有向那个诱惑与迷失的地域向西行走,一切都在这里开始,一切也应该在这里结束。我的西沙河,我的尘世渡口,我的家,我的理想。我愿意坦然面对陈旧的偶像死亡的信号,我知道这也是知音和真知的文字的新生。青青子衿,短歌相接。读读司马青衫吧,读读六朝的骈文,魏晋的风度。看看烟雨楼台,你能有多大能力把握自己的文字、方向、理想。山和水的本质就在这知音的和声里。偶像的尽头,我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奇迹。应该相信,读鲁迅先生的《彷徨》,就是这样一种归纳自己各种复杂感觉的时候。这不是一个招牌,也不可以作成招牌。这是一种从不重复的感觉,它将我所有的知识和情感震荡,打碎,然后毫不吝啬地赐予我伤感和愤怒的美的感觉。应该是这种感觉,奇异、惊心、美丽。这样的阅读经验像是突然之间充实我的生命,我已经能够冷静并且足够冷漠地认识自己。

我相当清楚,无论批量生产的流行小调还是庸俗的文字作者都可以作为与美无关的丑陋来归纳。抱着这样的心情,我时常穿过西沙河径自前往北方的草原,体会一种失去和感受破败的感觉。因为如果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滋润、震撼,感觉就会麻木、贫瘠、生病,最后熄灭。连同梦想和语言,一切会被物质和世俗征服。读《彷徨》的经历已经让我感受到在地狱或者虚无的天堂里挣扎的苦楚。然而,所幸我没有失去这种能力。我坚信这样的阅读可以让个体成熟,恢复健康让人群恢复平静。阅读的感觉可以极端的个人化,但是不能自私化,把自己的语言强加到别人的感觉中。偏激、自恋、武断都是抒情的敌人。首先应该有胸襟有参照,这样才能更接近自己的立场和事物本来的面目。

(五)

上海。张爱玲说它繁华而苍凉,十里洋场,但是,那都是过去。

我想到了作家刘醒龙在写到美国的时候用了“年轻”这个词。

但是,在我的感觉中我是无法说上海也是年轻的,那样难以逃过拾人牙慧的尴尬。书上讲到l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上海县东界川沙,南邻南汇,西接青浦,北连宝山。有言“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江海通津、人烟稠密、华洋杂居这是大家的公式化的描述。我隐约记得我曾经浏览过一个叫作左岸会馆的网站,那也许真的就是浪漫,真的就是一个符号了,一个自由的象征了。我对它的认识很模糊,也很简单。事实绝对不是简单的命名的小资情调或者所谓的风格那么简单。

南方多水,上海地处江南,我在这里得到了和北方不同的体验,却有了相同的结论。这样的城市不能用简单的喜欢还是不喜欢来了断你对它的看法、态度。

第二次到上海我仅仅去了瞿秋白故居和毛泽东旧居。乘公共汽车,步行,耐心地询问路线,我完成了这次任务,仿佛得到了解脱一样,如释重负。在我的理解中上海是一个理解贫穷和真知以及筛选知识检验知识的好地方。从浑浊的黄浦到苏州河,从山阴路到威海路,我的感觉急剧变化。我觉得中国革命的那些红色,应该已经渗透民间土地,高原。像所有刚入门的学生一样,当初我依靠直觉选择并且依靠文字进入了村落、高原、草原的世界。和着珍贵的那种骨子里天生的高贵和血性。游牧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就是如此的难以描述。在繁华靡丽的上海我固执地用目光接近那些徘徊迷失在地铁车站和鲁迅公园附近的流浪人。黑色的面孔,粗劣破旧的单衣,然而油污遮不住一种质疑的目光。我相信那是一个城市的渴望和迷茫全部的意义所在。法国花园,石库门,剥落了艳丽积淀了世故渗入了浪漫和自由风格的宅地使人痛苦地进入一种极端私人的体验。当我们的目光匆匆相遇的那一刻,我还是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爱。这个城市的时间仿佛已经停止,从异地进入这个混流的文化的物质主义的城市,他告诉我他是逃票坐火车来的。他和我亲切的朋友一样,有着辛酸、浪漫的经历,我在雨中遇见了他们,就在鲁迅公园,我们淋着雨。鲁迅公园门票2元人民币,我们是溜进去的。雨水让我们的视线都有点模糊。附近的虹口足球场隐隐约约传来喧闹的声音。

在高中的时候我对上海的印象大多还都是来自书本,记忆清晰的有历史书提到的很久以前的租界。有1853年,上海“小刀会”响应太平天国革命,举行武装起义;还有19l9年的“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学生和各界人士举行全市性罢工、罢课、罢市斗争。也许是我偏好历史的缘故,得以能罗列一点常识性的资料。

人在上海,一个亚热带季风中的城市,我的行走路线往往古怪偏僻。但我从不会迷路。我渴望有这样的朋友,一个打工仔,一个读《南方周末》的民工,和我一样的乡下人,不抽烟不酗酒的无产阶级,或者一个逃火车票的农民。我想,对个人来说,贫穷也许会是一种带有限度的有价值的经验,体验。这种体验紧紧与性格联结在一起,容易培养出人的坚强、倔强、敏感。从地域和水土的原因来说,更容易产生一种对自己的把握。我感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穷人,或许还有那么一点距离。书本上的那点知识根本不够用,不够挥霍,不够支撑我的自信。

贫穷,这也是一种极端现实而又危险的预感。

知识的堆砌曾让我产生一种怀疑,一种疑惑。我琢磨着自己曾经写下的文字,感受着一种虚假或者无奈。像这种学童似的说教让我回想起来无比压抑,沉闷,焦躁。这样的规则,这样的生活着实也该有一种补充了。这个时候去思考那些与自身相关的所谓劳动,会有深的体悟和领会。我喜欢历史,只能说喜欢,难有深入的体会和感受。我只能不掉以轻心,尽量不说谎。从我接触了文字,懂事的时候这就是一个严肃的概念。然而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让我远离了迂腐和无能的血勇开始了思考。贫穷像是疯狂的病毒吞噬着人的精力和思考的光点,严重磨损着骄傲的文字和不羁的态度。在草原,我思考着那些贫瘠的环境中生长起来的野花和牧草,我觉得贫穷或者物质的匮乏并不能驯服历史学家或者乞丐。人的眼睛应该看到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犀利,我觉得这所遵循的哲学应该与荣辱无关。宠辱不惊,这样的文字和感觉才能担得起真正的分量。

在厚厚的线装历史书中,我认真勾勒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踪迹。蒙古文字来自于几经改造的13世纪回鹘文字,保留了天然的神秘气质和深入这个民族血液的形式。我还见过后来的巴思八文的铜钱拓片,包括模糊的克鲁伦河这些感性无比的名词,让我对草原生出一种忧郁的感觉,一种只有靠痛苦和内心把握的情感,敏感、绵长、遥远。顺着纯净伤感的歌声和腐朽在草丛中的民间的瓦釜,出没着草原的根基和血脉。那时就常有一种感觉贫乏造成的痛楚没齿难忘。带着这样的思考,终于,我在2003年暑假进入了北方。绕过八达岭长城和避暑山庄以及先锋诗人海子告别仪式的昌平,我渴望去草原看看。我对草原应该有一种感激,一种强烈的狂喜。

我在列车动荡的傍晚突然觉得阳光真的很美,但是该怎么形容这种世俗的惊喜和理想悲剧的开始的感觉呢?

长城以北,浩瀚的史料记载着这个地域的复杂和诡异。稍不留心就会跌入旅游知识的陷阱、逻辑的泥淖难以脱身。

这就是长城,已经不能用伟大、雄伟来形容。甚至不如三流美院轻薄的学生素描来得真实,深刻有意义。

我一直试图把类似的阅读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然而我轻视了自然的美发生的规律,我几乎埋葬了那种珍贵的陌生感,磨灭了思考中唯一有价值的韧性。

第一次站在北方的长城脚下我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的感觉。

那石梯的角度从来不足以让我恐惧,我大笑着,一口气奔到顶峰,那一刻我终于还是肯绝望了。我疲倦了,眩晕、无奈、沉默。青灰色的城墙,焦黄的土坡,萎靡的野草,阳光从山峰破败的缝隙斜照在我的身上。我转过身去,依偎着烽火台厚重的青砖。纯粹的抒情让我疲惫不堪,我偏激地认定历史并不存在过,历史只是像我这样的一个青年,隔着穷山恶水遥望人间的乌托邦。长城的历史我已经毫不关心,只有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抒情根据。这与理想的摄影师没有任何干系,他们可以选择,可以调光,变换角度,然而我不能,我不能掩饰自己的感觉和心情。居庸关,八达岭,我无意识地重复记下这些从童年就熟知的单词。这仅仅是一种概念上的记忆,我没有感觉到太多的惊喜。酷暑天气,太阳曝晒着四周的山体,衰退的绿色和赤裸的山坡,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失去了歌唱的兴趣,没有任何深刻的记忆。游牧民族的民歌应该就在这不远的北方,剽悍的骏马和浑厚的长调才是真实。

大地与河流,草原与苍穹,这样的家园情节你体会过吗?那流传古老的《敕勒歌》还有一丝印象吗?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几乎可以顺手写下这篇歌词,就像我捧起流水那样自然,深谙其中的意义。北方的草原上神秘的暗流,你能说清楚它的因果吗?除此之外,不知为什么我十分喜欢这个源自古老额尔古纳河的部落。北京的那位蒙古族的歌手我曾经一度奉为知音。我根本没怀疑,也用不着疑心,与被炮制的大量流行伪民谣、小调比较,那是唯一的一种征服过我俘虏过我的音乐,我断定茫茫世间仅此一种而已。天下之大,再没有比这感人的音乐了。

同类推荐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 云岳诗选

    云岳诗选

    本书是作者的韵体诗作品集,作品有:拐杖吟、读《史记》随感、赞玄奘大师、读散文杂感、惦念、长征颂、咏松、庆澳门回归等。
  •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名家经典散文选)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十年救赎 生命如花

    14岁时,她不幸患上一种被称作“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被迫辍学,瘫痪在床。18岁时,为了不连累家人,她选择割腕自杀,但死神没有收留她。经历了死亡之后,面对年轻又黑暗的人生,她暗暗发誓要打破重重枷锁,要用自己残疾的身躯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他通过网络求职就业,自食其力,帮家里还债,供妹妹上学,筹集医疗费,还帮助病友,和他们亲如一家……她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本书讲述了一个重残女孩自我救赎的心灵历程,她用十年的时间使自己的生命达到了另一个高度。
  •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弘一法师全集04:文艺·诗歌

    一个孤独却能孤独至灵魂丰满的禅者,一位让林语堂、张爱玲、朱光潜、丰子恺都感动的宗师。
热门推荐
  • 捕龙记

    捕龙记

    短篇小说集《捕龙记》共包括23篇短篇小说。它们从孩童的视角写少年的成长体验及对成人世界的观察和感受。小说以轻微的笔触描画细节,文本轻盈灵动,充满了戏剧性、趣味性、夸饰、调侃、反讽等喜剧性元素,散发着浓郁的狂欢气息。而文字的背后隐藏的是惴惴不安、忧虑和伤感,甚至是一种恐慌。隐藏的是人性的善良,生命对于自身的珍重和爱惜。集子里的作品均已经在国内文学杂志上公开发表过,部分作品被选刊转载并入选年度选本。
  • 自我升华

    自我升华

    从习惯、学习、阅读、时间等多方面,来说明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约束与瓶颈,告知读者如何克服,并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与自我的升华。
  • 灵空录

    灵空录

    长梦于远方,地落人荒。阑珊灯火处,是否静思往。兴已乘船去,君已远归乡。独一人赏月,待叶干黄。远方甚远,勿念又何妨?可沉舟可安详。
  • 妖心鉴

    妖心鉴

    本是高级码师,遭人陷害而失去一切,为复仇走上了歪路,危机时刻家传玄玉突然泛起神秘红光,主人公从此踏上了异界不归之旅。
  • 妖怪续缘

    妖怪续缘

    精明娇妻小狐狸,三无屌丝贫困男。自古人妖情未了,千秋万载美名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玄塔至尊

    玄塔至尊

    父亲遭人暗算,失去盟主之位,含恨而终。新盟主下令抄家灭口,14岁少年与母亲被连夜追杀,流落偏远山村。锦衣玉食变成寄人篱下,前呼后拥变成羞辱白眼一座通灵玄塔的意外认同,从此,踏上了一条复仇至尊之路神若阻我灭杀其神佛若挡我逆天弑佛
  • Medical Essays

    Medical Essay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财富巨擘的企业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赖上小逃妻

    赖上小逃妻

    五岁时,小乖摔坏了妈妈的古董花瓶,小靳背黑锅,被揍得几天下不了床“莫言泪你长大后一定要嫁给我哦,我被揍得好疼的。”十七岁时,小靳为小乖干了生平第一架,看见小靳满身的战绩,小乖红着眼睛挥舞拳头“苏靳,你再敢给我受伤试试看。”二十三岁,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新娘却在新婚前夜留下一封信,便跟着别的男人跑了,从此了无音讯?苏大总裁咬牙切齿“小乖,看来不让你多生几个孩子,你不知道丈夫两个字有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