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工作衔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态度和沟通的时点,不然,你的工作将直接影响到上游的消化体验和下游的后续处理。比如,上游将自己所负责环节处理完毕,等待着你的下一步动作,假如你接受工作时表现得事不关己,或是“到我这儿了,你就别掺和了”,上游就会感到非常不安。在你接手之后,如果没有做到主动定期沟通,上游人员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焦虑,上游部门的主管自然会主动找你询问。此时,你已经错过了主动沟通的时机,在被动沟通时假如再不能正确面对,反而责怪别人频于催促,部门之间就很容易产生摩擦。
有沟通才能更好地合作,对于你传递到下游的工作,务必要做好前期的沟通,否则不仅会给下游处理工作造成很多麻烦,还无法做到协调一致,还有可能引起误会,激发矛盾。在跟下游衔接部门的沟通中,要注意整理好相关材料,最好以文字形式详细说明。假如出现工作回流,则应主动配合下游管理人员,先接下来,再想办法处理。此外,再次送交下游部门时,一定要做好工作说明。
接到上游传递下来的工作后,下游部分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可以先表明自己对工作的重视程度,给予时间上的一定判断。在处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定期与之主动沟通,让对方了解你们的工作进程,有什么变动都做到及时告知。这样,对方才会主动跟你配合,才会理解你完成工作的难处。这种沟通,对关联部门间的配合非常重要,也是下游部门要主动做的。
有人打小报告,你怕吗
在职场中,不少人都喜欢私下里捕风捉影地向领导反映别人的情况,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小报告”。有职场的地方就免不了有竞争,那么,有的先进些,有的落后些,都是正常现象,最重要的是心态要平和,要真诚相待,而不应该疑神疑鬼,甚至通过打小报告的手段对同事进行打压。这样不仅贬低了自己的人格,还会影响了自己和同事间的关系,得不偿失。
同事间交往,最忌讳的就是厚此薄彼,在领导面前打同事的小报告。对大多数职场中人来说,提起那些喜欢打小报告的人,都会深恶痛绝,觉得这是典型的小人行径。“小报告”多是一些负面的、上不得台面的信息,用打小报告而不是开诚布公的方式来反映问题,是心理阴暗者惯用的一种打击别人、贬低同事的伎俩,自然是大家所不齿的行为。如果有同事打了你的小报告,你会怎么做呢?
谢莉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应聘到一家上市公司做特别助理。在工作中,谢莉跟客服部的武思雨沟通最为频繁,她比谢莉早来两年,因为刚来公司有些事情不太明白,谢莉时常会向武思雨请教。
让谢莉意想不到的是,武思雨虽然表面一派和气,背地里却把她犯下的小错误告诉董事长,添油加醋地打小报告。于是,董事长经常批评谢莉,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平时谢莉的工作失误都是因为不熟悉公司业务所致,本在可以容忍的范畴之内,可经过武思雨的“报告”,却在上司心里留下了无法胜任工作的印象。这对正处于试用期的谢莉非常不利。
谢莉想到了沟通办法。一次,趁在餐厅就餐时谢莉真诚地对武思雨说:“武姐,我刚到公司时间不长,跟您学会了那么多东西,可是我毕竟还会经常犯些小错误,您可要好好监督我,见到我有毛病立刻就给我指出来。这是我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很珍惜,希望在您的帮助下,我能顺利度过试用期。”
想到自己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对谢莉的所作所为,武思雨有些不好意思了,说:“你做得已经很出色了,我们共同进步吧。”
经过这次谈话后,武思雨再没有在董事长面前打谢莉的小报告,谢莉的工作也越来越出色,顺利地过了试用期,被公司正式聘用。
武思雨属于爱打小报告的同事,这类人的做法主要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平衡。他们发现同事的失误往往喜欢报告给上司,并夸张地评说同事的错误,以此来显示自己对公司忠心不二,或者是把同事比下去。假如谢莉找武思雨质问她为什么要打小报告,必然会遭致矢口否认,到头来反倒弄得关系更僵。
在跟武思雨沟通时,谢莉的措辞非常到位:先把自己的进步归功于武思雨,让她觉得心里非常舒服,接着提出要武思雨监督、帮助自己。“见到我有毛病立刻就给我指出来”等都是比较典型的暗示话语,让武思雨知道自己已经发现她在打小报告,提醒她以后不要再这样做。这样沟通,话语温和谦逊,不仅暗示了自己的不满,还给了对方台阶。面对谢莉这样委婉的暗示,武思雨自然不好意思再去打小报告了。
从习惯上来讲,人们通常对第一印象记得深刻,一经形成,想要改变就很难了。在一个公司里工作,难免会有得罪其他部门同事的地方,假如被你得罪的人是“小人”之辈,你不得不防他在老板面前进你的“谗言”,毁掉你辛辛苦苦建立的形象。如果有人打你的小报告,你可以跟职场话语王一样应对。
1.谨言慎行,不授人以柄
说到底职场不过是“人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只要你做到谨言慎行,自然不会给他人留下言说的把柄,这才是上策。如果遇到一个口说老实话、行老实事、襟怀坦荡、正直无私的人,人家为人处世恪守礼仪,就算奸诈之人再有非分之心,也难以抓住诬陷人的把柄。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远离罪恶之源,避免职场龃龉的发生。
2.积极行动,先发制人
混迹职场,“恶人先告状”的事例不胜枚举。但是,假如被诬陷的人事先采取措施,积极进行自我保护,或者是一发现端倪,就积极行动起来,把所发生事情的原委详细客观地呈现给大家,使公司上下对此都有一定认识;把客观事实、那些偷偷摸摸上报的“黑材料”以及背后的各种不实之词等都摆到明面上来,逆转局势也不是不可能。
3.有理有据,针锋相对
要想正面防范和反击谗言,最为关键的就是选准目标,直接锁定滋事生非的奸人逆行,对其采取公开论战的方法,大胆揭露和坚决批驳对方所散播的流言飞语,贬斥其不可告人的卑劣行径。如此一来,那些所谓恶人先告状的“材料”和“肺腑之言”等也就统统不攻自破了。
(第二节)低调为王,言谈切忌争上风
狂妄的人不适合做领导
一个人本事再大、能力再强,也只能够证明过去和现在,并不能代表将来。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所以,总说一些狂妄无知的话的人往往都是愚蠢的,他们是没有机会成为领导的。
康瑞旺是公司里的技术能手,在公司很有地位,升为主管也指日可待。但是,他智商高,情商低,给人目空一切的感觉,而且不注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也非常狂妄。在自己的同事面前,康瑞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架势。对办公室的行政人员,他更是不屑一顾,到办公室领取办公用品时也很气势,非要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任何员工在领取办公用品时,都要先填表格,可他却偏偏拒绝填表格,反而认为行政人员是在找他碴,对人家恶语相向,说什么“一个打杂的,在那里神气什么”。一次,他在领办公用品时,狂妄地对一个同事说:“你有什么神气的?烦着呢,就数你们规矩多!如果没有我这个衣食父母,你们早就失业了!”
康瑞旺的话激起了行政部的众怒,主管带头找他,要他给个说法。最后,在老板的劝说下,总算息事宁人了。但是,这件事令行政主管非常郁闷,心里对他有说不出的不满。不久,行政和人事一起负责公司的招聘,一个很厉害的电脑程序员陈思远被招进了公司。
没多久,陈思远在技术上就跟康瑞旺的水平不相上下,而且对公司的业务也全部上手了,康瑞旺在公司不再是技术上的唯一高手了。康瑞旺觉得自己的位置已经岌岌可危,他心里感到非常失落。更让他感到难堪的是,他以前奚落过的同事总是当着他的面和陈思远开玩笑:“思远啊,在技术上多照顾我一下啊!你可是全公司的衣食父母……”
后来,康瑞旺发现在公司里几乎没人理睬他了,他觉得很没意思。当发现领导属意让陈思远做部门主管时,他无奈地主动辞职了。
每一个职场人都是有自尊的,假如你确实看不起某个同事,那放在心里自己知道就行了,真的没有必要把心里话到处宣扬。人的能力确实有高低之分,但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即便你真的当上了主管,也没有理由看不起别人。
其实,瞧不起同事的工作,既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又容易得罪人,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这对自己的职场发展非常不利。如果一个人想在公司里跟同事搞好关系,那他绝对不能过分自傲、狂妄自大。同事之间能够在同一个屋檐下工作,那是一种缘分,彼此之间应该多多尊重和包容。相互看不起,只能导致同事间关系紧张,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使自己在职场中的形象受到损害。
郭建宇毕业于某着名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进入了某医药企业从事医药研发工作。刚开始时,他也很想好好干,交一份漂亮的成绩单。可是后来,他觉得医药研发这个行业不是很景气,跟同事也没什么共同语言,而且感觉到同事水平普遍比较低。
于是,在平时聊天中,他总是以领导自居,不是嫌这个人能力不行,就是说那个入水平太差。他经常强调:“跟聪明人在一起能够学聪明,跟蠢人在一起只能变蠢。”他常常对其他部分的同事吹嘘:“以我的能力,跟这一帮蠢货在一起从事这种枯燥的工作,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吧。”
结果,三年过去了,每次研发部评优提干都没有他的名字。因为在考评时,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都认为他业绩平平,不具备评优提干的资格。郭建宇嫌那一帮人可恶,嫉贤妒能,一气之下跳槽而去。
由于对医药市场比较熟悉,跳槽后,郭建宇做起了销售代表。在工作中,他的老毛病仍旧没改,不是嫌别人的学历低,就是嫌别人的没能力,搞得跟同事的关系非常紧张,大家都不愿意跟他一起出去谈业务。在工作中,郭建宇非常孤立和被动,也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参加工作6年了,郭建宇的事业一直在原地打转,收入也在原地打转,与其他同龄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可能你在某一方面确实比别人优秀,但这不是你看不起同事的理由。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事也有胜过你的地方。在跟同事相处时,假如你经常愚蠢地说一些狂妄的话,你的表现就会让同事觉得你看不起他,你在职场中肯定不能走得更远,更不要说得到提升的机会。
俗话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聪明的职场人绝对不会说出狂妄的话,也不会让同事认为自己在看不起对方。原因很简单,要想当领导的话,就离不开同事们的支持。
对失意人莫提得意事
弘一大师李叔同曾经写过一副对子:对失意人莫提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能跟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可能这其中含有炫耀得意的成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所有人都乐此不彼的事情。特别是处于竞争关系的两个部门之间,谈成大的订单后往往都会去对方面前炫耀一番。这真的有必要吗?
跟他人分享成功无可厚非,对方或许还会真诚的表示祝贺,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无论你有多成功,在谈论的时候都要看清对象,千万不要在失意的人面前谈论自己的成功,这无异于把盐撒在别人的伤口上。
有一天,刘国涛约了几个公司的中层领导一起聚餐,主要的目的是想借着热闹的气氛,让目前正处于心情低落状态的孙绍海放松一点。
孙绍海不久前因决策失误,被老总当众训斥了一顿,妻子也因为和他感情不和,想和他闹离婚。他现在是内忧外患,不堪重负了。其他的人都知道孙绍海和目前的状况,因此大家都避免去触及与此有关的事。可是,其中一位同事酒一下肚,就口不择言了。
销售部的赵刚新签了一个大客户,为公司赚了一大笔,自己的腰包也肥了。他开始大秀自己的谈判经历和消费功夫,说到兴处,还手舞足蹈,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这让在场的人都感觉不舒服。而正处于失意中的孙绍海更是面色难看,低头不语,一会儿去洗脸,一会儿去上厕所,最后实在听不下去了,就找了个借口提前离开了。出门之前,他生气地说:“他再会赚钱也不必在我面前炫耀,谁没赚过钱啊,这不是成心气我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都必须要懂得审时度势,不能清高自傲,一意孤行。人都会有得意处失意时,在失意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敬人;在得意的时候,我们更需要敬人。尤其在失意者面前,得意者千万不要炫耀自己的一时之得意,因为任何一个失意的人都对这样的消息不感兴趣,甚至是厌恶。
一个聪明的职场人会将自己的得意放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嘴边,更不会把它当做炫耀的资本。因为胸怀大志的人都明白,只有虚怀若谷地跟他人相处,自己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毕业一个月后,钱自强的班主任为他们班组织了一次聚会,意在了解同学们的工作情况。酒过三巡,大家就聊开了。有一些同学在外企或国有企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有一些则进小公司做了职员;也有个别同学整整奔波了一个月都没找到工作。
钱自强属于第一类,喝下一杯酒他就拉着旁边的周跃谈起了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小周,你知道吗,我用三天时间就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工作,待遇很不错啊。那天去面试的时候,我就把面试官整蒙了,他们出的一些问题都太简单了。
挣钱不就那么回事嘛!小周啊,明天周末,你陪我去买两套正装吧,顺便送你一套衣服,你看你这衣服都皱成什么样了……”
他刚说到一半,周跃的脸色就很难看,借口不舒服先行离开了。周跃突然离开,钱自强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知情的同学告诉他,原来周跃家里条件本就不太好,加上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心里本来就不舒服,又加上听了钱自强的这番炫耀,怎么能不难受呢。
在得意之时,谁也免不了有张扬的欲望。但是,谈论自己的得意时,一定要注意场合和对象,你可以跟自己的家人谈,让他们以你为荣;也可以跟你的朋友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钦羡目光;但就是不能对失意的同事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敏感。尤其是双方位置相差悬殊的时候,你所谈论的得意对那些失意的人来说是一种伤害,容易引起对方心理上的失衡。
也许你觉得自己不过是在说事实,但你的谈论在失意者听来却充满了讽刺与嘲讽的味道,让对方感受到你“瞧不起”他。当然,有的人不在乎这些,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如此豪放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学会谦卑,你们才会亲密无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