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家中的李敏日子也不好过,当妈妈问起为什么时,李敏满腹委屈,一一向母亲道来。李敏的母亲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当她听完李敏的诉说后,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进一步听听李敏以后有什么打算,李敏还是那句话:“以后绝对不会和婆婆说一句话。”李敏走后,丈夫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很难做事。
而李敏在妈妈家一住就是一个月,在这一个月中,李敏发现,妈妈和自己的嫂嫂关系很好,简直就像是母女,当问起妈妈原因时,妈妈说:“我认为媳妇也是女儿,女儿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我说说她很正常;你嫂子也告诉我婆婆也是妈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让我多体谅。”
听到这话,李敏似乎有了什么感触,第二天就要回家,然后主动向婆婆道歉,在以后的生活中,李敏和婆婆总会像妈妈和嫂嫂那样坦诚沟通,慢慢地她们之间的矛盾趋于化解。
婆媳关系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家庭内部人际关系中的一大难题,它是一个家庭内部关系中最微妙、最难处的一种关系。婆媳关系在家庭关系中是一种没有血缘的关系,是以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为中介建立起来的特殊关系,如果处理得好,婆媳关系就会融洽,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处理不好就会出现裂缝,甚至难以弥补。所以,在处理婆媳关系中,女人们一定要小心。
从李敏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女人可以使婆媳成为母女的诀窍:
1.理解尊重老人
婆媳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走到一起,家庭背景、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世俗观念等肯定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在持家、处事等方面也就难免会有不同的看法,产生分歧。现代女性开放的办事方式与老人保守的传统规则势必会产生冲突,此时,女人要在坚持自己做事原则的基础上也要尊重婆婆的意见,适当地作出让步。
尽管她们的思想已经赶不上时代潮流,已经不适用,但是只要考虑到她们走过的年代时,你们的关系就会得到缓解。所以,如果你能做到做事时多理解尊重婆婆,多向她嘘寒问暖,遇到事情时设身处地地为老人着想,那么你们之间不但不会出现大的矛盾,而且有可能发展得如母女关系那样亲密。
2.给予物质孝敬
常言道“礼轻情义重”,为了沟通感情朋友之间还会适时地送些礼物,对于自己的老人,“送礼”也是一种沟通感情的方式。也许他们看中的不是你的礼物的轻重,看重的只是你心里是不是有她这个老人,她在你心里的地位。
给自己妈妈买东西的时候也要想着给自己的婆婆买一份,细心观察她的日常生活,注意到她需要什么,喜欢什么,抽空满足一下她的愿望,这些她都会记在心里,这样婆婆会从内心里感激你,挑剔之心自然就会减少。
3.感情交流
心灵的沟通是缩短心理距离的最有效手段,这是在满足她物质需要的同时应该给予更深一层的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需要的就是儿女的安慰和关爱,所以及时的关系和爱护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多和她谈谈心,学会倾听她的唠叨。(她唠叨的无非是家长里短和丈夫的一些小事等,听听这些说不定对你了解这个家,了解丈夫会有很大帮助)。
这样来看,建立如母女关系一样的婆媳关系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你去不去做。所以,如果想拥有两个一样的妈妈,女人们就请行动起来吧!
4.“生”还是“升”
如今职业女性普遍面临着工作中的“升”和家庭伦理中的“生”的两难的问题,如果要孩子,就会失去升职的机会,甚至会失去工作的机会;如果不要孩子,就要面对家庭和心理的巨大压力。
实际上,女人不想生孩子并不是想逃避责任和义务,她们也知道做母亲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职业女性如果冒险辞掉工作、而家底又不厚的话,很难保证家庭收支平衡;如果初为人母,重返职场更可谓难上加难。
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尤其是老一辈人,他们认为,结婚就是要孩子的,不生孩子别人会笑话。
有时,老人的想法可以理解,年轻人的行为也有合理之处,当这两个群体的观点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处理,就落在了年轻人的身上。
在单位,一向以性格开朗而“闻名”的小李,事业步步攀升,半年前结了婚,那段时间她更是乐得不行,可是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整天闷闷不乐不说,也很少提婆婆是如何对她好的了。原来是这样的:
半年前,小李结束了她八年的恋爱长跑。婚后和公公婆婆一块生活,小日子过得非常舒坦,婆婆对她也像亲生女儿一样,把他们小两口照顾得无微不至。因此原本就快乐的她更加快乐了。结婚前,她和老公商量先过几年二人的生活,等他们事业有点起色,有点积蓄后再要孩子,要不不但以后会受孩子牵绊,还得拖累父母,老公也同意了。
但是结婚半年后,小李的工作逐渐显出业绩,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婆婆偏偏催着要孩子,老公也劝过父母,说了点他们的想法,婆婆不但不听反而劝他们: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年轻人都想过二人生活,你们没积蓄,这些你们都不用担心。孩子生下来,我给你们带。她为了抱孙子都做了好长时间的准备了,孩子的小衣服、小被子等等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她是一个好婆婆这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小李确实不想违背自己的做事原则。
老公要和婆婆谈谈,但是现在小李担心的是,如何谈才能既不伤害老人,不影响她们之间的关系,又能达到目的。所以,小李就整天闷闷不乐。
现实就是现实,人们无法逃避。现实社会的生存压力,让更多的职业女性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传统观念影响仍然非常强烈的社会,婆婆又渴望早点抱上孙子,因此,出现了“升”与“生”的矛盾。
这看似是个家庭矛盾,看似只是稍微调解就能解决,但是如果方法不对,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平添更多的烦恼。据此,心理专家给了下面的方法:
1.尊重婆婆意愿,谨记不要和她争吵
尽管父母的有些理念已经过时或者说不合理,但是他们毕竟是老人,作为小辈们,应该包容一下他们。在要孩子方面,婆婆虽然会坚决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你可以表面应着或者回避一下,然后等彼此都冷静了,等婆婆的情绪缓和了再去做她的工作,相信现在的有些婆婆还是比较明事理的。所以说,吵架是很没有必要的,婆婆毕竟是爱人的亲生母亲,自己人生路上的第二位妈妈,母亲生养了我们,不是要我们气她的,有事多交流多商量。
2.有时善意的谎言很重要
在生孩子方面,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你们将来的生活,更为了孝心,有时善意的谎言比正面冲突更有效(做这事的前提是你和老公口供要一致)。
还是那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处于工作的晋升期,还没有做好生孩子的准备,但是此时婆婆又一直催你,你可以表面同意她的意见,答应准备要孩子,但是,能不能怀上,或者身体在“准备生孩子的那段时间”会不会有诸多不舒服,就不是一句话的事了。也就是,先稳住婆婆,具体行动就看你们小两口的了。
3.让老公出面解释,必要时让老公揽下全部责任
聪明的女人在和婆婆发生冲突时,举动也很聪明。她们往往在不盲从老人的同时,让老公去出面处理,把责任全部推给老公,自己却没事人似的,对老人态度依然很好,婆婆在训老公时,她们只会在旁边打哈哈。
母子关系永远都比婆媳关系好处理,所以,在两辈人之间思想发生冲突时,让老公揽下所有的责任,让他去给自己的妈妈做解释。如果婆婆肚子里有气可以冲着她的儿子发泄一通,然后再让老公说些安慰老人的话,估计事情就好办多了。
在“升”与“生”上,很多年轻人与老人很难达成一致,此时,是否能够继续维持家庭关系的和谐,主要在年轻人身上,而年轻人的态度和采取的处事手段则起主要作用。
在育儿的观点和做法上,很多老人重视的是孩子的身体,吃的好,不生病;而年轻的父母希望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能力。这样,就会产生分歧,家庭之中产生矛盾。
年轻的妈妈,尤其是初为人母的人,与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的育儿观念肯定会有所不同,有些观念甚至是对立的。年轻的父母一般比较注重书上、电视上或者网络上的一些所谓的现代科学育儿理论,而父母辈却经常以过来人的身份来养育孩子,或者教育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做,他们注重的是经验,同时他们都很疼爱孩子,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管两代人在育儿上有什么分歧,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一切为了孩子。既然出发点是一样的,所以就不应该为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去争执,搞得大家都不愉快。
赵女士一直感觉自己的婆婆很好,特别心疼她没时间照顾的宝宝。婆婆身体不好,赵女士不想给老人增添麻烦,为了能下班帮助婆婆带带孩子,她就让婆婆来他们身边,住到一起共同照顾孩子。
赵女士是个老实人,从来不会做一些面子事,不会买什么东西去刻意地讨好公公婆婆,比起其他兄妹,她这一点差远了,但是她和婆婆的关系说不上亲但也不是很僵。
赵女士的女儿现在快一岁了,被惯得不喝白开水,哪怕睡得迷迷糊糊也休想蒙她。她的婆婆为了让孩子喝水,就给她喝果汁粉冲的水,赵女士觉得那里面的糖分太高又含色素不适合宝宝喝,就说了几句,婆婆就不高兴了。前几天,婆婆又说孩子不好好吃饭,她就把大人吃的饭嚼碎再喂孩子,孩子吃得很香,赵女士给婆婆提议:大人的口腔细菌多,不要嚼碎喂孩子,再者大人吃的菜相对孩子来说太咸,而孩子的肾功能还不够健全,不能吃太咸的食物,也不能吃太杂的调味料,另外不要让孩子老是吃零食。说了这些婆婆就非常不高兴,说媳妇嫌自己脏,做的饭不好吃等。婆媳二人争辩了几句,但是话说的都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