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6300000003

第3章 酒令与酒礼(2)

3.宴宾酒,饮酒宴客,以畅叙友情,自古以来,上自官府,下至平民百姓皆以酒会友。除游乐性的如“元宵赏灯”、“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赏菊品蟹”等约亲友小酌外,尚有“洗尘酒”、“接风酒”、“饯行酒”、“送别酒”等。古人常在十里长亭处折柳话别,分手前必以酒饯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古绝唱,依依惜别,情之深厚,让人感怀。另外,还有“会酒”、“罚酒”、“谢情酒”、“仰天酒”等。

酒礼的作用还有很多方面。如祭祀:酒在祭祀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祭品。有酒才能进行奠祭,以表示人对天、对祖先的感情和心意。《楚辞》中不少篇章写到祭祀场面,如:“惠肴蒸兮兰籍,奠桂酒兮椒浆。”如祝捷:古代战事频繁,军中打了胜仗,班师回朝,都要举行盛宴,开怀畅饮,庆贺胜利。据载,城濮之战晋军败了楚军之后,把楚国的俘虏献给周襄王。襄王大喜,款宴晋文公,为晋文公加餐加酒,一则表示祝贺,再则以祝兴。

(三)酒德与酒礼

儒家学说在我国古代被奉为治国安邦的学说,几千年来被尊为正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酒文化、酒习俗也同样浸透着儒家的思想。对于酒,儒家最讲究“酒德”二字。在儒家的经典《尚书》和《诗经》中已经有了关于酒德的记载。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夏桀商纣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写道:“饮惟祀”(只有在祭祀时才能饮酒),“无彝酒”(不要经常饮酒,平常少饮酒,以节约粮食,病时才宜饮酒),“执群饮”(禁止聚众饮酒),“禁沉湎”(禁止饮酒过度)。可见,儒家并不反对饮酒,用酒祭祀敬神,养老奉宾,这都是德行。饮酒也是一种饮食文化,这其中有很系统复杂的礼节。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酒礼是维持宗法秩序的一种方式。在一些重要场合,如果违反酒礼的话,轻则失礼,重则有犯上作乱的嫌疑。即使在生活中,人们常说酒会乱性,饮酒过量,难免失去理智,所以古人就制定了饮酒的礼节。比如,在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都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时,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再坐入次席。长辈让晚辈饮酒时,晚辈才可举起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的话,晚辈是不能先于长辈饮尽的。

简言之,古代饮酒的礼仪大致有四个步骤:拜、祭、啐、卒爵。就是先做出拜的动作,以表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洒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再尝尝酒的味道,并加以赞扬使主人满意,现在人们还有咂酒的习惯;最后一饮而尽。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所以现在形容喝酒是酬酢之间,在敬酒时还要说上几句敬酒词。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一圈叫做一巡。一般敬酒以三杯为度,所以有酒过三巡的说法。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的人都要“避席”——起立,这是如今生活中常被忽略的礼节。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各民族的饮酒习俗也多有差异。

中国人好客,在酒桌上也多有体现。主人往往希望客人多喝酒,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得失面子,没有尽到地主之谊。所以酒桌上便有劝酒之说,劝酒的方式大致有三种:“文敬”、“罚敬”、“互敬”。“文敬”指有礼节地劝人饮酒。一般酒席开始时,主人会讲上几句客套话,然后便是第一轮的敬酒。这时,宾主起立,主人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并将空酒杯口朝下,暗示自己喝完,以示对客人的尊重,这就是所谓的“先干为敬”。这种情况下客人一般也要喝完。“罚敬”是一种独特方式。为了能达到罚酒的目的,人们会制定出五花八门的规则和理由。如迟到的要“罚酒三杯”,还有上菜时鱼头所对之人要先喝一杯,等等。很多难免是牵强附会,强词夺理,但其敬酒之意却是真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热情的民风。“互敬”是客人之间的相互“敬酒”,为了使对方多饮酒,敬酒者会找出种种必须喝酒的理由,若是被敬酒者无法找出反驳的理由,那就得喝酒。在双方寻找敬酒理由的同时,人们之间的感情会随之得到升华。

另外,还有“代饮”之说,为了不失风度,也不扫人酒兴,那些实在不会饮酒的人,或已经饮酒太多的人,为了表达对敬酒者的尊敬之意,会请人代酒。代饮酒的人一般与请代者有特殊关系。为了劝酒,酒桌上流传着很多有趣的酒话,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厚,喝个够”,“感情浅,舔一舔”,“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等等。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有很多民族有着很特别的酒礼。藏族人好客,在用青稞酒招待客人时,会先在酒杯中倒满酒,然后端到客人面前,这时客人要用双手接过酒杯,然后一手拿杯,一手用中指和拇指在杯子里轻蘸一下,朝天一弹,意思是敬天神,接下来,再来第二下、第三下,分别敬地、敬佛。这种酒礼是提醒人们青稞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恩赐分不开,故在享酒之前,要先礼敬神灵。喝酒时,藏族人约定的风俗是:客人先喝一口,主人马上斟满杯子;喝第二口时,再斟满;接着喝第三口,再斟满;最后就得把满杯酒一口喝干。这样做,主人才觉得客人看得起他,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藏族人敬酒时,对男客用大杯或大碗,对女宾则用小杯或小碗。

壮族人敬客人有交杯酒之说,这时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两人从酒碗中各舀一匙,相互交饮。同时主人会唱敬酒歌:“锡壶装酒白连连,酒到面前你莫嫌,我有真心敬贵客,敬你好比敬神仙。锡壶装酒白瓷杯,酒到君前君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你是神仙饮半杯。”西北裕固族待客敬酒时,都是敬双杯。

在某种程度上,传统的酒德、酒礼在今天已失去了特有的意义,但古人喝酒时流传下来的风雅、礼貌还依然保存在我们的酒文化中。饮酒是一种乐趣,是一种集智慧、娱乐、机智、快乐于一身的游戏。而酒令则是以文化入酒,是酒文化中的精粹。今天,我们掌握酒令的有关知识,并把它应用到饮酒活动中,可以调节气氛,增添乐趣,陶冶情操,使饮酒成为一种趣味盎然的文化活动。

(四)酒令演变

酒令最早萌生于儒家的“礼”中,所以上古有“一觞百拜”的酒令。《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有:“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即在用“礼”约束的基础上,在酒宴上安排监督大家饮酒的“监”、“史”,他们的职责是用强制性的手段制约醉酒的人,不准饮酒过度,不准有失礼仪,违反规定的就要受到惩罚。由此可见,酒令虽是用来罚酒的,但客观上活跃了饮酒的气氛。行令就像催化剂,使席间气氛迅速活跃起来。

设置酒监、酒史,用强制性的规定来制约饮酒过度。从“礼”到“法”,这是酒令产生中一件有趣的事儿。还有种说法,酒令约产生于春秋初期。据汉初的《韩诗外传》载:“齐桓公置酒令曰:‘后者罚一经程(经程是一种饮酒器)!’”这表明春秋初年已有酒令了。到战国初期酒令由原来的节制饮酒转变为劝酒,“礼”的意味逐渐淡漠。到晋代,石崇在他的金谷园别墅中宴客,不但令客人即席赋诗,且规定“或不解者,罚酒三斗”,从此产生了以诗为令进行罚酒的酒令。曲水流觞令和藏钩令就是魏晋人从民俗中发掘出来的趣味酒令。至此,原本是维护“礼”、专门为贵族所制定的酒令,在汲取了民间习俗之后,变得新鲜有趣。唐代,我国酒业兴盛,酒风甚浓,酒令花样众多。常见的有掷骰、射覆、酒筹、酒牌、文字令,此外还有击鼓传花、手势令、旗幡令、小酒令等等,其花样之新,门类之多可谓空前。元代以后,随着通俗文学的发展,酒令从士大夫、文人雅士及富豪之家的酒宴之间普及到民间普通百姓之家。明清时,酒令更是囊括前代,丰富多彩,具有集大成之意。凡人间事物、花草虫鱼、经史典故、风俗习惯、时令节气、唐诗宋词、小说俗语等等,均可入令。此时的酒令向着系统化、理论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文学酒令几乎运用了所有的修辞手段,雅令在娴熟中见经纶,俗令在随意中显风采。其行令只为劝酒,饮酒只为行乐。

(五)饮酒为何行令

行令是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饮酒行令好处多,概括起来,至少有三个:

一是调节气氛,增进交流。俗话说,饮酒最忌喝闷酒,如果席间彼此无话,则主人会感到窘迫,客人会感到尴尬,宾主双方都会不舒服,即使席间有一人默默无语,也会引起举座不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酒令,僵局很容易被打破,气氛就会活跃起来。

二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人人循令而行,打破了现实中的长幼尊卑。投壶掷骰,有益身心;分曹算筹,充满惊喜;击鼓传花,气氛热烈。败者罚饮,饮之甘心;胜者观饮,亦觉快意。

三是陶冶性情,激发才智。即席赋诗,即景联句,征引诗文,拆字贯句,说绕口令,讲笑话等,激发人们多方面的才艺,陶冶性情。因为当场构思,有时间限制,所以要求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这样就促进了思维能力,增进了才智。

同类推荐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世界文化博览1

    世界文化博览1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

    本套书选编了《易经》《老子》《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了凡四训》《唐诗三百首》《宋词j三百首》等十二本文化经典书籍。《易经》和《老子》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弟子规·千家诗·名贤集》和《了凡四训》告诉读者做人的基本礼仪和智慧,《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读者体会中国语言的优美和博大精深。全套书配有注释、译文和鉴赏,让读者更容易读懂,非常适合对我国经典文化了解不深的读者,能让读者对书的思想和文字有更深入的理解,帮助读者快速读懂我国的传统文化。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中国传统道德论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末日悬疑系列

    末日悬疑系列

    近年来,世界各地灾难连连。韩少泽无意间发现,这些灾难其实是一个大阴谋。随即他陷入了追杀、逃亡。
  • 吴礼部词话

    吴礼部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满天星的白色蜜语

    满天星的白色蜜语

    四岁,他和她相遇在满天星原野上,他喜欢完美,她便追求完美;八岁,他失去母亲,性情大变,憎恨人世;十三岁,她成为世界舞蹈明星,极尽完美,却离他越来越远;十七岁,彼此都还青春年少,总以为喜欢一个人便是永远!艾小邑,终有一天,青梅会凋散、竹马会老去,但我发现,我爱的人都和你一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纪古滇说集

    纪古滇说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界全能学生

    异界全能学生

    一觉醒来,五毒教弟子陆铭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成了孤儿,因为被人喜欢,一举一动都处在情敌监视当中,在学校里更是没有什么朋友,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上古魔族黑龙太子………***************************花下小猫著《异界全能学生》开始上传,欢迎收而藏之。
  • 起始大陆

    起始大陆

    公元2049年,因为天神的缘故,所有各大陆板块合并成一块大陆,并且分成六座城市,50年前过去了,一切看似繁华平静的世界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阴谋,一位高中少年,被天使点化之后开始觉醒,斩断这一切阴谋的根源,斩断人世间的困扰和痛苦。神力与神力之间的激斗,神与神之间的抗衡,暧昧暖心的爽文。
  • 凰错:倾尽此生

    凰错:倾尽此生

    她倾世容貌,众生倾倒。也是现世才女,意外的离世揭露惊天身份。倾尽一生只为九界安宁,换来的却是爱她的为她而死,她爱的最想她死。九界归一,九天宫殿谁与她并肩看尽天下繁华?
  • 逆袭天才

    逆袭天才

    这是一个扑街,就在拥有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手机,打电话给过去自己,改变自己,创造未来,充满着正能量,十分伟光正的清新故事。
  • 末世超级法神

    末世超级法神

    末世降临,亿万丧尸如洪水猛兽,贪婪的目光盯着仅存的人类,如视猎物。这是一个人类从食物链至高无上的顶端跌落下来的世界,这是一个道德沦丧,信仰湮灭的世界,这是一个活着却生不如死的世界……南宫浩,觉醒法神系统能力,成为进化者一员,目标只有一个——活着!活得好好的!
  • 蓠韧

    蓠韧

    真正的爱是什么,只有经历过背叛,复仇,等待,陪伴,才会懂得,当一切归于平静,谁会是你身边的那个人?也许这个世界上,女生是最脆弱的群体,就像崖边的蓠草,经历强劲的风暴之后依然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