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的《楚辞·天问》
最早出现的有关褒姒的诗词是屈原的《天问》中的一节: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天问》是屈原思想学说的集粹,所问都是上古传说中不甚可解的怪事、大事。他似乎是要求得一个解答,找出一个因果。而这些问题也都是春秋、战国以来的许多学人所探究的问题,在诸子百家的文章里,几乎都已讨论到。屈子的《天问》则以惝恍迷离的文句,用疑问的语气说出来,这就是屈子所以为诗人而不是“诸子”的缘由。而“天”字的意思,战国时代含义已颇为广泛。大体说来,凡一切远于人、高于人、古于人,人所不能了解,不能实施改造的事与物,都可用“天”来统摄。对物质界说,又有本始、本质、本原的意思。屈原为楚国的宗室重臣,有丰富的学识和经历,以非凡才智作此奇文,颇有整齐百家、是正杂说的意味,《天问》的光辉和价值也就很清楚地呈现于读者面前了。
从全诗的结构及内容来看,全诗三百七十二句一千五百五十三字,是一首以四字句为基本格式的长诗,对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等许多方面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这些问题有许多是在他那个时代尚未解决而他有怀疑的,也有明知故问的。对许多历史问题的提问,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见解和对历史的总结、褒贬。对自然所提的问题,表现的是作者对宇宙的探索精神;对传说的怀疑,从而也看出作者比同时代人进步的宇宙观、认识论。《天问》以新奇的艺术手法表现精深的内容,使之成为世界文库中绝无仅有的奇作。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穆王御马巧施鞭策,为何他要周游四方?他的足迹环绕天下,有些什么要求愿望?妖人夫妇牵引叫卖,为何他们呼号街市?幽王究竟杀的是谁?哪里得来这个褒姒?前面说的是穆王坐着神驹拉的车周游天下的故事。后面的夫妇就是指拾到褒姒的那两个以卖山桑木弓、萁草箭袋为生的人。当时周宣王的太史令伯阳父认为宫中有弓矢之祸,后世必有女子乱国。周幽王即位之后,天天沉迷酒色,右谏议大夫褒珦时常劝谏,终于惹怒了周幽王,要把他杀掉。他的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急忙给幽王进贡了大量的财宝和美人,希望能免褒珦一死。这个美人就是褒姒。周幽王见到褒姒之后,看到果然是个美人,于是大喜,就下令把褒珦放了。屈原名义上问的是褒姒的来处,其实指责的是周幽王脾气暴躁,喜怒无常,昏庸无道。
(二)《诗经·雅·瞻卬》
瞻卬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
孔填不宁,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
人有民人,女复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女复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谮始竟背。
岂曰不极,伊胡为慝?
如贾三倍,君子是识。
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
舍尔介狄,维予胥忌。
不吊不祥,威仪不类。
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优矣。
人之云亡,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维其几矣。
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维其深矣。
心之忧矣,宁自今矣。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藐藐昊天,无不克巩。
无忝皇祖,式救尔后。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雅,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首诗写周幽王昏愦腐朽,宠爱褒姒,以致被她专权,任用奸人,迫害贤才,终于招来了国家大乱。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诗人是位宗室贵族,他对国家危亡和本阶级内部的争夺忧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势,救救后代。此诗直斥褒姒“为枭为鸱”,是“长舌妇”,毫无顾忌,大约作于东周建国初。
全诗七章。首章说老天爷降下灾祸,国不安宁,士人严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说下层贵族的土地、奴隶被当权者夺取;第三章说国家的祸乱是由于褒姒干预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妇人应从事蚕织,不应当过问国政;第五章指责周幽王作为不善,贤才受害,国家濒于危亡;第六章承上说天降下灾祸,自己忧愁万分;第七章希望继承者光复祖业,为子孙造福。
(三)《十五夜观灯》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但是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年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好像是点点的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好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这里千金笑是用的周幽王千金买褒姒一笑的典故。宋祁的《玉楼春》中也有“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的语句。还有红楼梦里有一回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也是用的此典。
(四)其他
在当代,也广泛出现了很多描写褒姒的诗词。
褒姒
天生丽质本情长,
因遇痴迷转作殃。
不笑只缘忧世道,
无辜偏选入宫墙。
声传缯帛原臣佞,
烽举骊山乃帝狂。
继后几经移国祚,
倾危岂尽属红妆。
这首诗就其涵义上比较浅显,内容颇为丰富。短短几句就记录了当年褒姒和周幽王的重要事件。前两句写褒姒的美丽和被迫入宫。后两句写周幽王为了得到美人一笑运用的各种措施,包括烽火戏诸侯的事情,最后终于导致亡国。但是诗中并没有把亡国的罪名强行加给褒姒。比较客观地说明了亡国的真实原因。
还有模仿屈原的《楚辞》而写的慨叹褒姒的诗词:
褒姒
女夭兮哟哟,美目兮流盼。
朝发兮紫菱,沐素丝兮纯粹。
折若木兮拂日,师云霞兮而斑陆离。
顾美兮望以魂消,解玉佩兮欲与之好。
吾以钰襄兮求之以媒赁,抚长剑兮鸣结言。
吉日兮辰良,君欣欣兮而众乐康。
杂琼席兮赐以姣服,戮锵鸣兮琳琅。
调清音兮繁杂,尊桂酒兮琼浆。
紧箫瑟兮交鼓,声糜糜兮娱人。
沐兰汤兮浴芳,长太息兮盼日暮。
求美一笑兮而帝烽缰,将举长剑兮射天狼。
者冥冥兮以落,美人美人兮何在?
整首诗的风格十分清新柔美,能写出褒姒“精妙世无双”的体态外貌,对衣着服饰也有详细的描绘。在整首诗里,周幽王也被化身为一个多情的士子,写出了周幽王与褒姒相好的过程,十分细腻真挚。最后写为求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的事情,家国亡灭,美人亦不在,作者也就此发出了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