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生在世,以心为本,有所谓相由心生,修炼之道,全在于此。相由心生,心随相转,二者相辅相成。夫人之初,灵识初开,有风拂其面,有光临其身,父母照料,五谷喂养,则是由相生心;待到成长,灵识已成,心常喜则面常带笑,相则慈而善,反之亦然,此之谓相由心生。夫相者,色也,夫色者,五行万物也;夫心者,意也,夫意者,念头神识也。心弱时,心随相转,心强大,则相由心动……”
这是澹台寿修炼的《相心经》中开篇明义的一段话,阐明了心与意之间的关联,也是这部相心经的总纲部分,并没有修炼的方式。
这是一种唯心的论调,如果澹台寿不能理解不能相信其中的道理,那么这本相心经就无从练起,强行修炼有害无利。
好在虽然澹台寿前世所接受的是所谓的唯物主义教育,但是他绝不是一个健康向上的好少年,那些唯物主义教育本身就没有对他产生多大作用,现在接触这片理论顿时觉得受益良多,接受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
书箱现在就放在澹台寿的手边,其中全都是这些年来澹台寿修习过的武学、道术以及各色理论书籍,除了这本《相心经》之外,还有诸如《大摔碑手》《牛魔大力法》《虎魔炼骨拳》之类的武术典籍,以及类似于《五欲天魔诀》《星宿护心咒》之类的道术法门。
从之前的记忆碎片中澹台寿得知,除了这本根基心法《相心经》之外,之前的澹台寿修炼的一部重要秘籍则是另一本理论性极强的《道心》。
不过澹台寿并没有急着去修炼,他现在根本就是毫无基础的小白,虽然有一些之前的记忆碎片来作为参考,但是自己胡乱摸索,练不出什么东西来不要紧,万一练了个走火入魔雪上加霜就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里,澹台寿轻轻动了动身子,冲着一直盯着自己看得宝笙问道:“宝笙,车队里可有咱们家修炼道法的供奉跟来了?”
澹台寿问了两遍,宝笙才反应了过来,脸色通红地说道:“有的有的,荆叔跟来了的。”
澹台寿说道:“那麻烦宝笙你把荆叔请进来吧,我有些事情想请教荆叔。”
宝笙应了一声,下去叫人了。
这个荆叔,如果澹台寿没有猜错的话恐怕就是家里的五大供奉之一的荆棘了。
荆棘来历成迷,一身道法深不可测,在咸阳城中赫赫有名,被好事者与其它几家的供奉并称为京城七大先生之一。
不多时,宝笙请了荆棘进来,宝笙先进门,荆棘随后而至,澹台寿敏锐地观察到荆棘进来之后身后的帘子诡异地轻轻落下,将可能吹进来的风阻挡在外,并且在落下之后没有任何摆动摇晃,就像是有一只手将之按下一样。
澹台寿心中一惊,果然,高手就是高手,时时不忘练习,并且从中也可以看出荆棘对于他也是真正的关心。
荆棘进来盘坐在车厢里,澹台寿说道:“宝笙,去取两壶酒来,再拿些荆叔喜欢吃的菜来。”
宝笙点头应下,荆棘却说道:“三少爷不必如此,我还要保护少爷周全,却是不宜饮酒的。”
澹台寿摇头笑道:“荆叔说笑了,谁不知道荆叔海量,寻常三五斤酒还是不在话下的,今天我心中有些疑问想要向荆叔您请教,还希望荆叔不吝赐教。”
荆棘开怀大笑说道:“如此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老夫不喝酒,说实话,是一喝到好久就停不下嘴,是个活脱脱的酒鬼,到时候三少爷可不要怪我喝得太多啊。”
没过多久,宝笙端了两壶酒和一些下酒的小菜进来,将酒菜摆好之后从袖子里拿出一枚丹药碾碎倒进了澹台寿的酒壶里,随后就退下了。
澹台寿举起酒壶示意,先与荆棘喝了一口,然后说道:“荆叔,我这一次道心破碎,却是破后而立,意图重新修炼,有一些问题还希望荆叔能够指点迷津。”
荆棘点了点头,吃了一粒花生米,说道:“少爷有这个心思是好的,不过想要破后而立,却并非那么简单,不过少爷您既然说了,我自然会全力相助。”
澹台寿点了点头,沉思一会儿问道:“请问先生,修道修道,到底什么是修道。”
荆棘微微诧异地问道:“公子道心破碎之前一身修为不在老夫之下,怎么忽然问起这样的问题来了?”
澹台寿心中一惊,倒不是因为自己漏了马脚,这个问题既然问了可能的漏洞他自然已经准备好了后手,而是吃惊于荆棘那一句自己的修为并不在荆棘之下,要知道,这具身体如今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
这些疑惑一闪而逝,被澹台寿不着痕迹地掩藏了过去,说道:“我之前虽然小有成就,但是道心破碎之后心中疑问颇多,一时间千头万绪,还望荆叔指点。”
荆棘心中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一来受命于澹台家,二来对于这个三少爷也颇有些喜爱,于是说道:“修道,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世人习惯于将修行之人分为两类,一是武者,二是道人,这个称呼本身就是错的,比不过是千百年来天下流传约定俗成而已。如果非要划分,那么前者追求的是武道,后者,如你我这样的修炼者,追求的则是灵魂之道。”
喝了一口酒,见到澹台寿仍然全神贯注地听着,荆棘心中颇为满意,于是继续说道:“人类兴于十万年之前,当是时并没有现如今所谓的道术,人类称霸,是以武道称雄,抗神魔,逐妖邪,成为天地之间的主角。所谓道术是自从武道之中分化而来,并逐渐与武道分庭抗礼,所以如今我辈修炼之人都会兼修武道。”
“与武道不同的是,修炼武道之人专修肉身,灵肉合一,除武之外别无他物,而我辈修炼之人则是更加注重灵魂的强大,灵魂为主,肉身为辅,修炼到极处,可以抛弃掉一身皮囊,转世投胎灵识不灭,更有甚者可以夺舍他人。”
澹台寿心头一抽,夺舍夺舍,不知道自己这一次穿越重生到底算不算是一次夺舍呢?
不过此时荆棘自己讲上了劲头,完全顾不上澹台寿的表现,自顾自地说道:“七千年前,大乾王朝将天下习武之人划分成七个等级,并沿用至今,武生,武徒,武师,宗师,先天,武圣,人仙。而我等修炼之人多为放荡不羁之辈,少有为朝廷驱使者,因此并没有官方的境界划分,只是无数年来,天下修炼之人自己逐渐定下层次,依照武者分级之法,将我辈修炼之人划分为:心动,感应,见神,附体,世界,合道,神圣,赤子。”
又灌了一口酒,荆棘说道:“公子问我何为修道,这个问题太大了,不过我能修炼到今天这个地步,心中自然有我的一番道理在,只希望我的经验对公子有所帮助。”
说完这话,荆棘的气质忽然为之一变,从懒散悠闲变成了精明强干、无可阻挡,只见他伸出手来,掌心之中竟是凭空生长出了一株灌木幼苗,身后隐隐浮现出了一丛遮天蔽日的荆棘枝条,张牙舞爪,甚是可怕。
只听荆棘说道:“三公子,我荆棘八岁习武,十五岁随我师父进山修行,至今三十七年,武道一途止步于武师,而修炼一道则已经是附体大成,窥见了世界之门户。我的道统传承自自然门,我心中所谓修道,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所谓道,找到自己,只有发现了真正的自己,才能发现道,才能够修道。我的道,就是自然狂暴的一面,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然而当有人来犯之时,我心中荆棘将会自然勃发,将一切来犯者斩尽杀绝!”
听到这话,澹台寿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就在他还要继续问的时候,荆棘忽然脸色一变,伸手在马车甲板上一拍,一丛乌黑油亮的荆棘疯狂地生长起来将澹台寿整个包裹其中,几乎是同时,澹台寿耳中听到了车厢上想起了铎铎的声音,那是剪枝射在上面的声音。
荆棘微微皱眉,说道:“少爷,您自己小心,有高手来了。”
说完,荆棘身影一闪已经窜出了车门,而他身后,那一丛遮天蔽日的狰狞荆棘已经变得血红。
到底是谁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杀我?
澹台寿心中划过一丝阴霾,这具身体之前的主人就因为道心破碎而死,自己不过是借尸还魂,而如今又有一波接一波的刺杀接踵而至,之前的澹台寿身上究竟有什么秘密竟然让他道行尽失都不够,非要杀之而后快?
“澹台寿啊澹台寿,你可害得我好苦啊……”
澹台寿心里微微叹息,将手边的《相心经》拿了起来,心中诵念着,慢慢闭上了眼睛。
“修道之初,在于心动,一花一木,一人一物,心动瞬间,紧紧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