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6500000008

第8章 胸有成楼:一座土楼是怎样建成的

从动荡的中原举族南迁,几经流徙多方辗转,一支支客家人群先后来到了山高水长、偏安一隅的闽西南乡村。

一个敢于放逐自己的人群,一个敢于踏上茫然不测的逃生之路的人群,无疑是堂堂汉族里最优秀的一个人群。

在闽西南崇山峻岭之中,饱经沧桑的客家人找到了他们新的家,他们搭起了木棚房、茅草屋,终于可以歇下脚来缓一口气了。

就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松树种子,在哪里都可以发芽、生根、长成大树,客家人就是这样一颗种子,被命运的风吹落在异地的穷乡僻壤,没有怨言,只有感恩,它悄悄地从土地里钻出头来,在风雨雷电之中茁壮成长,根系向四周伸展并深深地扎入大地。

安宁的环境,丰饶的土地,坚韧的意志,团结的精神,艰苦的劳作……客家人渐渐发展壮大。

人丁兴旺,自古是中国老人对家族的祈愿。一支支客家人家族在人口猛长的势头面前,又出现了一个困扰的难题:居住。

安居乐业,这是最朴素也是最迫切的要求。

老人们难忘中原祖地那深宅大院,可是往事依稀,繁华不再,他们日思夜想的是,如何在这已经注定的地方安居乐业,不仅仅让整个家族有一个遮风避雨的结实户所,更让整个家族有一个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灵魂家园。

现在谁也无从考证,第一个发明土楼的客家人是谁。实际上,土楼也不是具体哪个人发明的。土楼是客家人迷恋历史的情愫、超凡脱俗的天才想象和现实的物质条件相结合的产物。可以肯定,第一座土楼很粗陋,很不成熟,甚至有可能是很可笑的,然而在漫长的岁月里,客家人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努力创造,夯土技术越来越高超,审美境界越来越开阔,土楼也就造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美——犹如一只丑小鸭,终于变成了天鹅。

客家人从远处走来,又不断地向远处走去。他们走在路上的身影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的写照。随着客家许多家族的继续迁移,土楼也从闽西南传入了闽南的一些沿海县份。土楼就像蒲公英的种子,和客家人一起飘啊飘,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

从一抔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土的魂灵在糅合、发酵中不断地飞跃。

高大、坚固的土楼就来自闽西南乡村最常见、最不起眼的土: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耕地下层尚未翻犁的新土)。

就是这样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土和它的伙伴们,竹木(杉木、杂木、竹片、竹篾)、砂石(河卵石、河砂石、花岗石)、石灰、青砖瓦、土纸浆,一起筑起了一座座让人惊叹的土楼。

建造一座土楼,最早期的工作通常就是准备木料。闽西南乡村林海茫茫,获取上好的杉木是很简单的事情,杉木从山上运回来之后,一般要放置三次伏署才会干透。如果尚未干透,就会开裂变形,是断然不可使用的。竹钉也要开始准备了,整座土楼除了门环门锁和包门的铁皮,不再使用任何金属材料,竹钉是固定门窗、楼板的小物件,在冬天用坚硬的老竹头制成,放在铁鼎里炒,炒至老干发黄,不仅异常坚硬,而且几乎是不朽的。

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选定楼址之后,主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夯墙的土。

用量最大的红壤土,在闽西南乡村随处可见,瓦砾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这三种土是决不能单独使用的,必须经过配制、复合、发酵。这是一道不容疏忽的工序,它事关一座土楼的百年大计。为自己建造家园的客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现在的造房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炮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渣”工程,而客家人建的是自己的房子,要的是子孙传承千秋永固,他们无须什么“质监站”,每个人都是最称职、最认真的质量监督员。

发酵成熟的土,在夯成墙之后才不会有大的开裂和倾斜。这一配制过程,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人和不同的泥匠师傅,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到底,只要有利于墙夯得坚固,有利于夯成的墙不缩水不开裂,有利于防震抗震,就行了。这种灵活而务实的标准,比如今政出多门的各种“标准”要管用得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土楼的土也是这样,所以夯土墙分为三合土和普通夯土。

所谓三合,即是土(当然是发酵成熟的土)、砂、石灰的“桃园三结义”。三合土又分为湿夯、干夯、特殊配方湿夯三种。

湿夯三合土以砂为领导力量,石灰为第二梯队,土为第三梯队。干夯三合土则以土为核心,砂和石灰团结在周围。

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就是广为人知的加入红糖、蛋清、糯米的三合土。中国人有想当然的习惯,以为这三样东西是直接加入的,岂知红糖、蛋清容易招引蚊虫,为土墙安全之大患,是绝对不能直接加入的。这一配制过程,客家人同样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将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和匀,然后加入大量热水,使糯米粉汤变得非常稀,再放进红糖,然后在温度冷却之后再打入蛋清,最后将这特殊制造的粘合剂倒进三合土之中,用锄头翻动,使之彻底和匀。

我不知道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粘合剂是怎么回事,客家人数百年前配制而成的这种粘合剂,其凝聚力远胜于水泥,多少土楼历经风雨、战火和地震,至今固若金汤,就是最好的广告形象。

不过,这种三合土特别是特殊配方的三合土,价值不菲,所以客家人常说一句话: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而闽南人则将猪瘦肉、猪肝、猪小肠合煮称作三合土。

请来师傅,土楼就可以动工兴建了。

主人一般只要请木匠师傅、泥匠师傅各一人,他们就会带来助手和徒弟。木匠师傅大多是一个徒弟,最多两个,泥匠班子则要大一些,但也就七八个人。这样精简的组合要建造一座庞大的土楼,从“制度”层面上杜绝了人浮于事,保证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

泥匠班子通常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工,运土、吊土、上料等等,这些下手活一般由本家族的人来干,别一家族的人常常也会来帮忙,这是不用付酬金的,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一工还一工,这是客家人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

对于一个土楼泥匠师傅来说,他的全套工具形制简单,却有着神奇般的魔力。

一副墙槌版(墙模)、两根夯杵、若干圆木横担、一把大拍板、若干小拍板、一盘绳线、一把木尺、一把三角尺、一把水准尺还有铁锤、榔头、铁铲、丁字镐各一把、泥刀、泥锄、木铲若干。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具,土里土气的工具,在客家人手里像是有了魔法,如神仙的魔杖一样“变”出了一座座土楼。

木匠师傅必须在泥匠师傅之前进驻现场,做好泥匠师傅夯墙时安装的木构件。对于一座土楼,主人和两路师傅只有一个大致上的构思和设想,不像现代建筑一样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面,而存在于心里,可谓“胸有成楼”。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主家和师傅三者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如果一方不幸染上现代官场常见的扯皮毛病,整个工程就无法进展了。闽西南乡村数以万计的土楼,可谓都是精诚合作的产物,就这一点而言,现代的“公仆”实在有必要向土楼的子民学习一点合作的精神。其实对主人来说,他在聘请师傅之前,往往会留心两路师傅是否脾气相投,能否合得来,而泥木师傅也总是喜欢寻找合拍的对子。

一座土楼的动土奠基,这里有一套完整的仪式:

烧香化纸、杀鸡祭拜天地、安符出煞、洁净地面。

这种古老的仪式比现代建筑的奠基典礼似乎要更富有人文气息,因为后者无非就是最大的领导讲话,然后大小领导一起剪彩,象征性地铲一把土,带着官本位流弊的深深印记。而土楼的开工仪式,充满着对祖先的追思、对自然的敬畏。

土楼地基的基坑,客家人称为大脚坑。地面以下的石砌基础叫大脚,地面以上的墙脚、腰壁叫小脚。大脚坑的宽度比小脚的宽度大一倍,深度则根据楼高与地基来确定。大脚以大石头干砌,缝隙用小石块填紧,其四个边角必须用整块的巨石,以确保屋角地基的稳定,边缘还要填土夯实。小脚一般采用表面较为平坦的石块,以三合土湿砌,通常高度是50厘米,但也有更高甚至高至门楣以上,这主要是出于防备山洪的需要。

小脚砌成,师傅可以放松几天,等三合土墙面干固之后,再开始夯筑土墙,俗话叫作行墙。这是建造土楼最主要的工序,所以行墙前夜,主人要请泥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小工、亲戚吃喝一顿,大块肉大碗酒,不妨豪兴一点。第二天,鞭炮震天动地地响起来,烟雾缭绕,散发着浓烈的气息,墙槌版贴着红纸,靠在小脚上,像是准备出征的满面红光的将士。村里人们都知道,这是土楼开始行墙了。

“一”是事物的起始,中国人特别注重第一次。土楼行墙也不例外,第一版墙一定要用最好的土,以最重视的态度夯得最坚固。如果没有风水上的说法,第一版墙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开始都是可以的。行墙一周之后,就要换一个方向了,即从正反方向轮流进行。

土楼底墙一般厚达一米半到二米,一米左右便不多见,也许人们会说,这厚得有些过分了。其实就夯土技术来说,这不仅谈不上厚,而是显得太薄了。宋朝《营造法式》提到的“标准”是:“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厚加二十尺。”“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夯3米高的土墙,墙的厚度就要一米,你想想这工程量有多大,而且要占用多少空间?三层土楼的高度一般都在十米以上,四、五层的则高达十多米,最高的是南靖的和贵楼,高达21、5米,底墙厚度却只有1、34米。客家人的土楼超越了《营造法式》的标准,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客家人的夯土技术得自真传,炉火纯青,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令人望尘莫及。

即使是夯得最结实的土墙,它的墙面也不免会有隙孔,所以必须在风干之前进行修补,风干之后就来不及了。先用长板拍打墙面,这得是认真的“严打”,不能走过场的;接着用嫩泥抹墙,把版层缝一一抹平,用小板拍实;最后再用长板拍打一遍,以巩固“严打”成果,这样,墙面也就发生了巨变,平整而光洁。

夯墙夯到第二层,要上棚枕了,主人又要请师傅和小工吃喝一顿,这叫做“食棚枕酒”。杀鸡宰鸭打糍粑,十分丰盛,这一方面是庆祝工程进展顺利,一方面也有给工匠补充营养和体力的美意,毕竟棚枕以上的施工,越来越辛苦了。楼墙在增高,工匠是关键,土楼主人很明了这个道理。

楼墙高高耸起,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泥匠师傅可以歇一口气了,木匠师傅要开始盖顶了——在屋架椽木上铺钉杉板,这种宽10厘米、厚3厘米、长2米多的杉板俗称角子板,三片对接或者五片对接成一瓦路,然后盖上瓦片,客家土楼一律用青瓦,闽南区域的土楼则普遍用红瓦。

盖瓦之后,这也就意味着屋面的工序已经完成,俗话叫作“出水”,主人自然高兴,还要设宴款待师傅小工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

“出水”之后,余下的工程千头万绪,还有许多活要干。木匠师傅要装楼梯、建楼板、做楼栏与隔扇、装天屏、安门窗、钉天花板,以及室内木质装饰等等,泥匠师傅要挖门窗洞、砌水沟、铺天井、铺廊道、铺禾坪、砌池塘、垒灶,以及粉刷墙内外等等。这些活需要比夯墙更多的时间,一些内部装饰精美的土楼,像是承启楼、绳武楼、二宜楼,花费时间都在数十年以上。土楼主人和工匠没有抢时间赶工期、向某一节日“献礼”的习惯,即使对待一个简单的工序,他们也是一丝不苟,力争做得最好。

一座土楼就这样建成了。

无数座土楼建成在闽西南乡村,没有一块碑记留下一个建筑师的名字,那些乡间土生土长的木匠与泥匠也从没想到要留下什么名,在他们看来,夯建土楼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一只可靠的饭碗。农忙时下田,农闲时建楼,他们的身影奔走在闽西南乡村。他们是一些历史册页上没有名字的人,他们让人记住的多是一些土里土气的绰号。

在时下的社会,我们看到了不少建筑商手里还在算着钱,房子却已经裂缝、倾斜,甚至轰然倒塌。但是在闽西南土楼乡村,无名工匠们早已不在人间,他们建造的土楼却还是那么坚固,依然在岁月的磨蚀中巍峨屹立,并且还将永远地屹立下去。

让我们向那些无名的土楼建筑师致敬!

同类推荐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周立波评说:周立波研究与文化繁荣学术研讨会文集

    作为一位文学教育家,周立波在文艺教育战线上是革命文学新人的良师,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大批青年革命文艺战士的辛勤培育者之一,是包括著名诗人贺敬之在内的延安鲁艺同学们永久怀念的授业之师,是学识渊博、深谙艺术真谛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教育家。正是在周立波同志的帮助与带动下,上世纪60年代初,湖南文坛群星灿烂,佳作连连,出现了新中国文学流派——“茶子花派”享誉一时,至今绵延不绝。周立波由此被誉为当代湖南文学之父!
  • 起名高手

    起名高手

    本书重点讲解了作者五维全息起名法,提供了人物起名、改名、签名实例,介绍了姓名吉祥文化研究成果,解析了中国名人起名、改名缘由,论述了姓名对人生的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虫之心:初醒的搏动

    虫之心:初醒的搏动

    “虫类的历史要追溯到四亿多年前,种群数量更是超过了所有生物种类的50%,无论是从历史、种类、数量,虫类都理应成为地球的统治者,可是为什么没有呢?”“也许是它们不想。”“如果有一天它们想要做这个世界的主宰呢?”“那要怎么拯救人类?”
  • 爱上鬼大叔

    爱上鬼大叔

    一朝遇鬼,牵扯出尘封多年的往事,原来我居然就是那个人人惧怕的恶兽,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 天才地师

    天才地师

    掌风水秘术,青云直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少年梁辰偶得风水地师传承,逆天改命,步步生莲,继古今往圣之绝学,揭秘天地玄机之妙柄。
  •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壁咚99次:校草哥哥你别冷

    某女被某男逼到墙角,被他盯得脸红心跳的某女大叫:“走开!不要靠近我,本姑娘要身高没身高,要样貌没样貌,要身材没身材!不适合你!”某男邪魅一笑:“我知道你的缺点很多,但我就喜欢这个要什么就没什么的你。我们靠的那么近,你不就可以占我便宜了吗,平时想方设法来靠近我,现在如你所愿,你倒不乐意了,怎么,在跟我玩欲擒故纵吗?”某女汗颜,原来还有这么自恋又神经的冷男啊,可她是吃硬不吃软的啊!“砰”的一声,某女顺利逃脱某男的怀抱。“憋跟我玩壁咚,矫情!”可是,为啥子某女总被某男壁咚捏……
  • 十世战魂

    十世战魂

    九年生,二年奶,一年博览天下彩,五年执剑出山脉,九岁结丹古无来,十岁步入修行路。迷雾深处任横行,巧得神剑练金身,六合八荒流其名,秘境古迹有他影,长明灯下有他魂,天材地宝都要分,九龙鼎中有仇恨,浮屠塔顶见故人,冠勇天下视众人,艳绝争锋震天下。
  • 浴血争霸

    浴血争霸

    这是个科技井喷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极为现实的时代,科技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人富有,社会平等,想要出人头地,想要高人一等,那么只有更加努力的去拼搏,凌莫为了自己的将来毅然加入危险系数最高的宇宙兵种,迎接他的会是什么?是古文明科技,是异族?还是....................
  •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悉心呵护心灵健康(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美丽人生。在日常生活里,人们经常谈论和关注身体健康,而忽略了呵护心理健康。殊不知,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悉心护理的。《悉心呵护心灵健康》为您解答一些心理上常见的问题,教你如何投资和呵护心理健康,让朋友们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拥有健康的心理。
  • 紫眸天下:鬼王的杀手妃

    紫眸天下:鬼王的杀手妃

    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古武传人的穿越,一代废柴的崛起。她一手丹术无人能及,一双紫眸惊艳天下。当缘分,从天而降,她究竟是该接受,亦或是逃避?妖孽美女与腹黑鬼王的碰撞,谁输谁赢?…………相识的第一年——他斜倚榻上,媚眼如丝的看着她:“小黎儿,为夫快等不及了……”“……”“小黎儿……”“滚!”十年后——“墨君!你赶紧给我过来!”凤黎叉腰吼道。只见一个白净的小男孩屁颠的凑到了凤黎跟前,“娘亲~这千年梨花瓶真的不是君儿打碎的……”“哦?不是你还能是谁?!”墨君捂耳,瞟了眼正幸灾乐祸的某亲爹,“是爹爹……”(每天一更,周末加更,尽量不断更了,对以前的读者们说声对不起。)
  • 哈耶克法律哲学

    哈耶克法律哲学

    对我来说,最富启示性的发现之一就是,越趋近西方,亦即越趋近自由制度依然比较稳固、信奉自由信念的人数依旧相对众多的国家。那里的人们越不真正准备对他们自己的信念进行重新考察,越倾向于作出让步或进行妥协,也越倾向于把某种他们所知道的自由社会的偶然历史形态视作一种终极标准。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在那些直接经历过全权式政制(a totalitarian regime)的国家抑或在那些类似全权式政制的国家中,只有为数极少的人从这种经验中更为明确地认识到了自由社会赖以实现的条件和自由社会的价值。
  • 火影已死

    火影已死

    怀着改变世界的理想,主角在死亡之后来到一个可以接受他理想的新世界-火影忍者世界。在这里力量者挑起一场又一场战乱,无论胜负,留下的都只是填埋着一个个普通人尸体的万人坑,而主角将改变这一切,拯救这个世界,同时拯救自己,这是他与这个世界所有死去者达成的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