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6300000014

第14章 深蓝(2)

我时常有这种感觉:当我抱有某种明确的目的去寻找某样事物时,那样事物便会像小孩子似的躲避着我。在童年时代,我恨闪闪发光的硬币,它总在我急切需要它时消失不见,直到父母为此骂我一顿后才会现身。所以我的童年之梦填满了五彩弹珠,我根本不会为它的失踪而挨一顿骂;然而它却会在祖父的安慰下,或在我倍感无聊之时,适时地躺在木抽屉里。现在,我不禁问着自己:我是在寻找什么呢?我满心欢喜地在心中一遍又一遍这样问着自己,不怀有任何目的,希望有某个神奇的事物闯入我的生活,或者指引我接下来的路途。

我发现我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地方——妻子的书房。于是我推开我几乎从未踏入的书房,呼吸着陌生又新鲜的空气,轻轻地翻看书架里浩瀚的书籍。我开始了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搜寻,书籍千篇一律地被覆上了一层墨绿色的硬壳,散发着悠远、古老的气息。凭着自己的第一感觉,我从书架的底层的最右边抽出了一本毫无特点的书——顿时,就像是广袤无垠的沙漠刮起了飓风——暗黄色的灰尘扑面而来。我厌恶地用手抚了抚书的封面,露出了一个被染成金色并微微突起的名字。我定了定神,确信了书的名字叫做《被遗忘的城市》。

令我不敢相信的是,它是我妻子写的。在我与她的幸福生活的回忆里,她从来没有这样冷漠地对待她写的书。我低头掩面,一遍遍责问自己的疏忽大意:我太——甚至根本不了解我的妻子。

我感到一种细腻的情感慢慢渗入了我的心,但当我放下这本书,那种奇怪的感觉却又烟消云散。毋庸置疑,这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觉是这本书造成的。我感到妻子是多么触手可及,但我却没了原先看着她的那种幸福感。看着这本《被遗忘的城市》,我似乎已经触摸到了妻子的手,潜意识里妻子正在一页页发黄的纸上沙沙地认真写着,我还是照旧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地看着她,但是比起原来却更近了一步——我至少可以看清她写的文字了。

深蓝色的薄雾静悄悄地为整个城市拉上帘幕,已看不见那所谓的城市。

当我的目光扫过这一行时,我条件反射似的呆滞了下来。思考片刻之后,我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仔细揣摩着这个句子的深一层含义。过了不久,我就把书合上了,把视线移到了窗外。

雨悄无声息地斜飘了进来,我的脚感到一丝微凉。透过模糊的窗玻璃,我看到了铅灰色的天空,越来越大的雨点呈现出苍白的病态。此刻的我,只能怀着痛苦,惊叹着城市的自我封闭。

我努力睁大眼睛,却连路上有几个行人都数不清了。这让我想到了卧室里还没有拉开的深蓝色窗帘,我只能看到光线透过它照映在墙壁上的模糊影子。我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门突然被敲响了。显然,冷寂的气氛掩饰不住我的兴奋:妻子终于回来了。然而,我又失望了,敲门的不过是一位风尘仆仆的邮递员,他把一本杂志连同一脸的稚气递到了我的手上。“这是新一期的《城市》,请收好!”他说罢,就骑上嘶叫着的摩托车,迅速离开了。深蓝色的封面让我顿感亲切和异样,城市果真是如深蓝色一般永远静谧吗?

我又坐到木桌旁边,翻开杂志仔细阅读,因为我坚信一个道理:它是妻子常年订阅的,我肯定会从中窥探到那个“世界”的信息。

于是,我一口气就阅读完了杂志里自称“幕布”和“迷雾”的两位编辑撰写的专栏,以及另一位自称“深蓝”的编辑为杂志撰写的名为“城市”的文章。借着阅读的兴头,我还读了几个妻子在《被遗忘的城市》里为读者讲的小故事。我明显地感觉到,我渐渐地由外及内了。

大家或许不知道,除了苏丹和真主,伊斯坦布尔还存在着一位我们无法想象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做埃斯基。他鄙夷整天在苏丹周围谄媚的各种官员,他甚至不接近宫殿,就连苏丹与人民欢庆、在全城礼拜日的时候都不去清真寺参加礼拜。他喜爱自由,见过他的人都这么形容他。在一个小岛上,人们时常能看见他躺在椅子上,眼神迷离地头朝太阳,好像在远远地看着伊斯坦布尔,他似乎无比享受这样的生活。于是,人们喜欢这样称呼他:无所作为的埃斯基。他永远都是那副老样子,永远都不会因为某人而改变。他还会在博斯普鲁斯海峡里泛舟游览,独自摇着船桨,直至深夜;但是却没有人知道他是多久上岸的。

没有人再称他“无所作为”了,因为那些人都已经陆续死去;他也用不着鄙夷那些谄媚的官员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流淌,“苏丹”的称号已不复存在,一个帝国在夕阳下终于土崩瓦解。他还是那副老样子,独自躺在椅子上,或是独自泛舟游览,但他却多了点失望和苍老。这是无比奇怪的,埃斯基永远都不会老去或是死去,这是他让我们无法想象的原因,但他居然显出了点苍老!

“欣赏伊斯坦布尔——甚至是整个土耳其的最佳位置,不在亚洲这边,也不在欧洲这边,是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那座桥上!我佩服现代人的聪明伶俐,但我们的双眼会被蒙蔽。在桥上观赏到的什么是美的?是岸边立着的破损污秽的广告牌,还是在海峡里鸣着汽笛的旧轮船?”他说。

于是,在合适的地域中,也就是在那座帝国时代不曾有的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大桥上,埃斯基纵身一跃,伊斯坦布尔失去了这位我们无法想象的人物。

我花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阅读完了《城市》和《被遗忘的城市》。我越发对“幕布”、“迷雾”和“深蓝”感兴趣,以至于我都快遗忘了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不知为什么,看着窗外持续了一整天的阴雨,和城市里似乎永远不会消失的浓雾,我迸发出了一种奇怪的感觉,我认为那三位《城市》的专栏作者——或者是编辑,与我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我像是在痴人说梦,但我仍然固执地认为,那三位——或是三位中的其中一位编辑,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或是与我有着深深的情谊。在浓雾微微发白之时,我在发黄的纸张上杜撰了上面的那个小故事,这大多要归功于“幕布”、“迷雾”和“深蓝”以及我的妻子。从妻子的《被遗忘的城市》和“深蓝”的文章里,我引入了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从“幕布”和“迷雾”的文章里,我引入了原本仅仅是长命百岁的埃斯基和整天躺在椅子上或泛舟游览的悠闲行为。在我大胆地引入由不同的人所写的内容时,我深深地感到疑惑,为什么将这些东西东拼西凑后会使这个整体散发出一种别样的光芒;就好像那三位编辑,连同我的妻子,与我有一种我所不能理解的联系,我才能将那些来自不同心灵的文字音符汇成一整张完美的乐谱。

当我流畅地写完这个小故事后,我对我能写出这样的东西而感到不可思议。我曾经以为自己写的东西只会被妻子撕得粉碎;但这一次,我的笔下却出现了这样一个我无法描述的东西。写完之后,我就开始逐字逐句地理解我写下的文字;但无论我怎样费尽心思地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这些文字却好像都被蒙上了一层薄纱,我无法再次真正把握其中的意义。

随后我便放弃了继续深究下去。想到妻子看到这篇小故事时肯定会惊讶地张大嘴巴,并欣喜地吻我,我居然笑出了声。我不知道我的心情是否随着这个小故事的诞生而稍稍好转,但是听见窗外在近乎黑暗的环境里越下越大的雨,狠狠地落在专门挡雨却已经破损不堪的屋棚上而发出的刺耳的声音,我的心就又凉了一截。

我把这个小故事重新抄了一篇,放入了精心准备的信封里。我想向《城市》投稿,因为那三位编辑在杂志的序言里说,他们缺少伙伴,他们想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想,如果是妻子,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应征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放不下她的文字,以及她所说的那个“世界”;从我知道妻子失踪的那一刻起,我都明白自己只能充当妻子才能真正体会到妻子的思想,我想,这样会让我离失踪的妻子更近一些。或许自打看完三位编辑和妻子的文字后,我就萌发了与妻子一同进入那个“世界”的想法。我总是认为在陌生人面前要求他们与自己成为朋友是一件极其厚颜无耻的事;可这次,我却拿着那封投稿信,拍着胸脯、充满信心地说:“我要成为他们的伙伴!”

我拿着那封我视为性命的投稿信小心翼翼地出了门,顺便还惊叹了路面的朦胧。我常常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胡思乱想,想这时的街道如果挤满了人会怎么样,想为什么这里现在是空无一人;然而今天我却没有这样的想法,我心情愉悦,同时又感到一丝寂寥。东倒西歪的建筑物被浓雾静静地裹在了怀里,大雨让迷雾缓慢地移动了起来,就好像那些为我所熟悉的建筑物在梦境中漫步着。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般景象,我感到害怕,但这种害怕不是由妻子的失踪造成的,就像我生活中另一件与我朝夕相处的事物即将要逝去一样那种害怕的感觉。

我从来没有过如此强烈的欲望去看看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我想看城郊那条清澈的河流和河里总是充满着活力的鱼,我想看市中心已经存在了近两百多年的古老大剧院,我想看各种各样的寺庙和宫殿。放眼望去,浓雾弥漫在眼前,大雨模糊了双眼,城市竟然如此苍白,我感叹着这座城市如今对我是多么陌生。

将信郑重地放入邮筒后,我低着头,伴着似有似无的脚步声,回到了家,静静地等待着《城市》的回音。同时,一种强烈的无法割舍某件事物的感情在我心里扩散开,然而我并不知道这意味这什么,是意味我已经没有理由的失去了妻子,还是意味着我的另一件与我几乎无法离开的事物已经悄然逝去?

在木桌上与书本和纸张迷迷糊糊地共眠一夜后,我失望地发现浓雾依旧没有散去,大雨甚至变得更倾盆了。奇怪的是,我没有像昨天那样急切的想要找到妻子了,我似乎在内心里理解了她,懂得她为什么要离我而去;然而冥冥之中我却一直在回忆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光,我明白,我还是想要找到妻子,与她继续往日那种幸福生活。

我百无聊赖地打开电视,一个新闻节目正播放着令我心惊的消息:大雨和浓雾持续不断,河水猛涨,已经淹没了河岸边那座有五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庙宇;人们几乎暂停了所有的工作活动,城市陷入了瘫痪,而死寂的天空似乎预示着这场无名灾难的延续。

我起身关掉电视的那一刻,感到自己像遭受到了一场巨大的灾害,例如地震、台风。然而以往我则习惯把自己锁在家中。某天我对妻子宣称世间的一切都不关我的事,她立刻对我投来了鄙夷的眼神,我感到事情不妙,于是又加了一句“当然,你关我的事”,但这并没有改变她对我的态度。没有妻子的训斥和教导,现在我居然感到一座城市对我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它的安危能影响我的情绪。这一次我甚至连妻子都顾不上了,急得在家里团团转。

门被敲响了。在被风雨肆意吹打的门口站着的,是两位陌生男人。

“你好,我是‘幕布’。我们已经看了你的投稿,觉得很难得。”“幕布”戴着一副眼睛,穿着蓝色的格子衬衫;尽管全身湿透,他还是不失风度。

“我是‘迷雾’,我们决定与你谈谈。”他没有戴眼镜,比“幕布”矮一个头,衣服和头发完全被淋湿了,模样狼狈。

如果不是他们报上名来,我甚至就以为他们只是两个借地方避雨的普通路人。

“我可以成为你们的伙伴吗?”

“当然,我想你也跟我们一样,都很心急。”“幕布”说。

“但你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心急吗?”“迷雾”说。

“幕布”和“迷雾”与我谈话的同时,把我拉出了家门。我与他们一同漫步在落着大雨的沉寂的街上,并接连下了几个斜坡。看着周遭如白炽灯般晃眼的浓雾,我感觉,尽管我现在几乎看不清他们的面庞,但我却觉得他们却深入了我的内心。

“你们看,简直是胡闹!什么亚美尼亚建筑、古俄罗斯建筑、苏联建筑、哥特式建筑,都堆在这个街巷里。”“迷雾”几乎要发起火来。

顺着他在空气里手臂模糊的影子看去,我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里有块稍黑的地域,完全看不清那些杂乱的建筑,我不由得庆幸了起来。

“不过还好,如果不是那些恶心的记忆,我们就根本不知道这些愚蠢的拼凑了!”

听着“迷雾”和“幕布”的一唱一和,我突然觉得心里缺了一个什么重要的东西似的。

“‘深蓝’在哪里?你们不是有三个人吗?”我问。

接着就是一阵好像短暂而似乎又长久的沉默。

“不好意思,‘深蓝’不能来见你,杂志的事务需要由‘深蓝’来处理。”“幕布”说。

我的第六感告诉我,“幕布”所说的“深蓝”因为“杂志的事务”而不见我是一则他们精心编造的谎言。

我没有做回应,只是跟着他们一直走着,路上的一切都是苍白的。我既没有挖空心思想妻子到底去了哪里,也没有在“‘深蓝’到底是谁”这个问题上做过多探究,我明白现在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深蓝色的薄雾静悄悄地为整个城市拉上帘幕,已看不见那所谓的城市。

我恍然大悟,事实几乎就在我眼前,我却没有将它发现。也正因为如此,妻子才会离我而去吧。那个“世界”就是这座我们与之朝夕相处的城市,原谅我曾经的无知和愚昧。我目睹着城市所遭受的劫难,唯有避开,唯有避开,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就像妻子或是“深蓝”那样,一个选择离我而去,一个则选择不见所有人。

同类推荐
  •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

    《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世界经典历险故事:探奇历险卷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本套丛书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权威性和完善性,是全方位展示国内外惊险作品的经典版本,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好读物和收藏佳品。
  •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与冯梦龙的另外两本小说《醒世恒言》《警世通言》,被后人合称为“三言”,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为“三言二拍”。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座高峰,《醒世恒言》收录了宋、元、明时期话本、拟话本共四十篇。《醒世恒言》的题材包罗万象,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交织,集中呈现了“三言”的思想、艺术的特色与成就。
  • 韩城暖恋

    韩城暖恋

    十八岁那年,她随着母亲改嫁跃入豪门,与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他是继父唯一的儿子,是未来韩氏企业的继承人,拥有着令女人尖叫的相貌,令男人眼红的身家。在他的眼底里,她是继母的拖油瓶,不仅占据了他的豪宅,还会分割他的财产,他对于她的厌恶,从她跨入韩家大门的那一刻开始,与日俱增,变本加厉。面对他的无情与嘲讽,她看向了一边彬彬有礼的男人。端坐在真皮沙发上的男子,如同国画中晕染开来的山水,清雅淡定。一样的笑意融融,唇角、眼角,都带着诱惑,似乎告诉她,嫁给他,真的会幸福。只是在不经意的一瞥间,她知道这个男人高深莫测,看似有情,却不动情。
  • 只对你有感觉

    只对你有感觉

    "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尹洛曦在一场车祸后受伤,脸部留下疤痕,之后辞去工作,经营一家书店,并在做手术时认识了整形医生许诺。一天夜里,她被神秘人劫持上车,对方要她完成一件隐秘的事情。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尹洛曦意外地发现在自己店里打工的大学生欧远竟然有另一种身份,她当初遭受的那场车祸也并非一场意外。除此之外,而劫持她的那些人的身份也渐渐彰显,许诺也因此身陷其中,重重阴谋逐渐浮上水面……两代人的爱恨情仇,风云突变的商界交锋,真真假假间,她的爱情与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美女总裁爱上神秘保镖

    他叫谢风云,是商业巨霸林震天的救命恩人。林震天为了女儿林情愫的人身安全,动用了所有的人脉,想要查出谢风云的身世背景以及那超强的身手。可惜让他郁闷至极的是,谢风云就像是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一样,无论怎么查,都毫无效果。但他不想错过这样有身手的人,于是问谢风云,“你叫谢风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谢凤云的回答很干脆,取来的。林震天无语,继续再问:“你的父母呢?还有你的功夫。”谢风云的回答更干脆,“不知道。”
  • 人族年代

    人族年代

    晨曦在十岁那年,爸妈就死了。他姐姐只留下一个一句话,就决然离开这个小男孩,独自踏上学习和修行的道路。晨曦为了证明自己比修行更加重要,于是他目标是成为一个比他那狠心的姐姐更强的人。一路上踏歌而行,遇见许多复杂的人,但身边始终有两只忠诚的狗。然而道路走到最后,一切只是一个阴谋。
  • 九龙玉玺

    九龙玉玺

    传说汇集三张聚龙图,不仅可以得到杨公宝藏,还可以解开许多修炼上的未解之谜。乡下小子杨云,偶尔得到了一枚九龙玉玺!从玉玺玉玺中得到了修炼法诀——九龙诀!三大世家的战斗,不仅把他卷入了是非,都市极道,传说中的仙人,都将粉墨登场!
  •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创造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②

    二十年多前,作家刘墉以一封封亲切的亲笔信,写给刚考上纽约史岱文高中的儿子刘轩,信中针对儿子每日生活所遭遇的事件加以发挥及引导,寄理于情的字字句句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诲与期许。 跨越二十年的成长,穿越二十年的对话,父情子心相互辉映,育子经典历久弥新……这是影响千万人的励志家书,这是激励千万人的人生参考。
  • 笑傲灵玄

    笑傲灵玄

    高级特功袁烨,与同伴海外一次特殊任务中,归途路经人间地狱百慕大,遇神秘百慕大鬼异事件,为完成任务,舍身救友。醒来后却发现身处奇幻异界灵玄大陆,可没想到自己变成一个十五岁且天生寒骨冰脉无法修练的太子-轩辕烨。幸好天见可怜,轩辕烨得到绝世宝典,不但自我治疗寒骨冰脉,且修为大进。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保卫国家安定。可是修为越高,见识越多,最后竟发现自己轩辕家族一直延续着上古时期的一项关系整个灵玄大陆生死存亡的秘密任务……
  • 西游战纪

    西游战纪

    天道自然,万物有始必有终,佛道一途历经无数元年,逐渐败落,从而九宵之上一群众仙人对佛道之人开始打压,至使仙道与佛道之间充满战火,导至人界灾难无数,也使得妖,魔,鬼三道趁机四起,为祸人间。天上地下大乱将起,斗战胜佛孙悟空决定转世轮回,重修前世今生,寻找救世之法...
  • 废材逆袭:哑巴毒妃拽上冰山王爷

    废材逆袭:哑巴毒妃拽上冰山王爷

    现代的神医却在种种威胁下身亡,一朝穿越,她成了废材四小姐,她誓要报仇。挡她路,死!他,是权位最大的王爷,也是最狠心毒辣的王爷,别人对他好,他以白银谢。小剧场:尘:小丫头,我好饿!落:那就吃饭去。尘:你不是说我饿的时候就给我吃吗?落:别烦我!尘:那我就只能动武了。一屋春色。
  •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纪伯伦全集)

    《先知》一直被视为纪伯伦一生的巅峰之作,自出版以来赞美始终不绝,被人誉为“小圣经”“东方赠送给西方最好的礼物”等。纪伯伦因此书声名大振,被世界认识、关注。此书收录了《先知》、《先知花园》、《先行者》等多部散文诗集,讨论了爱、婚姻、施予、悲欢、自由、时光、善恶、美、死亡等多个世界之源问题,承载了纪伯伦最厚重也是最成熟的思想,而散文诗中的语言优美绝伦,因此《芝加哥晚邮报》称:“真理在此,用黎巴嫩式的美、音乐和理想主义表现出来的真理。”
  • 极地魔堡

    极地魔堡

    卡尔无意间发现祖父保守的纳粹秘密,从此他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在对这个秘密的探究过程中。卡尔发现,原来,几十年前纳粹在南极大陆建立的秘密基地里,竟然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究竟是怎样的秘密呢呢?又有怎样的事情会发生?请您跟随孟均的描述,一起来体验卡尔非凡的经历吧
  • 无限传呼机

    无限传呼机

    定居在泥轰,即将上高一的平凡学生林逸,在收拾家中杂物时发现了一个能让他穿越到其他世界的传呼机,故事由此展开...目前经历世界:南方公园真理之杖→邪恶力量→哈利波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