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98300000017

第17章 远胜过男欢女爱的欢喜(1)

不悲过去,非贪未来,心系当下,由此安祥。

1.生命是念念相续的灯火辉煌

释迦牟尼

公元1986年的秋天,我到镇江去看望同学史清。

那时我们刚毕业,同学之间的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史清就陪我去看镇江的名胜古迹。

镇江的名胜古迹,说起来首当其冲的就是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北固山就是三国时孙权与刘备比剑的地方,现在那里还有一块中间裂开的试剑石,传说就是当年孙权与刘备各自暗暗许愿祈求苍天保佑,然后以剑劈石后留下的痕迹。

金山就是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水漫金山的地方。

传说法海和尚看到许仙后,就说是他前世的徒弟,硬要收他为徒,就把他关在金山上的金山寺里。白蛇娘娘一听这还了得,先是前来求索不得,后来被逼得大怒,凭空作法而水漫金山。但终究法力不如法海而败下阵来。这就是“水漫金山”的故事大概。

我们先是到了金山寺里,有意无意地我就去了寺下面的法海洞。没想到一看之下,竟然让我大受震动:传说中凶神恶煞般的人物,怎么竟然会是如此地端庄和英俊?就像通常所看到的法相庄严的唐僧一个模样。

怎么会这样?一座塑像就把多年来对传说的好感给彻底颠覆了。金山在古时候是在长江中的,曾经是非常有名的江中山。随着岁月的迁移造化,现在它已经和河岸连在一起了。

通常的说法,人们把金山的特点概括为“寺裹山”,就是说远远地就能看到金山寺,然后走近了才看到山。而焦山就正好相反,叫“山裹寺”,远远地看过去,你根本看不到寺庙,只是一派绿葱葱的山林树木。只是走近了才看到寺庙深藏其中。

那年我是第一次到焦山,但是却感到非常的熟悉和亲切,仿佛自己曾经早就来过这里一样。

当时的感觉真是奇妙,比如说,走到寺中,看到那些墙上的碑刻,实在是喜欢得不得了。每走到一处,就好象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什么,结果事实真就像预感一样地灵验,真真地不可思议。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后来有幸接触到《金刚经》时,特别是读诵得越多,渐渐地,也就明白了个大概所以然了。简单地说来,生命并非是“人死如灯灭”,生命其实是念念相续的灯火辉煌。能够明白这一点,人生就最终得以轻松自在而无忧无虑了。而这一切,多亏了有《金刚经》。

《金刚经》的全称就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应该说,我第一次知道般若波罗蜜,就是因为《金刚经》。

记得当时我按照南怀瑾先生书里的介绍,一遍又一遍地坚持每晚诵读一遍。

最后,真的就像南先生说的一样,忽然有一天读着读着,自己整个人就消失掉了。

说起来,也正是由于《金刚经》的神力,才使得我最终能够化险为夷,最终逃过走火入魔的凶险一劫。因为这本经中分明说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就是说你要是平白无故地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形象,一定要记住,千万别得意也别自以为是。其实这并不是正道,而是不折不扣的魔道。

华严经里也有说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意思就是说,宇宙间的所有这些,其实都是人们自己内心世界的反映。

就拿我的经验来说,我所遇到的种种幻境般的无比奇妙,可以说其实都是先前的各种意识的浸染,从来没有超出生活里感受的内容。说到底,都不过是各种因缘条件的积累和合而成的。

唯一有价值的发现,就是我的亲身经验告诉我,人体本身真的是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而将这些潜能有效地激发出来,经过我的摸索尝试,除了武术家的站桩,道家的气功,儒家的静坐,印度传来的瑜伽术,再有就是佛家的禅坐和念经持咒的功夫。

我第一次听到老和尚念经,并不是在生活当中,而是在音乐专辑《摇滚北京》里。

那首王勇的《安魂进行曲》结尾,就是潭柘寺里的老和尚念诵的《七佛灭罪真言》:

“离婆离婆谛,求呵求呵帝,陀罗离帝,尼呵罗帝毗摩离帝,莎呵”。

紧接着还有《往生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他伽多夜多地夜他,阿弥利多婆毗阿弥利多悉耽婆毗,阿弥利多毗迦兰帝,阿弥利多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想当初我在柏林禅寺时,曾故意逗得冯行者不开心。冯行者又不好发作,因为发愿立志修行的人是不可以生气的。害得他只好一遍又一遍地为我念往生咒,哈哈,真是难为他了。

《安魂进行曲》这首歌曲的开头这么几句:“天地人物,无生不终,身非己有,命不久存”,这几句后来我也查到,出处是在佛教经典《游行经》里。

后来,由于感触极为深刻,我特地把这段儿内容整理出来,作为《佛说天地人物经》:

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2.万法皆出于一心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的生命里,经常会有一些奇妙的灵觉感应。比如,有一次我在做恶梦,在恶梦里我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地我就下意识地念了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结果,一下子心里的那种恐惧就顿时消失无踪了。接着我也醒过来了,这对我当时一直深信自己是个无神论者的人来说,想想该是多么大的触动。

还有就是对《易经》的感应,在浙江兰溪的诸葛山庄时的神奇感应,在少室山上达摩练武台时的奇妙感应,等等。

公元1993年9月里,我第一次接触《易经》,当下就看得废寝忘食而爱不释手。

那种不以言传的心领神会,让整个身心都陷入一种奇特而舒畅的美妙之中。忽然之间,仿佛不学而会地,自然而然地,就可以自发地找到打太极拳的感觉来。

后来,我看到有位老先生在提倡自发太极拳,情形就和我当年时的感觉差不多。老先生说人体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可以通过适当的手段把它激发出来。就像水满自溢一样,到时人体就会自发地拥有太极拳的技能。

另外,我也知道些民国初年有个叫王芗斋的先生,他发明了一种称为“大成拳”的拳术,也叫“意拳”,意思是以意为主的内家拳。这种拳术的与众不同处,在于它主要是以练习站桩为主,而不是像其它拳术一样以练习套路为主。

中国武术一直有内家和外家的说法,说什么少林是注重外家的功夫,武当是注重内家的功夫。其实这都是不确切的误传。

因为中国武术的传统一直是主张内外兼修的,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而且一般都是以练站桩为练习内功的主要内容。

就拿太极拳来说吧,其实就包括两大内容:走架和站桩。

一般人为了强身健体,都是练练走架就行了。然而真正的太极功夫,光练走架则是远远不够的。拳谚有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因为中国武术中,非常强调激发人体本身的那种潜能。

传说中很多现在看来神乎其神的功法,其实只要通过练习,只要假以时日,都是可以做到的。据说,有个太极宗师在练习太极功夫时,甚至可以让一只麻雀落在张开的手掌中而无法飞走。

在所有这些神奇的经历当中,浙江兰溪诸葛山庄时的身体感应,是印象中最为强烈的一次。

当时是我所在的公司成立一年纪念活动,公司的同事都去了。然而唯独我一个人有着特别强烈的感应。具体地感受,就是觉着暖暖的一股热流,顺着身体的经络流动,令人感觉神清气爽,非常地舒服至极。当我把这些告诉同事时,他们都说我神神叨叨的,都不太相信。

不过,仔细想来,这也的确没什么好炫耀的。唯一的真正好处,就是经常会比旁人多些他们感受不到的奇妙而已。而且最为麻烦的是,这样的经历容易让自己产生心魔,而认为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奇才。

所以,我最为幸运的人生经历,就是当我读到《易经》而深深着迷时,我就知道应该去到寺庙里找答案。结果就遇上了神奇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接下来,当******开始盛行之前,我就已经读到了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所以知道******所吹嘘的种种神异,其实不过是《楞严经》中所提到过的二十五种阴魔的魔境罢了。

说穿了,就像许多法师和老和尚们所指出的那样,******的确是邪教,是一种依佛外道的邪教。******的许多理论,其实不过是抄袭了佛经中的内容。比如说“****”这个词,其实就来自佛经对佛法的比喻。释迦牟尼佛第一次开始宣扬佛法时的情形,就被形容为是“初******”。

那么,评判正邪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呢?就是说,凭什么说******是邪教呢?

至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是崇拜与被崇拜的关系,还是相互平等而互相尊重的关系。******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无条件的上师崇拜。说到底就是上师对徒弟的一种精神控制。

而释迦牟尼佛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他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平等相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在佛陀眼里,人与人之间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甚至就连微小的生物也不例外,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实际上都是平等的。就像《圆觉经》里所说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座金矿,都可以通过熔炉的烧炼来炼去杂质,炼成纯金,都可以像佛陀一样通过生生世世而努力不懈的修行,最终成为一名至高无上的觉悟者。

事实上,在佛陀的教导中,根本不存在一个居高临下而无所不能的造物主。

南北朝时,达摩祖师来到中国时,梁武帝就请教他说:“什么是真理圣谛的第一义?”

当时达摩祖师就斩钉截铁地回答说:“廓然无圣!”意思就是说,世界本来空寂,根本就没有什么圣人。

梁武帝就百思不得其解,继续问道:“那么和朕说话的是谁?”意思是问,你难道不是圣人吗?

达摩祖师就回答说:“不知。”就是说你问的这个,我不知道。

回想起来,当我历经三次魔境,每次面临生死的紧要关头,至为关键的一个重要经验和心得,就是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儿。而每次从魔境中解脱出来,都是因为最终能够放弃对自我的执着,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结果。

比方说,就在第一次,当我陷入种种无休无止的魔境纠缠时,就曾经遇到一个声音对我说,你只需要在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做个抉择:一个是你活下来,全世界毁灭。一个是你牺牲掉,留下全世界。

当时我就想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又有什么意思呢?就咬着牙说,那就牺牲我自己吧。结果这句话刚一说出来,魔境立刻消失,而人也立刻就清醒过来,原来所有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自己的内心所营造的一个世界而已。

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因为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从而导致心魔大起。实际上呢,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以为自己高明无比的人,其实才是最愚蠢无知的。

《维摩诘经》里就讲过,那些自视甚高而瞧不起他人的人,其实只不过是刚刚入了些门道的初学者,离真正的大彻大悟还差得很远很远呢。就是说,对一个真正的觉悟者来说,谦卑才是他们应有的心态,而以恭敬心去尊重和对待每一个人,才是他们所应有的特征。

基督教《圣经》的《新约》里也提到,耶稣说过,“凡自己谦卑得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你们里头为大的,倒要象年幼的;为首领的,倒要像服侍人的。”

中国的孔夫子也说过,“唯仁者以大事小”,只有仁者才能做到以大事小。什么叫以大事小呢?就是身为长者而去为晚辈做事服务,身居高位者而去为不如自己的人服务做事。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

其实,一切的一切,就像整个佛经里所讲到的,万法唯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而已。所以,达摩祖师才会如此说到:“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说到底,一句话:“万法皆出于一心”。

我的亲身体验告诉我,这的确是颠扑不破的至理真言哪!

3.你就是你自己的主人翁

一个心情愉快的人,当他走在路上不小心跌了个跟头时,他会哈哈大笑地从地上爬起来。而一个心情沮丧的人,如果换成是他不小心跌了个跟头的话,可能就会嚎啕大哭地赖在地上不肯起来。

当然,事情也常常会有例外,愉快的人跌了跟头可以也会感到乐极会生悲,沮丧的人跌了跟头可能也会忽然地发现苦尽终会甘来的道理。然而,终究是一个人的习性决定了他将要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是乐观还是悲观?是积极还是消极?

一个非常直观的例子来自养花。如果你细心呵护,定时浇水施肥,这花儿就会枝荣叶茂,花开芬芳。可如果你粗心大意,今天忘了浇水,明天忘了施肥,长此以往,花儿不枯萎才怪呢。其实,做人和做事的道理也是一样的。

有鉴于此,我特地给自己写了篇忏悔文,经常地看看,好让自己时时有所警醒,从而提高警惕。这篇文字名叫“清越汝当知”:

清越汝当知,既已自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就当于一切法广学精进,静则常思己过,动则自利利他。可不敢心口不一,以致落入因果轮回。念念之间,无不应时时观照醒觉,莫使乖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之禅意。正所谓:行善如草木,日见其长,陷恶如磨石,时时有损。前车之鉴,切莫再掉以轻心。

清越汝当知,既已身为三宝弟子,就当时时清净身口意三业,勤修善法,警醒努力,不使退转。若有所进步,也不可沾沾自喜,得意忘形。若不幸过失,却也不必懊悔不迭,勿使再犯为要。

同类推荐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西学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篇篇美文、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孑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糟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幽谷里的芬芳:最受喜爱的精美散文

    本书编入了百余篇精美散文,或细致入微,或深刻感人,如微微泛波的河面上漂流的一叶小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散文将多彩感情、生活小事等方面的描写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闪亮语丝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精美散文之后都有回味和咀嚼,为其中的“精”所吸引,为其中的“美”所折服。"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你要光荣还是梦想:我的人生笔记

    其实,人这一生就如同做一篇文章一样。一篇好的文章,每个章节里都应该有好的、鲜活的细节,让这些鲜活的细节打动人。我们一生每个年龄段里,也应该有让我们终生记忆的细节。善良的待入,宽容的看待生活,对事业、对亲人、对朋友多份责任和爱心,人生就丰富了。日日年年,积攒到人生的后半段,再回望自己的一生时,便会发现自己这一生一世写了一篇满意的文章。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太子殿下爱不起

    穿越之太子殿下爱不起

    “阿宸,我爱你。”“阿宸,不要离开我好不好?”“阿宸,再见吧,我终究没资格爱你。”她追了阿宸半世,却爱了阿宸一世......
  • 献世妖姬:穿越冷冽狠妃

    献世妖姬:穿越冷冽狠妃

    22世纪女特工萧默雪穿越了,虽为一派特工,但酱油一枚。穿越而来,成了抛尸野外废物小姐。双眼睁开的那一刹那,对上了另一双冰冷的双眸,淡淡的,有些失神,他是谁?不料却是一个小屁孩……重返京城,萧默雪威风凛凛,再次对上了那双眼,温柔如玉,腰间一紧,唇上传来淡淡的温度,萧默雪不由睁大了她那萌萌哒电人双眼,这个色不垃圾的大帅哥是谁?
  •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囧囧娇妻:燕归君不归

    唐小古本来以为,上有大哥罩着,下有个小酒楼靠着,这辈子就可以好吃懒做的小掌柜。可没想到天要下雨哥要娶媳妇,当了十三年的小少爷居然要被未来嫂子当小妞嫁出去——是可忍孰不可忍,想抢我的饭碗,我就抢你的男人!喵喵的诱兄计划,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这辈子就是要吃、定、你——
  • 不是和尚不是妖

    不是和尚不是妖

    一千年前她是妖精。再五百年就可以飞升,因此她一心修炼。奈何魔神现世,三界不休。她只想帮忙打到魔神继续修炼。可却遇上了他。一千年前他是和尚。一心侍佛,心无旁骛,布道讲经教化人间。奈何魔神现世,苍生无救,他只想用手中金杖为世人博出一条血路。可却遇上了她。他以为她为虎作伥,助桀为虐。差点将她乱杖打死。可她却损耗自身修为救人,施善。最后他们联手将魔神封印。她却真气耗尽,踏上黄泉。她死前,用尽余力,把自己抛离妖路,只希望下辈子,不再为妖。他的余生,也只有孤灯相伴。圆寂前,向佛祖发愿,下辈子,不再为出家人……什么?太惨了?没关系,一千年后咋们再从头来过。这一世,她不再是妖精。而他,也不再是和尚。
  • 最后一个活人

    最后一个活人

    世界上突然所有的人都突然消失会怎样你是会去寻找真相,还是在家做吃等死。而我就真真的经历过这些,一个任何生灵都没有的时期,那么的孤独,那么的恐慌。我去寻找真相了,在这一段路上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肯定会喜欢的。故宫入夜后的禁卫军,发电厂里的老太岁,河北乡间的驴幽灵···下面就是我的真实故事,地球上的最后一个活人,叶文俊···
  • 一拳老师

    一拳老师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师,无名。我知道,你们都是位面未来的主角。但我来这里,不是教你们升级的,而是教你们做人的!
  • 龙鬼传说

    龙鬼传说

    我去了大学,我又重回江云市,不过,我的父亲,重小一直没见过,到底有什么神秘呢,一身绝技的叶子夕开始了调查
  • 我与你之间的8524公里

    我与你之间的8524公里

    因为网络,他们结识,因为网络,他们相恋,原有情人终成眷属。
  • 快乐的圄闷

    快乐的圄闷

    人生何处无快乐,即使在最恐怖最黑暗的牢房之中,热爱生活的一群普通囚犯,也能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 双生少女

    双生少女

    女主琉淑梦,年龄16,性格却与淑女的温柔无缘。是个孤儿,从小被收养。在学校的图书馆遇到一个女生,芙珈,17岁。很快相处起来的她们却在准备离开时遇到一个婆婆,从此,属于她们的历险就此展开。老婆婆的话不能全部相信?!那真相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