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800000026

第26章 摩篇第三(3)

以一根细绳悬吊着千钧之重的东西,上面悬在无限高的地方,下临无限深的深渊,即使是愚鲁的人也会知道细绳马上就要断绝了。马正在惊奔却又在击鼓惊吓它,绳子就要断绝却又给它加重负担。绳子在天上断绝了,就无法再系上。坠入深渊,就难以再出来。改变做法,争取福寿,正在今日,这其间的情势十分紧急,可谓间不容发。如果能听取忠臣的言论,必定能免于祸患,如果一意孤行,一定要谋反,那是危于累卵、难于上天的事情。改变您愿来的主意,那是易如反掌,吴国也就会安于泰山了。今天却不想去安享天年,抛弃无尽的乐趣,扔掉万乘之主的权势,不去做那些易如反掌的事情,不去享受稳如泰山的乐趣,而是想去做危如累卵的事情,走比上天还难的路,这是我这样的愚昧的臣下所不能明白的地方啊!

有一个人怕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足迹。他转身逃去,足迹也就越多,影子也就跟得越快。他不知道到一个背阴处停下来,影子和足迹也就都不存在了。要想不让人家知道,就不如不说,就不如不做。想让汤冷下来,一个人烧柴,一百个人扬汤,汤也不会凉,不如不添柴薪,灭绝火种,汤自然就冷却了。在那边不停地干,在这边不停地救治,那就等于抱着干柴去救火一样。

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他离开杨叶百步,百发百中。以杨树叶的大小,能够百发百中,那可谓是善于射箭了。但他善射的距离,也只在百步之内罢了,比起我来,养由基不算是善于射箭的人,因为我的见识不止在百步之内。

福禄的产生,自有其根源;祸患的到来,也自有其根源。如果培养产生福禄的基础,断绝祸胎,那么祸从哪里来呢?泰山上的滴水能够穿透石头,井上的绳索能够磨断辘轳。水,不是石头的钻,绳索,不是木头的锯,渐渐地磨损才使之这样啊!一两一两地称,称至一石必出差错;一寸一寸地量,量到一丈必然过头。如果一石一石地称,一丈一丈地量,不仅快捷,失误也少。十围粗的大树,开始的时候只是一根小芽,用足一踢即可折断,用手一拔即可拔掉,这都是在它没有成形长大的时候才能做得到的啊!

在石头上磨刀,没见到有什么磨损,但时间长了刀就被磨尽了;种植树木,养殖牲畜,见不到什么收益,时间长了收益就大了。积累德行,看不到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有用了;抛弃道义,违背常理,看不出祸害,但时间长了就会自取灭亡。臣下希望大王深思熟虑,并身体力行,这是百世不变的大道理啊!

吴王不采纳枚乘的建议。枚乘等人就离开吴国,到梁国去同梁王交游。

一六、司马错与张仪的争论

战国时期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

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楚、魏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辕和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进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按照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又有谁不敢听我们命令呢?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野蛮人当酋长的国家,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此而建立霸业;臣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乃是天下的朝廷和市场,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实在太远了。”司马错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得到天下,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臣渴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因为蜀国是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戎狄之邦的首领,并且像夏桀、商纣一样紊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可是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

今天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这其中危险在于: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与周的友邦,周自己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己清楚要失去三川,这样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大王是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臣所说的危险所在。因此,攻打韩国是失策,先伐蜀才是万全之计。”

秦惠王说:“好的!寡人听你的。”

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经过10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作蜀的相国。蜀地既巳划归秦国的版图,秦国就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一七、姜维求计避祸

三国蜀汉时期,当姜维在祁山一带同魏将邓艾殊死战斗时,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贪恋酒色,不理朝政。朝中大臣因后主荒淫,对国家前途不免忧心仲仲,一时之间,贤人逐渐离去,而小人却乘虚而入。当时有个名叫阎宇的右将军,什么功也没立,只因善于巴结宦官黄皓,居然爬得很高。他听说姜维在祁山战斗不利的消息,便求黄皓对后主刘禅说:“姜维一次又一次出兵都毫无建树,可以让阎宇代替他。”后主自然听从,便派出使臣,携了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进攻魏军的营垒,忽然之间一天连来三道诏书,命他班师。他无可奈何,只好从命。

回到汉中以后,姜维安排好人马,便同使臣一起到成都去面见后主。可后主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姜维心中十分疑惑。这一天来到了东华门,正好遇见秘书郤正。姜维问他:“天子要我班师,你知道是什么缘故吗?”正笑着回答:“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这是黄皓为了让阎宇立功,请求朝廷,发出诏书召回将军。后来又听说邓艾善于用兵,估计阎宇不是他的对手,这事才又搁下不提了。”姜维一听此言,不由大怒说:“我一定要杀掉这个奴才!”正制止他说:“大将军继承诸葛武侯的事业,责任大,职权重,怎么能那么感情用事?如果闹得天子都容不下你,那可就不妙了。”姜维很感激地说:“先生的话很有道理。”

第二天,后主与黄皓在皇宫后花园设宴饮酒,姜维领几个人直接进来。早有人向黄皓通风报信,黄皓慌忙躲到花园的一角。姜维来到亭下,叩拜后主,流着泪说:“臣将邓艾巳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降下三道诏书,召我回朝,不知陛下是什么意思?”后主默默不语。姜维又说:“黄皓奸邪狡猾,专擅朝政,与东汉末年那些祸乱国家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只有早早杀掉此人,朝廷才可以安宁,中原才可以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一个供使唤的小臣,就算他专权,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你又何必把他放在心上?”姜维叩头说:“陛下今日不除黄皓,灾祸很快便会降临了!”后主说:“爱一个人便愿意他活下去,恨一个人便要他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也容不下?”说着便命人到花园一侧去找来黄皓,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鼻子抹眼泪地说:“我不过是伺候皇上罢了,并不曾干与国政。将军千万不要听信外人的传言,想要杀我。我这条小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里,还请将军可怜可怜我。”说罢,又是叩头,又是哭号。

姜维愤愤而出,见郤正,将这些情况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正说:“将军将有大祸临头了。将军若有个三长两短,国家也就完蛋了。”姜维说:“请先生教我保国安身的办法。”正说:“陇西有一个地方,名叫沓中,那里土地十分肥沃。将军何不仿效诸葛武侯屯田的事,上报天子,前往杏中屯田?这样,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轻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将军应早早去实行。”姜维大喜,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上表后主,要求去沓中屯田,仿效诸葛亮,后主答应了,他便回到汉中。

一八、歇后郑五

唐代人郑綮,以进士登第,才华横溢,滑稽幽默。唐昭宗(李晔)时期,郑綮历任监察御史、庐州刺史等职,光化初年任宰相。

郑綮擅长写诗。他写的诗,大多数都是嘲讽人物、讥刺时政,有时故意离开诗词的格律。例如,他离开庐州,与当地人告别时,吟诗道:“唯有两行公廨(官署)泪,一时洒向渡头风。”显得那么幽默滑稽。因此,当时人把他的诗称作“郑五歇后体”。所谓“歇后”,即是隐语,如,讥笑人无耻,只说:“孝悌忠信礼义廉”,而不明说无“耻”。人们把他称作“歇后郑五”,由此可知,他是非常滑稽幽默的。

光化初年,唐昭宗回到宫内,感到各种政务都不令人满意,郑綮经常撰写诗篇进行嘲讽,宦官时常在皇上面前朗诵他的诗作。唐昭宗看到他能直言不讳地批评时弊,觉得他非常有胆识,就在常见大臣的花名册旁边批注道:“郑綮可任礼部侍郎、行宰相职。”中书省掌管文书的官吏就跑到他家去参拜,郑綮笑着问道:“诸位先生大人误会了,即使天下人都不认字,宰相之职也轮不到我郑五来做。”官吏们说:“这是陛下的旨意,明天就会下达正式任命的诏令。”郑綮把手一拱,说:“如果真是这样,可要笑死人了。”第二天,皇帝的任命果然下达了,亲朋好友都赶来祝贺,郑綮挠着头皮说:“我歇后郑五当了宰相,当前的政事可见一斑了。”他多次上表婉言辞让,都没有得到允许。自从进入宰相府管事之后,郑綮忠心耿耿地遵守为相之道,不再开玩笑了。

一九、日夜劝说李世民

正值突厥侵扰乌城,李建成推举李元吉为将,又密谋请李世民一起到昆明池去送行.想因此把他杀害。尉迟敬德得知了他们的计谋,与长孙无忌立即去告诉李世民说:“大王如果不赶快警惕起来,就恐怕被他们所害,国家就危险了。”李世民叹息说:“现在他们二人不顾骨肉之情.要灭弃父工。这种危机,是大家都知道的。寡人虽然受到极深的猜忌,祸在眼前,但念于同胞之情,始终不忍动手。想等他们先动手,然后以国家大义去讨伐他们.你们认为如何?”尉迟敬德说:“人都是怕死的,但大家以死相随大王,这是上天授予的。如果天给的都不去争取,那就会反受其害。虽然保存了仁爱之小情,却忘了社稷之大计,祸难临头而不害怕,将要死了而安然处之,这失去了人臣不逃避祸难的气节,缺少先贤大义灭亲的勇气,这是我没有听过的。依臣的愚见,请先把他们杀了。大王如果不听我的话,请让我逃命,我不能叉着双手让人杀戮。况月‘从失败中争取成功,是贤明者的高见;转祸为福。是智谋之士的机智之处。我尉迟敬德如果现在逃亡,长孙无忌也想一同逃去。”李世民还犹豫不决.长孙无忌说:“大王今天不听尉迟敬德的话.就可以肯定敬德等人不再为大王所有。今天事情失败之后,该怎么办呢?”李世民说:“寡人所说的。不可全部否定,你们再想想办法吧。”尉迟敬德说:“大王现在处事有疑虑。这是不明智的;临难不决,这是不勇敢。大王纵使不听从我的话,也请自己决定下来,您拿国家怎么办?拿性命怎么办?况且在外面的八百多勇士,现巳全部人宫,全副武装,巳经造成了决战的气势,大王您还有什么话好推辞!”尉迟敬德又与侯君集日夜向李世民劝说,然后才定下了计策。

同类推荐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学派与《吕氏春秋》

    杂家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 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 称为一家。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热门推荐
  • 灭魔志

    灭魔志

    魔人逆天而行,人,神尽皆诛之!当双方联合到一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灭魔成功后,人类长呼浊气!准备迎接和平盛世的到来时,他们却惊奇的发现,真正的魔竟然会是,神……谁说人类不行,为三界最弱者?在这里,让我们来跟随主角的脚步,一步步的踩到神魔的头上吧!拿起武器,展现自己的怒颜,让我们一起来开创这段坎坷的灭魔诛神之路吧!
  • 左道游仙

    左道游仙

    在正道嚣炽,邪魔隐踪的年代,人人向往着拜入名门正派。不求修仙得道,但求拔俗超脱,俯瞰凡物。故事将从一个市井小民开始。从突破日常的游历开始。
  • 血武皇途

    血武皇途

    世间哪有什么公平可言,豪门子弟个个视人民为草芥,我要杀光所有豪门之人,杀杀杀!杀出一个只属于我的天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龙逆御世

    龙逆御世

    未知的大陆上上演着一场恢弘的博弈,预言的降临将战争重新推至时代的拐点,多重身份的他抗拒着血脉授予他的使命,却要将历史演变的轨迹牢牢握在手中,冒险已经开始何不继续下去……
  • 重生之巨擘

    重生之巨擘

    草根郑朔,年过而立,一事无成!却在人生在得意之时,醉酒穿越!郑朔重生了,回到了1986年,自己人生中最困苦的时节。看郑朔如何利用自己对国内大势的先知先觉,一飞冲天,平步青云。本文以官场争斗和商场遨游为主线,没有通天的靠山,也没有坚固的基石,仅靠着一分良知实实在在为民办事、为国争利,聊尽身为国人之责。本文不架空,适度YY。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重登紫仙

    重登紫仙

    她是仙界唯一的一只罕见的紫蝶。她拥有世间女子所有的美好,但是却因为爱上了一个不该爱上的人,从此命运之神就不再眷顾她了。废仙脉,毁仙根,被逼跳下灭仙台。本文主要讲述了女主角跳下灭仙台之后,失去记忆重新为人,重新开始修炼的过程。在这之中,她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但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相信生活在推着她前进,她都从来没有放弃过奋斗。直到等到他的出现,她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活的这么轻松自在……本文慢热,过程和结局都是一对一,前生的错过,今生的归宿,一场由仙界蝶彩石引发的修真界大战由此开始,让我们尽请期待后面华丽的篇章。
  • 石洞集

    石洞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离原上草一笑一苍生

    离离原上草一笑一苍生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消失的五年,阴谋,恐惧,人性
  • 一代天骄的惊世蜕变

    一代天骄的惊世蜕变

    嗯,掉进水里后,她变了。在那之后的之后的之后,她,论实力,她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论相貌,呵呵,其他人滚一边去;论心机...要是真惹上她了,似乎不仅仅是死,也许是,嗯(⊙_⊙)比生不如死还痛苦那么一点点吧。但是后来,遇见了他。身世之谜渐渐揭开,迎接她和他的又是怎样的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