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谦,是代州人,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进士,被授以监察御史。出京接察江西,由于上疏言事违背了皇上旨意,而被贬官降任峡县知县。后又犯罪克官,遣归原籍。
仁宗在东宫时,早就知道戈谦忠诚。及至他继位之后,召大谦任大理寺少卿。犬谦直陈时政利弊,认为当今官吏贪婪残暴,政事紊乱大非洪武之时可比,甚至于各部官吏贪得无厌。他的奏议皇帝多加采纳。后来又上书谈论五件事,由于言词过激,皇帝对他开始不喜欢。尚书吕震、吴申,侍郎吴廷用,大理寺卿虞谦等人于是弹劾弋谦言词不实,都御史刘观让众御史联合弹奏戈谦。皇帝听杨士琦等人来议论这件事。杨士琦对答说:“大谦这个人虽不顾大体,然而内心仍然感激被提拔重用之恩,他那样做也是为了报答圣恩。君主圣明则大臣正直,希望陛下能原谅他。”皇帝这才没有将戈谦治罪。然而每次见到戈谦,往往是声色俱厉。杨士琦不慌不忙地对仁宗皇帝说:“陛下下诏清臣下直言不讳,戈谦上书所言偶有不妥,触怒了圣上。外廷官员因此都很恐惧,以进言为戒。如今四方来朝见的大臣都集中在朝廷内,若见到于谦直言下场如此,势必会认为陛下不能宽容大臣们直言。”皇帝一警惕地说道:“这固然是我不能宽容,也是因为吕震之辈曲意迎合来增加我的过错。从今以后应当对他们的谗言置之不理。”于是禁止戈谦上朝参见,令他专门负责监督官员办事。
不久,皇帝又因上疏言事者越来越少而寻问杨士琦说:“朕只不过怒于弋谦上书中言词不实,朝臣于是一个月无人上书奏事。希望你向诸臣讲明朕的用心。”杨士琦说:“臣空口无白毫无凭据,希望陛下能亲下玺书。”于是皇帝下令大臣于卧榻前拟成敕书来引咎自己的过错说:“朕自即位以来,臣民所上奏章数以百计,朕对这一切未尝不欣然采纳。即使奏折中偶有不当,也从不加责怪,这些都为群臣所共知。另外,大理寺少卿戈谦上书所言,多非实事,群臣迎合朕的心意,交上奏章弹其卖弄,请将他依法治罪。对这一切朕都拒绝不听,只免去了戈谦朝参的权利。然从那时起,言事者日益减少。如今自去年冬天就无雪,今春降雨又少,阴阳不和,其中必有原因,难道这些都无可奏报吗?然而作为大臣的,一心只为保全自己打算,对国事缄口不言,这还谈得上什么尽忠。朕对于戈谦一时未能宽容,未尝不自怨自责。希望你们这些大臣不要以前次戈谦一事为戒,对于国家利弊,政令得失,直言不讳。如今仍令弋谦朝参如故。”当时,宦官在四川采伐木材,贪婪骄横。皇帝因戈谦清廉正直,命他前去收治。提升戈谦为副都御史.赐给他银钱前往,于是取消了伐木这项劳役。
宣德初年,武夷山以南交趾地区.右布政使戚逊因贪婪淫逸而被罢官,皇帝命弋谦前去顶替他。王通放弃交趾,弋谦也认为他应论死。正统初年,将他免为庶人。土木之变发生,弋谦以平民百姓身份来到皇帝面前,保举罗通及宁懋、阮迁等十三人,都是可以重用的奇才。众臣商议准备以罗通为石亨副职。戈谦请求只用罗通一人专任,于是事情被搁置。内廷大臣们因为戈谦久负盛名,上奏请求将他挽留,但未得上报。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一戈谦又再次来到京师,上疏推荐罗通等人,未被采纳。他只好又回乡,不久病死。仁宗性情宽厚大度,能容大臣直言,戈谦因此才未获罪,反而还责怪吕震等人。而且黄骥上书谈西域之事,仁宗皇帝也是责备吕震而采纳了黄骥的建议。
一一、神明县令断案
有位夜间投宿旅客,举着一只袋子交给店主人,说:这是钱袋,请代为保存,明天还我。”店主人答应了,就在登记簿上注明:“收到某旅客钱袋一件。”又给他一张收据,上写:“凭券付还钱袋一件。”这是各州的通告规矩。当时进出的旅客们入睡以后,店主人偷偷地打开这只钱袋,原来是一袋银子,就连忙用铜钱把它调换了。
第二天清早,旅客凭收据取回那只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一串串的铜钱,失声叫道:“要我的命了!本来是一代钱袋,怎么变成了铜钱?”急忙去和店主人讲理。然而登记簿上写的是铜钱,收据上写的也是铜钱,昨夜在场的旅客也都说:“他交给店主人的本来是一个钱袋。”旅客辩论不过,向官府控诉。县官传店主人到官衙,审问时,店主人承上登记簿和收据,登记簿注的是钱袋,收据上写的是钱袋。传旅客们来作证,也都说:“我们看到他是拿一只钱袋交给店主人保存了。”县官就骂了他一顿,把他赶了出来。这旅客整天坐立不安,又写了一份状子向官府控诉,县官发起火来,打了他一顿小板子,再次将他赶了出来。这旅客更加感到冤屈和痛苦,乃于夜见跳河寻死。
这是恰好邻县某知县因事乘船赴省,船停泊此地。见有投河寻死的,呼唤船夫把他救了上来。问他为什么寻此短见:我是某店的伙计,,从外县收帐回来,当时因投宿的人多,恐怕有偷盗之人混杂在其中,所以把银袋说成是钱袋。早晨起来,取回袋子,果真巳全部变成了铜钱了。这肯定是店主人调换的。我回去是没脸去见我的主人,所以寻思。“问:何不向官府控诉?“回答:巳二次控诉了没有打赢。“知县说:这没关系,明天拿状子来,我为你伸冤。“旅客道谢而去。
第二天,旅客果然送了状子来,那知县就到当地县署,陈述这件事。当地县官说:这人是个白痴。证据确凿地说明确实是袋铜钱,他还要一再告状。我巳略略惩罚了他一下,叫他回去了。“知县说:不,这人一定是冤枉的。否则,他何止于要投河寻死殉职呢、请允许我暂借审案执法的公堂一用,我当为他昭雪。”当地县官答应了他的要求。
知县就传讯店里所有有关的人进行审问,而登记簿上的记载、收据上的明目都写的是钱,愿意作证的人也都说:“他自己本来说是钱袋。”知县感到吃惊,心想:“假使雪不了冤,就要留下被人取笑的把柄了。”于是转向差役们问道:“店里的人都在这里了吗?”店主人的妻子留在店里,因于家属无关,没把她传来。“知县说:快把她传来。”差役去后,知县就对这些人说:“那客人交给店主人的确是一袋银子,你们故意赖他。谁是赖银子的,我不知道。但我有法术识破他。”命令他们各伸出一只手来,用毛笔在每只手掌中“银“字吩咐跪倒院中酷烈的阳光下,伸着手掌暴晒。对他们说:赖银子的人手掌中的“银”字一定回被太阳摄去。“于是这些人一个挨着一个的跪在院中。过一会儿,知县高声问店主人:店家,你的“银”字在吗?“回答说:在。“过了一会儿,又问,则又回答说;“在。”差役侍从及旁观审案的人无不嗤之以鼻,以为像这样审讯是儿戏,官司怎么能断的清?过了不一会,差役把店主的妻子带到公堂上,问她:“你和你丈夫合谋用铜钱掉换了客人的银子,是真的吗?”妇人回答说:“没有这事。”问:“你的丈夫自己巳经承认了,怎能说没有、”妇人依旧抵赖。知县就又高声问道:“店家,你的”银子“在吗?”店主人高声急应道:“在!”知县看着妇人说:“怎么样?你丈夫巳承认银子在了,再狡赖将要给你上刑哟!“店主人的妻子疑心她的丈夫果真巳自己承认了,就吐露全部实情,旅客的冤屈方才得以昭雪。一时间到处称颂这位知县神明。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①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②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至,此最难为。
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④,可以生事变。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
【注释】
①揣:估量。
②数:术。
③揣情最难守司:揣术最困难的在于准确把握对方实情。
④捐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微虫的一飞一动,都存在利害关系。
【译文】
谋划国家大事的人,就应当详细衡量权势;如果游说君主就应当周详地揣度他的真实意图。一切谋略情欲,都可用这种揣测之术揣度出来。掌握了这种技术,就能够使人富贵,也能使人贫贱;能够使人受尊重,也能让人被轻视;能够使人获利益,也能让人受祸害;能够使人成功,也能让人失败。其中的揣术道理是一致的。
所以说,即使有以前圣明的君主的治国方法,有圣人聪明之士的谋略,如果没有揣情之术,就不能揣测那些隐匿的东西,就无法有效地实施策划。揣测之术是谋略的根本游说的法则。善于揣情的人,经常与别人接触谋事,但没有谁有超过他,在事情发生前便能测知将要发生的事件,这是最难做到的。
所以说,揣情术最难掌握,尤其最难掌握别人的内心谋略。因此当看到蚊子的飞动和虫子的蠕动时,都包含着它们的利害关系,能够使事物发生变化。事物发生变化,往往形成一种极微妙的势态。这就是揣情术,揣情讲求修饰言辞,使说词有条理,有煽动性,富于文彩,然后再进行论说。
【感悟】
人的内部感情虽然可以隐藏得很深,但人的行为大都同一定的利益相联系,仔细地观察人的言论和行为,从中发现人的真正目的,就好米取相应的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