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9700000023

第23章 抵巇第三(2)

第二次南征,昭王特为派出两员得力大将:任命南宫为元帅,中为先锋。中带领军队先视察汉阳诸姬姓诸侯,为大军开路,为昭王在邓国和曾国准备行宫。中由邓国、鄹国、汎国、唐国、曾国,一直视察到江边。昭王和南宫领着大军随后跟进,消灭了江北的虎方,又渡江攻打鄂国,将鄂和扬越其他部落打得四散而逃。中最先攻占鄂地并在那里驻军,王师再一次占领铜绿山,又获取了大量铜材。昭王班师渡江北上,在唐国大会汉阳诸姬姓诸侯,论功行赏,昭王说:“这次南征,中立了头功。”赏给中很多铜材和马匹,南宫元帅也赏赐中很多东西。昭王回到北方以后,在寒国的临时军帐里,又派太史传令,将_鬲土赐给中作采邑。中用昭王赐予的铜材铸造了一批青铜礼器,并在这些青铜器上刻铸了文字,记载了这次战争和他所得的赏赐,这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安州六器”的铭文。

公元前977年,昭王第三次南征,这次又打了胜仗,又到了铜绿山,还获得了两件稀世之宝,一是一块重达上百斤的自然铜块,一是一块重七、八十斤的孔雀石。昭王得到了这两块大矿石,喜不自禁,爱不释手,亲自督促装在自己的座车上,说是要带回镐京去作镇国之宝。没想到这两件宝物却要了他的命。原来他的座车,因有很多铜装饰,比一般的战车起码要重一倍,而他和同车的蔡公都比较发福,两个人共重300多斤,他的侍卫官辛余靡身长体壮,足有200斤重,还有驾车的,这些本来就超重了,现在又加上这两块宝贝,显然这乘车是严重超载了。可是昭王因为是得胜回朝,有些得意忘形,对存在的危险一点也没有察觉。就在他班师回程,离开铜绿山不久,在过金湖浮桥时,前面的车马都平安无事的过去了,等到他的座车一到湖心,浮桥承受不住,突然垮塌了,昭王和蔡公都掉到水里去淹死了。辛余靡虽会游水,但他从水里拉起来的只是两具遗体。从此人们就把这一片金湖叫天子湖。

昭王死后,周兵因为是在班师途中,就秘不发丧。这一方面是怕动摇己方的军心,另一方面是怕鄂和扬越其他部落知道了会乘丧出击。从征的大臣们将昭王和蔡公的遗体放在有帷帘的车中,说是他们落水受凉生病了,一直到回到镐京后才发丧。从此周天子再没有亲征到江南的,周王朝失去了对铜绿山铜基地的控制权,也就失去了源源不断的铜材,周王朝的国力从此日衰,周朝的青铜文化成就也就远远不如殷商时期。

四、提拔起括

赵惠文王死后,太子孝成王继位。赵孝成工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奢已经去世,蔺相如也病势沉重。赵玉派廉颇率兵抗击秦军,秦军一再打败赵军,赵军加强防御,不再出垒应战,虽然秦军一再挑战,廉颇就是置之不理。赵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的间谍说:“秦国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担任赵军的统帅而已。”赵王因此用赵括为将,替代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名声使用赵括,就象是用胶漆黏住弦柱然后才去弹瑟一样啊。赵括这个人,只会念他父亲留下来的兵书罢了,并不能因时因势地随机应变啊!”赵王不听,还是任命赵括为将。

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起军事谋略来。就自认为天下没有谁能比得上他。他曾经与他父亲谈论用兵之法,赵奢难不倒他,但还是不承认他真正懂得用兵之道。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什么要这么认为,赵奢说:“战争,是生死悠关的大事,而括儿竟把它说得很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罢,如果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就是括儿了。”等到赵括将要出发时,他的母亲上书给赵王,说道:“不能任用赵括为将。”赵王问道:“为什么呢?”赵括的母亲回答说:“当初我事奉他父亲的时候,他的父亲正担任太将军,他亲自奉进饮食而招待的人,有几十个;他以朋友般敬重的人,有几百人;大王及其国戚赏赐的财物,他全都分给士卒及谋士们享用。每当接到出征的命令,就从那一天开始专心谋划军机,不再过问家务。而如今,赵括才刚当上将军,立即就面向东方接受部下的拜见,军士们连抬头看他都不敢。大王赏赐的金钱玉帛,他全拿回家收藏起来,而且天天打听便宜的田地房屋,可以买的就买下来。大王认为他有什么地方比得上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思全然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去担任赵军的统帅。”赵玉说:“老夫人不要管这件事,我已经作出决定了。”赵括的母亲就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派他去的话,他日后一旦有不称职的地方。我可以不连坐吗?"赵玉答应了她。

赵括一经取代了廉颇的职位,马上全部更改了原来的军令,撤换了军官。秦国大将白起听到这个情况,运用奇兵,假装败逃,断绝了赵军的粮道,把赵军分割成两部分,赵军军心涣散。四十多天里,赵军断粮挨饿,赵括派出精锐部队,亲自率领他们上阵搏杀。秦军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几十万军队投降了秦国,秦军把他们全部活埋。赵国在长平之战中,前后共死了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就围困邯郸,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无法解脱。后来依靠楚国、魏国的援救,才得以解开邯郸之围。赵王也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杀死她。

五、崔抒弑君

公元前548年,齐国又出了乱子。齐庄公被大夫崔抒杀了。《春秋》的记载很简略,就是一句话:“夏五月乙亥,齐崔抒弑其君光”。因为后来《左传》记录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否则我们永远会有云雾之感。

这一年的春天,齐国对鲁国发动军事行动,领兵元帅就是崔抒。鲁襄公很担心,立刻禀告的晋国,大约是希望晋国施以援手。不过,鲁国的大夫孟公绰却不以为然,建议鲁襄公不要太担心。为什么呢?孟公绰说:崔抒马上就会有重大行动,他的心病不是我们鲁国,而是齐国。他一定急于赶回齐国,不会对鲁国形成危害。果然,齐国的军队没有什么有力的行动就撤回去了。

崔抒是齐国的权臣,他的心病到底是什么呢?这还得从头说起。齐国的一个大夫叫棠公,他去世的时候崔抒前往吊唁,为崔抒驾车的是东郭偃,而东郭偃的姐姐就是棠公的夫人棠姜。棠姜是个美人,崔抒一见钟情,立刻催促东郭偃为自己把棠姜娶来。东郭偃不同意,说我们是同姓,同姓是不应该结婚的。崔抒十分坚持,并且请人卜卦,也很吉祥。但是东郭偃认为卦象不吉祥,是克夫之象。崔抒说,要克夫,那么棠公已经被克了。反正,最后东郭偃拧不过崔抒,他姐姐还是进了崔抒的家。

崔抒强娶棠姜,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出了麻烦,齐庄公也看上了棠姜,最终通奸成功。这一定是强迫的,崔抒面对国君如此,似乎也没有办法可想。但是,齐庄公也太不客气了,棠姜跟他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跟崔抒的时间还多。庄公经常光顾崔抒的家,谁都知道是来干什么的。有一次,他还把崔抒的帽子赐给了别人,虽然随从劝他,他也无所谓。庄公说:在崔抒的家里,把他的帽子赏赐给别人,比较方便,我又不是缺少帽子。这话说得很不清楚,经过后人的解释才多少明白了,原来他的行为是想表现出对崔抒的不在乎。

崔抒本来还是容忍庄公的,现在看见庄公反而要不容自己,他真的愤怒了。用我的人,用我的东西,还不把我当回事。崔抒决定报复国君,但是没有什么机会。最终,崔抒的机会还是庄公创造出来的。一个伺候庄公的人叫贾举,庄公莫名其妙鞭打他,不久又来亲近他。贾举很愤恨,于是与崔抒联合起来,寻找机会杀掉庄公。

这年的五月,莒国国君来齐国访问,齐庄公在都城的北郭举行招待宴会。崔抒是重要大臣,但是这个重要的国事活动他却没有参加,据说是病了。齐庄公只好到崔府去探视崔抒的病情,这是君臣友好的证明。然而,齐庄公对于崔府再熟悉不过了,他说是探视大臣病情的,但是他更想见到的却是棠姜。他看见棠姜进了一个房门,赶紧跟了进去。他刚进门,贾举在后面便拦住其他人,关上大门。国君经常在这里出没,随从们也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没有人怀疑这次有问题。棠姜跟着崔抒从侧门出去了,庄公还作浪漫情调,一边轻叩门框,一边唱起歌来。他想告诉棠姜,他在这里。他的歌声引来的伏兵,全副武装的甲兵突然出现,庄公才发现事情不妙。他请求免死,不许。请求发誓结盟,不许。请求自杀,还是不许。他于是奔跑冲出,在爬墙的时候中箭,掉了下来,被大家乱刀砍死。

这一切,显然都是崔抒的计划。跟随齐庄公一起死的有好多人。很多人应该是闻讯赶来。晏子也是其中一位。这位著名的贤臣,站在崔抒家的门外,略作思考。他的随从说:追随国君而死吧。晏子说他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那么,逃亡吧。晏子说:我没有过错,为什么要逃亡。国君如果为社稷死、为社稷亡,我应该追随,他为自己死亡,我又能怎样呢。最后,晏子推门而入,爬在庄公的尸体上,高声哭号,一副伤心的样子。崔抒都看在眼里,有人建议崔抒杀了晏子。崔抒说:他是民望,不杀他,可以得民心。

面对崔抒的大屠杀,很多人并不惧怕。掌管历史记录的大史堂而皇之地写下“崔抒弑其君”。崔抒毫不客气地把他杀了。大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哥哥的事业,接着如此书写,又被崔抒杀了。第三个弟弟又站出来,继续书写。这次,崔抒不杀了。一个叫做南史的史官,听说崔抒连续杀死史官,准备好笔墨竹简,前往齐国宫廷。听说最后还是如实书写了,才中途返回。对于南史这些人而言,其实记录的不是历史,而是如实记录政治,危险性高是理所当然的。

崔抒立庄公异母弟为国君,是为齐景公。就在这一年崔抒与庆封争权,一家被灭,他的夫人棠姜和他自己都自杀而死。

六、韩王轻信谋臣

秦、韩两国在浊泽交战,韩国处境危急。韩相国公仲朋对韩王说;“盟国不可依赖。现在秦国一心想攻伐楚国,大王不如通过张仪与秦国讲和,赠给秦国一个大城邑,与他们联合,攻伐楚国,这是以一失来获二得的主意。”韩王说:“好。”于是派公仲朋出使,和西方秦国讲和。

楚王得知此事,非常害怕,就召来陈轸,告诉了他此事。陈轸说:“秦国老早就想攻伐我国了,现在又得到韩国的一个大城邑,以提供军费,秦、韩两国共同挥师南下,这是秦王在宗庙烧香祷告时都孜孜以求的事。现在有了这一机会,楚国一定要被攻伐了。大王您就听我的:为此警戒全国,宣布救援韩国,并派出亲信的使臣,多带些车辆,多装些钱币,使韩国相信大王救援他们。即使韩国不听从我们的,他也会感激大王,必定不会替秦国打先锋。秦国和韩国不友好了,秦兵虽然到了,楚国也不用太担忧。如果韩国能听从我的,而与秦国断绝友好关系,秦国必定大怒,深切地怨恨韩国。韩国以为得到楚国的援救,必定轻视秦国。轻视秦国,则对待秦国态度必定傲慢无礼。这样,我们就利用了秦、韩军队之间的矛盾,避免了楚国的祸患。”

楚王听后非常高兴,便警戒全国各地的军队,声称救援韩国,并派出可靠的使臣,配备很多的车辆,预备大量钱币,去对韩玉说:“我国虽小,但已出动全部兵力,希望大王放心大胆抵抗秦军吧,我国将拼死追随韩国。”

韩王十分高兴,便制止了公仲朋的秦国之行。公仲朋说:“不行啊。用实力来围困我们的,是秦国;以空洞的许诺救我们的,是楚国。凭借楚国空洞的许诺,轻率地与强敌秦国绝交,必定被诸侯们所嘲笑。况且,楚、韩两国并不是兄弟友邦,又不是平时约好共同策划攻伐秦国的。秦国要攻打楚国,楚国才声称出兵救援韩国,这必定是陈轸的计谋。再说,大王已经派人向秦国通知了雌备议和攻楚的事),现在又不去了,这是欺骗秦国。对强秦的危害掉以轻心,轻信楚国谋臣的话,大王一定会后悔的。”

韩王不听,于是和秦国解除盟约。秦国果然大怒,又起兵于韩国在岸门大战。楚国的救兵不来,韩国被打得大败。

七、善于观察的李庆

李庆喜好歌曲,善于观察时世的变化。皇帝经常猜忌骨肉,滕王纶等人都被废黜流放,只有李庆保全下来。又改任荣阳郡太守,很有政绩。

等到李密据守洛口仓,荣阳各县民众大多归附李密,李庆屯兵抵御把守,李密频频几次派兵攻打,终不能攻破。一年多后,城中粮食吃完,士兵的势头日益低落。李密便送信给李庆,信中说: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传习录(传世名著百部第50卷)

    王守仁是明代中叶的著名哲学家。他的心学思想,以一种“活泼泼”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精神,冲破了数百年来中国思想界为程朱理学所垄断的沉闷局面,风靡晚明,启迪近代,影响至今。在《传习录》中,王守仁对程朱理学以外在于主体的“理”为本体的思路进行了抨击,指出:“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其所谓定理者也。是以吾心而求理于事事物物之中,析‘心’与‘理’而为二矣。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系统带我去星际

    系统带我去星际

    物流信息一直在变化,星际总联盟——星际星河系分联盟——星河系——地球…
  • 终极一班之时空

    终极一班之时空

    紫燕雨诺·曦从侠岚回来,在各个时空所发生的一系列的事。
  • 吾道太孤

    吾道太孤

    “什么,这秘境你不知道来历,有什么机关。”“过来嘛,灵石宝物给我来一打,听我说书便知道了。”“什么,你还问我是谁?你家长辈,没跟你说过吗。”“小爷便是通天地,晓阴阳,……的徒弟。”“你说我坑你啊。”“你就付出这么点宝物,不吭你坑谁。”“怎么,你想杀我。”“来来,跟我去禁地走两步,你能活着出来再说。”好吧,其实我只是一个说书人,无所不知的说书人。少年拥有一副天地不容举世皆敌的躯体,他自始至终只想好好活着,确无奈的过着杀机四起的生活,一步步走向他的杀伐之路。
  • 永永远远

    永永远远

    一天中午时分,一阵吵闹声将其带入到臆想的境地,在那境地里抑郁着,呼喊着,可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开始惊慌着,开始急躁着,开始怀疑着一切,开始不相信自己,开始怀疑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还不断的呓语着,想要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什么都可能发生,那种失神落魄,那种不知所措的情绪一点点膨胀着,于是又开始担心着焦急着害怕着,因为那种膨胀,那种不断的膨胀,会不会引起爆炸
  • 天策家计事件

    天策家计事件

    我叫王大。。呸,我叫张玄,贞观年间生人,一生最大愿望就是可以当上统领,走上人生巅峰,娶个美女生七八个娃。但是,在贞观三十年九月初九的这一天,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改变,我被迫走上了“大侠”之路,对就是那种死了没人收尸,啥事儿都得扛的“大侠”,我不想当大侠的。。。从此我就提着我的枪,孤独地走在江湖道上。本书以虐主为乐。
  • 茫茫仙途路

    茫茫仙途路

    仙路茫茫道难寻,李庆一个从鬼域逃出来的孤魂,却与一个灵狐结缘成为器灵;机缘巧合下习得夺舍之术,这时九天之上天道碑上便出现李庆的名字.
  • 海均作者

    海均作者

    互动快报电话费吧飞分布方面呢方法不是非副科级记事本非上飞机不收费
  • 白笙

    白笙

    ''师兄我是练体的,生而金刚。小澜是练气的,天地仙人。你练心的,你是什么啊?''''我是个人''''师兄师傅说我长大可一拳碎天地,小澜长大可一气断江河,你长大可以做什么啊?''''看我想做什么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萌萌女神

    我的萌萌女神

    [从第十六章,换了个方式写,所以前十五章,拜托忍受下去,这些]慕凌笑眯眯的“萌萌来,哥哥给你吃棒棒糖”“好呀好呀,萌萌最爱吃哥哥的棒棒糖啦”林萌笑眯眯的林梦满脸黑线“林萌,不许吃”“不要,呜啊,呜呜,萌萌就要吃凌哥哥的棒棒糖,我就要吃。呜呜,不吃棒棒糖的感觉要死啦,要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