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子鲁集中兵力,抢占了石城周围的险要地势,将石城围得水泄不通。他想把城上的老百姓饿得无力反抗时,再用云梯攻占城头。谁知这一■着又是“瞎子点灯_白费蜡。一■连五天过去了,城上的人不但吃得饱,喝得足,还一个劲地给围城的士兵投送鸡鸭鱼肉呢?城上城下的人,说说笑笑,比一家人还红火,哪里还有半点打仗的味道。
十天的期限还有三天,子鲁、公输子研究后决定,让士兵连夜挖掘通往城头的道路。攻城的第十天地道挖通了,士兵们才钻入地道不久,只见洞口浓烟滚滚,已钻入地道的士兵连滚带爬地出来,个个被熏得全身乌黑,眼泪、鼻涕一把把地往外流,只呛得上气不接下气,打起喷嚏来没个完。
正在这时,探马飞报:楚国司马子期,因听说孙武子派将守齐,便吓得惊魂丧胆,立即回兵,进剿鲁国都城。子鲁这一惊非同小可,捶胸痛哭道:“鲁国危矣!”正要火速退兵,以解国都之危,徐关却来了书信。写道:齐国司马拜上鲁国大将军麾下:鲁国都城之危,吾自有计可解,楚兵指日可破。前约十日之限,只余半日,请将军善自为之。这时又有探马来报:齐国驻守防门精兵,奉齐国司马子齐将令,已进兵楚营,解鲁国都城之危。几天后又传来消息:吴王听齐国派去的人游说后,进兵伐楚。楚司马子期闻讯大惊,便带领残兵败将狼狈反回楚国。这时的子鲁,对子齐既敬佩,又感激。
齐侯车骑闯入徐关,怒责子齐道:“鲁国勾结楚国犯齐,祸由自取。齐国不乘机侵犯鲁国,已经是够宽仁的了,子齐又为何破楚救鲁?!”子齐说:“鲁弱齐强,故对齐国威胁最大的,不是鲁国,而是楚国。楚不敢犯齐原因之一,就是在地理上鲁为齐之屏障。鲁若之,齐将孤身受敌,’唇寒齿亡’就是这个道理。我发兵救鲁,实为救我们自己的国家”。齐侯听后,转怒为喜。子齐又献策说:”当今实局,瞬息万变。从长远计,明公何不西起防门,东至琅琊台,沿山麓筑一长城,以固国防,此乃保国之百年大计。”齐侯大惊为喜,双手抓住子齐的胳膊说:“天赐子齐与寡人,乃齐国之大富!”谁知这时子齐却面红耳赤,急忙摆脱开齐侯的双手,退出帅堂。
不久,齐、鲁两国君臣会盟于石城。鲁侯、子鲁要拜会齐国司马子齐将军,齐侯大笑说:“他怕子鲁将军抽筋扒皮,吓得藏起来了,哪还敢出头露面呢!”说得子鲁羞愧难当,深深低下了头。齐侯见他那个样子,又好气,又好笑,便面向女乐队喊道:“子齐快来拜见鲁国君臣。”这时,有一个青年女子,从人群中翩翩走来。子鲁抬头一看,她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日夜思念着的齐姜!原来,齐姜是孙武子的孙女,奉祖父之命,女扮男装,化名子齐,来救护齐国的。
齐、鲁两国君臣,在石城为子鲁、齐姜举办了隆重的婚礼,两国并在这里进行了亮兵仪式,以示和好。从此,人们便把这座后来联结齐长城的石城,命名为“齐长城亮兵台”。
四、李牧计战匈奴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防的著名将领,常年驻守在代郡、雁门郡,防备匈奴的侵扰。他经常因时因地设置官吏,把收来的货物税款存放在幕府中,作为士兵的军饷。他每天都要杀几条牛犒劳兵士,教兵士们骑马射箭,小心地把守烽火台,多派探子四处打探敌情,优待前线的战士。他制定了一个规章:“发现匈奴兵前来袭击,要立刻退回营区自保;有胆敢擅自离营捕虏敌人的,处以斩刑。”所以匈奴每次人侵,严密的警报系统马上发出警报,士兵们立即退回营区,不敢出战迎敌。这样过了几年,并没有大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匈奴认为李牧怯懦,连赵国的边防士卒也承认:“我们的将军胆子小”了。赵玉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作风不改。赵玉生气地召他回内地,另外指派他人代为防守边境。
一年多以后,匈奴每次来侵犯,新将领就领兵出战。每次出战,多是失利,伤亡损失惨重,边境地区再也不能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去请李牧。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强迫他出来,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如果“定要我再去防边,就必须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从命。”赵王答应了他。
李牧回到边境,法令一如从前。在这以后的几年,匈奴一无所获,但是他们仍然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士兵经常受犒赏而不用打仗,都希望与匈奴打一仗。于是,李收就准备了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出坐骑一万三千匹,另外选出五万名骁勇善战的士兵和十万名优秀射手。对这些全部加以整编,布列战阵让他们演习作战。同时,李牧还大力组织放牧,使山满遍野都有放牧的百姓。匈奴先派小股部队人侵,李牧假装败走,任匈奴活捉去好几千人。单于听到这个消息,就率领大军前来侵扰。李牧布下了许多变动灵活的战阵,部署了两支奇兵,左右包抄,大破匈奴军队,杀死十多万骑兵,消灭了檐褴国,攻破了东胡,并迫使林胡投降。单于仓皇逃跑。从此之后的十几年中,匈奴再也不敢靠近赵国的边城。
五、过五关,斩六将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英豪蜂拥而起。关羽、张飞、刘备桃园三结义后,在一次战役中三人失散。曹操十分喜爱关羽的德才,欲收入帐下。关羽为了刘备二位夫人的安全,同时感念曹操对他的恩德,暂时为曹操效力,在一次战役中替曹操斩了敌将颜良、文丑。后来,关羽得悉刘备兵败后投在河北袁绍处,立即写信辞别曹操,从河南许昌出发,护送刘备的二位夫人去寻找刘备。由于关羽没有丞相曹操的文凭,沿途守关将领阻截关羽。关羽英武异常,斩将夺关而过。
第一关,东岭关,把关将领孔秀带领五百名军兵在岭上把守,两马相交,只一合,关羽钢刀起处,孔秀横尸马下。
第二关,洛阳关,洛阳太守韩福先命牙将孟坦出马,孟坦抡双刀来打关羽。孟坦只指望引诱关羽,拨回马便走。不想关羽马快,早已赶上,拦腰一刀把孟坦砍为两段。韩福闪在门首,尽力放了一箭,正射中关羽左臂。关羽用口拔出箭,血流不止,飞马直奔韩福,韩福慌忙逃走,关羽手起刀落,带头连肩,把韩福斩于马下。
第三关,沂水关,把关将领卞喜设下埋伏,要杀关羽。左右伏兵刚要动手,都被关羽拔剑砍掉。卞喜下堂绕廊而走,关羽弃剑执大刀来赶。卞喜暗取飞锤掷打关羽。关羽用刀隔开锤,追上去,一刀把卞喜劈为两段。
第四关,荥阳关,荥阳太守王植与韩福是两亲家。王植设下诡计,要烧死关羽。关羽得知王植的阴谋,提前出关,王植赶来,大叫:“关某休走!”关羽勒马,大骂:“匹夫,我与你无仇,如何令人放火烧我?”王植拍马挺枪,直奔关羽,被关羽拦腰一刀,砍为两段。
第五关,滑州关黄河渡口的守将秦琪,纵马提刀,直取关羽。二马相交,只一合,关羽刀起,秦琪头落。
关羽请二位嫂嫂上船渡河。渡过黄河,便是袁绍的地界了。在曹操管辖的地界内,关羽冲破了五道关口,一共斩杀了六员将领。
六、太宗传位
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祖的母亲昭宪杜太后生了病,太祖亲自服侍母亲,不离左右。病危时,太后召宰相赵普进宫接受遗命。太后问太祖说:“你知道赵家为什么得了天下吗?”太祖泣不成声,不能回答。太后坚持要他回答,太祖说:“我之所以得了天下,都是祖宗和太后的功德。”太后说:“不是这样的。赵家之所以得到天下,就是因为(后)周世宗(柴荣)让幼儿(恭帝柴宗训)君临天下,你才有机会黄袍加身,夺得周世宗的天下。如果周世宗有一个年长的人继承皇位,你怎么会夺得天下呢?所以,你去世之前,一定要决定把帝位传给你的弟弟赵炅(太宗)。”太祖顿首再拜,接受太后的遗命。太后对赵普说:“你也要牢记我的话,不可违背。”并要求赵普在病榻之前写下约誓书,赵普在纸尾写上“臣普书”三个字,并把这份约誓书藏在金柜里,命令谨慎认真地宫人好好保管着。有人传言道,昭宪杜太后和太祖的本意是,太宗要把帝位传给魏王廷美,魏王廷美再把帝位传给太祖的二儿子燕懿王(赵)德昭。所以太宗即位后,就命令魏王廷美任开封府尹,德昭实称皇子。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德昭跟着太宗出征幽州。一天夜里,军中突然出现惊扰,不知道太宗在什么地方,有人谋划策立德昭为皇帝,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后来,因为又产生了一些误解,德昭自杀了。太宗闻讯,抱着德昭的尸体痛哭不已。德昭死后不久,德芳(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也死了,魏王廷美开始感到恐慌。不久,大臣柴禹锡等人上告廷美阴谋篡位,太宗召来赵普讯问,赵普回答说;“我要叫朝廷的机要部门做好准备,以察奸变。”退下之后,赵普又秘密启奏太宗说:“我身为老臣,却有愧于自己的职责,受到权臣的攻击。”于是,他向太宗谈了昭宪杜太后的遗命和先帝太祖说过的话。太宗在宫中找到赵普先前所上的奏章,并打开金柜得到那份约誓书,立即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太宗召来赵普,对他说:“谁没有过错呢,我不到五十岁,可是已经认识到前四十九年自己全做错了。”太宗任赵普为司徒兼侍中。
有一天,太宗同赵普商量:应该把帝位传给谁呢?赵普说:“太祖已经犯了错误,难道陛下还要重蹈覆辙吗?”于是,太宗没有把帝位传给弟弟魏王廷美,而是把它传给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赵恒(宋真宗)。
七、明神宗长子封王
顾宪成擢升吏部考功主事,又历官员外郎。恰逢明神宗下诏将皇长子(朱常洛,恭妃所出)、皇三子(朱常询,皇贵妃郑氏所出)、皇五子(朱常浩)一并封王。顾宪成遂和同僚一道上疏进谏说:
“皇上沿袭《祖训》立嫡的条例,准备暂时令三位皇子一并封王,借以待日后有嫡子则立嫡子为太子,若无嫡子,则立长子为太子。我们作巨子的考虑,‘待’这个字,有大不可的地方。太子是国家根本。之所以预立太子,正是要稳定国本。因此有嫡子则立嫡子,无嫡子就应立长子。就目下情形而论,皇后无嗣,就应‘无嫡立长,’如果还要‘待’将来,就不对了。我大明朝建立皇储,家法世承,就是太子不必待有嫡子,而皇长子与其他皇子不并封王爵。这些廷臣已经详加论议,无奈皇上一概不加审察,难道皇上的创见比圣明的列祖列宗还高一筹吗?抚有天下的人称天子,天子的长子称太子。天子承继于天,故与天为一体;太子承继于父,故与父为一体。主持祭天,承继帝位,于是为太子,而不得封王爵。如今要同时封三王,皇长子的封号究竟如何确定才好呢?不确定吧,就难以称其名;确定吧,就会名不副实。
皇上以为并封三王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所谓权宜,乃是不得已而实行之。皇长子定为太子,其他皇子列为藩王,如此,在道理上讲得通,在名分上也相称,在人情上还可以相安,有什么不得已而必定要并封三王呢?如果皇长子与其他皇子比肩而立,势力均等,势必导致皇子侍宠相逼。皇上若以《祖训》为法,坚持不变,后世子孙也会以皇上为法,坚持不变。皇上今天若轻易改变祖训,自创新例,难道后世不以此为由任意变更祖训吗?自今以后,如果都有嫡子固然清事顺利,一旦没有嫡子,恐怕也就不会有太子了。如果后世皇帝都象皇上这样英明固然诸事顺利,否则,凡为皇子都有定为太子的可能。这样一来,不是开了万世祸乱的先例吗?皇后与皇上共同承继宗嗣,自然期望从嗣子中得到承桃之人。皇上的长子及其他儿子,就是皇后的长子及其他儿子,恭妃虽诞育皇长子、皇贵妃虽诞育皇三子,但都不得据为己有,而统通应归于尊为国母的皇后。难道一定如大学士王锡爵所建议的那样,必须拜皇后为母,然后才能取得嫡子资格吗?
况且,开始奉旨,不过说少待二、三年,不久改在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又改在万历二十一年,即使这样,还是能够积以时日等待的。今天手诏则说‘待嫡"如此,则遥遥无期了。皇命刚刚宣布就突然改变,旨意一改再改而所待之期越来越长。自并封三王诏谕公布,赴京上书的人数不胜数,甚至市井百姓也聚众私议,究竟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呢?很简单,公道自在人心。而皇上却令辅臣王锡爵承担政局波动的责任。王锡爵从早到晚供事内廷,乃力排公议而屈从皇上意旨,他这样做,难道是一般的担当吗?他必然是诚心所积,天良所感,千方百计想使皇上处于无可訾议的地位。王锡爵所作所为,堪称真担当呀!不然的话,连皇上都不能拿天下公论怎么样,更何况王锡爵呢?
皇上是神明天纵的圣主,不能与溺爱宠妃的昏君相提并论。然而不能体谅圣心的人,看见影子就疑心有形,听见响动就疑心有声,即便我们列身朝廷也难免有不解之处。皇上的崇高品德与丰功伟业超过三皇五帝。如今竟遭遇如此意外的纷纷指摘,这不是很可惜吗?我们作臣子的乞求皇上令皇长子早正储位,定名太子,皇第三子、皇第五子各就所封的王爵。如此,则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兄兄弟弟,都各正其位。皇室宗庙之福,国家社稷之庆,全部取决于早定国本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