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14700000005

第5章  清代一条街

这实在是一条不平凡的老街。

说它不平凡,是因为它脱颖于赊店古镇七十二道街,而且赊店七十二道街在全国现存的清代街市中也是独一无二的“霸主”;说它老,是因为街随店生,店随街传。赊店诞生于春秋战国,得名于光武刘秀,中兴于明朝万历,鼎盛于清代康乾。论资格,这条街当属“后来者”,但在两百年前的赊店城里,却占有得天独厚的地位,曾经辉煌百年之久。可以说,当时显赫一方的赊店古城少了这条街,就少了一根筋骨。没有筋骨的城市,魂从何来?所以说,作为赊店灵魂的山陕会馆,实在应该感谢面前这个为你付出青春,甚至赔上整个生命的老街了。

一个优秀而突出的人物,总是孤独的。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店”的河南赊店也不离外。赊店的这条老街,在经历风云变幻之后,也慢慢地布满了历史的烟尘,隐退在遥远的落寂中。明显的,它是老了。如今,它像一条生锈的项链,被人无情地横在脚下,似有若无地躺着,很平静也很坦然,听不到任何的抱怨、呻吟和呐喊。那么,这条老街因何而衰了呢?这是一个让人一直心颤的问题。其实,答案显而易见,但谁都不能三言两语地表达出来!

因为我们从头到尾一看便知,这条街的来历不简单,曲曲折折,一脉下来,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了。虽然现在只留下漫长岁月的一段,但窥一斑而见全豹。所以,你一旦踏上了这段历史,脚步就自然不会那么轻松起来。

这条老街就是现在的赊店瓷器街。

瓷器街当然少不了瓷器。民间有传:家藏金银万贯,不如瓷器一片。中国疆土辽阔,产瓷之地却寥若晨星,到今天能叫上名字的也就那么三五家,但在赊店这个“弹丸之地”,全国有名的钧瓷、耀州瓷、景德瓷、磁州瓷、龙泉瓷,为什么一下子会像英雄豪杰一样从四面八方汇聚到这里呢?有人说,物以稀为贵,赊店这地方不产瓷,所以把外地瓷器运来就能挣大钱;有人说,赊店交通便利,水陆交汇,南船北马,有得天独厚的运输优势;有人说,赊店人富贵,能买得起这些高档品,消费空间大,解商家燃眉之急。如此茶余饭后之闲谈,为这条老街更增加了几分神秘而遥远的想象。但这绝不是空穴来风,或主观猜测。我敢说,能发此言者,一定是对老街怀有特殊的感情,甚至与老街发生过某些纠缠不清的关系。否则,就不会发出那样的高谈阔论!

据史料记载:大清顺治年间,赊店瓷器街全长三百余米,满街汇聚着官窑、汝窑、定窑、钧窑等几大名窑的产品。从普通的家用碗盆碟盘,到流光溢彩的花瓶古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春夏秋冬,不分昼夜,熙熙人流,珠宝填咽,穿梭其中,妙若仙境。一街两行车水马龙,楼房鳞次栉比,门楼与山墙摩肩接踵,远望似山峦起伏。高宅深院延伸其中,狭巷线天,粉墙黛瓦,既有中原民居的古朴雄浑,又具江南水乡的精致典雅。当然,赊店毕竟不是江南水乡,谈不上清秀飘逸,也比不上西北高原的豪迈旷达。赊店就是赊店,一个中原文化与秦楚文化的交汇点。进门有照壁,门下卧虎石,门前青石阶,门旁列厢房,门后诗书藏。房房客爆满,夜夜灯笼照;红灯照碧云,街头客纷纷。谈笑有交情,往来无困穷。斯是老街,风流一时,沉迷一世!

这街的不远,便密布着寺庙、镇衙、牌坊、豪宅、店铺、城墙、寨门、石桥、会馆、戏台、祠观……林林总总,唯独找不到遗存的书院。耕可显富,读能荣身。书院是中国传统耕读思想的体现,更有寄托理想、光大门户、传播知识、教化黎民、激励人生的作用。据说,赊店城外的赵河南岸有一处敬祀文曲星的文昌阁。因地方上未出过什么文才超群、声名显赫的人物,所以并不起眼。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过去说荡然无存就荡然无存了。这些“表面文章”用现代的眼光看,多少有些附庸风雅的味道。消失了就让它安安静静地消失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一群俗人挣扎在封建礼教的浸染中,能有多大的寄托和使命?他们关注的,永远是他们没完没了自以为荣的物质占有和享受,哪管什么民族复兴和社会和谐呢?且看这个地方红火一时的“数字经济”:乾隆二十一年为创建春秋楼而捐资的山陕二省商号达423家;同治六年至光绪十八年,为重建山陕会馆而捐资的山陕商号达509家;仅城南和城东两个大码头日泊船有500余艘;50多间花布行,日成交棉花10万余斤,土布7000余匹,九家大染行,一家日染青蓝布300余匹;数十家酒馆,年销酒20万斤以上;21家骡马大店朝夕客商不断,3家接待蒙古而来的驼队的“驼厂”天天驼峰相连;60多家瓷器店铺,形成展销一条街;48家“过载行”日夜不停装卸……这就是叫人不敢小觑的昔日赊店。

可悲的是,那些当时“先富起来的人”为何就没有超前的“知识经济”头脑?为何始终走不出“钱是万能”的思想束缚?如此这般,怎能把生意做大,把事业长久?经济是骨架,文化才是永恒的灵魂。看来,一个地方物质再富裕、商业再繁荣,如果缺少文化根基,眼光受到局限,心胸不够宽广,知识层面狭窄,那么,一切光芒都是短暂的浮华和脆弱的支撑——富不过三代,恐怕说的就是这个症结!

对于赊店来说,瓷器街的悲剧还不止这些“隐形病变”。现在,有不少人把赊店的衰败完全归罪于“交通不便”,这是一种偏激。君不知,在当前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今天,仍有一些缺电少水的偏僻山区,幸运地存在着大量的“世外桃源”。它们就是因为山高路远,才远离兵火和践踏,更好地保护了自己原始的面貌。远的不说,近的也不说,就说离赊店不远也不近的安徽黟县,境内连绵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阻碍了古黟与外部世界的交往,因而自古以来极少受到人为破坏。十六世纪鼎盛一时的徽商,为这里留下的民居、祠堂等,至今仍保护完整,约有3600多幢,为皖南之首,被人誉为“明清民居博物馆”,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所以我们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名啊!

在赊店城内,龙盘虎踞着七十二道街,瓷器街只是其中之一,是中国地方上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商业街。它离雄伟壮观的山陕会馆最近,却没有享受到“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滋润,而常遭“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灾。不过,女为悦己者荣,士为知己者死。齿唇关系,生死共存;肝胆相照,风雨同路,这可以理解。令人不解的是,关于这条街,人们对它过去奇闻轶事的关注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它现在及未来命运的解读。这不是老街的高明,而是人们的不幸。

老街其实很简单,是那些“过来人”破坏了它的规律,才使我们至今不能平静地看清它的本来面目。这条街原本是属于“瓷器”的,但后来有很多商贩看到它处于赊店的黄金位置,于是雀占鸠巢,就把服装、药材、布匹、小吃等“引进”到了这里,跟瓷器商一块儿抢生意,以至于“歪打正着”——瓷将不瓷也。瓷器街富庶华贵,该是藏龙卧虎之处,却不见贵族绅士来往,但闻嘈杂充耳。这与街头庄重肃穆的山陕会馆相比,俨然两个世界。

同样古老,都是历史遗迹,为什么给人的视觉反差那么大呢?一个是庄重而高贵的典雅,一个是破败而古朴的沧桑。这条街,这座庙,连起来,在我心里打下一个沉重的叹号!

所以,当我拜谒山陕会馆的时候,总会情不自禁向身后的这条老街投去深深的一瞥。她像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用满头的皱纹展示着岁月的风韵,诉说着不屈的情怀。多少个兵荒马乱的年月,它承载着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它流淌着血泪情仇,爱恨交加……当匆匆过客,踏过她苍凉的脊背,都会不由自主发出激越的感念,把悲壮凝固成力量。

在赊店街头,我听一位白胡子老大爷说,县里正与美国环球帕克斯基金合作,共同搞好总投资约四亿元的古镇开发建设,来修复赊店七十二道街。此举,已列入《社旗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消息从这位长者口中说出,想必也不会是开什么玩笑。只是我很担心将来的“仿真”效果,能否达到与历史“和谐统一”的程度,这条街上的居民能否拥有“天下第一店”的风度与胸怀?现代技术是否绝对过硬,工程资料的掌握是否已经充分?但愿这样的担心是一种多余。

现在,我们还可以透过残缺的视线,喘一口气,从一条没落的老街上找到一个时代的脉络,感受一个厚重、古老民族在夕照下的坚守与尊严;将来,我们是不是依然能够从老街一角读到新的生命与价值?这真是一个颇值期待的答案。

峥嵘岁月,老街无语。

同类推荐
  • 心语如丝

    心语如丝

    本书是一部散文随笔集,作品分为“心语如丝”和“闲暇小语”两个部分。在书中,作者以一位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眼光,从生活中的细微之处着眼,着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书中文章多以其在西安的生活、工作为主,文笔细腻唯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本书被专业人士评为“端庄杂流漓,尔雅兼温文,有美斯臻,无奇不备”。被大众称之“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
  •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中国文化名人谈故乡

    乡土情谊是一个对培育他的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浓厚情谊的绵绵延续,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的基础。故乡的野菜,故乡的街道,故乡的小桥流水,故乡的乡亲民俗是每个游子心灵的依托。看看故乡的月光,闻闻故乡的泥土是游子们的愿望。本书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描写故乡、回忆家乡和往事、故人的文章。《谈故乡》集中国现当代作家,包括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梁实秋、朱自清、张爱玲以及张中行、陈从周、余光中、三毛等150余位作家的200多篇思故乡佳作。浓浓的乡情,把人们带回了那个年代,那个地方,令人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妙对联趣话

    对联似飞鸿般飘逸而优美,不竭的智慧藏于其内,恣意劲爽蕴含其中。帝王将相喜爱它,女人雅士推崇它,于是,便有多少乐趣横生的故事流传至今!千年的妙联真味,值得追寻……
  • 茉莉簪

    茉莉簪

    一夜之间人鬼殊途,一晃神好像你们还是在我的身旁,我孤独飘零无妨,等金儿将血仇一报,我便去寻你们的足迹,离开这冷漠的世间。
  • 恒古封天

    恒古封天

    洪荒万物有万物无,天地悠悠,有无一念间,睁眼有闭眼无,天道一念间。百万宇界持天,仙神夹天道,宇界万族挣天,天道轮回封仙神世界的起源,远古的神话,葬仙神的世界由我启、也由我终,“叶问天”一片叶子欲问天从此开启消失的神话。
  • 幽魂奇谈

    幽魂奇谈

    仙非一也。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法有三成,仙分五等,且看五仙之下的鬼仙如何保命于这修真大陆.....
  • 九阳剑歌

    九阳剑歌

    一剑名九阳,威力震八方;剑歌与九阳,仗剑天下狂。这里是修仙世界,带你走进中国古代最神秘的问道世界。
  • 佛说大金刚香陀罗尼经

    佛说大金刚香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妖精种植手册

    妖精种植手册

    世界辣么大,我想去看看。妖精辣么多,我想去收收。龙傲天(园丁)踏上了收集妖精的征途。
  • 玉钥匙门法

    玉钥匙门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空间传奇

    空间传奇

    煤矿工韩耀童鞋在在一次冒顶事故中大难不死,得到了来自异世界的超神器,本以为这流弊的日子就要来了,哪成想这物件整一废品啊!而且还整一寄生虫,不吃其他就要吃他。韩耀杯具了,没得说为了自己的小命,为了美好的明天明天,同学爆发吧!不过当韩耀回首的时候发现:额,好像爆发的有点过了!
  • 鹿晗那个少女,那个他

    鹿晗那个少女,那个他

    从未想过,从未试过,从未期待过,只想默默的在你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