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7700000001

第1章 荒漠上的小镇

澳大利亚的大漠没有唐代大诗人王维笔下“大漠孤烟直”的景象,铁矿石含量过高的大地,在烈日烧烤下,倒像一块灼红了的铁板……

1988年底,我在墨尔本的画展结束之后,一时兴起,背起画夹,决定向北作一次环绕澳大利亚的旅行,在异国他乡寻找创作的灵感。

中途由于一次误车改变了我的旅行计划,结果靠着搭顺风车我走走停停,最后来到艾丽斯泉(Alice Springs)。它是建立在澳洲中部荒漠上的一个小镇,几条穿越荒漠的公路在这里汇集。从地图上看,前面不再会有比这更大的镇子了。“西出阳关无故人”,感觉上我是到了中国的大西北边塞,唯一不同的是天气越来越热。蓝蓝的天空下,远远望去,一片垂直的热浪冉冉升腾,让人口干舌燥。我的出发地墨尔本城离这儿不过两千多公里,那里绿树成荫,芳草连连,十步之内必有一鸟。而这里极目远望,天上不见一只飞鸟,地上不见任何小生物。当带着一路的遐想跳下汽车,我被镇上的情景惊呆了:街上到处是黑皮肤的人,他们衣冠不整,像乞丐似的三五成群地在小镇上游荡。我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是谁?我从来没有听说澳洲也有这么多的黑人。街上还有一些脖子上挂着照相机、悠闲溜达的白人游客。黑人与白人的反差,在我心灵上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也让我对澳大利亚天堂般美好的印象打上了问号。

突然间,我看到一个黑肤色的人往前走来。他蓬头垢面,上身裸露,胸部和肚子上有好几处刀疤,长的有一尺左右。他穿一条不合身的西装裤,上面满是油渍,西装裤不要说没有洗过,看上去仿佛穿上后就再没有脱下来过。他反背着双手,挺直腰板,光着脚,踏着碎步走在车道旁。路边正好是一个可口可乐的商品广告,我所熟悉的颜色和这个人的模样形成了鲜明对照。一辆豪华汽车擦身驶过,卷起一股尘土,将他的长发吹得飞扬起来,但他好像没感觉到似的,仍然目光迟滞地走着。

我被这一情景震惊,急忙拿出相机,在距离他七米左右位置摄下了这个形象。我相信这是一张我从未拍到过的照片。

也许是快门的“咔嚓”声,也许被拍摄对象已熟悉这一切,他微微转过身,径直朝我走来。我看清他深陷眼眶中的眼球,四周的眼屎,还有脸上皱纹中的尘土。人还没有走近,他身上一股奇臭无比的味道先笼罩了我。

“谢谢。”我下意识地说了一声。他脸无表情地伸出一只手,掌心向上朝我平展过来。这只手明显和我们的手不一样,红中带黄,关节突出,掌上面的纹理深刻,有点像动物园中猩猩、狒狒的手。我惊慌地往后一闪,不知他要干什么。他不说话,似乎是懒得说话。我们互相对视,确切的说是我看他,他的眼睛并没有直对我的眼睛,好像我并不值得他看上一眼。十几秒钟后,我才突然明白:他是向我要照相酬金!

我抓过兜里的零钱,放在他手上,然后避开他的眼光,低头转身离开。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就是澳洲的土著。

这张照片不仅留在我的照相本上,重现在我的速写本上、油画布上,也如烙印般刻在我的大脑中,并将陪伴我一生。

艾丽斯泉小镇是位于澳洲中部的著名旅游区。镇上除了中低档的旅店之外,还有许多旅游品商店。货架上的商品主要是印有各种土著图案的汗衫、帽子和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土著特有的乐器,(即一种空树筒子做的长笛&;lt;Didgeridoo&;gt;)、木制的飞去来器(Boomerang)和很多画在画布上的土著绘画作品。土著画都是用小点组成的平面图案,乍看不知所云,只能从点的颜色、组合和图案上去感觉,看久了也许会喜欢上它,但要弄懂它却不是件容易事。

镇上专为游客开设的咖啡店到处可见。土著人对咖啡不感兴趣,但对酒和茶却十分喜欢。这里最多的店铺就是酒吧,我发现街边的几个酒吧已经聚集了不少人,都是游客,也就是说都是白人。土著人则会去属于他们自己的酒吧。

我走进一家酒吧,在吧台上要了一杯产自维多利亚州的啤酒,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在炎热的气候下,它比白酒或红酒更够味。

一口冰镇啤酒下肚,暑气消掉一半。酒吧不大,也有些年代,从横梁立柱和门窗的制作上,可以看出当年建造者的粗犷和力不从心,简陋得如同一个马厩。也许为了挡住野外的酷热,也许为了节省用料,酒吧的窗户窄小,室内灯光不够亮堂,和外面的白昼反差极大,我坐下来好久,眼前仍然一片昏暗。两个金发垂肩的白人姑娘,不着上装,晃动着胸前的一对乳房,手托酒盘,穿梭在桌子之间。男士们乐意而又耐心地倾听她们上前兜售,然后付钱给她们去代买酒水。于是,昏暗的房间中,只看到两对雪白的大奶子来回闪烁。

游客来自澳洲和世界各地,这从大家说话的口音就可分辨出来,也有附近的工人和农场主。那天正是周末,走进酒吧的人愈来愈多,供吧女穿梭的空间越来越小。不过,吧内的秩序极好。大家喝酒、谈话,在这里消暑和歇脚是一种享受。

这时,两位年轻人在我对面坐下。一位看上去就是来自都市,皮肤白皙,身材微胖,面孔精心修理;另一位则黑瘦健壮,胡子拉碴。黑瘦的那位抬手摘下头上的牛仔帽,大大咧咧地丢在桌上,小桌子一下子被占去不少面积,他又跷起了腿,看上去是个常客。那顶牛仔帽是袋鼠皮缝制的,从帽沿的磨损和斑驳的污痕来看,有些年头了。

“欢迎你来荒原上作客!”只听那位丢下帽子的黑瘦年轻人说着,并端起酒杯伸到对方的面前,白胖的那位也拿起酒杯迎上去撞了一下,“谢谢”,然后,俩人各自饮了一大口。

出国前我曾进修过两年外语,即使如此,我听澳洲英语还是有点不习惯,尤其是听这里的人说话我更是要集中精力。但听多了,并学着他们的口气说上几句,慢慢也就上路子了。眼前两个年轻人引起了我的兴趣,从接下来两人的谈话中我得知,白胖那位是律师,这次来看望在土著社区工作的老同学。五年前,两人毕业后曾来土著区旅游度假,钱用完了,就留下来打短工赚车费。不料,黑瘦的一位后来喜欢上这里,就留了下来。最初他在镇上一个学校教书,后来他办了一个电台,用两年的时间培训出三个土著青年来承担这份工作。现在,他在当地的土地管理委员会工作,其工作性质就是为土著人争取权益。

“愿意来这里接受挑战吗?像我当初一样,你一定会喜欢荒原的生活。”

“我不知道。”皮肤白皙的那一位说着停顿一下,好像在犹豫是否该把他想说的都说出来。

我重新对酒吧里的白人扫视了一遍,发现虽然都是白人,但其中并不都是游客,当中有不少人如这位黑瘦青年一样,衣着笑貌和言语间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一股“土”味。除了我这个唯一的中国人,可以简单地将这荒漠小镇上的白人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对历史、文化的寻求,不远千里、万里来看土著和荒漠风景的白人;一种是因为对历史、文化的责任,放弃现有的优裕来接近、帮助土著的白人。当然,除了那两个晃荡着大奶子的金发女郎。

刚仰脖喝完杯中的酒,金发女郎已经站在我们身边了。一块巴掌大的小布片儿遮在她的私处,她一只手高举托盘,以便尽可能地展示其妖娆的身材和巨大的乳房。她既前来收空酒杯,也收钱代客人买下一杯酒,可是我们已经把头转过来,并站起来,因为门外传来了激烈的大声争吵。

只见一男一女两个土著人在门外吵架,男的显然已经喝醉了,手指着女人用英语骂道:“FUCK”(粗话)!那女人也骂声不断,土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男的骂骂咧咧,摇摇晃晃朝女人冲过来,女的则迎上去一把就将男的推倒在地。男的仰面朝天摔倒了,他想爬起来,但喝多了,身体又胖,试了几次,竟然爬不起来,最后索性放弃努力,躺在地上,手指着天空和那女人对骂。围观的人笑了起来,但不见有人上前劝架。

老同学中皮肤白皙的那一位说话了:“坦白地说,我对这些土著人没多少好感。你看他们,不工作,整日吃政府救济金,用我们纳税人的钱喝酒闹事,还要冲我们脸上吐唾沫,凭什么?”他的脸因为喝了啤酒而有些红,但我相信,他酒后吐的是“真言”,他和为土著服务五年的那位同学很不一样。

“不能因为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来做结论。你还要看到这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和他们灿烂的民族文化,以及先前的白人给他们造成的各种灾难!”黑瘦青年摇着头说。

“所谓的灿烂文化我能看到的就是千篇一律的图案点画和长笛音乐。我总觉得,他们还处于落后的原始生活状态,与现代文明相去太远。”

荒漠小镇上土著人的外观和行为很容易给人产生“原始落后”的直观印象。“为什么会如此呢?”一个疑问划过我的脑际,我脱口而出地问道。

听到我的问话,黑瘦青年说:“因为土著人拒绝服从,换句话说就是对白人占领这块土地的反抗。”

当时我无法理解土著人为什么“拒绝服从”,后来我才认识到,为了这一“反抗”,土著人付出的代价真是太大了。

“你同情他们?”我说。

“他们不需要同情。”

“你就想帮助他们。”

“帮助是一件很难的事,他们只需要理解、尊重。几年下来,我发现改变不了他们,但我能使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小伙子最后对我说:“如果你对澳洲土著也有兴趣的话,我建议你去一趟北部澳大利亚的原始丛林,那里仍然生活着一个传统土著文化保留完好的群体。”

看着小伙子,我陷入了沉思:我所赞叹的文明是那么令人向往,而博大精深的现代文明,其实也可能是脆弱和有限的。

突然,人群闪开一条道,来了一老一少两个土著人。老人弓着背,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里拿着一根看上去极普通的树棍。四周的土著人都敬畏地看着他。老人下面穿一条短裤,上身穿一件红格子衬衣,看不出他和其他土著人有什么两样。那位在土地委员会工作的白人青年告诉我,土著人有自己部落的法律,长老按土著部落的法律解决纠纷。那树棍不是普通的树棍,它代表一种让人生畏的权力和尊严,而且它也是传递信息与精灵沟通的神器。听到他的解释,我对土著人的兴趣更大了。

女人见到老人出现,吓得低下头站在一边,躺在地上的男人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着什么,但手已经垂下来了。老人脸无表情,用树枝点着男子的脑门,嘴里咕噜了一句什么,然后就背转身向镇外的荒漠走去。那个土著少年上前扶起醉汉,东倒西歪地跟着老人离开了。

后来,我发现许多土著人当他们身处白人的社会时,很容易产生一种强烈的失落感,为了得到解脱,他们染上了一种“文明病”──酗酒。

同类推荐
  • 天界地界

    天界地界

    讲述作者(常年华)三次西部行,看尽八万里路云和雪,历尽艰难险阻,阅尽醉人景色。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讲述帕米尔高原无人居住区域、藏地至今尚未通车的墨脱县,以及那些遥远、路险、常人很难去的那些地方的所见、所听、所感。《天界地界(两疆穿行八万里)》是一本文化旅游读本,对于向往西藏、新疆旅游的读者起着向导作用。
  • 伦敦环城骑行记

    伦敦环城骑行记

    生于英国伦敦的查尔斯·乔治·哈珀(1863—1943)是著名作家及插画家。其足迹遍布英国公路和海岸线,留下多本自制行记。《伦敦环城骑行记》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本。在当时的伦敦,每个周末会有数以千计的伦敦人骑行六十到七十公里,环绕伦敦寻访国道亦或者历史古迹,而作者也正是其中之一。与其他旅行者不同的是,作者在骑行过程中记录下了当时伦敦周边大大小小数十处经典自然和人文景观;自绘精美插图贯穿始终,不仅为本地人,也为外地甚至外国人提供了一本极为优秀的伦敦周边旅行指南。
  • 梨花雪

    梨花雪

    分为在风中、梨花雪、真实人生三辑,主要收录了秋苇、在风中、鞭子、花开花落、秋日黄昏、活着、生命的缝隙、进入、伤害等作品。淮河与长江、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中的生活,化成了一篇篇散文。这些散文是独语式的,沉郁而灵动,具有着诗的质地和韵味。无论叙述还是回忆,都不是平板的陈述和再现,而是一种透过生命直觉抵达语言深处的文学性呈现。她的叙述气质和方式,是慢板式的柔静、飘逸与钝音式的坚硬相互渗透。
  • 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

    本书是著名旅行文学家简·莫里斯的巅峰之作,也是她的封笔之作。的里亚斯特是意大利东北部一座海港城市,曾经悄无声息,一度繁荣而后又趋于平静。作者以忧伤而甜美的笔触,融情入景,将人到暮年的通达和从心所欲表达的淋漓尽致。
  •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

    《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是《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系列丛书之一,《青少年必读的当代精品美文: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分为直下承担、直入本怀两辑,主要收录了让自己的心明亮起来、一片羽毛划过天空、故乡的寺、朽佛、去看弘一法师、洞山问禅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

    《智谋观止》精心收录了中国古代帝王高参治国安邦、治军用兵、断案决讼、平定动乱、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智谋故事。古代智谋大师从实践中创造和反复运用的那些招儿,不仅适用于当时,更能使今人获取通往成功的力量。本书强调古为今用,倡导积极正向的为人处世哲学,旨在启示今人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的困局中做出智慧的选择,从而走向人生巅峰。
  • 不曾得到,何谈失去

    不曾得到,何谈失去

    爱情是一个没有准确界限和定位的词语!有些事情明明知道结果,却还是选择放手一搏,孤注一掷!哪怕最后一无所有,万劫不复!也无怨无悔!
  • Boss凶猛:娇妻,有点甜

    Boss凶猛:娇妻,有点甜

    一次意外,她被传说中的霸道总裁缠上了。“总裁大人,你到底喜欢我哪里,我改好不好?”某腹黑男:“软萌萌、易推倒。”一咬牙,当晚,她不软萌、推不倒,各种胡闹。“总裁大人,我改了,放我走!”某男腹黑一笑:“改了更好,我喜欢。”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恍惚一梦

    恍惚一梦

    静静的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由开始的纯真无邪逐渐变为如今的多愁善感,心灵由简单变为复杂,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逃避的。懵懵懂懂走过了多少时间,翘首回望,原来成长的代价是如此的重。过去了的终究是过去了,我们唯有继续背起留恋的包袱,不断的前行着,直至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 醋染江湖

    醋染江湖

    富家少爷逃婚初入江湖,误入贼窝,遇上那绝世红颜,一个是风采翩翩,自小以诗书礼仪养性就好比温室里的兰花;一个是江湖人传冷面紫卿,腹黑冷漠的罂粟化身;初相见,她给他太多神秘,让他想要走近,大相径庭的背景和性格相互充斥中情愫悄然而生了,只是才子与佳人向来多爱慕者插足,心生诡计,有心分离……只道是江湖人情,仇怨难清,醋意漫漫,染血腥腥。
  • 冷涩天使:很想说爱你

    冷涩天使:很想说爱你

    自从见到蓝翎开始,蓝皓的生活就变得不一样了。蓝皓想赶走这个领养回来的所谓妹妹,她也想离开这里,可真正到要走的时候却又是想要挽留,又是万分不舍。一起经历了一次次磨难,就在两人关系才刚刚变得融洽后,以为一切将要风平浪静,却不想只是另一场风暴的开端。随着蓝翎丢失的记忆慢慢展开,当年父母溺水身亡的事故真相揭晓。到底谁是她生命里的路过,谁才会是她命中注定的臻爱?
  • 四明尊者教行录

    四明尊者教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花落尘埃两不知:风尘岁月

    花落尘埃两不知:风尘岁月

    那风尘没落的岁月,只留下她一个人在原地兜兜转转个不停。那些人来了,走了,哭了,笑了......她在原地像是诉说着什么转身,却只有自己。
  • 娘子请淡定

    娘子请淡定

    她能文能武,文是为了博得心上人的好感,武是为了配得上心上人。为了他,她上刀山,下火海,换来的却是他在她面前与别的女人成亲。心痛,心死!姐姐成亲的前一晚想自尽,被她救下,为保全家人的性命,她代替姐姐上花轿,谁知,她嫁的不是名满京城令她钦佩的二皇子北阳,而是,臭名远播的四皇子北易……本想在易王府度过余生,可是,臭名远扬的北易,居然屡次挑战她的耐性,她一忍再忍,想不到北易居然得寸进尺,好吧,忍无可忍,则无须再忍!老娘和你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