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百二十五卷,内帝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北宋宋祁(998~1061)、欧阳修等撰,前后费时十七年,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全书完成,由曾公亮进呈。其《进唐书表》称,和《旧唐书》比较,“其事则增于前,其文则省于旧……立传纪实,或增或损”。据统计,《旧唐书》帝纪三十万字,《新唐书》帝纪简化为九万字,内容还有所增添。《新唐书》删去《旧唐书》中六十一人列传,增写三百三十一人列传,还增加志三篇,表四篇。全书所载史事比《旧唐书》多,特别是晚唐时的史事,比《旧唐书》大为充实。但为了追求事增文省,因而有不少删节失实之处。
参加编修的人先后变动很大,实际上是由宋祁和欧阳修主持编写。宋祁始终参加编写工作,撰成列传一百五十卷。欧阳修是在设立唐书局十年之后奉命参加,负责编修纪、志与表,后来只完成帝纪和志的一部分。律历、天文、五行诸志为刘羲叟、梅尧臣等人所作。
《新唐书》所增列传多取材于本人的章奏或后人的追述,碑志石刻和各种杂史、笔记、小说都被采辑编入。新书诸志大多比旧志详细,食货志由原来的两卷增至五卷,有关屯田、和籴、矿产、职田、俸料等方面的内容,是《旧唐书》所没有的。地理志由四卷增至八卷,内容也有不少革新,大量记载全国各地修筑河渠陂堰的史实,有助于了解唐代的农田水利;还详细记载诸道、州、县上贡土特产的情形;逐一开列各地所设军府、军、镇、守捉,反映了唐代的军事部署情况;集中叙述羁縻州,有助于了解唐代各少数族的居住分布及其开发情况;又根据唐德宗时宰相贾耽的《皇华四达记》,扼要记述了唐朝与境外交通的七条道路,有助于了解唐代中原与少数族地区以及和亚洲各国的友好交往。其《艺文志》增补了《旧唐书·经籍志》所缺的中唐以后的唐人著作,甚为重要。
《新唐书》增写兵志、选举志和仪卫志,在正史中是第一次,为《宋史》以后诸史所沿袭。兵志简略记载唐代军事制度及其变化。选举志主要记载唐代官吏的来源、学校科举和官吏铨选、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新唐书》恢复了《史记》、《汉书》设表的传统,立宰相、方镇、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四表,共十五卷。四表对唐代宰相的任免,地方藩镇势力的消长离合,宗室支振的兴衰,以及曾任宰相的姓族升降等情况,提供了必要的资料。其中《宰相世系表》尤有特色,颇便于稽查人物。但自宋代以来,不断有人指出,它采用各家谱牒,多有谬误与遗漏。
新、旧《唐书》在保存历史资料方面,各有所长。《旧唐书》保存了唐实录和国史的大量原始素材,《新唐书》则广泛利用宋人所能见到的各种历史资料,丰富和补充《旧唐书》的缺漏。因此,两《唐书》的史料价值互有短长。
《新唐书》最早刻于北宋仁宗时,现存八卷(每页十四行);另有北宋十六行本,现存一百二十四卷;南宋刊十行本,现存两卷。涵芬楼百衲本《新唐书》即据上述诸书影印。清乾隆年间武英殿刊本流行较广。1975年中华书局印行的校点本是以百衲本《新唐书》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刊本整理而成,其中地理志部分校勘最好,校点本是目前最好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