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4300000014

第14章 林子建构的爱情世界———《给他》诗美描述

中国文学长期以来存在着中和之音的美学规范,“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义”、“以道制欲”等一系列的儒家诗教,使情感历来被规范在极其有限的范围和幅度之内。这种美学规范不仅积淀在迄今为止的中国文学里,也深深地积淀在读者的深层心理结构之中。人们熟谙旷夫怨女式的、或是劳动加爱情式的爱情诗,这两种模式的共同特点都是代人立言,严格说来这里面并没有属于作者自己的真正爱情,所以当80年代之初,林子为我们大胆地交出了她自己多年的情感珍藏的时候,一些人感到惶惶不安,更多的人心里却卷起了阵阵波澜,林子因此成为最受读者喜爱的女诗人之一。

在中国文学广袤的原野里,爱情向来是一块板结而贫瘠的土地,多数作家只是偶尔在这草丛中浅浅地涉足一下而已。在十年“文革”的特定历史时期,这片土地成为寸草不生的沙漠。但就像传说中的阿达拉魔杖,林子以爱情赋予的大胆与热烈,以一个女性真挚而多情的心,从荒凉的不毛之地唤出了一个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世界。《给他》的组诗,像一串长长的音符,大胆地抒写了一位东方女性从少女初恋到鬓染银丝的深情,袒露了几十年漫长的情感轨迹。这是冲决了传统文化与美学规范中陈腐樊篱的结果,这又是一位热情勇敢的女性所建构的只属于她自己的、独特而又完整的爱情世界,这样的爱情世界是中国文学史上所未曾有过的,因而实际上也是对一个崭新领域的开辟。

林子现象的独特还不仅仅于此。《给他》第一辑组诗52首,占去了林子爱情诗的大部分,包括其中最有魅力的部分,都写于50年代。当时林子并没有想到要发表,仅仅是和爱人之间的私人通信。正如《给他·第一辑之一》所说,“这赤裸的诗句只是献给你一个人的”。然而,当50年代的诗歌大多成为明日黄花,被人们所遗忘和摒弃的时候,林子的爱情诗却在积压箱底长达二十多年以后,于1980年公开发表,并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诗作奖,旋即结集出版、再版,引起人们广泛共鸣,因此,这不能不引起文学评论家们的注意。

如果认为,林子仅仅是在题材领域作了某些开拓或创新,那就不仅仅是不准确,而且未免太肤浅了。当我们的目光超越“题材”、“内容”这些非审美概念时,我们就会看到,在爱情这片土地上,林子不仅仅是拓荒:

只要你要,我爱,我就全给,

给你———我的灵魂、我的身体。

常青藤般柔软的手臂,

百合花般纯洁的嘴唇,

都在默默地等待着你……

———《给他·第一辑之三十三》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那种强烈而又新鲜的体验,情感的风暴掠过我的整个身心,从心灵深处传来长久的回声之后,我陷入了久久的思索。爱情,是以两性吸引为纽带的男女双方的精神共鸣,具有精神相爱与生理需求、社会性与自然性两重属性。正因如此,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也称爱情为性爱,在这里,爱情和性爱,二者是同义语,从这个视角考察中国文学史,不难发现,古代文学中的思妇诗是一种高度伦理化的夫妻之爱;现代的劳动加爱情(革命加爱情与之类似)则是一种高度政治化的男女之爱,实质上都是理性结构对感性生命力的压制,欲的成份极少,且多由男人来写,缺乏女性自己的爱情诗,女性的价值和情感实际上已经被抽空,成为某种绝对义务的附加物。林子第一次向毫无防范的读者交出了女性内心世界中最隐秘、最圣洁的一角,这既是女诗人心灵的大胆袒露,又是惊世骇俗的情欲独白,是真正从林子流淌着的血液里生长出来的艳丽的爱情之花,在长期深受儒家诗教压抑、缺乏作者生命体验与性意识的中国文学中,这花朵散发出强烈的、独特的芬芳。

林子的情感范式迥然不同于20年代湖畔派诗人的爱情诗,用汪静之的话来说,那是在周围封建势力的重压之下,“我是怎样地欣慰而胆寒啊”的低声吟唱,向往爱情,而又不敢大胆追求,歌声凄婉、沉郁,而林子的歌喉则犹如喷薄而出的火山,又如奔涌而下的黄河,大胆率真,音色明亮,热烈奔放,无所顾忌:

所有扭捏和胆怯的诗篇,

对你,都不适合;

你掠去了我的爱情,

像一个天生的主人,一把烈火!

———《给他·第一辑之三》

不,我不要。如果,

你藏在拘谨的面具下,

走进我的门口,仅仅问一声好,

含着羞涩的微笑,尽管

你的来临,带给我欢欣,

我也不愿,这样和你相见。

……

我只期待着,燃烧的

心的会晤,像闪电,

当我们的视线一旦相连;

任凭大地,在雷声中抖颤,

我们奔向自由的旷野,去寻求

那生命照亮世界的灿烂的瞬间!

———《给他·第一辑之二十三》

与“温柔敦厚”相关的美学规范是主张诗应写得含蓄、曲折,所谓“文贵曲”,反之则不能算诗。这作为一个美学规范固然有其魅力,至今也仍有相当影响。但康德曾指出,天才可以创造规范,当艺术家进行创造的时候,也必须把所有的理论规范完全抛开,只服从于心灵的激情和生命的召唤。林子的爱情诗是听凭心灵的激情燃烧和生命力驱遣的结果,因此充满了新鲜活泼的生命力。奔涌的激情裹挟着读者不由自主地随之而去,极大地扩展了爱情诗的表情幅度,加强了情感表现的力度和强度。

自古以来,人们始终在追求一种完美的两性之爱。这种爱是灵与肉的和谐结合,两性间的浑然一体,为爱而爱,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纯粹爱情。它是性爱,但又必须超越性,从而获得净化和升华;它是优美人性的表征,它把人们提升到一个至善至美的境界,它是始终萦绕着人类心灵的古老原型,林子的爱情诗是这种原始意象的再次呈现。林子说“我这一生中,如果没有经历这样的爱情,是绝对不可能写出《给他》来的”(《谈谈〈给他〉》)。这样的亲身经历,刻骨铭心的爱情,使富于艺术气质的林子对这一古老原型有着深刻体验,植根于集体无意识深处的创作冲动和创作激情,使林子尽管自认为是在这波涌浩瀚的情感海洋里畅游,但也不能不是在随波逐流:

我送过你一绺黝黑的头发,

在我们订婚的那天晚上;

它上面滴落过

纯真少女幸福的眼泪,

像一串最珍贵的珍珠。

那是我的心、我的生命哟

全部向你托付……

我送过你一片黝黑的煤块,

在我们分别那天晚上;

我把炽热的爱的烈焰,

深缩在它的心里珍藏,呵!

生命的火炬终将熄去,那一天,孩子们会从遗物中间,接爱这

爱的赠予,并看见它不灭的光芒……

———《给他·第二辑之四》

亲爱的———这呼唤把我们紧紧相系,

它时刻鸣响着,在我心的每次跳动里,

它像空气,伴随着我的呼吸。

人们说它时,永远是轻轻地;

但它的分量啊,谁又能够估计?

一旦我们的耳朵再也听不见声音,

在新的生命里,它依然活着,永不停息

……

———《给他·第一辑之四》

这不是表层的体验和廉价的赞美,而是千百年积淀于人们心中的爱与美的原形的深层体验,这是一个有限的、短暂的特殊个体对无限的空间、永恒的时间里流淌着的爱的体验。不是林子创造了《给他》,而是《给他》创造了林子。林子的爱情诗之所以能吸引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在他们的心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骚动,就是因为唤起了读者心中的原始意象,这个永恒的情结,叩动了他们的心灵,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感觉和内心经验。

林子的爱情诗完全是个人纯真爱情的表达,是只属于她自己的自然纯美的爱情之歌,由于这些诗是她当时“写给自己看”(《谈谈〈给他〉》)的,没想到要发表,所以这些诗才能摆脱种种遮掩和粉饰,直接成为少女真情的大胆流露和心灵的全然袒露。林子首先是一个恋人,然后才是一个诗人,林子诗中的“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抒情主人公,而直接就是诗人自己。诗中少女的温情、恋人的火热都不再是旁观者的揣度,而是真实自我的流露。“没有这支笔的帮助,这颗心里/满腔的深沉而又热烈的爱情/会把我活活窒息……”(《给他·第一辑之十七》),“这是一颗活跳跳的心哟,从不会/戴上保护的面具。它赤裸裸/来到世上,仍将赤裸裸离去……”(《给他·第二辑之三十八》)诗人的心灵直接外化为只属于个体的独特的和不可重复的艺术世界,带有强烈的非自觉性和非功利性。惟其如此,林子的爱情诗才能摆脱那个时代巨大的艺术标准化模式单一样式,而是作为爱的私语成为真正的艺术。《给他》大部分写于50年代,但它不属于那个时代,它只能属于今天,也会属于明天。它曾穿透三十年的历史浓雾而仍然艳丽不衰,浓韵不减,这不能不表明,在这组爱情诗中,蕴含有人类永恒的情与美。

进入80年代,一群青年人为中国诗坛带进了一股清新、激荡的艺术空气,带来了一种新鲜的美学体系。针对以往个体价值被无所不在的群体意识所消融,他们宣示了纯粹属于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庄严和神圣,第一次令人心悸地入了人性的深处;针对过去文学要对生活作镜子式的被动反映,他们强调诗人和文学都有超越的自然权利和自由,诗人必须创造,并在创造中寻回审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林子写于50年代的这组爱情诗里,已经具有了这个美学体系的散在萌芽。政治、历史、社会的变迁往往改变着美的某些观念和形态,但是美的最深层的基本特质却是永恒的,无法改变的,因为它源自大写人的最深层的情感,只有具有美的真知的勇敢的人,才能在政治、历史、社会多变的迷雾中,聆听着自己跳动的心音,寻觅到美的永恒的真谛,探索到超越时代、超越观念的鲜活的诗美。谢冕曾把这种探索称之为“冬末滚过灰暗天边的沉雷”(《文学的绿色革命》66页),毫无疑问,林子那柔美然而勇敢的嗓音也汇入这沉雷,滚过这大地,滚过人们的心头,激起人们多样的情思。

当前,一些女性作者力图摆脱过去女性文学柔弱婉约、缠绵忧郁的传统,不再致力于女性体验而追求男性气质,向着粗犷阳刚的美学风格发展。对此,一些评论家誉之为女性文学的“当代素质”、“新的美学风貌”,并断言女性诗歌将向无性化方向发展。这一种艺术探索而言,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女性是否应该有一块属于她们自己的瑰丽的天空?完全抛弃大自然所赋予的女性美、柔婉美,是否也是一种人性的异化?林子爱情诗的引入注目,是否与诗中时时发散出的浓郁的女性美的特质有关?

亲爱的,请答应我一个小小的要求:

你来这儿可不许到处打听———

那终日站在眼前的维纳斯侧着脸儿,

装作没看见我那抑制不住的微笑,

从心的深处涌上来,每当读着你的信,

桌上那排美丽知情的诗集啊,

它们顽皮的笑常常惊醒我的痴想……

这支忠实的笔,是懂得沉默的,

它洞悉我灵魂里的全部秘密;

还有我的小梳妆盒:明亮的镜子,

闪光的发带和那把小红梳子,

都看见过爱情怎样把我装扮,用那

迷人的玫瑰花束……可别询问它们啊,

亲爱的,不然我会羞得抬不起头来……

———《给他·第一辑之二十五》

这里的情调、气氛都是女人所特有的。通过一些细微的东西如镜子、发带、梳子、玫瑰花束等,在爱人到来之前躲在房间里悄悄打扮,使初恋少女娇羞、爱美的心态与似水柔情,充分外化为可触模的感性形象。而“明亮”、“闪光”、“红”、“迷人”的色调,正是热恋中的少女充满内心幸福的流溢。这种心态的表露极为传情、传神。林子的整个爱情诗都笼罩着这样一种柔美浓郁的抒情风格,展现出充分女性化的特点,这些特点从表层来看,似乎仅仅是个艺术表现方式问题,但就其更深的层面来看,它实际上是女性对爱情独有的感受和传达方式,因而具有特殊的美的魅力,使读者心里的情思或是轻轻荡漾或是低迥起伏、绵绵不绝。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女性心理体验的丰富性和细腻性远胜于男性。林子的诗正是如此,一些难以为人们所注意的细微的情感涟漪,都被林子敏感的心灵准确地捕捉并展示出来。在这些诗里,充满了女性的聪慧柔情,有着女性心理的微妙和别致,这是一个由女性所独有的感情和心理所染就的情绪世界,展现出全然不同于男性世界的绮丽风情,令人不得不为之深深迷恋。“这是充分女性化的诗”(谢冕《她们的诗》第11页),准确地概括了林子诗歌的艺术风格,道出了林子情感世界的独有风韵。

(《文艺评论》1990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追踪蓝宝石

    追踪蓝宝石

    一年一度的蒙特卡罗"金小丑"奖国际马戏大赛紧张表演之际,一位正在表演的中国女孩忽然倒地身亡。与此同时,贵宾席上方传来了一声刺耳的尖叫!从北京赶来蒙特卡罗参加国际刑警会议的李警官在现场发现了一枚蓝宝石,并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失踪七百年的蓝宝石十字架忽然出现、蒙特卡罗谋杀、杂技团团长家突遭爆炸、神秘的"密友"以及隐藏在《马可·波罗行记》中的线索……这一切究竟和蓝宝石有着什么关联?在这颗蓝宝石的背后,究竟隐藏有什么天大的秘密?
  • 2012≠世界末日

    2012≠世界末日

    "2012年的12月21日,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吗?据玛雅人所创制的“卓金历”所言,我们的地球现在已经处在所谓的“第五个太阳纪”了,运动着的地球以及太阳系正在通过一束来自银河系核心的银河射线。这束射线的横截面直径为5125个地球年。换言之,地球通过这束射线需要5125年之久。那么,按照玛雅元年算起,公元前3113年加上5125年,本次文明终止的时间就在公元2012年。事实上,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上,对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已经有过很多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已经验证了足够多的世界末日预言的荒谬性。看完本书后,一直惴惴不安的你,或许对世界末日的会有另一个全新的答案。"
  • 美丽之惑

    美丽之惑

    这些故事囊括了引起关注的所有元素:金钱、权力、美酒和秀色,可谓: "金钱与权力齐飞,秀色共美酒一色"。
  • 谁为谁憔悴

    谁为谁憔悴

    山区青年石大川通过考大学从农村进入了都市,毕业后为生计他以“晓雄”的名字“服务” 于都市的富婆们。开公司的种文欣感情上屡受挫折,她在晓雄这里得到了慰藉,于是用金钱买断了晓雄的自由。钟文欣的女儿钟蕾天真纯洁,在网上结识了“黑马王子”并身不由已地爱上了他。石大川就是“黑马王子”,他在网上是纯洁而昂扬的。作者对人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 三杯茶

    三杯茶

    “《三杯茶》是一本堪供借镜反躬自省的好书,我们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我们能送给我们的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吗?我相信读了《三杯茶》,会让我们深思谦卑反省,“顽廉懦立”。是的,波斯俗谚: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只要我们肯择善固执,“莫忘初衷,善爱善爱。《三杯茶》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三杯茶》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三杯茶》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热门推荐
  • 如何减轻压力

    如何减轻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能,一个普通人充其量也只不过使用了其潜能的十分之一。适度的压力是动力,对人大有益处。如果压力过度,就会千万生理方面的反应,心跳加快,骨肉紧张,血压升高,背痛,腹胀,失眠等等一系列症状。接着是各种各样的疾病蜂拥而至,比如心脏病,胃溃疡等。据调查75%的疾病是由于过度的压力造成的,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反应:忧虑、沮丧、恐惧、消沉、心悸、急躁......过度的压力像一个狰狞的魔鬼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心灵,生活甚至生命。所以减压刻不容缓;减压迫在眉睫;减压势在必行;减压十万火急!
  • 兽血梵天

    兽血梵天

    长刀所向,有我无敌。刀光所过之处,无数强者皆为蝼蚁。萧鹏手握三尺长刀,一路浴血向前,踏上了征服诸天万界的道路。
  • 只能爱着你

    只能爱着你

    爱她没有理由,不管她爱不爱我,只要她幸福,但是如果有一天她需要我,我就会为她付出我的一切‘小小,爱你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本能,如果想要我停止爱你除非我死亡的那天’。
  • 奇思妙想之旅

    奇思妙想之旅

    一个弱冠之龄的少年经历的一些事情。还有就是乱七八糟的想象,称为奇思妙想故作文艺的感慨。
  • 修真异次元

    修真异次元

    一个少年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被一圣界至尊收为徒弟。从次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宁可悔过,不可错过

    宁可悔过,不可错过

    正当年华,在这个最为普通的时期,遇到我的那个他。我爱你,你刚好也爱我。没有谁可以更改你我的历史,同样没有谁能够改变你我现在的想法,同样不能阻止我们想要的未来...
  • 丧尸天下

    丧尸天下

    大家好,你们看了我的书,不好看请向我投诉哦。
  • 术御

    术御

    上古传说,万年之前,妖魔横行,鬼哭狼嚎,生灵涂炭,故传仙术,以意御之,名曰术御.姬渃·越夜以七子之士谋定天下,创造姬渃王朝分封镇国七雄。时隔百年紫家,木家,神墓家分别出现三位人杰,紫家紫愛狸,木家木叶·瑾,神墓家神墓·风霜共称西川三杰。黎明前的黑暗即将到来。一场角逐的游戏即将开始。
  • 一指倾天

    一指倾天

    这世间没有一帆风顺。修仙,逆的是天,三灾九难层出不穷!虽天灾无情,可偏要在其中浴火重生!英雄,美人,情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