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6600000015

第15章 哈雷彗星的发现

这是1758年的12月25日,圣诞之夜,正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时,在德国德累斯顿市郊外的一幢房了里,却有一个名叫帕里兹的业余天文爱好者,把一架2.4米焦距的天文望远镜对着漆黑的苍穹,目不转睛地在繁星间一遍义一遍地搜索着。这样大约三四个小时工夫,他终于看到了他盼望见到的奇观:一个硕大的星体,不时变幻着光彩,拖着一条长长的大尾巴,像是一列准点到达的列车,按着他预知的路线,风驰电掣般出现在他的望远镜里。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跳起来欢呼道:“哈雷,我看见它了,照您的指点,我看见它了!”

其实,等着看这颗神奇星体的不光是业余天文爱好者帕里兹。早在大半年前,就有许多天文学家守在天文望远镜前等着一睹它的“芳容”了。而到了12月,全世界的天文台都处于高度的紧张之中。从月初起,他们就纷纷把天文望远镜伸向天空,迎候着这位未名的天外之客的光临。其中最有耐心的要数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梅西耶了,他从1758年元旦起就守在天文望远镜前翘首以待了,这样足足等了一年又21天,才在1759年1月21日如愿以偿,成为第一个“按时”等到这颗星体的专业天文学家。

那么,这颗神秘的星体究竟是什么呢?人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守候着它的光临呢?而且又是谁向人们预告了它将要出现的消息呢?要解答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得从哈雷说起。

哈雷是17世纪后半期名垂青史的伟大天文学家,1656年11月8日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富商之家。哈雷尽管不是早慧的神童、天才,却凭着刻苦学习的韧劲,读书时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673年,年方十七的哈雷考入牛津大学学习,在这所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高等学府里,他学到了许多数学和天文学的知识,并且醉心于天文研究。在读大学二年级时,就撰写论文指出著名天文学家开普勒的错误。1676年,在他升入大学四年级时,他的父亲病故了。哈雷获得了一笔为数不小的遗产。那时,他听说截至当时为止,所有的天文研究机构都建立在北半球,还从未有人在地球的南半球上观察过星星。对天文学的痴迷,使年轻的哈雷下定决心,弃学去南半球建立一所天文研究机构,使自己成为填补这一空白的第一人。就这样,他怀着丧父的悲痛,带着两个年轻助手来到南纬16°的大西洋圣赫勒纳岛上。圣赫勒纳岛距英国本土11000多公里,乘当时最先进的多帆商船要花100多天时间。他们一路辛劳,登陆后便忙着勘测、选址,终于在1677年1月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南半球的第一个天文台,开始了艰苦的南天观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哈雷不久就出了成果,提出了著名的“恒星不恒”的理论。原来,按照古希腊人的认识,恒星的取名,就说明它们是些“固定不动的星星”,连后来的大天文学家如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也都是这样认为的。但哈雷把自己测编的《南天星表》与从前的星图相比较,发现天狼星、大角星和毕宿五这三颗很亮的恒星的位置,既与古希腊天文学家测量的结果相去甚远,也跟近时代第谷的星图不相吻合。哈雷反复对照,苦思冥想,认为这一现象只有用“恒星不恒”才能解释,对于恒星是恒定不动的认识,完全是因为它们实在离我们过于遥远,以至于在短时期内人们觉察不出它们的运动,因此产生这样的误解。哈雷的这一理论,在天文学上开创了对恒星运动的研究,是天文学的一大突破。

在观察中,哈雷还发现由于金星在地球轨道内运行,所以它总有机会跑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位置上。这时,人们就可以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金星从日面上缓缓经过的现象。这就是天文学上所谓的“金星凌日”。“金星凌日”的现象每隔8年和235年交替发生2次。哈雷提出,可以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在地球的不同地点进行观测,根据得出的数据推算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可惜哈雷在提出这一设想后没能等到下一次“金星凌日”的来临就与世长辞了,但后人运用哈雷的方法,算出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相距14950万公里。直到今天,这个数据还没有被新的测算结果代替。

那是1682年的一天夜晚,哈雷正聚精会神地在观察星空,突然见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怪物:它披头散发,拖着一条摇曳不定的闪着光亮的“尾巴”,扫帚似的横空掠过,一下子神秘地消失在宇宙深处。哈雷知道这就是彗星。

彗星,中国人俗称“扫帚星”。它的出现,被视为一种不祥之兆。在欧洲和世界上别的地方,人们也用惊恐的目光来看待这个昙花一现的怪物,因为人们同样把它看作是灾难降临的先兆。所以,从很早很早起,人们就把出现彗星的时间记录下来。中国是第一个记录彗星出现的国家,最早的记载是公元前611年。在600多年后的公元66年,欧洲的法国才记载了那年出现在中东耶路撒冷的彗星。

刚刚消逝的彗星给哈雷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无法用眼睛去追踪观察那颗稍纵即逝的星体,就运用大脑进行思索,在思索中探寻它的奥秘。他从1337年到1698年这300多年间浩如烟海的天文资料中去寻觅彗星的踪迹,编出了一张古代彗星记录表。这张表上共有24颗彗星,哈雷先把它们的运行轨道一一计算出来,然后反复进行比较,结果他发现不久前消逝的那颗彗星,与1531年和1607年出现的两颗彗星的运动轨道竟是如出一辙。哈雷心里一亮,他问自己:这三颗彗星会不会是三次出现的同一颗彗星呢?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他又扎进有关彗星的资料堆里,一丝不苟地埋头计算着,计算着……

终于,他确认自己的推断结果是完全正确的。1720年,64岁的哈雷出任格林尼冶天文台台长,成为皇家天文学家。这时,他才将自己的发现公布于世:“人们于1682年观测到的那颗大彗星,实际上就是1607午出现的彗星的又一次回归。”他并目—预言:“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或1759年初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可惜,哈雷在1742年因积劳成疾不幸离开了人间,终年82岁。他没有能够亲眼看见自己预言的实现。可是,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天文学家都对哈雷的预言十分重视,所以,在预言的时间到来时,他们纷纷架起望远镜,瞩目星空,翘首迎接这颗彗星的再—次回归。

1758年12月25日,就在哈雷离开人世16年后,这颗彗星果然如期而至,而家住德国德累斯顿市的名不见经传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居然幸运地成为第一个发现它的人,难怪他要如此欣喜若狂了。哈雷的预言被完全证实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哈雷预言的证实,证明彗星也同别的行星一样,受万有引力定律的支配而绕太阳运行。自从哈雷提出他那著名的预言以来的二百四五十年中,哈雷彗星已经循规蹈矩地如期“回归”过四次,先后于1758年、1835年、1910年和1986年出现在地球上空。

根据哈雷预言的彗星出现规律,天文学家计算出1910年5月18日哈雷彗星恰好在太阳与地球间穿过,那时它与地球的距离是2400万公里,而它的尾巴长达2亿公里以上,这样显然在这一天的某一个瞬间,它的尾巴要扫过地球。人们想像,这情景将会像一头巨鲸的尾巴扫过一只海龟蛋一样,可怜的地球不是被击得“粉身碎骨”,也一定会被扫进万劫不复的深渊。还有人说,彗星中含有一种叫氰的剧毒气体,彗星的尾巴扫过地球时,即使没有损伤地球,可是它带的氰也会毒化大气,人类将集体被毒死。一时间,人心惶惶,许多人不知所措,有的自杀,有的变卖家产尽情挥霍,而更多的人只好坐以待毙。可是,当这一天来临时,人们发现地球在彗星的尾巴里穿行了几小时,结果一切都安然无恙。

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彗星有了更多的认识。原来,彗星的结构非常奇特,它由彗头和彗尾两部分组成。彗头又可分为彗核和彗发。彗核的组成成分是二氧化碳、氨、甲烷、氮等凝成的干冰,当它接近太阳时,阳光使边缘的冰块气化发光,形成一个发光的晕,叫做彗发。彗头中的气体和尘埃被太阳光压推向相反的方向,便形成总是背向太阳的长长的彗尾,彗尾的质量非常小,小到几乎与真空不相上下,所以即使扫到地球,也如同轻风拂面一般。就是彗核也不过几吨重而已,要是撞上地球,也不过像皮球打到大楼墙上。所以,把彗星与地球的“接触”看作是“世界末日”真如“杞人忧天”一般可笑。

1986年2月9日,哈雷彗星又一次回归,科学家们已经用最先进的仪器对它进行探测,并抓捕到一些彗核物质进行研究。彗星——这个庞大而空虚的星体的奥秘正在被人类一步一步地揭开,而哈雷是揭开它的奥秘的第一把钥匙,是彗星研究的奠基人。

同类推荐
  • 科学博物馆

    科学博物馆

    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位于馆前路,健行路、西屯路、三中路交会处,是国内第一座科学博物馆,属十二项建设“文化建设”之一,占地广大。全馆拥有最现代化的科学设备,规模可与其他先进国家比美。馆内可分科学中心、太空剧场、立体剧场、资讯大楼、生命科学厅、中国科学厅、地球环境厅等建筑,馆内的陈设结合科学资讯与声光效果,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太空剧场是一个内部倾斜30度的半球体空间,全天候影片放映,身历其境的感受,是最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
  • 当代世界科技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科技创新与发展问题研究

    本书介绍了世界各主要国家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崛起的路径,还搜集了相关数据,作为例证,便于研究掌握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情况。
  • 宇宙进化史

    宇宙进化史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有多古老?宇宙中有多少个星球?除了地球以外,宇宙中还有多少个有生命的星体?神秘莫测的宇宙充满了秘密和传奇,而我们所了解的宇宙,不过是浩荡沧海中的一小小粟而已。
  •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天文百科知识博览

    《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是一本献给天文爱好者的书籍,也是同青少年朋友分享天文科普知识,掌握各种天文观测常识,了解最新天文探测成果的书籍,内容主要包括宇宙、太阳、太阳系外天体、星系、星云、银河系、银河外星系、恒星、行星、太阳等等。《巅峰阅读文库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天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超越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科学故事会

    科学故事会

    本系列分为三辑,共12分册,故事题材多种多样,有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冒险小说、惊悚小说等类型,书中穿插之科普点涉及热门科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地球科学、物理科学、生命科学等,充分满足不同口味的阅读爱好者。
热门推荐
  •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错位童话,我们之间

    我们之间就像一个童话故事,可是我们却没有故事那样美好,因为我们的故事属于错位童话。
  •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大小姐的贴身护卫

    一个震惊世界的杀人狂魔,迫使华夏绝密影子特种部队的至尊王牌秦帅出马,保护刁蛮任性的首富千金唐雨若,从此天雷勾地火,要不完的幸福生活……
  • 王,虐爱

    王,虐爱

    漠璃深爱着王,但她的爱始终没有暖化他,她被伤的体无完肤,临走前,“王,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爱上你”。……五年后,她重新回归,他们会发出怎样的火花呢
  • 都市之全能王者

    都市之全能王者

    凌天:所有的敌人都准备好吧,你们的噩梦将要出现
  • 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

    古老而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像母亲的乳汁一样,浸润着宽广而深厚的黄土高原,三秦大地留下了中华民族先祖光辉灿烂的足变迹。沧海桑田,遥远的历史早已被漫漫黄土所尘封,昔日的熙熙攘攘也被无尽的岁月所淹没。
  • 裸变之学生时代

    裸变之学生时代

    汪路远,平凡县城的一个平凡孩子,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其他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却不知为何有了种种不寻常的地方,有亲情的牵绊,有爱情的追求,有痴情的伤心,有复仇的迷惘,有嫉妒的惨剧,也有幸福的温暖。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后呢,性善还是性恶,无法捉摸,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永远在变化,赤裸裸地变化无时不在,只有盖棺,才有定论!
  • 冰界女帝:妖孽进怀里来

    冰界女帝:妖孽进怀里来

    她,墨祭泪,天才第一杀手加神偷,无所不能。没想到因一块玉佩穿越异世,在女尊时代里,桃花朵朵开。
  • 不知未来会不会拥有宿韵

    不知未来会不会拥有宿韵

    在学院的最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小信箱高高的挂在一栋诺大房子的墙上。远远望去,那栋房子像触摸不到的光,只能观望,不能触碰……在爱芙罗黛蒂学院上演了怎样的一段华丽的故事呢……让我们期待
  • 烟云满时空

    烟云满时空

    一场奇怪的火灾,迷离的身世,烟云一次又一次的卷进莫名的时空,见到20年前的景象,追查身世的同时揭开了一个隐秘的异能族群。这个族群与开启平行时空到底有什么关联,异能者身上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平行时空中其他空间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这一切的秘密终将在一次终极之战中显现。
  • 站在白果树下

    站在白果树下

    我那天站在白果树下面,看着绿中带黄的树叶,心里毫无感情,冷漠席卷我的一切,痛苦在心里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