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5800000051

第51章 我是记者,我在一线

省广电总台广播新闻中心 史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甘肃广电总台大楼突然发生剧烈摇晃,正在四楼办公的我意识到:地震了!当人们还在万分惊恐当中纷纷跑到室外避震时,我立刻拿着采访机跑上了街头,采访了几位惊魂未定的群众后,我又打车赶到了省地震局,此时时间还不到下午3点。在得到省地震局的文字材料后,我在随后4点的整点新闻中播出了《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我省中东部震感强烈》的消息。

5月13日上午,甘肃广电总台领导派出3路记者分赴陇南灾区,出发前我们已经得知陇南灾情较为严重,尤其是和四川重灾区青川县紧邻的文县和外界已经失去了联系。那里的灾情究竟怎样?后续的救援安置工作将如何开展?灾情就是命令,灾区就是战场,我和电视新闻中心记者张健、陶晓鹏被编成一个报道小组乘坐一辆越野车,一路驰骋,直奔重灾区——文县!

13日中午从兰州启程,越往南走,眼前的情景越令我们心惊,随着青山上一道道被地震撕裂的土黄色“伤口”越来越多,路越来越难走,这时我们逐渐意识到:甘肃灾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经过近10个小时的颠簸,到达陇南市已经是晚上10点半,车上的人都已疲惫不堪,是休整一下明天再走,还是连夜赶往文县?记录历史、迅速报道新闻的神圣使命激励着我们,文县的灾情催促着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到文县去”的念头一刻也没有动摇,我们决定:日夜兼程,赶赴文县!

汽车出陇南市时,有当地司机提醒我们:前方有些地方路断了,只有小车可以勉强通行,越野车有可能过不去,尤其是高楼山十二道拐一段,路况非常糟糕。然而此时已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犹豫。一路前行,到处都是大面积的山体滑坡,沿途有多处塌方,路面上布满了碎石甚至是巨石,这也是地震后未经清理的最原始的路面。目光所及,车灯照亮的区域一片昏黄,个别路段甚至有比我们汽车还要大的巨石横亘,头顶不时有石头滚落,沿途一些被落石砸得面目全非的汽车让我们更加担心,大家在车上都默默无语。凌晨2点多的时候,一辆翻倒的长途大巴车突然出现在了我们视野里,车体被滚石砸的已经扭曲,几具还没有来得及处理的尸体就放在路旁,漆黑寂静的山间公路上,我们第一次感到了死亡竟然离我们如此之近。而十几个小时保持精神高度紧张的司机赵元伟已极度疲劳,眼皮不停地打架。我们3名记者看赵师傅实在撑不住了就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守着他打一二十分钟盹儿再拍醒他继续前进。陇南市到文县的路即便在正常情况下的白天,也是弯多坡陡,相当难走,更不用说在这个滑坡、塌方、落石不断的夜晚了。就这样磕磕绊绊,14日凌晨5点半,我们终于到达文县县城,这一路,我们连续奔波了16个小时,也成为省内第一个到达文县的媒体报道组。

到达文县后,我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地震后的文县已成为一座“孤岛”,县城停水、停电、通讯中断、店铺关门,食品、饮用水、汽油都十分紧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白天跋山涉水深入乡村、农户采访,晚上趴在柴油发电机旁制作稿件,休息时便和其他记者露天挤在一张床垫上或是在车里睡一会儿,但梦中时常会被强烈的余震惊醒……5月14日下午4点多,四川青川发生6.4级余震,这也是“5·12”大地震以来最强的一次余震,震中距离文县碧口镇仅16公里,碧口镇强烈摇晃了近一分钟,我立刻和甘肃台做了现场连线,播出的背景音响中还有东西跌落的声音和“地震了,快跑!”的喊叫声。

由于此次采访任务量较大,我们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甚至通宵达旦。炎热的天气、肆虐的蚊虫、不规律的饮食,使我患上了热感冒,咳嗽不止并伴有腹泻,但依然深入文县的碧口、范坝、中庙、铁楼、尚德、城关等受灾重乡镇,采写了50多篇稿件。除了给本部门采写稿件之外,我每天还承担了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广东南方卫视、甘肃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广播、经济广播、农村广播、阳光调频等媒体的电话连线任务,这种工作状态我一直持续了16天。

期间,我跟随部队采访了近10天,而每天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地震后路不通,老百姓和外面失去联系,看到解放军来了,他们甭提有多高兴;震后物资很紧缺,他们将自己本来就不多的水和食物送给战士们;子弟兵进村时,当地老百姓夹道欢迎,离开时,都到村口送别,那感情真挚的动人场面是多少年来很少见到的。在灾区,部队不只救灾疗伤,同时也是老百姓心理上的“定心丸”,哪个地方去了部队,那个地方百姓的情绪就最稳定。

武都区郭河乡川子山村地处山顶,村民们都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非常艰苦。因地震后泉水被堵,村民们面临喝水危机,兰州军区红军师金刚钻团奉命前往救援。记者在这个村打通道路的工地上看到,现场温度高达摄氏33度,官兵们挥汗如雨,却没有一个人去喝水。一打听才知道,因为村里非常缺水,仅有的饮用水都是村民将村子所有的水集中起来,供给部队的,所以战士们舍不得喝。而且,战士们为了减轻当地老百姓的用水困难,每天不洗脸,尽量少喝水,隔几天才抽空到山下的河边洗一次脸。

文县碧口镇有600多名救援官兵,其中家在四川重灾区的战士就有40多名,虽然他们的家里都不同程度地受了灾,但这些小战士却都坚守在抗灾一线。有一个叫任布扎西的藏族战士,家在重灾区四川阿坝州黑水县,地震过去4天后都和家人联系不上,心情非常沉重。部队首长知道情况后,通过电话联系到了他的爷爷,还了解到他父母都在一线救灾。听到这一消息,扎西非常兴奋。后来,父亲打电话嘱咐扎西:要好好干活,听首长的安排。扎西说:“你们放心,人民子弟兵就是人民的儿子,我要把全部力量奉献给灾区。”

羌族战士王茂林家在茂县,地震后第六天才和姐姐联系上,姐姐告诉他,父亲还好,但一直没有妈妈和奶奶的音讯。听到这消息后,瘦小的王茂林变得更加沉默,但干活很卖力,似乎将自己联系不到亲人的压抑情感全都用在了救灾上,始终跑在最前面。老百姓知道情况后,就不让他进入已经摇摇欲坠的房屋中去帮他们清理粮食及物品,并很心疼地说:“你已经失去了亲人,不能再去冒险了。”

今年20岁的红军师某团7连战士高照军来自四川广汉,地震发生后,他始终没有和父亲、姐姐、外公取得联系。记者见到高照军时,他已在救灾一线坚守了8天。谈起老家的情况,高照军很平静地说:“家里那边联系不上,担心也没用。这边百姓更需要我们。”

朴实的话语,坚强的战士!在救灾一线,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战士。他们顶烈日,冒风雨,天当被,地当床,十几天下来,衣服、鞋子磨破了也不喊苦喊累。他们将失去亲人的痛苦深埋心底,把满腔真情都奉献给了灾区的乡亲,而灾区群众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骨肉至亲。

5月16日,兰州军区某集团军红军师派出一支医疗突击队和两支抢险突击队从水路逆流进入道路尚未打通的范坝乡严家村。一到严家村,官兵们就冒着不断余震带来的危险,在废墟中清理粮食及贵重物品。连日的高温和高强度的劳动,使战士的体力严重透支。严家村71岁的老奶奶高国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拖着行动不便的腿脚,提着一壶开水,步履蹒跚地爬上土坡,给解放军战士送水。我采访她时,大娘流着眼泪说:

“解放军是来救我们的,他们没水喝,我看着心疼啊……”陇南市有一位老人,家里4口人全部下岗,家庭月收入只有微薄的300元,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家里最值钱的就是3头大肥猪。地震后,老人毅然把价值7000多元的3头猪全部捐给了救灾部队。7000元对这样一个低收入家庭来说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老人却说:“猪没了,可以再养,战士们有了力气可以救更多的人。”

驻扎在文县碧口镇的兰州军区红军师金刚钻团官兵怕给震后物资匮乏的当地百姓增加负担,便不上街采购食物、蔬菜。

虽然每天要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清理废墟,劳动强度很大,但战士们每顿只吃馒头和咸菜。当地老百姓知道情况后,含着热泪将自家的青菜、土豆、米面拿出来送给战士们,可战士们总是推辞,不肯接受,一位老大爷捧着一盆鸡蛋甚至跪在地上要战士们收下……

在灾区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每当我看到这些场面,我的眼睛便有些湿润,当然,这是感动的眼泪!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之后方显大爱!有了这样的军队和这样的人民,我们什么样的难关过不去呢?作为一名记者能参与到这次抗震救灾报道中,能把我看到的这感人的一幕幕报道出去,我感觉到既高兴又光荣,因为灾难来临时,我在一线!

同类推荐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近年来,随着传媒制度的创新,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快速投入到传媒产业发展中来,引起传媒产业结构的急剧变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日益凸显。本书是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最新成果,运用经济学相关理论,并结合深入的实证分析,阐释制度因素和市场供给因素对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提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
  •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电视新闻语体研究

    对于语言,我们既可以作历时的研究,也可以作共时的研究。在作历时研究时,我们常把所要研究的对象语言划分为几个不同的时段。比如,对于古代汉语的历时研究,常区分为上古、中古、近代这样几个时段;而上古、中古、近代则还可以再进一步区分为更小一些的时段。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整个古代看做一个时段,对汉语作一种泛时的研究。我们在作共时研究时,似乎也存在跟历时研究类似的情形。所不同的是,历时研究区分出的是不同的时段,而共时研究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语体;前者是历时的、纵向的切分,而后者则是共时的、横向的切分。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

    《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遵循形式和意义、描写和解释、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三大原则,详细讨论了递进的语义系统,从意义出发给递进范畴进行了分类,并寻求形式上的验证。在对客观语言事实充分描写的基础上,又从语义、语用、认知、逻辑等各个角度,对一系列与递进范畴有关的现象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了递进范畴的本质特征。该书还在语法化理论的指导下,加强了对递进句式的历时研究,有意识地将递进现象的共时变异同历时发展结合起来研究,不但探寻了汉语递进范畴的发展演化历程,而且还对递进关系共时平面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出了历时的解释。
热门推荐
  • 下辈子再陪你走

    下辈子再陪你走

    进入大学后,他和她们两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他们之间的误会,他们之间的喜悦,如同我们自己身临其境。或喜或悲,或哭或笑,或痛心或懊悔,或称快或开颜,感情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超级大亨崛起

    超级大亨崛起

    系统在手,货源我有!辉煌的人生除了一点机遇,还需要有点汗水!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俯瞰大地,回想过去,一个销售自己食材的小青年,一转身成了世界顶级大亨!
  • 创刻新世界

    创刻新世界

    世界无聊就要毁灭世界?整天喊着无聊的家里蹲会员协会墨羽在偶然一个机会遇到了迷一样的外星寄生生物寄生人类大脑?只能寄生三年?而且离开还会让寄生主损失记忆?这样危险的事情谁会干啊!!!随着被寄生后墨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完全失去自身记忆的墨羽,纳斯塔星的神秘来访,迷一样的虚拟游戏《乐园》,这一切的一切目的到底是什么...
  • 摩尔的预言之漆黑与闪光

    摩尔的预言之漆黑与闪光

    摩尔的预言曾经主导我们的世界。如今,预言再次降临又会如何改变我们?将来,我们会重蹈覆辙;还是按部就班;或者挣脱重生?而预言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架空大陆‘我们的世界’,预言率先降临在其东北区域的‘五行域’的‘北源市’。这里已然成为漆黑与闪光的交汇处;这里有虚拟现实的神秘机器;这里有魔幻多变的符文能力;这里有各个势力勾心斗角的明暗争夺;这里有友谊、情感、职责、牺牲与复仇!但一切又是否能摆脱预言的束缚呢?本篇三主角:科隆、郑邦、郑菲(菲尔)会如何面对他们的危机?是一步步误入漩涡;还是一步步走出迷雾;或交织、徘徊随预言逐流?
  • 花千骨之时光倒流

    花千骨之时光倒流

    时光倒流,她是否还会爱上白子画,他是否还会辜负花千骨?
  • 人生句典:青少年必读的人生指南

    人生句典:青少年必读的人生指南

    本书从修身、识人、品德、伦理、言行、处世、交友、人生、学习和励志等十个方面对古代先哲的精辟论述予以分类介绍,希望青少年朋友能够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并通过阅读本书提高道德修养和处世能力。
  • 饮月谣

    饮月谣

    安允奕抱着李佑月进了房间,将他放在床上,先是自己脱去了湿重的衣服,再将李佑月的鞋子和外套都脱去,正准备接着给李佑月脱衣服的时候,他却突然停了下来。我怎么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安允奕心里想到,不对啊,我跟他都是男人,有什么怪的?对啊,大家都是男人,脱个衣服怎么了,再说了,我要是不帮他脱衣服,他到时候受了风寒,肯定又得怪我,对对对,我是为他好。心中这么想着,安允奕便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可是当他脱到最后一件衣服时,他却觉得更不对劲了,他盯着李佑月的胸部看了看,又看了看自己的。这?怎么感觉差这么多,这李佑月平时都在做什么?我自己便是个武将,整日练武,也没见胸部有李佑月那么大额,真奇怪
  • 匙神

    匙神

    我是一个开锁匠,开锁本领强,……,丹药,武器?难道不是直接用钥匙开出来?功法?闯一闯前人的洞府不就有了?什么?进不去?没事,哥哥我有万能钥匙。
  • 不一样了的世界

    不一样了的世界

    这个世界真的如眼前看到的一样吗?在这安逸的背后,在这看似平凡的背后,有什么不一样的吗?什么神,什么仙,什么魔,什么妖,在这把天下都包揽在内的苍生棋盘之中,有什么惊天的秘密不可告人!促使这张遍及众生的大网开始了对世界狩猎…神帝、众神、上仙、古佛、血魔、万妖,这个不一样的世界,开始……崩溃了一段消失历史,一个掩埋真相,一道迷失的身影……
  • 药了

    药了

    开到荼靡花事了,娘亲说,了了的一生就像这睡荼靡一样,虽是山河仍在,岁月不改,终究是了结了这花事繁盛。(血可解百毒,肉可愈百伤。花家世代行医,每五百年便出现这样一位异人,血肉皆可入药,得之,纵览山河,无不解之毒,无不愈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