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5800000004

第4章 不能逝去的记忆

甘肃日报新闻部 李峰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作为甘肃日报社第一个到达文县采访的记者,坚持采访了十多天。在陇南一线的采访经历,会在自己的一生中刻上抹不去的痕迹,留下永不能逝去的记忆。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我正在兰州。感觉到了地面剧烈晃动,就马上赶到省地震局去了解情况,下午和晚上,我一直在省地震局和省民政厅采访,工作到凌晨1点半,写了6篇反映最新情况的稿件。

5月13日,我前往陇南灾区采访。因为这时陇南情况不明,所以出发时心里是没有底的。听说很多地方道路未通,甚至不知道具体能到达什么地点采访。晚上10点左右到武都后,写了《4辆发电车急赴文县》和《武都见闻》两篇稿件。我想告诉外界两点,一是文县正在得到救援,二是让外界了解陇南震区的一点情况。

从这天起,每天的工作,对我来说都变成了一个挑战和创新。当然,这是一种既愉悦又痛苦的冒险。到达文县的当天,我采写并向报社传回了被众人救了命的口头坝乡农民董勤全的故事、医生护士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中动手术剖腹产的婴儿赵震生的故事、文县元茨头村民帐篷中的生活现状、文县县城至碧口道路打通的消息共4篇稿件。

在报社和部门领导的指导下,我又接连采写了一些长篇通讯,《我省电力系统抗震救灾纪实》、《我省通信系统抗震救灾纪实》等。这些数千字的通讯,每篇均在一天之内完成,白天要奔波在大山之中,采访众多对象,晚上最多留出3小时写作。

除了长篇通讯,我还向报社传回很多的特写和消息。最多的一天,我向报社传回了9篇稿件。

为了让陇南得到外界更多的援助,为党报的下情上达作用而尽力,我写了《文县,急需更多救援》、《重灾区范坝乡见闻》、《陇南救灾物资缺乏》等稿件,呼吁外界向陇南提供更多救援。

这次赴陇南采访,对我个人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我学会了如何利用间隙休息,如何克服心理障碍,如何咬牙坚持。

要想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必须善于休息。能睡就赶快睡,能吃就拼命吃。开始的时候,每天都在凌晨2点钟以后才能睡觉,早上天一亮就又开始工作,我学会并习惯了一上车就睡觉,一下车就工作,返回的路上在车上再睡。这样一来,虽然整段的睡觉时间很短,但是却也不感觉到困。还有一个办法是,只要能吃上饭,就拼命吃,直到吃不下为止。往往一天只能吃一顿,再加上我是个还比较讲究的回民,根本就不知道下一顿什么时间吃,在哪里吃。不过到文县两天以后,文县宣传部的同志在办公室放了几箱清真方便面,使我感动不已。

我学会了如何随遇而安。刚到灾区的几天没有刷过牙,没有洗过脚。一是没时间,二是没精力,三是没条件。第一次在灾区洗脸时,白毛巾一擦就出现一道黄印子,再洗,毛巾的大部分地方变成了黄黄的,那都是汗和土混在一起形成的。第一次喝上一杯热茶是在灾区采访后的第三天。

我学会了如何寻找安全的地点。一次,在文县尚德乡马泉村中铁21局电务电化公司抢修通信线路的现场,我正面对面站着采访一个工人,突然那个工人向我大喊:“跑!”然后转身向后跑。我只感觉突然尘土呛鼻,下意识没敢回头就跟着跑。直到前面的人停下来,我转回头才发现,原来是背后的山滑坡了。

幸亏山上的石头不多,如果是石头,恐怕就跑不过了;也幸亏对面的工人很年轻、反应很快;更幸亏我的对面是开阔地,有空间让我向前跑。这次经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采访时一定要选择在开阔的地点。

我学会了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开始我对余震是不在乎的,也顾不上在乎。但是从5月18日开始,心理发生了变化。5月18日采写完稿件后,在汉坪嘴水电站水库大坝下面的职工宿舍楼住下了。临睡觉前看了一眼时间,当时是晚上11点56分。

这是我第一次在凌晨2点之前睡觉,感觉很悠闲。睡下不久突然被余震摇醒,这次余震时间很长,晃动很大,咣咣咣地响。

我一个人住在三楼,是一间很大的空旷宿舍。我摸到眼镜戴上,连衣服也没穿就往楼下跑。其实当时也没仔细想,我处于大坝下面,如果楼塌了,大坝垮了,水下来,两边是高山,根本就没地方跑。

跑到楼下后,再不敢上楼睡。又担心大坝垮掉。想给家人打电话也不敢,因为我一直告诉家人我是去河西采访,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其实一直在文县。实在压力大,就给领导打了电话。

领导安慰了我将近一个小时,我的心理恐慌才缓解。后来院子里有一辆车的车门没锁,我就上去在副驾驶位置上坐到天亮。

然后又开始了紧张的一天工作。

但是,没想到接下来心理压力更大了。一天晚上,我在县委六楼宣传部办公室的电脑上写稿,出来上厕所时,发现楼道灯都没亮,黑黑的。挺奇怪,但也顾不上细想。到了晚上11点30分时,县委报道组的刘二银上来抱被子,看到我说,“赶快走,预报要地震,你怎么还在这儿?”然后就跑了。我打开新浪网一看,预告19日至20日之间有强余震,位置在碧口附近。

我顿时呆了,现在是19日晚上11点30分,不就是预告的时间吗?我顾不上正在写的稿子,拿上桌边的方便面(因为当时还没吃晚饭,很饿),飞奔下楼。

下楼后,感觉到处不安全。因为在哪儿楼倒下来都能砸上。

观察来观察去,就县委大院旗杆下最空旷。我敲了敲旗杆,虽然是金属的,但是空心,估计不砸着脑袋是砸不死人的。我就和几个人坐在旗杆下等地震。那天文县的月亮特别奇怪,周围两道铁锈色的光晕,云彩也是一生中没见过的如波涛一样,县城的狗和猫凄惨地叫个不停。我心里感觉是没地方跑,地下仿佛是空心的,一震有可能掉下去,周围的楼也可能塌下来。想跑,碧口方向出不去,武都方向是高楼山,又是晚上,跑不了。

我们几个人商量,地震来时先看旗杆向哪边倒,躲开旗杆就安全。千万不能乱跑。半夜,不知谁喊了一声“来了”,我下意识就跑。整个县委大院也乱了,帐篷里跑出许多人,街道上也跑出许多人。等我明白过来,自己已跑出县委大院了。其实我知道外面比我们选的地方危险许多,但那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跑。也不知向哪里跑。当然,那是一场虚惊,是一个帐篷里的人打鼾,让人以为是地震的声音。

等到天亮后,又开始繁忙的工作了。过了几天,经过调整,心理又恢复正常了。

我学会了咬牙坚持。文县采访结束后,我到武都灾区采访。

一次,去蒲池乡杜家楞村采访正在清理废墟的红军师通信营的官兵。我没想到那里的山路如此难走。有的地方要踩着一个个脚印走,双手要抓住悬崖上的石头,旁边就是深谷。从下面看上去很陡的山,爬上去后却又是一座更高的山,连个下坡都没有。我爬了十几分钟,就爬不动了。一问战士,连十分之一的路都没走到,真是想退回去。坐在石头上想着怎么向战士开口,话到了嘴边,又想3名战士是专门来陪我上山的,实在不好意思。咬咬牙,继续爬,心里有点绝望地想,或许我永远也走不到村子了。开始时腿肚子打战,后来是感觉腰后面有很重的东西拼命把我向后坠,我是能挪一步就挪一步。战士们在宽点的地方,两个人一人一只手拉我,后面一个人推;窄点的地方,轮流由一个人在前面拉。挨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挨到村子,完成了采访。写出了《三上杜家楞》、《代理排长》等稿件。由于在村子里与通信营官兵聊天时掌握了更多的线索,接下来又去其他村子里采写了《接力连的爱心》、《打通生命线》等子弟兵方面的稿件。

我学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办法。到文县县城的第二天,我和同事到文县受灾最重的碧口一带采访。我们坐船进入了公路尚未打通的范坝乡。我们是第一批进入的记者,甚至是很多村子第一批外来人员。当时救灾物资无法进入,群众有一些情绪。

为了引导群众,我们和乡党委书记一起,向群众介绍灾情、道路抢修进展、救灾物资即将到来等情况,有效地引导了群众情绪,也肩负起了一个党员的职责。

逝者如斯。那些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但不经意间,仍会浮现在眼前,成为一段永远无法忘记的经历。虽然我遇到了种种困难、种种难题,但我走过来了,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感谢生活,感激曾在困难中帮助过我的那些人们。他们的身影,我想,与这段经历同样会刻在我的记忆中,永不消逝。

同类推荐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的文集,书中具体收录了:《族群政治的东方神话——儒家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认同》、《关于中华民族构成的思考》、《族群、民族和谐机制研究——摩哈苴的田野观察》、《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等文章。
  •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扩张的就业与工资效应研究

    本书分析了高等教育扩张后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起薪状况;通过构造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起薪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热门推荐
  • 紫冰帝国

    紫冰帝国

    一场破灭,铸就了一代传奇。这是一个镖行天下,转而征战天下的故事。
  • 恶魔暴君的逃妃

    恶魔暴君的逃妃

    月光残,揉心骨,有多痛,无字想,心若动,情意浓,却不知,谁能承。帝王情,女儿心,待梦醒,一身伤,泪已尽,情亦断,眼一闭,爱孤绝。莫名的穿越,她成了别人的替罪羊,一个背叛了他的妃子。受他逼迫,服下了‘残月‘夜夜承受着生不如死的痛。看到她的痛他的心却更痛。当他占有她的那一刻,他终于确定她不是“她”于是他便想要毫无保留在爱她,倾其所有地疼她。但是太多的误会,太多的伤害,她还是离开了他。
  •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

    慢下来,把日子过成诗

    本书是一部优美的心灵励志读本,风格清新,文字灵动,向读者传达了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方式,让每位读者都能学会于纷扰世界中保持一颗悠然的心,安抚浮躁、静享生活,能于大千世界里淡然前行,不因奔波忙碌错过人生沿途的美景。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光辉岁月之中学六年

    光辉岁月之中学六年

    是一部自传体的青春校园小说,小说以主人公陈始鹏的生活成长为主线!全程见证了男孩成长的蜕变,其中有不少掺杂了我自己的感情故事,希望通过作品让更多的人从新认识青春!
  • 六芒星手记

    六芒星手记

    六芒星传承者叶醉枫的异界之旅。无聊之作。
  • 千年彩蝶之灵香

    千年彩蝶之灵香

    一群被世人遗忘的种族,正走向灭绝,她就是灵香。千年彩蝶妖抚养灵香千年终化作人形,善良灵香遭遇修炼种种劫难,捉妖猎人设下陷阱步步紧逼,又一边遇到爱情,情感曲曲折折,为世俗所难容,结局最终该怎么样呢……?
  • 吾吾类稿

    吾吾类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忆天记

    忆天记

    我辈修士,追寻永恒,势可破天。天地蹦碎,只需一指,万物复苏,只需一念。奈何世间永恒极少,潮汐将至,第九天将亡,最后一刻方才明悟,留不住永恒,留的下回忆!
  • 青春的集中营:活在大学边缘

    青春的集中营:活在大学边缘

    大学是青春的集中营。火热的青春,激情四溢的年代,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时光。年轻气盛,一腔热血,面对世事毫无顾忌。青春,就是一群一群自以为很牛逼的人,坐在一起吹牛,说着不着调的话,做着稀里糊涂的事情。为友情举杯痛饮,为爱情义无返顾小说讲述新世纪大学生陶杰和刘颖的在大学里从的平凡而又真实的爱情故事,期间又夹杂着陶杰和小强、长毛等大学朋友的同窗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