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裸露的心灵,养成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文字的习惯,是一种勇敢的举动,同时也是一项完善自己的工程。
出生在90年以后,生活在物质生活将要埋没将身生活的时代里,我没有随大流而变得浮躁,反而我学会了冷静思考,用完全不含掩饰的色彩调试着生活这幅画。70、80后的前辈给我们树立起许许多多的典范,我们可以尝试借鉴。在语言表达方面,我主张要有个性兼共性地道出观点;在思想立意上,我主张作文挖掘要深刻,能够理性衍生和主观派生。
对于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可以聪明地换一个角度,不要徘徊在忧伤等待的泥潭里。要弥补自己的不足,就应该主动去阅读,遨游在文字的太空里,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行文思路。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改变的、长期流动的,因此我们能学会与别人交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力量,为我们的下一步做好充分的量的积累。我们自己给自己制造的杂感和情愁,会随着交流的融入自动被抹去;融合之后的思考会更加完美,前进的力量会更加有劲头,创造性的时代就是接下来的每分每秒。
积累自己的经历,记录自己的历史,是对自己的一次评判。珍惜光明的时光,看透黑暗时间隐含的本质,抒发各种各样的情感是一种智慧的行为,不要为了某种忧伤只会哭泣和躲避,承受该承受的,记录该记录的,剩下的都是纯净的美好。文字需要不断的沉淀灵魂,过滤陈旧的落后,才会吸引欣赏的眼球。
好文章撕破了也值得一看。有时候,惹争议的文章价值会比平淡的文章价值更大。不能乱造风格,但提倡有个性地表达。不在乎外界是冷是热,我依然会保持青春那一份热情和激情,去改变将要记载的历史。用恰和的文字,去抚摸受伤的心,去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去引导黑暗里的灵魂获得重生。
事实上,时间会将文学的本质撕破给人们看,文学素养是精彩生活的必备。长大,那份热爱不会老去,年轻,那份热情一直在焕发力量。敢于憾世震世动世,等于世界的越发精彩。
§§第五辑 心灵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