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3000000018

第18章 培养良好的商务活动心理

商务谈判心理对商务谈判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商务谈判心理意识,正确地运用商务谈判的心理技巧,有利于交易的达成。同时,掌握这种技巧,通过观察对手的表象洞悉对方的心理,会让你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取得主动。

·利用表情突破对方的心理

人类的心理活动非常微妙,但这种微妙常会从表情里流露出来。倘若遇到高兴的事情,脸颊的肌肉会松弛,一旦遇到悲哀的状况,也自然会泪流满面。不过,也有些人不愿意将这些内心活动让别人看出来,所以在商务谈判和交往的过程中单从表面看对方,就可能会判断失误。由此看来,我们不能只简单地从表情上判断对方的真实情感。在以表情突破对方心理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1没表情不等于没感情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有些人不管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都面无表情,让你看不出他的喜怒哀乐。其实,没表情不等于没感情,因为内心的活动,一定会呈现在脸部的肌肉上。如果有意识地压制这种外露的表情,就显得很不自然,越是没有表情的时候,越可能使感情更为冲动。

打个比方,有些职员不满主管的言行,但是敢怒不敢言,只好故意装出一副无表情的样子,显得毫不在乎。实际上他内心有很强烈的不满,如果你这时仔细地观察他的面孔,会发现他的脸色不对劲。如果你发现对方面无表情,最好不要直接指责他,或者当场让他难看。最好这样说:“如果你有什么不满,不妨说出来听听!”这样可以舒缓对方压抑着的感情,不至于引起正面冲突。以伺良机,再行沟通。

当然,毫无表情也不能一概而论,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极端的不关心,另一种是根本不把别人看在眼内。

2表情冷漠的人

有一种人平时面部就很少有表情,即使旁人哄堂大笑,也只是浅浅的一笑,而且立刻就消失无踪,这种人较沉闷、内向,待人处事小心谨慎。但是,表面看来冷漠的人之中,却有一部分火热心肠的人,如果你有什么事求助于他们,他们一定不会拒绝。所以表情冷漠甚至没有什么表情的人,并非都是冷血动物。

3怒极反笑

所谓怒极反笑是指表面上装出谈笑风生的模样,行动落落大方,而实际上却处在盛怒之中。人们之所以要这样做,是觉得如果将自己内心的欲望或想法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无异于违反社会的规则,甚至会引起众叛亲离,或者成为大众指责的对象,恐怕受到社会的制裁,不得已而为之。

由此可见,观色常会产生误差。满天乌云不见得就会下雨,笑着的人未必就是高兴。很多时候,人们“咽泪妆欢”,苦水往肚里咽着,脸上却是一副甜甜的样子。反之,脸沉下来时,说不定心里却在笑。

·观察视线的变化

性为内,情为外,性为体,情为用,性受外来的刺激,发而为情。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视线上,视线的移动、方向、集中程度等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观察视线的变化,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取得心理优势。

对方长时间凝视你,目光久久不移开时,说明他肯定对你隐瞒了事情。这种情形一般是曾经向你借过什么东西,由于无法偿还而在躲避,或过去曾被人欺骗过,不希望让你知道等等诸如此类的情况,所以在潜意识里有隐瞒事实的表现,生怕你识破他的内心。

在谈话的过程中,把视线焦点集中在对方的人,表示其说话内容为自己所强调,希望引起对方注意,并能及时做出回应。

初次见面的时候,先移开视线的人,大多是想在心理上取得优势地位,当发现被对方注视的时候,就立刻避开对方的视线,将目光转向别处,这种人心中有强烈自卑感,自认为比不上对方。

对异性看了一眼后,便故意转移目光者,表示他们对对方有着强烈的兴趣,有追求异性的欲望,但不敢让对方知道。

喜欢斜眼看对方者,虽然极为关心对方却不愿被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

往上仰望对方的人,表示对对方怀有尊敬和信赖之心。

俯视对方者,希望在对方心中保持威严的形象。

视线游移,不敢久看对方者,大多性格比较内向,或者是心不在焉。

视线左右移动的人,表示正在冥思苦想。

视界大幅度扩大,视线的方向改变迅速的人,表示此人心中有强烈的不安或恐惧心理。

在谈话的过程中,视线突然朝下的人,表示转入沉思状态,希望尽快整理出思绪。

视线不停地移动,但却有规律地眨眼,表示思考已有了头绪。

对方的眼神四处张望时,说明一有机会就立刻会转移目标,这说明他的心已不在这里。

对方眼神似乎不屑一顾时,是对你的话题抱有兴趣,却有些怕羞。

当对方的眼睛看远方时,表示对你的谈话不感兴趣或在考虑别的事情,或是因时间关系,想离开此地。总之想尽快结束这一话题。

对方的眼睛上下左右不停地转,表现出慌张时,可能是惧怕你而在说谎。这类人多半是心里有一定的难处,为了不失去对方的信任和帮助,而对某些事情真相有所隐瞒。

对方根本不看你,可视为对方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

目不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一般表示较为诚实。

总之,战场如商场,只有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通过眼神准确洞悉对方心理,才会处于获取心理优势,永处不败之地。

·领悟和运用眼神的作用

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和运用,是有价值的。特别是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用眼神这种无声的语言会让谈判者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2002年秋,郭怀仁带着几位得力助手去广西某酒店与商业伙伴谈判。当谈判进行到中部阶段时,突然陷入僵局。会议室中变得紧张起来,对方代表团虽仍有人表现得漫不经心,但谁都在用眼神较劲。

对方代表团希望郭怀仁对谈判条件作一些让步,然而这将与郭怀仁的预期相去甚远。于是短短地有将近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人开口说话。突然,郭怀仁抬起头,把眼神从对方所有人的脸上扫过,最后落在主要对手上,紧紧地盯着对方的眼睛。对方一开始露出高深的微笑,但是,1秒钟、2秒钟……随着时间的流逝,对方终于沉不住气了,说道:“老郭,看你的眼神如此坚定,我想今天我再说些什么也是徒劳吧,这样吧,我答应你们的条件,咱们先签一份合同,然后我请大家吃饭——老郭,我今天交定你这个朋友啦!”

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如果你想处于主动地位,那么就需要像郭怀仁一样善用眼神的力量。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运用眼神的技巧主要有:

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他的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

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

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他的面部表情的目光,便于对策。

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

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地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

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60%到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

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常用的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如何识别对方的谎言

美国一名心理学家称,人是爱讲谎话的动物,而且比自己所意识到的讲得更多,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麻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认为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而说谎的动机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正性谎言”,也就是指一些对生活造成有利影响的谎言,正如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针对这类谎言解释道:“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谎或扭曲事实,是待人接物的技巧。”第二类是“中性谎言”,这些谎言很多不受意识支配,或者说了也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第三类是“负性谎言”,这类谎言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不利。

在商务交往和谈判中,谎言出现的频率极高。在初次见面的时候,对方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你的这条领带真漂亮”就可能只是一种“正性谎言”或“中性谎言”。

当然,对于这些不会影响到谈判实质内容的东西,我们大可不必在意。然而,当在谈判桌上谈到正题的时候,又该当如何判断对方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呢?心理学家可以借你一双慧眼。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说谎时一般出现下列症状:瞳孔膨胀;声量和声调突变;笑容较少;眨眼太多;频频耸肩(主要指西方人);眼神接触出奇地多或少;说话中带有较多停顿、假装清喉咙、中间穿插“嗯”等语气词;经常摸鼻子;频频吞咽等。说话时音调升高、老爱触摸自己,很可能暗示这个人在撒谎。说谎的人在说明观点时手臂姿势比平常用得更少。

此外心理学家指出,识别谎言的一个关键线索就是微笑。说谎人的微笑很少表现真实的情感,更多的是为了掩饰内心的感情世界。研究显示,微笑并伴随着较高的说话音调是揭穿谎言的最有力的证据。

假笑缘于情感的缺乏。纯粹从形式上看,它甚至不能算做欺骗。由于缺乏感情,微笑时神情显得有些茫然,嘴角上扬,一副愉快的病态假相,好像在说:这绝非是我的真实感受。

假笑的识别也许更为困难,而下面的六种面部表情会无意识地将一个人的假笑暴露无遗。

第一,笑时只运用大颧骨部位的肌肉,只是嘴动了动。眼睛周围的轮匝肌和面颊拉长,这就是假笑。因此假笑时面颊的肌肉松弛,眼睛不会眯起。狡猾的撒谎者将大颧骨部位的肌肉层层皱起来补偿这些缺憾,这一动作会影响到眼轮匝肌和松弛的面颊并能使眼睛眯起,从而使假笑看起来更加真实可信。

第二,假笑保持的时间能特别长。真实的微笑持续的时间只能在2/3秒到4秒之间,其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感情的强烈程度。而假笑则不同,它就像聚会后仍不肯离去的客人一样让人感到别扭。这主要是因为假笑缺乏真实情感的内在激励,所以我们就不知道何时将其结束。其实,任何一种表情如果持续的时间超过10秒钟或5秒钟,大部分都可能是假的。只有一些强烈情感的展现如愤怒、狂喜和抑郁例外,而这些表情持续的时间常常更为短暂。

第三,对于绝大部分表情来说,突然的开始和结束就表明在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表情。而只有惊奇例外,它一闪即过,从开始、保持到停止总的时间不会超过1秒,如果持续时间更长,他的惊奇就是装出来的。很多人能模仿惊奇的表情动作——眼眉上挑,嘴巴张大——但很少人能模仿惊奇的突然开始和结束。

第四,假笑时,面孔两边的表情常常会有些许的不对称。习惯于用右手的人,假笑时左嘴角挑得更高,习惯于用左手的人,右嘴角挑得更高。

第五,笑容来得太早或太迟都可能表明是一个欺骗的表情。例如,如果一个人说:“我不是已经和你说过这件事了吗?”然后才勃然大怒,这多半是在欺骗,他的表情是矫揉造作出来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应该同时发生,而不是在其之后才发生。又如,一个人砰砰砰地敲打桌面之后才表现出愤怒的样子,这实际上是装腔作势,是在演戏。

第六,当一个人悲哀、苦恼、痛苦和有负罪感时,眉毛的内角挑起,前额向中间皱起。不到15%的人能假装出这种表情。要装出恐惧和难过的表情甚至更难,这些表情为:眉毛挑起,双眉皱在一起。其很易将秘密泄露,并且只有10%的人能装出这种表情。

· “小动作”反映对方的心理

在商务交往和谈判的过程中,你有可能发现对方有许多不经意的小动作,这时候你完全可以从小动作中看出对方的心理活动。

在交谈中,如果对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且摇头晃脑,则表明这种人特别自信,以至于唯我独尊。他们有很强的表现欲,在社交场合会用恰当的方式表现自己,评点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赞叹不已。这种人有理想,对事业怀有乐观主义态度,一往无前的精神也颇受人赏识。

在一些场合中,有人有意无意地咬自己的食指,或者摸眼镜腿、笔之类的东西。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这是一种下意识行为。咬东西基本上是一种消除疑虑、慎重思考和拖延讲话时间的一种无声语言。这种不自觉地咬东西的行为暗示的是此人此时内心缺少安全感,想得到理解和肯定。即使此时他嘴里没有吐出半个字,但这种体态流露了他此时内心的安全需要。另外,他们做出这样的动作,也是为了掩饰自己恶化的情绪。但这种掩饰如果起不到什么作用,情绪会进一步恶化,他们可能会在突然之间发很大的脾气,而且没有人能够制止得了。

对方出现抓耳朵的小动作。古语云:“非礼勿听”,就是想避免不好的语言信息传进耳朵的意思。打个比方说,小孩子不想听父母的唠叨时,就用双手掩住耳朵。而成年人听人讲话时的抓耳朵动作就是从这种儿时的动作演变而来的。只不过更具隐蔽性罢了,当有人面对你做出抓耳朵的动作时,极有可能表示他对你的言谈失去了兴趣。其他与耳朵相关的小动作还有摩擦耳背、用手掏耳朵、拉耳垂等,都表示听话的人已经听够了、不想再听,或是想由聆听变为讲话的意思。当然在某些情况下,拉耳垂也传达了内心的某些不安情绪,并对对方的话题感到厌烦,有想要阻止对方谈话的意思。

拍打掌心。在交流中,对方在说话的同时,可能会有一个手部动作,比如相互拍打掌心、伸出拳头、摆动手指等等,表示对他说话内容的强调。说话伴有这种动作的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袖”人物,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

有的人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以脚掌拍打地面,从而使整个腿部抖动。有这种动作的人最明显的表现是自私,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对别人很苛刻,对自己却很知足。当然,当一个人获益的时候或者心情特别不错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动作。如果腿脚抖动是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又当别论了。另外,喜欢抖动腿脚的人是很善于思考的,能经常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摊开双手,是大多数人表示真诚与公开的一个常用姿势。当遇到挫折时,意大利人毫无拘束地使用这种姿势,将摊开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办”的姿态。另外,这种动作还表示一种摊牌的意思,即“我也没有办法,你看着办吧!”

有的人在烦躁的时候会用手抚摸或抓下巴,这样的人多比较圆滑、世故和老练,处理问题能够比其他人更客观、更理智。抚摸下巴是一种自我镇定的方法,意图是避免或克制自己感情冲动,意气用事,同时也是在思考下一步的对策。

有的人在内心特别烦躁的时候,会咬牙切齿,情绪变化无常,极不稳定。而且心胸不是太宽阔,好意气用事,处理事端不够理智。

·互换名片窥探对方的心理

在现代商务交往和谈判中,互换名片是一种常见的建立关系的方式。诚如心理学所言,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心理活动的驱动下进行的。在交换名片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对方的心理活动。

2000年4月,新城举行了春季商品交易会,各方厂家云集,企业家们济济一堂。良善公司的杨总经理在交易会上听说忠诚集团的王董事长也来了,想利用这个机会认识这位素未谋面又久仰大名的商界名人。午餐会上他们终于见面了,杨总彬彬有礼的走上前去,“王董事长,您好,我是良善公司的总经理,我叫杨洗河,这是我的名片。”说着,便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名片,递给了对方。王董事长显然还沉浸在之前的与人谈话中,他顺手接过杨洗河的名片,“你好。”草草地看过,放在了一边的桌子上。杨总在一旁等了一会儿,并未见这位王董有交换名片的意思,便失望地走开了。

根据心理学家的有关理论分析这次交换名片过程中双方的心理,我们不难发现杨总先拿出名片,是为了向对方表示诚意。而王董接过对方名片,自己不递名片且没有任何反应,则反映出了自己蛮横、无礼与拒绝的态度。

现代社会,名片交换是重要的交际渠道,它可以向对方表示尊重,也可以增进双方了解,在任何时候都应引起重视。这位王董事长对于名片这种交往方式太心不在焉了,他没有认识到他的举动对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从而使自己失去了多认识一个朋友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潜在的商机。

在交换名片时,附记时间、地点的人,头脑灵活,兴趣广泛,能出主意。这类人心细、认真,能广交朋友。同时持有两张名片的人,一般都有深谋远虑。这类人多有创新精神,往往能有超出常规的壮举。他们除本职工作外,一般都兼有其他“第二职业”,兴趣广泛。

经常以“名片用完了”之类的话表示歉意者,多对生活和事业缺乏长远计划,为人较为轻率。当人家把名片递过来时,对方却说:“很对不起,正好我的名片用完了。”这会使另一方心理“犯嘀咕”,对这个人产生戒备心理。不分场合、对象,随意乱发名片的人,多有野心,喜欢抬举自己,自我显示欲强烈。这种人会忘何时何地又把名片给谁了,把名片当成传单使用。他们多梦想一获千金,交往中表现不大诚实。这类人外表看起来很开朗且又谨慎,但实际上常有言行不一的地方。

有的人经常若无其事地掏出一大堆别人的名片来,夸耀自己同这些人如何如何要好;有的人抓出大把不经整理的名片,从中东翻西找寻找自己的名片。这类拿有大量别人名片外出的人,大多属于以自我为中心的类型。这类人大都活动能力强,口才好,能讨人喜欢;同时这种人精力充沛,有魄力,但过分注重外表。

·通过肢体活动看对方心理

世界上没有看不穿的谎言,行为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不仅可以从一个人的笑容识别其话语的真实性,更可以通过其肢体动作看出其话语的真实性。因为说谎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要做到让人相信,需要动员全身的器官共同“演戏”。一般来说,无论一个人的说谎技术如何高明,他的肢体都会“出卖”他。因此,善于观察的人,光看一个人的动作,就可以断定对方是不是在说谎。在谈判桌上,当发现对方有以下任一动作时,你就需要长个心眼,综合各种已知信息判断对方是否是在说谎。

遮掩嘴巴

行为心理学家戴斯蒙·莫里斯博士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研究人员把护士作为测验对象,要她们有意地对病人谎报病情。通过录像观察,这些护士在说谎话时,比平常实话实说时使用了更多的用手掩饰嘴部的动作。由此得出结论:手遮嘴的动作有说谎的嫌疑。

当有人在与你说话时,不自觉地时常出现用手护着嘴的动作。当说到与之相关的关键点时,有人甚至有意假咳嗽以便用手来遮嘴,这时就要对这人说话的真实性多加留意。这时候,也许他说出的话有诈,也许他在说谎,结合前后的交往,你就会不难对他作出准确判断。

如果说话者用手遮嘴,那么他就有“心口不一”的嫌疑。反过来,在你说话的过程中,如果对方用手遮嘴,且是一对一的交谈,你最好是暂停下来,问一问,他是否有不同的意见。如果是一对众的演讲,台下的听众很多人出现了交叉双臂,或者用手遮挡嘴部的动作,那么他向你传递的信息是你说的不符合实际或简直是在说谎,这时你就要斟酌一下演讲内容,调整一下演讲的的风格和角度,尽可能扭转这种不愉快的局面。如果你置这种负面氛围于不顾,坚持说下去,就不会有什么好效果,甚至会引起众人的一片质疑。

捏鼻梁

比尔先生是美国的一位行为心理学家,他曾专门对应聘面试人员的现场表现做过全方位的观察和调查。在他的一本书中,有这样的叙述:

我把一次应聘面试的场景录了像,在回放录像时,其中一位应聘者在被问了一个问题后,突然用手遮嘴而且连带摸鼻子。在这之前,这位应聘者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姿势,外套敞着,两手摆放自然,而且在回答问题时身体前倾,从以上的体态中,根本看不出有负面的语言信息。所以,起初我们以为他的这一动作可能是面部有不适感的一种本能反应。因为通过继续观察,在回答完那一问题后,他又恢复到开放的姿势。事后我找到了那位应聘者,问他在回答那个问题时,自己的手部动作自己意识到了吗?是正巧鼻子部分有不适的感觉吗?他说自己是下意识的,当时鼻子并没有不适的感觉,只是面对主考官的那个问题,一时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正当他在想负面答案以及对方的可能反应时,就控制不住的用手遮嘴和摸鼻子。后来决定正面回答时,手自觉离开了脸部,又回到了开放的姿势。

通过这段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在说话的过程中捏鼻梁正是一种内心处于矛盾,并企图掩饰内心弱点的一种表现。

摸鼻子

行为学家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说谎时,鼻子的神经末梢就会被刺痛,摩擦鼻子能够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另一种说法认为,当比较坏的想法进入大脑之后,人就会下意识地指示手去遮住嘴,但又怕表现得太明显,因此会就势在鼻子上触摸一下。一般而言,摸鼻子的动作对说话者来说表示欺骗,对听话者来说则表示对说话者的怀疑。

当然有的人在说谎的时候也不一定摸鼻子或捏鼻子,只是轻轻地在鼻子下方擦几下。由于动作幅度较小,很多时候都几乎察觉不到。如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方有这种动作,那么你就要分析对方的言下之意乃至语言的真实性。对于一些不惯于撒谎的人来说,在掩饰内心的混乱的时候,手就会很自然地挪到鼻子上,摸它、揉它、捏它,产生一种几乎不为人所知觉的搔痒感,从而缓解个人情绪。

4揉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许多秘密都会通过这个窗口流露出来。因此许多说谎的人为了避免被别人发现自己内心的脆弱,会采用这种姿势来阻挡眼前的欺诈、怀疑和谎言。还有一些人在向别人说谎时避免注视对方的脸。男人常常会用力揉眼睛,假如是撒个弥天大谎,心中有一些忐忑,他还会把视线转往别处,通常是望着地下。女人则在说谎时喜欢在眼睑下方轻轻摸一下。

搔脖子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说谎时,会引起敏感的面部和颈部组织的刺痛感,而必须用揉或抓来缓解。还有研究表明,说谎的人在感到对方怀疑时,脖子往往会冒汗。尤其当某人的话与事实不符时,这种表现会特别明显。只要对这种姿势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人们由于内心的躁动,会用手去搔脖子,每次大约搔5下,很少超过或少于5下的。搔脖子表明行为者对所面对的事情有所怀疑或不肯定。

当有人向你说:“我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之类的话时,却用一只手的食指搔抓耳部下方或脖子的一侧,那么他此时内心的真实想法却是:不敢苟同。换句话说,虽然他口头上向你传递的是一种正面信息,但是他的体态语言则传递着一种负面信息,这种负面信息多表示怀疑或者不肯定。这时你就要避免轻信他的话。

摸耳朵

有的人在撒谎时,通常会下意识地抚摸自己的耳朵,就如孩童双手掩着两耳的姿势一样。除了摸耳朵之外,也有人会揉耳背、拉耳垂或把整只耳朵拗向前面掩住耳孔。当然这种动作也常常能反映说话者的害羞或紧张情绪。

用手拉衣领

在交谈的过程中,如果你看到对方下意识地拉了一下衣领,你就需要长点心眼。以没有听清为由,让他再重复一遍对你说过的话。如果对方以前说的是谎言,在接下来的重复回答中会出现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这时,你进而注意观察对方的神态,对方是不是在撒谎,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

当然一个人在愤怒或沮丧时也会拉一拉衣领,好让脖子透透气。如果你看到对方使用此动作,可能意味着他对你的表现和举动并不满意。如果你及时与他沟通,对方会感觉你善解人意,同时还会帮他缓解一下负面的情绪。

总之,说谎者在撒谎的同时,常常会有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并且说谎水平越高的人,越会运用小动作制造假象,迷惑对方。

同类推荐
  •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心理学读物。《每天学点心理学全集》针对不同的人际互动情境,提供了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通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使你迅速地提高说话办事的眼力和心力,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随心所欲地主导自己的命运,一步一步地落实自己的人生计划,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中各种的问题,都与心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旦掌握了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许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就能迎刃而解。每天用10分钟随意读上一小段书中的内容,你就能不知不觉掌握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知识,将其应用到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定会让你的人生有所改变,早目过上你希望的好日子。
  •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因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高兴、悲伤不用别人教,天生就会。但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些能力却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只有学会并提高自己表达、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才能够自由地体验不同的感受,并将它融入我们心理的不同层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 笑着读完心理学

    笑着读完心理学

    心理是一个十分广阔而又充满无限神奇的世界。在心理的世界中有不尽的是是非非、纷纷绕绕,也有无数的快乐、惊喜、幸福和感动。心理引导我们的生活,数不尽的嬉笑怒骂,看不尽的欢喜烦忧,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日子一天又一天与我们擦肩而过,而你是否安静地、用心地体味过它的滋味?如果没有,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 沟通要懂心理学

    沟通要懂心理学

    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语言为你介绍了生活中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微妙心理,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内容涉及到了生活中各种场景,全面实用。本书可以帮助你在任何场合中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热门推荐
  • 魔君很忙太子随意

    魔君很忙太子随意

    鹤染,魔界之君,天帝侄女。喜女扮男装,乃六界第一风流之人。蓝颜知己一个,表兄一双,情敌一箩筐。明镜湖。“夜鸿!你,你先放开我!”“嗯?怎么了?”“妖月说,亲表兄妹不能……反正是不能!”某人随口一回:“没事,不是亲的。”鹤染一惊!“不是亲的?!是舅娘背叛了舅舅?还是我娘亲背叛了父君?”“鹤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最强废柴小姐

    重生之最强废柴小姐

    一直做着同样的梦,直到有一天看到别人看不见的流星雨,手上戴着取不掉的手镯,还有传说中的器灵在不停的想要将她诱拐去异世大陆。却被闺蜜男友杀害。终是如了手镯之意。来到光露大陆,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却不想自己穿到了一个丑颜废柴小姐身上。娘亲失踪,爹爹不爱,姐姐陷害。带着相依为命的弟弟逃婚,却被一男子横眉相对,不过每次在危险时刻倾命相助。在他的帮助下磕磕绊绊的走上强者巅峰!却不想这背后有着一个神秘人操控着这一切!
  • 总裁之养了个小娇妻

    总裁之养了个小娇妻

    她的童年……他缺席八年…………她的青春……他缺席四年…………她未满十岁就被他带在身边抚养长大,情感,远远超出所谓的兄妹之情。长大后,她又被人带到了他国。当她回到他身边时,她以为他们终于能在一起了…………但是她不知道,更大的风波才刚刚掀起浪潮。她从市场回去,却被拒之门外,似乎所有人都不认识了她似的,只有她的几个朋友照顾着她…………她不停地努力,往他身边靠,他却不停地离她更远。他和另一个女人结婚那天,她穿着婚纱浑身是血走到所有人面前,“你说过,我是你的……你说过的啊………”眼前一片血色模糊,她倒在了红色地摊上……而他,只是冷冷看着这一切…………阿厉…………你当真不要我了…………
  • 素手毒医:公主归来

    素手毒医:公主归来

    一个是最受争议嫉妒的荣华公主,一个是身份神秘潇洒如风的剑客。她有着最尊崇的地位,却是妖媚的容貌,步步维艰。他本该潇洒于江湖,却被一个承诺绑住了手脚,被迫留在她身边。为了他,她放下尊宠,羸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天。为了她,他倾尽一生宠爱,许她一世安定长乐。
  • 圣凡传说

    圣凡传说

    我父亲是黑道巨枭。那年,我是杀父夺权的逆子,所有人都在追杀我......他有最诚的兄弟,也有最真的爱人!在道义和爱情之间,他该如何选择?
  • 夜郎行

    夜郎行

    踏路凡尘,修仙修心。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下个明天再爱你

    下个明天再爱你

    她是巧舌如簧、心高气傲的千金大小姐。他是出身豪门,却独爱写作的网络作家。是上天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本是一对水火不相容的的“冤家”却被家族联姻给安排在了一起。他们在一起又会出现什么样的趣事?面对即将阴阳两隔的事实她们又该如何抉择?
  •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

    乡里乡情的故事,传递出浓浓的乡村气息,那是属于每个农村共有的,又各自独特的气息,在城市化的车水马龙中是那样令人回味。《香炉脚:一座村庄的腊月简史》将目光着眼于三家村,讲诉了在腊月期间这个村子发生的各种乱象怪事:如城里来的帅开文与离婚未离家的管月翠那种种夺人眼球的绯闻,由此引发的与前夫陆尚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火;如进城打工的孔媛媛今非昔比的摇身一变,相濡以沫的恋人陆尚智却莫名其妙地忽然沦陷成了省城公安的抓捕对象、监控目标;如陈家岗坟场一只白色黄鼠狼于银装素裹的雪野立上了坟尖叩拜四方的耸人消息……由此小说描写了村里形形色色的村民,用各自的故事勾勒出现代村庄生活的一幅世相图。
  • Boss妻主:宠爱萌萌哒

    Boss妻主:宠爱萌萌哒

    有人说,boss可以是神,也可以在瞬间化身为恶魔,但少有人知道,她是有多么护短。她能看着敌人在她面前死亡,却不能让她所爱之人哪怕在她背后受一点伤害。她对工作认真谨慎,却也能为了他,将工作推给别人……(想和画画交流的可以加群啊~~~群号:555916968)
  • 无限活下去

    无限活下去

    活下去,似乎很简单。但是当庞黄再次苏醒后,这简单的愿望却已是奢求。第五次新纪元文明悄然开启,而命运让一个平凡的人类走上了一条只为了活下去的路,而这条路上,布满了恶棍、丧尸、妖魔、鬼怪甚至是仙佛、神袛!也同样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诱惑和真情。庞黄咬紧了牙关,攥紧了拳头,迎着这些随时要命的危险,挥出自己的拳头!“来吧!我是庞黄,是轮回世界盘古小队的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