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1900000017

第17章

按主次排下去,我母亲对殷家大瓦屋中每样东西都摇头撇嘴,实在看不上。唯有一样东西,是她在半年前打算离家出走才决定不要的。那是五百两黄金,是殷家的头一任家长留下的。那位祖爷爷和我母亲隔着四代,据说没任何人知道他从事什么挣下了家业和那五百两黄金。村里的老人们有见过他到来时的模样,他一身洋服很像是借别人的,完全不合身。还戴个不伦不类的礼帽。老人们说他来了不久就买下田亩,盖起房子。殷家的人都听我母亲的祖父说,祖爷爷一训话就说他的五百两黄金将落到哪个儿孙手里,要看这些儿孙的出息,更要看他们的孝敬程度。直到祖爷爷咽气,儿孙们没有对他回过嘴的。但祖爷爷咽气是他独自咽的,一早起来儿孙们发现老头儿在自己床上谁也没惊动地走了许久了。他从来没告诉任何一个儿孙,五百两黄金存放在何处。因此,孝期一完,大家便悄悄地行动起来。翻箱倒柜,一寸一寸地敲墙,一块一块地撬铺地的青砖。三年后,大家意识到悄悄分头去寻找,是分散智力,不如让聪明搭起伙来。果然进展出现了:在祖爷爷床板的背面,钉着一个木匣,打开,里面有些洋钞票,还有几张照片。照片上的祖爷爷很年轻,和七八个年轻男人站在一起。那些年轻男人都穿着不合体的洋服,全戴不伦不类的礼帽。殷家儿孙们把洋钞票拿到县城银行,鉴定下来说是美国钞票,数额小得不够他们一行人的盘缠。

那以后殷家子孙没有往外搬的,女儿们嫁出门,也常常回来,看看五百两黄金是否有了线索。阴阳先生请了四个,按他们的招数抽干过渠和井,殷家的大鱼塘也弄了几回底朝天,一两黄金也没找见。

我母亲是殷家头一个想开的人。她在某一天突然看见三十多口人的一家子全是眼神呆滞,心不在焉,满脸的无所事事,她想,他们此生就剩了一件事的盼头了,就是等着五百两黄金被发现的那一天。我知道我母亲从来就看不起这家里的任何一位男女老少,而她从来没像那个瞬间一样感到恶心。

她想到曾经在镇上看见的两个姑娘,她俩是镇上医生的女儿。她们给父亲做帮手,戴雪白的口罩,头上顶个馄饨帽。她们进过县城的卫生学校,所有人都叫她俩“卫生小姐”。她们从来不穿绸缎,不穿绣花鞋,总是一身细布旗袍,冬天阴丹蓝,夏天浅蓝。她们从来不戴玉镯耳环,远远走过,人们闻到一股好闻的药水味。人们都说那是“卫生香”。我母亲看见卫生小姐的时候只有十岁。她开始拒绝艳色衣裳就是那年。在她十五岁半冬天的下午,她想,她得放弃那五百两黄金了。我当然清楚,我母亲这只井底之蛙在做这项人生选择时,只有两个参照,一个是等待发掘黄金的三十多个殷姓子女半痴呆半瞌睡的面孔,一个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两个卫生小姐。我母亲认为卫生小姐的魅力大过黄金。

我母亲坐在铅桶底上,屁股硌得生疼。她却一动不动,两个胳膊肘紧紧压住膝上的印花包袱。包袱里的十块光洋,是以这个转折点到广阔无际的未来的唯一保障,是她十六年来积攒的压岁钱。她一分钱也没有乱花过。我母亲可以为一个她自己也不认识的野心克己修性,做到极致。我也不知道什么世面也没见过的母亲,从哪里来的坚定信仰——她一定会有一番宏大的女性事业。我不能要求我母亲超越她的局限:凭她自身去成就自身。她能想到的最了不起的事业,就是通过一个男人来成就自身。我来点穿她吧,我母亲在开往南京的长途汽车上一心一意想的,就是去擒一个有大本事的男人。至少像殷家祖爷爷那样的男人。她想她要好好擦亮眼睛,吃苦耐劳,忍辱负重,把那男人找到,抓在手心。

汽车到达南京的时候,天已黑了。所有旅客下车后,老司机说要把我母亲送到家门口。

我母亲说:“谢谢老师傅,南京我熟得很,丢不掉的。”

她轻盈地跳下车,在一盏盏路灯和阔叶梧桐之间,时明时暗,走出了老司机的视野。

我母亲走过街边一家小食铺,铺里一共六张方桌,张张都满,她正要退出去,靠近门的一桌客人叫住她。叫她的是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女子。她笑嘻嘻地问我母亲:“你们南京人都爱吃些什么?”

我母亲看着她,满脸的莫名其妙。

她见这女子穿件黑白细格子旗袍,淡淡地化着妆。她身后的桌上,是两个和她差不多大的女子,还有个戴着眼镜的男子,口音都有点儿南腔北调。

穿黑白细格子旗袍的女子问我母亲是不是在找座,我母亲点点头。她便拍拍那条长板凳,叫我母亲同他们一块儿坐,顺便告诉他们南京有哪些东西好吃,味道又不怪。

我母亲把从她父母、叔婶、姑姑、姑父那儿听来的食品特产,一五一十告诉了他们。这当中她发现那个戴眼镜的男人瞅着她,觉得她很好玩似的。她看见男子面前摆了一本簿子,半寸厚,是手工用针线钉成的。

他们按照我母亲的推荐点了菜,请我母亲一块儿吃。我母亲想,跟着他们不花饭钱,说不定住店钱也能省掉。我对我母亲的直觉十分佩服,她和任何人接触,头五分钟就能确定此人将给她多大益处或害处。她立即确定这四位外省人不会给她太大害处。一边吃着饭,我母亲听他们谈着她不懂的事:文明戏、剧本、角色。她在席间也弄清了几个人的姓名。穿黑白细格子旗袍的女子姓魏,戴眼镜的男子姓刘。魏小姐不时讲到的事就是“刻钢板”。她很快弄清,所谓“刻钢板”就是写字。

我母亲突然说:“我会刻钢板。”

四个人一块儿扭过脸:一小时不到,他们忘了她的存在。

刘先生说:“你刻过?”

“嗯。”

魏小姐指着刘先生说:“当心,他很会剥削人的!”

刘先生不搭理她,拿出一支笔,对我母亲说:“来,写几个字给我看看。”

我母亲从来没见过这种笔,带一个帽子,旋下帽子,笔尖上居然没有毛。但她一点儿也不露她的孤陋寡闻,她不去接笔,对那刘先生说:“你先写几个字,我照着你的字写。”这样一来,我母亲马上看见这杆笔的全部功能:墨原来是装在笔肚里,它自己溢向笔尖,落到纸上。她心里冷冷一笑,原来外面的一切反比家里容易,城里人的事由竟比乡下好混。她一挥而就地写下了几个字。四个人立刻说:“不错不错,蛮像样的行书。”

刘先生说:“可惜呀,我雇不了你,你要在上海就好了。”

我母亲说:“你们都是去上海?”

他们说他们的火车误了点,才给了他们逛南京的机会。

我母亲说:“好巧啊,我也是去上海。”

她这个时刻向那位刘先生笑了一下。这种笑很奇怪,只有当事者明白它的真正含义,局外人根本捕捉不住,即便看见它从燃起到熄灭的瞬息,也无法确定它是一个笑。所以我在这儿的意思,就是我母亲对男女间微妙关系的无师自通。假如我现在告诉她:你那是暗送秋波。她一定死不认账:胡说八道,我那时才十六岁,懂什么“暗送秋波”!

刘先生是这个笑的靶子,当然被击中了。他说:“你去上海做什么?上学?”

我母亲说:“嗯。”

“想勤工俭学?”

我母亲根本不知什么是“勤工俭学”,但刘先生脸上的表情告诉她,它多半不是坏事。她点点头。这样她是留了余地给自己的。

刘先生说:“真不简单。你多大了?”

我母亲胆子一乍,说:“我十八岁。”

魏小姐说:“看上去你只有十三岁!”

她没看出来,刘先生在听我母亲谎报年龄时,脸色一红,眼睛一亮。我母亲却看见了。她基本上已给刘先生的人格批了分数,他人是不坏的,但本事中等,靠教些课,撰写些文稿、剧本过活,不松也不紧,钱多的时候他爱钱,没钱的时候他爱气节。这样的男人在我母亲的生命中会扮些角色,有时还会显得是不可缺少的角色,但不是她的终极目标。她一提当年勇就说:我一个小包袱进大上海,靠过谁呀?她可能主观上并不是存心要靠刘先生,但她一连几十分钟向刘先生发射魅力,刘先生尽管心里有点嘀咕,认为这小姑娘有点来者不善,但他已经死心塌地地要给我母亲舒舒服服靠上来了。

刘先生为我母亲在上海租了房,领她剪了头发,给她找了大堆的文件来抄写、复写、刻写。即便他明白他上了我母亲一记小当——她在上海根本无学业,他对我母亲的印象毫不受损。那个年代,脱离封建家族,投奔独立自由的女性是受欢迎的,尤其在刘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群落里:独立自由的女性多了,对他们就方便了。要他们去挖那些深宅大院的闺秀出来,第一是费事,第二很可能徒劳。他们对男女关系的新观念,他们向往的新生活方式,建立在社会上漂流的新女性身上。剪了头发,同家里不复来往的我的母亲,很快成了个“密司”,落落大方,同她交往的男士都觉得不费事。她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坐在写字台前一笔一画抄文稿,一坐十二个小时。她的律己、朴素,她的勤劳使刘先生觉得,她是个模范“密司”。

刘先生和我母亲几乎天天见面。她很清楚他对她怀有希望。我母亲知道,对她怀有希望的男人可不少。但她懂得一个女人在这个时刻一定得好好把握时局,弄得好,所有那些暗怀的希望都可以任她驱使、利用;弄得不好,就会砸锅。包括刘先生在内,所有男士中没有一个完全如她意的。他们都没什么大本事,只能约了去一同看看电影,轧轧马路,使她总有足够的抄写生意。她想,没准哪天这几个男人里就出息出来一个呢。她的方针是,先拿他们将就着,时刻准备发现新目标。

刘先生写的剧本被拍成了电影,电影打得又很响,一夜间就本事起来,来看我母亲时黄包车也不坐了,坐了部轿车。他告诉我母亲他已经是电影片厂的股东兼副厂长。我母亲随他坐进轿车,脸上虽淡淡的,心里却想:幸亏我没得罪他,帮他维护住了他心里对我的希望。她听他谈笑风生,讲拍片中的荒唐事。我母亲想,原来魏小姐也一夜间成了大明星!她和刘先生工作中往来紧密,只要她同我争,我太不是她的对手了。

三个月内,刘先生一发而不可收,不仅有车,房也有了。他对我母亲的造访,渐渐稀疏起来。我母亲想:好了,时候到了。她打开柜子,从角落里拿出那个印花包袱布,里面的十块光洋丝毫未损。我母亲很厉害,守她的财就像守她的身一样,守得铁紧。她遏制了自己的贪嘴、吃零食的习惯,每一文钱都花在节骨眼儿上。她多少次告诉我:好吃懒做的女人,下场往往很惨。她拿着沉甸甸的大洋进了布料店。她的对手是电影明星了,她不能在外貌上败给她。她一块块料子往自己身上比,最后选了块苹果绿的薄呢。她穿上苹果绿的半长大衣,剪了一排齐眉刘海,在下午六点来到刘先生办公室楼下。

她看见刘先生走了出来,便把手里的书打开,慢慢地边看边走。听到刘先生的嗓音唤她,她倏然从专注的阅读中冒出脸来,左顾右盼,像是没看见唤她的人就在三步之内。她从刘先生的眼里知道,自己的一切设计都很奏效。

我母亲说:“怎么这样巧?”

刘先生说;“要不要去我办公室坐坐?”

“这是你的办公室啊?好排场。”

“这楼是我父亲报馆的。”

我母亲想,千万不能热乎,不能黏上他,别跟他上楼。

她说:“我要去上课呢。”

“上课?”

“我在修会计课,还修了英文课。”

根据她对刘先生的了解,我母亲晓得刘先生会喜欢一个好学上进的女孩。

他和她就在路灯初亮的马路上分了手。果然不出我母亲所料,刘先生第二天便到她的亭子间来了。他和她交往上的锈迹,立刻被除去。她对他承认,她曾经瞒了自己年龄,她到现在也还不满十八岁。刘先生听了,显出很伤感的样子,伸一只手撸着她的头发:这是个多么洁身自好、意志如钢的孩子。我母亲讲到殷家三十几口为守着五百两黄金,外面的生意、学业,样样可以丢弃,他们让她一天也不愿多忍,宁愿冒受穷挨饿的危险独自闯荡,她以那种孩子式单纯直接的语言讲述,而刘先生却慢慢流下眼泪。他抱住她,说:“和你相比,那些女人多么低贱,多么没有尊严。”我母亲明白他指的是成了明星的魏小姐。

刘先生买了钻戒,打算向我母亲求婚时,解放军大队人马开进了上海。我母亲被夜校的女同学拽上街去,看这支穿上布军服、生着农民面孔的队伍浩荡进城。我母亲对我说:“开始你觉得这支军队很奇怪,像是走错了地方,但是过了一会儿,你就会觉得,这支军队有种气势,有股劲头,任何军队都没有。”我母亲在叙述这一段时,眼睛像在看电影:在队伍里一位长官不苟言笑地坐在马背上。学生们在街道两侧打着腰鼓。一只腰鼓槌儿不知怎样就飞起来,飞到那位长官头上。长官眼都没眨。然后他跳下马,拾起鼓槌儿,递给学生们。学生们既害怕又惊喜,竟没人伸手去接。大约有两三秒钟的僵局,一只细白的手伸出去,接住了鼓槌儿。那是我母亲的手,无名指上闪着钻石的光。

我母亲和长官的眼睛一下子撞在了一块儿。我母亲说:“那一下子,你突然明白什么是男人。”

“让我们看看……你父亲最高的职位……相当于一个美国的州务卿?”便衣福茨从卷宗里抬起眼。他眼睛总是比我印象中的要大,里面两江海蓝的无邪。

“大概是吧!”

“你的母亲也是共产党员?”

“是的。”

“你们家只有你是非共产党员?”

“所以我父母觉得我不孝顺。”

“为什么?”

同类推荐
  • 老爷子的三个嘱咐

    老爷子的三个嘱咐

    徐树建编写的《老爷子的三个嘱咐》是一本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收录悬疑故事三十七个。这些故事情节曲折精彩,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写法,让每一声鼓点都敲击在你最敏感的神经上,直至同达阅读高潮。
  • 金融定成败

    金融定成败

    一场金融危机揭示了大国经济甚至政治的运转密码,金融毫无疑问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第一显学。世界经济的中枢是什么?大国的游戏规则是什么?美元想干什么?人民币怎么办?是谁在操纵油价?黄金真的能保值吗?股市向何处去?资本泡沫从哪里来?房价彻底走上了不归路?中国经济的下一站在哪?通货膨胀下我们怎么办?老百姓的金融逻辑在哪里?……这一切的答案都蕴藏在“金融”这枚神奇之果里?本书作者立足民间立场。结合官身多年金融实践经验。抽丝剥茧。试图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揭开这枚神奇之果的内核。并对人们普遍关心的金融问题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从国计到民生解释了金融的秘密和逻辑。
  • 简·爱

    简·爱

    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简·爱那“你以为,就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既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要是上帝曾赋予我一点美貌、大量财富的话,我也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的宣言可以算是所有灰姑娘的心曲。
  • 誓言无悔

    誓言无悔

    小混混许旺旺痛恨警察高鹏飞毁了自己的前程,发誓不报复他决不罢休。在地震中,高鹏飞的妻子白帆为了保护许旺旺儿子,而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得知实情的许旺旺后悔莫及,为报恩,他却把白帆推进了别人早已经设计好的陷阱。范哲夫妻关系不和,又被藏族姑娘格桑梅朵纠缠,他求同学高鹏飞帮助,没想到高鹏飞不但不帮忙,还三番五次抓他妻子梅琳进派出所。沈教授夫妇正为找不到得意门生冷宇下落发愁时,刚进家门的保姆格桑梅朵道出了真相,自己苦寻的恋人就是冷宇。沈教授妻子李静帮助格桑梅朵寻找冷宇,却意外得知自己几十年前当知青生下的儿子还活着。
  • 霞笺记

    霞笺记

    《霞笺记》,又题《情楼迷史》,小说叙元朝松江书生李彦直与名妓张丽容相爱,两人作诗于霞笺之上,隔墙互掷霞笺传情,并各珍藏一幅以为他日联姻凭据。经历种种艰难,李彦直中状元,终与丽容完婚。小说描写才子与名妓苦恋之情,颂扬两人对爱情的忠真不渝,其情感人。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爱情复仇者

    守护甜心之爱情复仇者

    因为唯世的变心因起的后患,她不是顿弱的,而是冷漠的……
  • 前妻,束手就寝

    前妻,束手就寝

    他是最年轻的少将,京城人人敬仰的太子爷战北晟。她是默默无闻、平凡普通到了极点的女医生黎晚凝。一场交易,她毫无防备,掉入他设计的陷阱,从此,赔上自己的一生。极致宠爱、无尽缠绵,他将她捧成人人羡艳的少将夫人。然而只有她一个人知道,这个男人,根本不爱她!一年之后,她丢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弃夫而逃。然而最终,男人还是找上了门来。欺身而上,战北晟勾唇一笑,“黎晚凝,带着我们俩的孩子,你想跑到哪里去?”
  • 断袖不欢

    断袖不欢

    主角:许知言,何子非1V1BG何子非:她是我的暖床书童。知言:我不是男宠。孔轩:若是能将她收回府中,养在榻上……知言:我不是男宠。韩霖:你休要肖想世子的床榻!知言:我不是男宠。Remark:唐某是上班族,每天超过十二个小时不在家,晚上抽空码字。如遇工作量骤增、加班,甚至没有时间思考情节,故而更新龟速,请各位看官见谅。生平没有大志,唯独喜欢讲故事而已。欢迎看官们自带干粮板凳,前来入坑~
  • 穿越之嫡女悍妃

    穿越之嫡女悍妃

    本是Z国很有名化妆品公司销售总监,却不料被祖传戒指带穿越。睁开眼“What”穿越?相府嫡女?还是得此女得天下……“What”出嫁??可对象谁呀!“太子”,哦!这还不错嘛!说不定可以混个皇后当当。“What”花轿能错?那那那我嫁给谁了?“傻王爷”?老天不带这样玩我的吧!还能不能愉快玩耍啦!好吧!既来之则安之,傻王爷是吧!不管你是真傻还是假傻跟我混你将不再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剑弑神

    古剑弑神

    日月无情,转千世屠枭雄!身世凄凉的少年,波澜起伏的人生!琉璃箫,白玉琴!痴心万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御剑江湖,爱恨如烟!执君手,与君同舟,笑看世间浮云!画卿眉,纨卿青丝,闲看庭前花落!
  • 陨山记

    陨山记

    “皇太子萧廪,无德无能,大逆不道,意图弑君。今日废去太子之位,逐出皇宫,贬为庶民!”萧廪以一介布衣之身,来到皇城。他文能考状元,武能杀奸臣。在这里,引发了一场腥风血雨……
  • 遗毒记——鬼脸面具

    遗毒记——鬼脸面具

    以“红木方盒”和寻找中医何源为主线,以不同人物身上的血印为牵引,再现了抗战胜利前后,三代中国人的悲欢离合与爱恨情仇,刻画了众多美丑善恶的人物群像。借助京剧、中医、象棋等传统文化,让守墓人、老道长、抑郁症患者的鲜活人生展现得淋漓尽致,对主人公痴恋、虐恋、眷恋的情感纠葛进行了全新演绎。在抽丝剥茧地寻找“遗毒”根源的道路上,对不速之客的诱杀、谋杀、错杀悬念迭起,无论是饱受折磨的局中人还是袖手在侧的旁观者,都因对信仰的坚守和对生活的渴望显得血肉丰满。而在每个案发现场,“鬼脸面具”都如约而至。在这阴森恐怖的面具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秘密?不知包裹着多少带血的苦痛、多少极度的绝望和对未来的美丽幻想?
  • 啄木鸟探案组

    啄木鸟探案组

    道友留步,看你愁眉不展是否是家中妻妾红杏出墙?没关系,只要一点钱财,贫道自会帮你找出奸夫。什么?不是?没关系,本探案组还负责暗杀,保证钱到人死。什么?也不是?你家的猫丢了,没关系,只要有钱,包在本探案组身上。
  • 无限武力

    无限武力

    天地间有十二颗天宝圣珠,其中蕴含着永生的秘密。罗杨身拥至宝武典,身受太古强者所托,寻觅东海圣域,深入亘古荒原。当东西方的结界打开,当天地灵三界相通,顶尖势力明争暗斗彼此角逐,一场无与伦比的大战即将爆发。金至坚,火至烈,雷至暴,光至纯。力量的碰撞衍生出不可思议的神通,隐藏在背后的秘密一层层剥开只会令人更加的恐惧。天纵奇资,加上一身奇遇,罗杨才能混迹诸多强者之间,一步步成长壮大,最终立于那天地顶峰。已有完本作品《混斩天地》,新书更新稳定,无限精彩,尽请放心收藏。
  • 落天记

    落天记

    仙帝族氏昊族外戚,因讨厌被束缚而自斩仙根,落为凡尘。后重新悟道重修仙身。亦可破万道驭仙魔!反天反地弑神魔!凌驾仙魔之上,尔敢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