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86900000004

第4章 养生主

“题解”

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养生主”的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子思想的中心,一是无所依凭、自由自在,一是反对人为、顺其自然,本文字里行间虽是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以有限的去追求无限,就会搞得精疲力竭!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了却还要执著地追求知识,就只能弄得疲困了。干好事不要为了名利,干坏事不能触犯刑律。因循着自然之理以为法则,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保养身体,可以终享天年。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枝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然已解,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窾:大骨。

族庖:指一般的厨师。

硎:磨刀石。

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善:通“拭”,摆弄、擦拭的意思。

“译文”

庖丁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啊,太妙了!你的技术为什么能达到这样高的境界?”庖丁放下刀答道:“我所追求的是‘道’,远远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起初我宰牛的时候,所看见的无不是一牛。三年后,就未尝看见浑然一体之全牛了。到了现在,我是用心神去接触而不是用眼睛看,感官作用停止时,心神依然在运作。顺着牛体的生理纹路,剖开骨肉中的间隙,导入骨节间的空隙,循着牛的生理结构运刀。连经络交错之处也没有一点儿感到妨碍,何况那大骨头呢!好的宰牛工每年换一次刀,因为他是用刀割。一般的宰牛工每月换一次刀,因为他是用刀砍。现在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几年了,所宰杀之牛数千头了,可是刀刃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牛的骨节是有间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大意,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心满意足,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太好了,我听了庖丁的这一番话,从中悟出了养生的真谛了。”

“原文”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译文”

老聃死了,他的朋友秦失去吊丧,大哭几声便离开了。老聃的弟子问道:“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失说:“是的。”弟子又问:“那么吊唁朋友像这样,可以吗?”秦失说:“可以。原来我认为你们跟随老师多年,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了,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刚才我进入灵房去吊唁,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做父母的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做孩子的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汇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地痛哭起来。如此喜生恶死是违反常理、背弃真情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是秉承于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做法就叫做背离自然的过失。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样做就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取光照物的烛心终会燃尽,而火种却传续下来,永远不会熄灭。

同类推荐
  • 春秋左传选译

    春秋左传选译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最为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它翔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及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孔孟重要哲学思想。
  • 六韬·三略(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六韬·三略(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文天祥集

    文天祥集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成进士,对策集英殿,理宗把他的卷子取在第一名,为状元。南宋亡后,坚贞不屈,于元至元十九年(1283)十二月初九日就义于大都(今北京),年四十七。有《文山先生全集》。
  • 阴阳斗

    阴阳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老子

    老子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所作的远古语录体。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
热门推荐
  •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作为人生的追求者,茫茫人海,关键在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名家导师,关键在于找到鼓舞自己的名言警句,当然,最关键的是在这些金玉良言的指导下付诸切实的行动。将教育与格言、故事结合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能够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外名家教育格言与故事全集》,包括美德、修养、爱国、性格、心理、处世、理想、习惯、言行、成功等方面的教育格言与故事。
  • 殇漾之余年

    殇漾之余年

    她等了昭华帝君几千年,却不知他一心爱的人一直都是她;昭华心中发誓过,一定要找到当初的那个女孩,不让她受到一点伤害,却没料到她一直在身旁并且伤她最深的便是自己了。
  • tfboys之王源萌萌哒

    tfboys之王源萌萌哒

    当红组合tfboys遇到呆萌萝莉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呢?
  • 最强系统之游戏升级

    最强系统之游戏升级

    史上最具逼格游戏系统!身躯一阵,王八之气一抖,天才美女统统臣服!一个别样的世界。魔法师,弓箭手、武者才是这片大陆的主流。
  • 同桌你还好吗

    同桌你还好吗

    他记得她喜欢吃楼下那对老夫妻做的净面他记得她说这辈子只想和初恋长久直至死他记得她没安全感不喜欢热闹和害怕孤单他记得她喜欢独自行走在黑漆漆的巷同里他记得她一切也记得她穿着飘逸白色婚纱带着他喜欢的笑容走过他的面前只是青春时不小心喜欢上了
  • 简单纯

    简单纯

    只想有一個家,家中有個他。可是,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 傅中书

    傅中书

    阴谋就此打着救世的大旗展开?还是救世打着阴谋的大旗展开?腹中无二两圣贤书能破得了这个迷局,脚下没点三脚猫功夫能打得了天下?当世界有了疑惑,这世间就不乏权谋。而星际中的权谋,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不进击的巨人

    不进击的巨人

    一本仿写《龙族》的文《龙族》中的龙变成了巨人。其实我想说的是,说不定猎杀巨人比屠龙更加会让骚年们热血沸腾?
  • 绝色之赌场皇后

    绝色之赌场皇后

    “小子,我说,”一个穿着乞丐装,头上盖着一顶打满补丁的人吊儿郎当的走到他的面前,那人生的唇红齿白,皮肤白皙靓丽,吹弹可破,明明就是一个女人,却装出来一种酷毙似的男人的口气,“你就陪大爷我玩一局怎么样?”“玩就玩,谁怕谁啊!”他撇了撇嘴,“不过,我可从来不喜欢用金钱下赌注啊。”“好!”那人兴致勃勃的一抬脚,将自己的靴子架到长凳上,“本大爷也不喜欢!你想用什么?”“我要是赢了,你就嫁给我,怎么样?”
  • 晴雅千川

    晴雅千川

    她爱过三个人,但这三个人都离她而去。大学毕业,她成了他的秘书,因为她的活泼,他渐渐爱上了她。。。兄弟四人为了一个女人而纷纷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