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秋水》是外篇中的第十篇。本篇主要通过对大小、彼此、是非、有无等关系的讨论,形象地发挥了作者相对主义的辩证法思想。全篇的核心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段对话,把其综合起来,就是讲人由于受时空的局限,所见、所闻、所知是极有限的。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秋天的雨水随着时节而到,许多河流的水都汇入了黄河。黄河水流变得很大,两岸以及水中小沙洲之间,连牛、马也分辨不清了。于是河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河流向东行,来到了北海,向东面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河伯一改他自得的面目,面对着浩渺无边的大海对海神慨叹说:“俗话说:‘听的道理多了,就认为没有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曾经听说过,有人既小瞧仲尼的见识,也看不起伯夷的义举,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一睹您浩大无尽的风采,才知道我如果不是到了您门下就危险了,我将永远被得道之人所耻笑。”
“原文”
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北海若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踯躅而屈伸,反要而语极。”
“译文”
河伯说:“那么道可贵在哪儿呢?”海神说:“懂得道的人一定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一定明晓权变,明晓权变的人不会用外物伤害到自己。德行最高的,火不能烧到他,水不能淹了他,严寒酷暑都不能伤害到他,凶禽猛兽不能侵袭他。这并不是说他主动逼近这些东西,而是说他能明察安危,冷静对待祸福,进退都小心谨慎,没有能够侵害他的了。所以说:‘天性是内在的,人为是外在的,道就体现在天性里。’知道天性和人为的运行规律,以了解天性为基础,以道德为依据,或退或进,或屈或伸,这就是归结到要点,而我的话也尽于此了。”
“原文”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水垂钓。楚威王派两位大夫前来致相邀之意:“希望能将国政相托,委以相权!”庄子举着钓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楚王用巾布把神龟包好后放入竹箱里,珍藏于庙堂之上。那么,这只龟是宁愿为留下骨头让人珍视而死呢?还是宁愿活着而拖尾于泥水中呢?”大夫说:“宁愿活着而拖尾于泥水中。”庄子说:“你们走开吧!我将拖尾于泥水之中。”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游玩。庄子说:“白条鱼游得从容自在,这是鱼儿的快乐表现啊!”惠子说:“你不是鱼,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能知道你;但你也确实不是鱼啊,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就毋庸争议了!”庄子说:“我们还是把话题回到开头吧。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如此说,表明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却又问我的。那么我告诉你吧,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鱼的乐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