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是见证人类文明和成就的大陆,古代希腊文明孕育了现代欧洲文明。走进欧洲,不仅能让我们直观地看到西方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使我们切身感受到欧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存到现代的人文精神,欧洲的千年文明一脉传承,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开端。
卫城是雅典以及全希腊的一颗明珠,是雅典民主的象征。卫城海拔156米,从雅典市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但是自然的山体形成使人们只能从西侧至顶。卫城山顶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卫城因有这些杰出的古典建筑遗迹而闻名世界。
简介
雅典卫城是当时雅典城宗教的圣地和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也是雅典全盛时期的纪念碑。雅典卫城建于城内的一个陡峭的高于地面70~80米的山顶台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山势险要。卫城内各个建筑物均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上,如同一系列有目的布置的艺术雕塑。
雅典卫城由著名的帕特
农神庙、埃雷赫修神庙、雅典娜胜利神庙和卫城山门等古建筑组成,保存下来的有帕特农神庙、山门、胜利女神庙、厄瑞克提翁神庙等遗迹。雅典卫城是雅典人智慧与胸襟的集中表现,更体现了当时雅典高度发达的文明,被誉为“希腊的国宝”。
建筑特色
卫城发展了民间圣地建筑群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简单轴线关系,而是经过人们长时期在步行观察中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山冈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与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
帕特农神庙
卫城建筑群的中心是帕特农神庙,又称万神殿,是供奉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女神的处所。它采用希腊古典时代流行的多利亚柱廊风格修建而成。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和卡利克拉特在执政官伯里克利主持下设计,费时9年,于公元前438年完工。
整个建筑为长方形,由50根大立柱环绕神庙围成柱廊,总面积达2170平方米。这些立柱都采用名贵的铁纹白色大理石凿制而成,柱身布满一条条从上到下剜出的凹槽,在光线明暗的变化之中,表现出强烈的立体感和垂直结构。由立柱围成的柱廊朴实厚重,体现出一种力量性的阳刚之美。屋顶三角楣上刻有浮雕,正面是雅典娜女神披戴盔甲从宙斯头部跃出的情景,背面是雅典娜与海神波塞冬争当雅典城守护神的场面。背面的雕刻现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三角楣下的四方壁上雕刻的是希腊与特洛伊战争的情景。内侧上方的墙面上,浮雕着雅典大祭的队伍。本来神庙里有一尊象牙和薄金打造成的大雅典娜巨像,但后来在被运到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后即下落不明。神庙的石墙更为奇妙,它由切割的大理石块拼镶而成,没用任何灰泥,却密合得天衣无缝,足见当时切割与磨制大理石技术的高超。神庙外部自然和谐、大气磅薄,给人以“辉煌中的安详、恬静”之感。
帕特农神庙虽然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但是今天的神庙庙顶几乎荡然无存,惟有巨柱如石林矗立。在巨大的高冈上,建筑的巨石散落在庙旁,犹如一个工地。从远处遥望雅典卫城的遗迹,惟有帕特农神庙的骨架仍旧巍然挺立。
卫城山门
卫城山门是雅典卫城的入口,建于公元前437年~公元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是继帕特农神庙后的又一杰作,以简洁的造型屹立于卫城两侧。它的立面前后均用六根多立克柱装饰,中央一根最为宽大,以强调大门的特征。
山门以西的内坡
道两侧,各有三根秀美挺拔的爱奥尼立柱,在柱顶托着的爱奥尼式梁枋上,彩绘着鲜艳的盾剑画。这两排装饰华丽的列柱作为山门的借景,背后又是湛蓝的天空,更烘托出没有装饰的山门的刚劲、庄重和动人的效果。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北翼过去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曾将山门作为火药库,土耳其总督也曾在此居住。1640年,山门因遭雷击而受到严重破坏。
胜利女神庙
胜利女神庙,又名无翼胜利女神庙。建于公元前421年。采用爱奥尼亚柱式,前后柱廊的雕饰精美,是居住在雅典的多利亚人与爱奥尼亚人共同创造的建筑艺术结晶,庙内有一尊没有翅膀的雅典娜神像。在希腊艺术中,胜利女神都以有翼的女性为代表,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一般称为无翼胜利女神庙。这是因为,在古希腊,往往要为抵御外辱而出征作战,雅典市民希望每次战斗都能取胜凯旋,并希望长着翅膀的胜利女神作为雅典的庇佑神永远不要远走,于是就去掉了雅典娜的翅膀。这就是“无翼胜利女神庙”的由来。这座神殿历经兴废盛衰与战火洗劫,17世纪英国人又拆走了许多浮雕,现在只剩下几座11米高的圆柱。
厄瑞克提翁神庙
厄瑞克提翁神庙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又一颗明珠,是一座爱奥尼亚式的神殿,建于公元前421~公元前405年,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山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其构思之奇特复杂和建筑细部之精致完美,在古希腊建筑中是不多见的。特别与众不同的是该庙中的女神雕像、柱廊和窗户,在古典建筑中是罕见的。
厄瑞克提翁神庙因其形体的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名。它的东立面由6根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西部地基低,西立面在4.8米高的墙上设置柱廊。西部的入口柱廊虚实相映。南立面的西端,突出一个小型柱廊,用女性雕像作为承重柱,她们束胸长裙,轻盈飘逸,亭亭玉立,是这座神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古典建筑中也是罕见的。雕像正面朝南,在白色大理石墙面的衬托下,格外清晰悦目。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蓝本。神庙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一,一说为纪念传说中的雅典王厄瑞克西阿斯,一说是纪念希腊英雄厄瑞克苏尼阿斯。
厄瑞克提翁神庙屡遭兵毁,已远失原貌。许多西欧人千方百计地将其精华部分据为己有,庙内文物也散失殆尽。例如,自西边数第二个女雕像就被英国埃尔金勋爵盗运到伦敦。现在神庙中的雅典娜女神雕像仍然是所有雅典娜雕像的蓝本。它们贮立在神庙的建筑间,无言地注视着几千年的人世变换、沧海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