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战爆发前夕,蒋介石和反蒋联军双方都极力争取张学良,张表示严守中立。蒋委任杨杰制定作战方针时,杨对张学良的价值估计很高,他提出: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争取到张学良。蒋介石接受了杨的建议,不惜代价,竭力争取张学良。
张学良虽是满口“王八犊子”的粗人张作霖之子,但自幼受到了极好的教育,有较好的现代文明知识,也十分洞悉世界大事。他极为聪颖,出生在锦衣玉食的“关东王”之家,自幼没有涉世的艰难,也是吃喝玩乐惯了,但这位花花公子却称得“吕端大事不糊涂”,1928年的东北易帜,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张学良的这一步棋走对了,因此他的声望在国人的心中也顿然改掉了那“胡匪”的印象,都认为他是中华大地新升起的一颗政治名星。
在阎、冯与蒋为敌的重要当口,张学良反复权衡国家大事。他看到了上海《申报》的一幅政治漫画。那画画着阎锡山一手拿着算盘,一手拿着烟枪;冯玉祥一手拿着窝窝头,一手拿着大刀;蒋介石一手拿着一大叠崭新钞票,一手拿着一支勃朗宁手枪。不禁对左右心腹说:“冯、阎二人,完全是北中国土窝里的土皇帝,娶小老婆都还要小脚女人,这样的人决谈不上什么开明政治主张,只能凭枪杆子称王霸,别说没有力量统一全国,就是统一了中国,凭他的智力和知识水平,也治理不了国家。”
当下,张学良与心腹谋士商定,认为只有蒋介石能统一中国。蒋手下延揽了大批的人才,文有文的、武有武的。是治理国家的样子,虽非明主,但比冯、阎这些土皇帝文明多了,中国之统一,非蒋莫属。中国只有统一了,才能抵御时时要侵吞中国的日本帝国。
1930年的6月3日,系张学良三十岁寿辰。过去,他本来一直以阴历计算,但阴历这天恰好是他父亲张作霖皇姑屯前年遇难的日子,为了纪念他的亡父,同时也为了尊重国历,张学良决定自去年起改定阳历六月三日为自己的生日。而第二天,正巧又是夫人于凤至的生辰,于是被称作双寿。既是三十整寿,又逢双寿,僚属们均以机会非常,决定大庆。著名的京剧演员程砚秋、章遇云等专程从北平赶来演出,至于蒋阎冯汪各派,就更是争派大员,以借贺寿之机,实行游说。
蒋介石可谓棋高一着,他借祝寿之机,发表张学良为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并着祝寿大员李石曾送来特任状及关防印信,以此劝说张学良就职后挥兵入关,帮助中央抵定大局。与此同时,络绎而至的阎冯汪的代表也实行拉拢,将张学良也列名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希望他加入反蒋阵线。张学良对此均付之一笑,都没有立即应允。
张学良在易帜以后,主政方针的第一条,就是谋求国内的永久和平,再不参与内战。张学良对于各派军阀拿着各国的武器互相混战的局面极为反感和厌倦,早在1926年,他父亲张作霖挥兵南下、逐鹿中原时,他就极力反对;在北京他曾迭次进谏,甚至不惜与父亲激烈争吵,要求停止国内战争,早日促成统一。但那时,张作霖因受杨宇霆等左右,一直野心勃勃,想称雄中华,所以始终不肯采纳他的建议。“怂愚老帅,挑动内战”这也是张学良后来诛杀杨宇霆的一个原因。张作霖死后,张学良一经主政,便极力促成停止内战,易帜统一。永不内战、全国统一、致力建设、富国强兵,这是张学良的夙愿,也是他主政的最高理想。但谁想,统一刚刚一年多,中原竟又再度发生这大规模的战事,致使饥荒在途,生灵涂炭。
战事一开始,张学良便发表通电,奉劝双方各弃成见,共息争端。但战事一经挑起,便欲罢不能!随着战火的蔓延,只能是越演越烈。如今双方势均力敌,眼看战事将遥遥无期,怎么办?如静观下去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结束战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只能是动摇国本,外夷得利。可是,如若出兵进关,到底该支持谁呢?
支持阎、冯?早在一九二六年先大帅曾派人去山西请求阎锡山合作,阎已经同意了,但事过不久,他竟扣押了使者,并从娘子关出兵与奉军作战;而冯玉祥呢,也在这前后,策动郭松龄倒戈反奉!再说,这二人一向反复无常,如支持了他们,迫使蒋介石下野,他们胜利后能保住不自相残杀,再度分裂吗?
那么,蒋介石呢?自从发动“四·一二”政变,剿杀了共产党之后,此人一直野心勃勃,他想以军事解决西北,以政治解决西南,以外交解决东北,所以现今积怨甚多。而且,蒋介石与自己也并无特殊关系,不久前他还曾诱骗东北军旅长马满叛变,此人似乎也不足信赖。
但是若任其战乱纷云,国事日非,强邻日寇在东北已磨刀霍霍,国家如不尽速了结战事,实现统一,将无以抵御外侮。而东北地处边陲,一有战争,必将首先受害。因此,必须尽快结束内战!
可是怎么结束呢?到底该支持谁呢?
苦恼缠绕着张学良,一直到九月上旬,他仍是举棋难定。为此,他在北陵别墅召开了一连串的东北军政高级会议,请诸位定夺。可是,元老们坚持严守中立,坐山观虎斗,将来坐收渔翁之利;新派则主张进兵中原,与蒋介石合作;还有一派则表示,一切听命于少帅,随意张学良怎么决定都行……几天会议,纷纷扬扬,无衷一是。
蒋介石为争取张学良煞费苦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决心要把张学良拉到南京政府一边。他派出亲信张群、李石曾、吴铁城等人轮班长期盯在张学良的身边,张学良到何处,蒋介石的人跟到何处。蒋介石指定中国银行对他们用款充分供应,只要达到目的,不拘数字。蒋许给张学良以华北地盘的实际权益,先委任张为海陆空军副总司令,又委任东北军将领于学忠为平津卫戌司令,王树常为河北省主席,以后,又委任胡若愚为青岛市长,王家祈为外交部次长。自从东北军于1928年6月被南京政府军赶出华北后,东北军和张属下的官员对于重返华北再据京津早已绝望,而今天竟然不费吹灰之力成为现实,其诱惑力可以想见。蒋介石还请出英、法公使充当说客,对张学良也有不小的影响。同时,蒋介石还有更阴险的招法,就是分化瓦解东北军,以高官厚禄买通张学良的部下,如蒋以三百万现洋收买了东北军二十三旅旅长马廷福率兵叛变,这使张学良很忧虑,他知道蒋介石这个人不择手段。最后,张学良从东北军集团的利益出发,站在了蒋介石的一边。
相形之下,反蒋派拉张学良的手段就大为逊色了。首先他们拿不出什么切实的优惠给张学良,态度又比不上蒋介石那样坚决,那样“诚恳”,使张感到阎、冯对自己不够尊重。阎锡山和冯玉祥所派的代表孔繁蔚、贾景德和薛笃甥是两手空空去沈阳,“阎发给贾旅费1000元,冯发给薛旅费500元”不几天就花光了,在沈阳官场应付都不敢露面,更谈不上拉拢,对张学良的行动也是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卖着阎锡山一套友谊空话,什么“一心一德,共同救国,相见以诚,信守不渝”等等,根本打不动张学良。而张学良却“总是闭着眼睛打瞌睡”,和“只谈几句普通应酬话,没有涉及大局。”
有人很形象地说:蒋、阎对张学良的争取好象一场市侩流氓与土财主的竞争,土财主爱财如命,一毛不拔,自然胜不过敢下赌注的市侩流氓。张学良终于倒向蒋介石,东北军主力入关,这就最后决定了阎锡山失败的命运。
反蒋联军在战场与蒋军激战五个月,联合反蒋的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在会场上也舌战了五个月,最后演出了一幕阎锡山“五九小朝廷”的历史丑剧。阎锡山从4月1日宣誓就总司令职开始,就希望汪精卫赶快由香港北上主持局面。而汪精卫却于桂、张失败后,才把希望寄托在北平,于7月23日转道日本到达北平。在他的拉拢拼凑下,终于在8月7日召开了“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扩大会议选举了常委、秘书长及委员会主任、委员等,通过了宣言,决定组织与南京对抗的国民政府,选举阎锡山、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谢持为国府委员,推阎锡山为国民政府主席。反蒋派从组织形式上大联合了,但这时阎、冯军队在战场上已呈败局。
阎锡山满脑子封建帝王思想,也和袁世凯一样,作皇帝梦,想登“五九”之尊,他选择了民国十九年九月九日九时九分这个“黄道吉日”,在北平怀仁堂宣誓就任国民政府主席之职。此举,一般称之为“五九小朝廷”,是为了凑成个“五九”之尊吧?但是,第二天,张学良就让东北各省市的国民党党部致电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提出反对北平扩大会议的八项理由,并称扩大会议的参加者是:“军阀余孽、失意政客、野心党痞、不逞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