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校园大门,各自投奔生活之后,偶尔会有同学聚会,他也参加,但从不带头,也不太爱发言。在过分想要表现自我的青春期,但凡遇到聚会,不乏有三五成堆的自我吹嘘者。什么毕业三五年时间,自己拿到了多高的薪水,坐到了多高的位置,得到老板多大的器重;什么买了六位数字的车子,生意做到了全国,准备进军国外市场;什么买了一线城市的房子,搞到了大城市的户口,摇身一变成为地地道道的首都人;什么前不久跟哪位领导或者名人吃饭,彼此结交甚好。如此种种。别人尽情地在人前推销着自己,以求大家重新认识,另眼相待;而这位看起来有些古板的同学就是保持中立,不与人争辩,遇事也只会微笑。
谁都不知道毕业后他究竟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因为一直以来,他都不是众人眼里的焦点。再有几次聚会,同学们都换了一身名牌行头,有的还开上了豪车,而他还是先前的那件旧衣裳,花几小时挤公交从外地赶来。
就在去年的那场小聚上,我们有幸请来了已经退休的班主任老师,从老师那里得知了他的真实境况。就是这位从农村走出来的、默默无闻的、无人看好的同学,毕业后重新回到家乡,租了几十亩的农田,搞起了种植,还顺带着建起了农场,开发了鱼塘,并且饲养起牲畜。如今,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已是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有畜养着上万头牲畜的大厂和近百人的科学种植团队。
这一消息无疑让在座的各位都目瞪口呆,更让那些只顾着在场合下显摆的同学瞬间失了色。
我同样也认识一部分人,用房子作为抵押,或者东拼西凑买来自己的豪车,以撑门面;但银行卡实则空虚,还可能负债累累,每月都要为了没有着落的还款,躲在爱车里抱头痛哭。本以为精致的包装可以为其带来收益,却只是徒有其表,成为了虚荣的奴隶。这种不自量力的人不在少数。正是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径,或将使你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
你有理由相信,人都有自私狭隘的一面,在你光鲜的身后,免不了有人戳着你的脊梁骨,希望你倒大霉,恨不得踩着你的肩膀往上爬。高处不胜寒,正因为你的“出色”,独占了鳌头,才会让那些比不上你的人失去了光彩。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没有谁生来愿意做衬托的绿叶,尤其是那些本与你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或者与你有着共同利益的竞争者,可能都要觊觎你暂时的拥有,垂涎你现今的位置。虽然你的成功绝非偶然,是自己苦心经营的结果,你也经过不为人知的黑暗,但是在别人的眼中,你的锋芒便是他容不下的那根刺。出头的椽子容易烂,如果你不懂得藏锋敛迹,反而是不合时宜地炒作自己,就无疑是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众人明枪暗箭的靶子。所谓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一个假象,用来蒙蔽别人的双眼;真正隐藏的却是野心、权欲、才华、感情甚至杀机。
比如,购买同一样东西,你花出去的钱比别人多,那么势必自己内心会不满,这个落差可能就会在无形之中转变成为一种狭隘的不平衡,然后你可能要在心里诅咒,巴不得别人买的通通都是假货都是次品,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回自己心中的平衡。
再比如,别人比你花少量的钱,买到比你更好的东西,那么你可能会气到吐血,恨不得跟经销商拼命。如出一辙,在人生道路上,在事业进程中也同样如此。如果你比别人多了好几倍的努力,到头来还是各方面都逊色于人,那么势必要气馁,要愤懑。
人的嫉妒心膨胀起来往往是相当可怕的,会让你变成自己不认识的另外一类人。何况在这个物质社会,你就应该更加谨慎。
同时,你若低调从事,在背后经营着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即便壮志难酬,心愿未泯,那也是自己的事情,没有人会在意,更没有世俗的舆论和外界的眼光参与进来。否则,无论何种意义上的失败,到了别人的眼里,都可能是你的一种无能,你将承受比失败更加沉重的压力,于是在经营的过程中,变得战战兢兢,畏首畏尾。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再牛的梦想也挡不住傻瓜似的坚持。有些人看似装聋作哑,实则韬光养晦,大智若愚,在梦想没有着手之际,就已经为自己的欲望化好了“妆”;有些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打肿脸充胖子,招摇过市,在没有出发以前,就已经为自己引来了十面埋伏。
成功的路上静悄悄,这是一种谋略,是你为自己留下的后路,你还可以厚积薄发,张弛有度。这也是一种智慧,是你在暗处储蓄的光芒,你还可以出其不备,一鸣惊人。
29
我们都爱演戏
对手是自己
我们的一生也都在渡河
顺流而下的时候
我们都是内心笃定的修行人
逆流而上的时
候我们且又变回了普通人
理想是一个什么东西
理想的概念: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理想和梦想是一个概念吗?不是。
从定义上说,“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经济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那么梦想是什么?“梦想是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也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原动力。”二者的相同点与差异是什么?相同点是二者都可作为走向成功的精神动力。差别是理想可能实现,梦想难以实现。
理想与时间的关系:
在我看来,理想是你在现实社会中的投影。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间的推移,理想会逐步缩小,小到某一个细碎的焦点;从天马行空的设想,转化到具体的某一件事情上,于是,就更加接近现实,更容易实现。这自然离不了现实的打击、个体的推敲以及岁月的考验。
比如,问十岁的孩童: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不假思索地回答你,长大后要竞选总统、成为科学家,以及诸如医生、教师、军人等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没有谁会想成为反面的人物。此时,因为与生俱来的童真,并且对于真善美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分辨,所有的理想看起来都是美好的,并且几乎没有无法实现的可能。
问二十岁的青年: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依然存有幻想,但大多都跟未来相关。有的想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的想要拿到更高的文凭,有的想要环游世界,甚至还有的想要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将来的“富二代”。此时的理想都很美好,也仿佛触手可及。那是因为自己还很年轻,人生尚未形成定数,有很多上升的空间和实现的可能。
问三十岁的成年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会稍微犹豫。在他们看似忙碌的生活中,理想的范畴逐渐地淡出思维的空间,但不可能没有,只是谈起理想会变得更加慎重。有的想要购买一辆新车;有的想要换一所舒适的房子;有的考虑着跳槽,想要跻身到更大的城市发展。此时的理想较之以前会更加现实,但也很美好,有很多在二十岁时不敢想的,可能再接再厉之后,就能看得见,实现得了。因为自己正在努力,并且一切还尚未形成定局。
问四十岁的中年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很快地回答你,或许这个目标由来已久,他为此做了长久的心理准备。有的盼望着涨工资,提高待遇;有的等待着考到职称,工作升迁。此时的理想,变得更加慎重,且又具体,因为一旦错过了这十年的黄金期,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旦实现不了,可能再想努力,就变得更加艰难。问五十岁的即将迈入老年生活的人:你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可能冲你笑笑,理想?这似乎早已淡出生活很远,该得到的,或许已经得到;难以实现的,就只能寄托给下一代。他们的理想答案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发展业余爱好有一个充裕的时间。此时的理想,会变得杂乱无章,因为他们的棱角早已被岁月磨平,或已经将人生看透、看淡。
……
谈理想的几个时间误区:
雾里看花——有的人喜欢在黑夜里谈论理想。
黑夜是有毒的,此时的理想大多被笼罩着夜色的阴云,它能够遮挡你的视线,蒙蔽你的大脑,无论期待得再好,设想得再怎样完美,都带有客观的局限性。所以任何决定,都不要在深夜里做出,无论多急,都一定得等到天亮,等到阳光再次照耀大地,你再决定也来得及。
口若悬河——有的人喜欢在酒醉时谈论理想。
酒可以解忧忘愁,但绝对不会使你变得深沉通透。此时的理想通常是酒精作用下的产物,像是轻易说出的话,随意泼出去的水,并且你会越说越豪迈、越理直气壮。酒大壮胆,你像是一下子变成了自己意识形态下的“巨人”,没有什么做不到,但是酒醒后总能够被现实打回原形。所以,酒醉时的理想,更像是无稽之谈,虽出乎本意,但却被你放大了无数倍。
情绪使然——有的人喜欢在失意时谈论理想。
失意是内心独白的状态,此时的理想带有复杂的情绪,寄托着你无限的哀思。导致失意的原因可能很多,掺杂在理想中的情绪也各不相同。比如长期努力的没能实现,当你穿插着理想回顾整个过程,就很容易被自己所感动;比如目前的处境特别艰难,那么你的理想或将带有自怜的情感。但凡失意中谈论的理想,大多都是因为自己心中的那碗水没能够端平。人最可怕的就是感动自己,进而上升为怀疑整个世界,与之产生对立,或是走进极端的误区。所以,失意的时候切莫谈人生、道理想。
徒劳无益——有的人喜欢在结果时谈论理想。
结果已经注定,理想便只能是一纸空文。此时的理想,大多是你一个人上演的独角戏,是你千方百计地想要为失败寻找借口,并从过往中求得慰藉。正是这些不可改变的结局,让你不甘示弱的心蠢蠢欲动,让你更容易走进自吹自擂和好高骛远的误区。所以有结果时谈论的理想,都带有“马后炮”的嫌疑,让你越谈越无地自容。
孵化理想的几个要素和步骤:
第一步,实事求是,确立理想。
理想的实现跟它本身的大小无关,只与你努力的程度和坚持的时间相关。再小的理想,也容不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样,再大的理想,都经不起你的软磨硬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第二步,静心思考,分解理想。
你要相信,一个人的理想目标越明确、纯粹、细致,能够实现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你要在理想既定的状态下,学会静心思考,将理想这一看似抽象的范畴,剖解成为一件件具体的衔接紧密的小事,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并且付诸实践作为支撑。
第三步,保持自信,坚持理想。
理想作为宏观的规划,必将要走很长的路,跨过无数的坎。能够一蹴而就的目标,绝不能被冠上理想的头衔。那么未曾到达之前,就要做好长久的准备,自信面对可能的失败与风险。
第四步,学习榜样,破解理想。
一个人最大的智慧是透过别人的阅历而读懂自己的未来。想要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成就怎样的自我,就自然少不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学会从别人身上求得“真经”。我们常常对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选择相信,那么榜样就是你身边可圈可点、有证可循的最好参照物。有了他,或将更加让你相信理想,坚定信念。
第五步,把握机遇,实现理想。
既然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就需要有一个突破口,实现量变向质变的跨越。于是这个被认为是突破口的机遇就显得特别重要。把握机会就像是在抓泥鳅,只有准备充足,并且果断出击,才能够一招制胜。抓得住它,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把握不住,就只能等到下一个播种的春天。
梦想还可以侧门而入
Y是我的同学、邻居兼发小,从小住在同一个胡同里。他实际性别为男,大我两岁,但我总习惯性地称他为“大姐”。原因很简单,无论是他的腔调,还是神态举止,甚至他那一招牌式动作——扭扭捏捏的兰花指,都会很轻易地让你觉得这是一姑娘。
上学那会儿,我们时常与他开玩笑,他也是众人口中的“假女人”。“假女人”同“假小子”不同,在不谙世事的少年的眼里,这种定义似是能判断这人是个另类,当然也会是一个玩笑的由头。很多时候,大家会学他说话,学他走路,更会依葫芦画瓢地模仿他的兰花指,然后引起大家一阵哄堂大笑。
再后来,对于身旁的这一“尤物”,大家开始进行猛烈的人格攻击。许多次,他也寡不敌众,被损得抬不起头。在校园里,这哥们是名声大噪,所有的讽刺和闹剧,他都是主角。
“假女人”这一头衔,光有神态举止是远远不够的,上小学那会儿,十来岁的样子,诸如洗衣、做饭、缝补之类的细碎生活小事,他都是一把好手。所以,顽皮的小伙伴们都戏称他为“家庭煮妇”,他也渐渐地习惯了各种嘲笑玩笑,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活得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