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出生于公元1613年,学者们都叫他亭林先生。顾炎武的家庭是江苏有名的四大富户之一,又是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从他的高祖到他的父亲,祖孙五代都作过明朝的大官。顾炎武的养母王氏也出生在官宦人家,是一位有教养学识的妇女。她还没结婚,丈夫就死了,后来抱养顾炎武做儿子,决心要将他培养成人。
顾炎武小时学习非常勤奋。3岁的时候,养母就亲自教他读书,给他讲古代英雄的故事。10岁时,开始跟随祖父学孙子、吴起的兵法著作以及《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历史书籍,14岁就考中了秀才,正是“少年得志”。
顾炎武不仅专心学习,还关心国家大事,他参加了明末有名的文学团体“复社”,开阔了视野,培养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明朝灭亡以后,顾炎武接受了福王的邀请,到南京担任兵部司务,可是不到一年福王政权也灭亡了。顾炎武满怀亡国之恨,回到家乡组织义军抗击清军。不久,清兵攻占昆山,顾炎武率义军苦战了四个昼夜,因对方力量过于悬殊而失败了。养母王氏闻讯之后,深为国家前途担忧,自此粒米不进,绝食而死。临终前还嘱咐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个妇道人家,也有爱国的思想;你千万不要忘记亡国的耻辱,不要当异族的臣子,要牢记先祖的遗训,那样我死也瞑目了。”顾炎武将养母的遗训深深地铭刻在心中,决心抗清到底。
顾炎武安葬母亲后,立即与唐王政权联系,筹划联合组织力量抗击清军。不料这件事走漏了风声,被人告发到清朝,顾炎武因此被关进了监狱。后来,他的几位好朋友经过多方努力,才设法把他搭救出来。
顾炎武在家中没法呆下去了,只好背井离乡,开始了旅居生活。顾炎武注重将学到的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他从明朝灭亡的惨痛历史教训中,深感必须要寻找社会兴亡的真正原因和历史规律。
45岁时,顾炎武带着两匹马,轮流骑坐,还有两匹骡子驮着必备的图书,走上了深入社会调查研究的道路。他先后游历了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凡是名山大川,天险要塞,他都要亲自登攀,详细考察。到了山海关、居庸关、古北口、蓟州、昌黎等战略要地,他都亲自来到当地的老农和退伍的老兵家,听他们介绍情况向他们详细询问地形、地势和风土人情。遇到与书本记载不一致的地方,他都反复勘对,校正书本的错误。遇到古碑遗迹,他总是设法越过荆棘和野草,有时干脆就手足并用,爬到碑前,擦去碑上的斑藓青苔,仔细辩认诵读,将它摹拓下来。
在长期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顾炎武提出“务农积谷”、“守边备塞”的战略思想,提倡国家要加强边防力量,要关心边境人民的疾苦,设法使他们生活富裕起来。
顾炎武身体力行,从来不“纸上谈兵”。他每到一处考察,凡是能办到的,总是亲自去办。他看到北方丰富的水利资源被白白浪费了,深感惋惜,就计划把南方的水车、水碾、水磨引进过来,还写信邀请南方的朋友来边塞一同实现这些计划。他到一处住下来,看到可开垦的荒地,就与当地农民一起挖地,种植五谷,深得农民的钦佩。
顾炎武为人直率,同时又谦虚好学。周围人都喜欢与他在一起交谈,他遇到不懂和有疑问的问题,虚心向有经验的老者请教,积累了丰富广博的知识。很快他的名字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开了。
顾炎武在漂泊不定的旅居生涯中,著述甚丰。他完成了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的对治国安邦方略的研究,写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这两部书不但是研究民生利弊的专著,而且是清初地志学上的重要著作。《肇域志》一百卷,专门论述地理形势和山川要塞;《天五郡国利病书》120卷,二百万字,专门论述地方利弊和经济的发展。凡是有关河流水道、农田水利、工矿资源、交通运输、户口田赋、兵防徭役等情况,他都作了详细的记述。
顾炎武又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认为宇宙是物质构成的,强调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探求真理,反对主观空想。他还积极主张进行政治经济改革。除此以外,顾炎武在音韵学、考据学、训诂学、历史学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著述。
他晚年时,清王朝对待汉族知识分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康熙帝为了笼络汉族的知识分子,下令叫各地举荐著名学者。顾炎武那时已是名闻天下,有人举荐他,都被他严词拒绝了。
顾炎武从45岁离家出走,整整在外漂泊了25年。晚年才定居在陕西华阳县,授徒讲学。公元1682年,顾炎武在旅经山西曲沃时,不幸患病,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