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0900000004

第4章 娶妻生子

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孔丘为维持生计,帮人家料理礼仪事务、入班当吹鼓手,还替人干杂活。

一天,一位老汉来到孔丘家里,自报家门说:“我姓亓官,是从宋国迁来的。昨夜,我家院墙被猪拱倒了一段。我现在生病体弱,特来请你帮助修补院墙。”

孔丘热情地说:“我家祖籍也是宋国,咱两家的远祖是同乡,现在是邻居,更应帮忙了。”

亓官老汉说:“我听人说,你是圣人后代,以劳助学,知书达理。来日必成大器。”

“感谢您老人家的鼓励!”

来到亓官老汉家里,孔丘紧张地干起活来。

“吃过午饭再干吧。”亓官老汉说。

一个少女将饭菜放在桌子上。

亓官老汉向孔丘介绍:“她是我的独生女,今得十六岁。

三岁丧母,我又当爹,又当娘,还教她读书、写字,不容易呀!”他又对女儿说:“他就是我常提及的孔丘。”

孔丘说:“真不幸啊!我三岁丧父。”

下午完工后,亓官老汉拿出一些粮食和干肉作为酬谢,孔丘谢绝了。

冬去春来,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丘十九岁了。

一年一度的初春乡射在鲁都矍相圃进行。

比赛中,孔丘按规定连发数箭,箭箭都射中靶心。

主持人在台上宣布:“今年乡射比赛,孔丘夺魁!”

乡射完毕,孔丘在回家路上,正好与观射回来的亓官父女相遇。“到家里坐坐吧!”亓官老汉热情地邀请孔丘。

“中午了,不打扰了。”

“还客气什么,今天应祝贺你乡射荣获第一名。”

孔丘便随亓官父女进门。

亓官老汉说:“孔丘呀,大叔真为你高兴!没想到你射箭这么准。看来,你是真正精通六艺了!”

“哪里,哪里,我对六艺的学习仅是入门,算不上精通。”亓官女拿来了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从政》,说:“请孔先生赐教。”

孔丘说:“我连学生都没当好,怎么敢当先生呢?小姐既然作出妙文,我理应拜读了。”

这年三月,鲁国出现了严重干旱,人们祈天求雨。

祭天求雨仪式结束后,人们都散尽了,孔丘却仍在地上,作揖祈祷。

亓官女来到孔丘身后,低声说:“天阴了,快下雨了,该回去了。”

孔丘这才站起来说:“你也来了,忧国忧民啊!”

“不敢当。不过,对这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料定你会来,所以我也来了。”

“趁着天还没下雨,你就随我走走吧!”

亓官女跟着孔丘,来到沂河边……

雨过天晴后的一天上午,孔丘换上新衣,买了六只公鸡、六条咸干肉,朝亓官老汉家走去。

孔丘进屋,向老人施礼道:“大叔安好?孔丘特来看望您老人家。”

亓官老汉明白了,笑着说:“看来,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啊!”

孔丘有些紧张地说:“孔丘冒昧,前来求……求婚……不知尊长意下如何?”

“正合我意,将小女许配于你,这也是我亓官家的造化,是小女的福气。”

四月下旬的一天,是孔丘结婚的大喜之日。

孔丘穿戴一新,热情地接待客人。

孔丘的姨、兄、嫂和挽父曼来了,前后左右的邻居们来了,孔丘的一些同窗、好友也来了。

按当地平民标准,宴席还算比较丰盛。直到掌灯时分,亲友们才走完。

孔丘领妻子跪在父母的牌位前,磕头祈祷。

孔丘说:“孩儿向父母禀报:我已十九岁了,长大成人了,今天和亓官女结为夫妻。今后,更加奋发上进,有所作为,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孔丘的妻子说:“亓官女跪禀公婆:儿媳终生全心照料丈夫,助他早成大器,慰藉公婆在世心愿。”曾到宋国去了一趟,目的是考察殷朝的礼制。孔子对周礼的渊源进行了研究,明确地指出夏礼、殷礼以及周礼之间的继承关系。婚后第二年,孔子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鲁昭公得到消息以后,特命人送去一条鲤鱼,以示祝贺。孔子受宠若惊,随即给儿子起名鲤,字伯鱼,以表示对昭公赐鱼的纪念。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在相礼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和赏识,特别是鲁昭公赐他鲤鱼的消息更是不胫而走,霎时传遍鲁国都城。昔日那些看不起他的贵族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秋尽冬至,冬去春来。孔子一边精心照料妻儿,一边探索学问,全家其乐融融。

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的春末,亓官氏又生下了一个女婴。

二十三岁的孔子得了千金,喜形于色,忙着给妻子做饭,洗晒衣物,照顾孩子……

“你想好了吗?给女儿取个什么名字?”亓官氏问。说:“取名无违,无有的无,违背的违。”

“无违这名字既不好听,也不像个女孩子的名字呀?”解释道:“给孩子取名不在乎是否好听,也不在于是否像什么男孩名、女孩名,关键在于含义。当今鲁国,像季武子,身为相国,竟敢违背周礼,如果层层仿效,作为规范人们行为标准的周礼就不起作用了,鲁国就会处于混乱状态。我给女儿取名无违,就是基于上述思考,希望自己的孩子永不做违背周礼的事,更希望社会上不出现违背周礼的现象。

我现在正继续奋发钻研学问,就是为了将来办好教育,在帮助国家解决无违周礼的问题上尽微薄之力。无违关系着国家的兴旺和稳定,难道给女儿取这个名字不好吗?”

“好,太好了!”

同类推荐
  • 无声的课外老师:人生健康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无声的课外老师:人生健康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人生只有一次,健康不容忽视。我们愿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们拥有健 康,从而让学生们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民族拥有一个辉煌的明天。
  •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课堂教学的智慧与创新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三十五册,本书聚焦课堂教学,聚焦创新,用浓笔为我们诠释教师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如何独辟蹊径打造优秀的课堂教学。其中的课堂创新、提升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全都融会于本书之中,是指引教师完成教学创新和提升的智慧书。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思想散文集。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在战国初年汇辑论纂成书,因此称“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

    黄兴主编的《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是一部收录第十六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优秀作品的文集。《第十六届新概念获奖者作文精选(B卷)》在2014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结果出来后的第一时间,选取获奖的作者的新作,结集出版,分为A、8两卷,本书为B卷。按类别分成“献给时光不悔”“赶在落雪之前”“火蝴蝶”“秘地百合”“美狄亚的眼泪”“一路高速”六个章节。这些作者多数为90后,文章均为小说和散文,文风多样,可读性强。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认同。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热门推荐
  • 凤行天下之妖星斥月

    凤行天下之妖星斥月

    一次离奇穿越,牵出神秘的古老图腾,一段阴谋爱恨恍若辗转千年……千宸大陆,风云顿起,终将因此不凡。她是懦弱可欺的侯府孤女,每日仰人鼻息而活,命若草芥,而今,灵魂突变,锋芒毕现,天下风云际会间,且看她拂手云烟,征战天下!千年爱恨两相难,两世情缘一线牵。前世,你我相许于月玫,却终将兵戈相见,也许爱,亦或情,皆湮于那场惊天动地的千年之战,静静等待着轮回的蹉跎。今世,你我初见两不识,却依旧情深不悔,无论难,亦或迷,皆难摧跨越千年不改的心中执念,步步探索着神秘的传说。当一切记忆复苏,所有人即将归位时,他们才恍然,缘,不过一时浮华。
  • 花开半夏琉璃梦

    花开半夏琉璃梦

    第一次见面,是在晚宴上,吊带裙不小心掉在了他的脚上第二次见面,是在大街上,被石头绊倒,夺走了他的初吻第三次见面...“你敢娶我吗!”霸道的声音“你敢嫁,我就敢娶”声音温柔体贴,但又不失霸气婚后:“夫人在做什么”“不告诉你”“嗯?”“唔...”
  • 愿望炼金阵

    愿望炼金阵

    都市少年偶得愿望炼金术,穿梭世界完成愿望获得奇艺能力,在古代西方曾被成为谋朝者,在现实世界家里养着德古拉伯爵狼人和魔女。
  • 道衍九天

    道衍九天

    从无到有开始,跨越几个时代的共同命运;拨开那笼罩一切的谜团,看到的是否真实;一个弥天大谎,能弥天是否能弥人?探索一开始就存在的事情,掩盖那难以显露的罪行。神,仙,圣,人追求的是什么?这个世界是一直被误导还是根本就是个错误,难解!
  • 盗墓密局

    盗墓密局

    我原是一名小中医,有一天结识了胖子和玑子,又不明不白的下了次墓。为何我的手法如此熟练?映入阴阳眼中的为何如此像爸妈?残断的记忆,诡异的身份,一串串离奇的事情,让我不得不继续走了下去……
  • 庶女医经
  • 霸道与主宰

    霸道与主宰

    一个被毒妇威逼的的农村少年,随着那天的遭遇,那颗快泯灭了的追梦之心从那刻起便注定要绽放光芒!
  • 最强修真——齐铭

    最强修真——齐铭

    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是职责,也是命运赤霄白帝,挚星破天同出正与邪的终极较量
  • 傲世至尊:废柴嫡女

    傲世至尊:废柴嫡女

    她,是沐府最尊贵的嫡女,只因不能修炼斗气。便被各种欺负,庶女,姨娘个个容不下她。她,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了她,不能修炼,呵呵。姐姐我可是全系能人。灵宠,丹药,宝物,统统都在随身空间里。正混的风生云起的,这个王爷是从哪冒出来的呢?且看她与他如何成为新一代的传奇人物。
  •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