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就要上高中的刘子颖喜欢上了和网友聊天,因为她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朋友,所以只能向网络上素未谋面的朋友倾诉心事。但是刘子颖妈妈特别担心她在网上“遇到坏人”。所以,每当刘子颖一上网打开QQ开始聊天,妈妈的唠叨也随之而来,本来就处在叛逆期的刘子颖经常是忍无可忍,和妈妈大吵大闹。久而久之,刘子颖和妈妈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母女俩的关系也变得很冷淡。
后来,刘子颖的妈妈在咨询了相关专家后,又结合自己女儿的具体情况,明白了女儿是缺少朋友,网友就是她的“精神寄托”,于是不再阻止女儿和网友聊天,而是自己也加入到女儿的QQ好友中,和大家一起聊。现在,刘子颖常和妈妈一起上网聊天,渐渐的,刘子颖发现,妈妈在看人方面的确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于是刘子颖说:“有妈妈把关,那些网络骗子一定进不了她的聊友范围。”同时,也改善了母女关系。
类似家长担心孩子上网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家长却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离不开网络,是不是他在生活中缺少精神寄托而只能到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去寻求安慰呢?如果网络真的可以填补孩子心灵上的某些缺失,那么上网是否真的完全不可呢?
事实上,很多孩子上网就是为了排解孤独。这些孩子由于成绩、性格、长相、家庭等方面原因,在同学里难以获得认同,容易产生挫败感。出于一种代偿心理,他们会把自己想象成另一种形象,如女生希望自己美貌与智慧并存,男生希望自己高大威猛,无所不能。而网络提供的虚拟空间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圆了他们的梦,所以他们格外迷恋网络,以至不能自拔。
家长要分清自己的孩子上网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也属于这一种,就没有必要多加制止,只要自己转变想法,正确地看待孩子的网上交友问题即可。同时,最重要的是引导,要让他们意识到网络之外还有另一个更真实的世界,多带他们参加一些现实中的活动,或是去大自然中游览,引发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爱和关注以及热情。而对于因为孤独而沉迷网聊的孩子,家长要多加鼓励,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在现实的世界里,真实的自己同样会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喜爱。而比起虚拟的网络,现实中的认可会更容易激发孩子们的热情,慢慢的,他们就会爱上现实中的自己,不再迷恋于网络聊天了。
一对中年夫妻来寻求心理咨询员的帮助:“我女儿小学时她成绩一直不错,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也能在班里处于中上水平。后来女儿转过一次学。转学之后,常常会听到女儿对原来所在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的留恋。对此,我们总是劝说,过一阵子习惯了就会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女儿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了,情绪也变得忧郁起来,学习成绩不断下降。最终,她没能考上高中,只上了一所职业高中。到了职高后,女儿变得更加孤僻,并且还时常发脾气。最近又迷上了网上聊天,还非要去外地见网友,我们不同意,可她就是不听你过,说急了,她甚至用头撞墙。”说到这里,两位家长一脸的焦虑和无奈。
“与孩子讨论过她为什么那么依赖那个外地的网友吗?”咨询员问。
“没有专门讨论过,只是听她说,那个人很能理解她。”母亲说。
“您的女儿今年多大?”咨询员问。
“刚过15岁。”母亲回答道。
“你们认为,孩子这么迫不及待地要去见那个网友,到底是为了什么?”咨询员问。
“听她说过,自己太郁闷了,要去见见那个人,散散心。”母亲说。
“您与孩子交流过她心里真实的想法吗?”咨询员问孩子的父亲。
“这倒没有,光顾着劝她不要去了,又是哄,又是吓唬,结果我们想在关系很紧张。”母亲说。
孩子要求见网友,这只是问题的表现,而非起因,即使被制止住了,孩子可能会再找下一个网友去见。其原因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人际交流的障碍,陷入忧郁。无意中,在上网聊天时找到了一种自我解脱的方式,并且找到了一个能够交流的网友。因此,问题的重点是如何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的利用网络,又能在生活中重新找到与人交流的乐趣,不再把网络当成唯一的精神寄托呢?
(1)保证正常的学习、生活、交流与体育锻炼。
网络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实践知识仍然来自于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要保证每天足够的体育活动的时间。要注重在学校课堂上各科知识的学习,注重日常生活中与家人、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全面发展才能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2)明确上网目的,做有益的事。
青少年上网的目的应该是借助网络提供的信息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研究新知识,利用网络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如果把大好的时光和先进的信息工具用来毫无节制地玩游戏或网上聊天,就偏离了正确的上网目的,不仅耽误时间,还会影响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
(3)自觉控制上网时间和网上行为,保证身心健康成长。
要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尽管网上的世界十分精彩,但上网的时间要有度,要有节制。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上网超时会有损视力,有损骨骼的生长,不利于身体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