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的童年一直不快乐,14岁时,他初中毕业,就放弃了上学,跟着父亲做生意,那一年家里买了一台电脑。从小缺少关爱的吴斌,在网上认识了许多网友,他觉得找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不久后,吴斌在网上认识了百合,他们聊得非常投缘,之后确立了网恋关系。两个月后,百合从附近的城市来看他。见到儿子和百合铁了心要在一起,于是父亲给了吴斌2万元,让他外出闯荡。就这样,他和缺少母爱的百合同居了。
他们独自来到深圳闯荡,买了电脑,百合上班后,吴斌就在家玩电脑。她回来后,他们就一起打电脑游戏。时间久了,百合有了意见,说:“你年纪轻轻的,应该出去找工作。”但是迷恋网络游戏和聊天的吴斌难以控制自己的网瘾,依然沉迷网络。
之后他又和另外两个网友恋爱了,三份感情夹杂在一起,让年仅16岁的吴斌无法承受。他的脾气变得暴躁,整个人面黄枯瘦。百合看不惯他不思进取,于是两人经常吵架,最后百合只好离他而去。失去经济来源的吴斌只好靠行窃,把偷来的钱用于上网玩游戏。不仅如此,吴斌还做出了骗财骗色的违法行为。最终,他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互联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但是它犹如一股巨大的浪潮,当它朝青少年袭来的时候,你的孩子能否从容镇定、不迷失自我呢?
如今的独生子女深受网络的影响,网游网聊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席,虽然网络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友都有益处,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正确地教导孩子,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聊网恋,恐怕很容易迷失自我、走火入魔。想让孩子不在网络上迷失自我,家长的责任重大。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对孩子对待网络的态度以及教育方法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严密监视,严防死守型。
对于孩子的上网问题,许多家长采取的是堵的方法。如有一个中学生,只要一打开电脑,父母就轮番座在他的面前,说陪他一起玩。有时父母不在家,就会把电脑加密,不让他打开电脑。等到孩子解码后,便采取锁显示屏等手段。在一系列的“挣扎”后,孩子再也不在家上网了,而是整天泡在网吧里,彻夜不归,从此沉沦于网络的洪流之中。
(2)拒绝网络,家长不懂型。
如今初中、高中生一般都已经接触电脑,而且学校也有相关的电脑课程。但是很多家长不懂电脑,连最基本的开机关机都不会,更不要说上网了。
有一个学生跟父母说,学习需要电脑。于是,父母给他买了最新款的电脑,并安装了宽带。一开始,孩子会把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电脑知识教给父母,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是父母觉得学电脑太麻烦,不如看看电视,搓搓麻将。
之后,这个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心,于是用在玩游戏、聊天上的时间逐渐增多。看到孩子对电脑那么感兴趣,家长还见人就夸自己的孩子是电脑高手,却不知,孩子已经沉溺于色情网站、暴力游戏。后来这个孩子强暴了一名女学生,警察找上门来时,父母后悔莫及了。
(3)杞人忧天,过度敏感型。
孩子正常的使用电脑上网、与同学聊天,这本无可非议。然而,有的父母一看到孩子上网就紧张,甚至会产生莫名的恐慌。
有一个女生的父母,看到女儿经常在网上聊天,非常着急。经常四处打探,发觉女儿聊天的对象是同班的一名男生。于是,该女生的父母不仅到学校大吵大闹,还冲到男生家中,指责是该男生把自己的女儿带坏了,弄得女儿无地自容,最后离家出走。被找回来之后,该女生开始堕落,经常去网吧看色情网站、玩网络游戏。
家长在教育孩子正确对待电脑网络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家教方式不当,父母对网络的态度出现偏失,都容易影响孩子对网络的态度。家长应该知道,网络本身并不是祸害,主要是孩子的现实生活出了问题,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去教育、去开导。
关于上网,家长应该倡导孩子正常交网友,利用网络查阅有益的知识,可以适当玩网络游戏。另外,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这样孩子就不容易迷恋上网。只有这样,孩子才不容易在网络上迷失自我。否则,如果孩子的烦恼、困惑得不到解决,家庭环境糟糕,即使没有电脑,他们也会用其他方式来逃避现实,例如沉迷于电视、电子游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