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9000000007

第7章 德国顾问唤蒋梦 幕僚随从西北行

蒋介石从第五次“围剿”以来推行的堡垒主义,这种作战方法并非是蒋介石以及他的幕僚的臆想,而是来自于德国的高级顾问——冯?塞克特。最有意味的是,红军的顾问李德也来自德国,李德推行的也是堡垒主义,短促突击。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可以说是两个德国人在较量,然而却是两种不同的结局,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一件事。

冯?塞克特出身于普鲁士一个贵族家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历任麦肯森第11军团、卡尔大公军团、约瑟夫大公军团及土耳其军团最高统帅的参谋长,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战后又任巴黎和德国代表团军事代表。1920年到1926年任德国国防军总司令,提出并实施了建立10万“袖珍陆军”的计划,奠定了德国陆军重新崛起的基础。1926年晋升一级上将并退休。他奉希特勒之命担任了蒋介石的军事高级顾问,不仅仅因为他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更主要的是,他是希特勒法西斯独裁主义的追随者,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纳粹。他要把希特勒的法西斯独裁主义推遍全球。

冯?塞克特一到中国,便向蒋介石灌输希特勒的独裁主义。在冯?塞克特眼里,希特勒的思想源远流长,它是由第一帝国到第二帝国的思想继承和发展而来。

冯?塞克特一遍遍向蒋介石贩卖希特勒的独裁主义——决不能让多数人决定制度,只能由负责的人来作决定,当然每个人的身边都要有顾问,顾问是为了你,最后靠你个人的意志下最后的决心,由一个人单独作决定的原则是对责任与绝对权威的无条件的结合,权威是在独裁下产生的。有的重大问题,是无法用决议和多数表决来解决的,这样会使事情的本身变得一团糟,而是要用铁血来解决……

冯?塞克特刚到中国时,蒋介石便请他到庐山为军官训练团训话。冯?塞克特站在高高的讲台上,身后有为他预备的椅子,可他并不坐下,他觉得站着讲话本身就是一种威严,而坐下讲话那是一种谈心,此时,他来到中国不是在和中国人谈心,而是向中国人宣扬希特勒的独裁主义。‘他讲话的开场白竟引用了一个下级军官一篇题目叫《领导德国恢复旧日辉煌的应该是怎样一个人》论文中的一句话,他一口气说下去:

在一切权威荡然无存的时候,只有一个来自人民的人才能确立权威,那这个人就是来自人民却又不同于一般人民的人,他必须是个独裁者,独裁者的根应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便知道怎样去对待他们,他本人与群众并无共同之处,因为他是伟人,具有着伟大的人格和独裁者的魄力,在流血面前不退缩,在死亡面前不发抖,为了目标,不惜践踏亲人密友,胜利是用汪洋的血水换来的……

冯?塞克特这次演讲,在军官训练团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股崇拜领袖的热潮。冯?塞克特的狂想曲也激起了蒋介石心中的阵阵波澜,无形中,有很多东西他与希特勒的思想观点是不谋而合的。他为了强化自己的思想,把这句口号刻在了每个军官训练团成员那把短剑的剑柄上。

冯?塞克特在与蒋介石的交谈中还大量引证了黑格尔有关对战争的论述:……世界战争历史不是幸福的天国,幸福时期是历史上空白的篇章,因为这些时期是和谐一致的,没有冲突的时期……战争是最伟大的纯洁剂,它有益于为长期的和平所腐化的各国人民的伦丧健康……凡干大事业的人,绝不能以卑辱的方式呼唤——谦虚,仁爱,宽容——用此来反对世界性的功业及其实现发生的冲突,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要践踏许多无辜的子民,碾碎前进路上一切绊脚石……

冯?塞克特推行的这些理论,无疑对蒋介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一次给军官训练团的训话上说:除了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以外,共和国体也是我们的敌人,我们的斗争只有两种结局,不是敌人踏着我们的尸体过去,就是我们踏着敌人的尸体过去……

蒋介石就是蒋介石,他不是博古。蒋介石并不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他知道照搬法西斯的东西并不符合中国国情,只能吸取适用他的一部分,希特勒就是希特勒,他蒋介石就是蒋介石。可以说蒋介石是深深了解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的,他知道孔孟之道浸透了整个民族的各个角落。可以说,他和毛泽东一样,都是很了解中国这块土地的,然而他们最后走的路却是那么不一样,一个是革命,另一个是镇压革命,结局也就各不相同了。另外一个就是,蒋介石并没有吃透中国人一大部分的民心,失去了民心,同时也就注定了他的结局。

冯?塞克特人生的四大信条是:“爱情,仇恨和祖国,利益”。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他万没有料到的是,在红军队伍中,还有一个叫李德的德国人在和他做殊死的较量。他们不谋而合地用了同一种战术,打的却是两种心情的战争,一个是法西斯,另一个则是布尔什维克,却通过两支中国的军队在进行相互拼杀。早在慕尼黑的街垒战中,两人已经较量过了。不过那时两个人的身份不同,冯?塞克特那时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国防军总司令,而李德则是一个起义的战士。

到了中国,两个德国顾问不遗余力地对抗,一方面是为了他们不同的使命,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们不同的信仰,一个是无产阶级的推行者,另一个则是把共产主义当成头号敌人,推行扩张主义的独裁者。冯?塞克特眼看着红军的根据地在他的堡垒主义围攻下正节节溃退,曾有过短暂的兴奋,直到后来看到红军放弃根据地西进,也没能使他的兴奋持续多久,他终于发现这一点点眼前的胜利并不像他们追求的那样辉煌。

冯?塞克特所崇敬的和追求的是帝国的荣耀和形象,他追求的是第一帝国的荣耀。中世纪的罗马帝国,那是多么的神圣,可历史无情地使这种神圣很快衰落下去了。他梦想,经过自己的努力,把德国也建成一个第一帝国的形象,他崇尚希特勒的帝国主义毅志,那就是扩张和独裁,可他的身体愈来愈差了,自己也许看不到德国在世界称帝的时刻了,自己的理想和夙愿还没有来得及完成。他这次到中国来,就是推行德国称帝计划的一部分,眼前小小的胜利,使他没能看到这一曙光,距德国称帝的目标还很遥远,遥远得似乎没有了尽头,但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希特勒的话:要取得新的土地,只有东方才有可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冯?塞克特没有来得及等待他那光荣梦想的实现,便于1935年回国,不久便病逝了。他传播关于“独裁”的思想,却深深地影响着蒋介石。

自第五次“围剿”以来,蒋介石觉得自己统一中国的雄心正在一点点地变成现实。那一段时间,不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让随从给他带上那份放大的中国地图,那张地图有一面墙壁大小,他时常站在那张中国地图前畅想着统一中国的大业。中国的古代皇帝中,他崇尚的是秦始皇、李世民、成吉思汗这些有雄心又有胆略的皇帝,他一站在那张地图前,就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内心勃发喷涌的是气吞山河之势,这种强大的胜利感,常使他感受到一种微醺,酒醉一样的快慰。

在1936年7月,陕北的白家坪,周恩来与斯诺有一段谈话,对那时的蒋介石有一段评价。

斯诺:你认为蒋介石的势力比前几年增强了还是削弱了?

周恩来:1934年蒋介石的势力发展到了顶峰,而现在正在迅速地衰落,在江西第五次“围剿”时,他能够动员50万军队发起进攻和进行封锁。那是他势力最强大的时期,在他粉碎了19路军,迫使我们撤退以后,他变成了长江流域的霸主,但这一切的取得,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此,他的内战口号已完全失去了号召力。

斯诺;蒋介石作为一个军人,你对他作何评价?

周恩来:作为一个战术家,他是一个拙劣的外行,作为一个战略家,也许好一些。

作为战术家,蒋介石采用了拿破仑的方法,拿破仑的战术需要极大地鼓励士兵的高昂的士气和战斗精神,领先必胜的意志,而蒋介石在这方面老犯错误,他过于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带领敢死队的英雄,他带一个团或一个师,也总是搞得一团糟。他老是集中部队,企图通过猛攻夺取阵地。1927年武汉战役,在其他部队失败后,蒋介石率领一个师攻城,投入了全部的力量进入防御工事,结果全师覆没。

在南昌,蒋介石又重蹈覆辙,他不等增援部队到达,就用他的第一师向这个被孙传芳占据的城市发起突击,孙传芳后撤,让蒋介石进入部分阵地,然后反击,把蒋介石带入城墙和一条河之间的起伏地带,最后使蒋军大败。

不过蒋介石在战略上要比战术上强一些,他的政治嗅觉要比军事嗅觉强,这就是他能争取其他军阀的原因,他常能相当老练地全面策划一次战役。

斯诺:从军事角度看,红军在江西的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周恩来:有两个重要因素致使蒋介石第一次取得胜利,第一,他采纳了德国人的建议,在纵深构筑堡垒群,步步为营,以短促突击向前推进,最后以优势兵力,对红军逐步实施有效的包围。第二,我们未能在军事上同国民党19路军发动的福建起义相配合,没有支持这支牵制蒋的力量。我们本来可以成功地同福建起义部队相互配合的,但听从了李德和上海国际顾问的建议,我们没有这样做反而撤退,去攻打蒋介石集结在瑞金附近的部队,这就使蒋介石得以从侧翼包剿19路军而把它打垮。

此时,蒋介石站在南昌行营的军事地图前,目光久久地注视着印江、德江、沿河和四川的酉阳。这是红2、6军团所在的地方。当初6军团突破湘江,向湘、鄂、川方向“流窜”时,蒋介石就意识到了什么,他想到也许这是红军大部队的一支先头部队,他想到了红军企图撤离的计划,但他万没料到红军会走得这么快。那时他就命令何键,一面追堵6军团,一面防堵红军大部队西窜。他已部署好了重兵,不让大股红军与汀西的贺龙联起手来。他为这一计划有些得意起来。

当他的目光离开印江、德江一带移到红四方面军川陕根据地时,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他心里清楚,这是一支并不比朱毛的队伍好对付的力量,他觉得此时消灭赤匪统一中国大业的理想变得遥远起来。在1933年底,那里的红军曾粉碎过川军20多万人的六路围攻。红四方面军从川陕撤走后,到了陕北,主力很快西渡黄河。

就在红军主力紧锣密鼓准备西征的前夕,蒋介石于1934年10月10日双十节那天,偕夫人宋美龄、私人顾问端纳、少帅张学良等一行,从汉口抵达洛阳,参加了中央军事学院洛阳分院的开学典礼。

他同夫人站在检阅台上,看着一个个学员方队在他眼前走过,强大的军乐队演奏出的音乐和方队里喊出的口号声,震耳欲聋,那一刻,蒋介石又领略到了那种微醺的感觉。检阅完毕之后,3000多名学员仍然排着方阵站在检阅台前,聆听蒋介石的教诲——

自古以来,没有一个国家内战频繁而对外用兵者!不安内则不能攘外,日寇是疥癣之疾,共匪则是心腹大患,共产党的方志敏北上抗日先遣队,名为抗日,实为威胁我南京……共匪不除,国无宁日!

蒋介石在洛阳停留几日后,于14日到达了古都西安,迈出了他西北之行的第一步,当日的《华北日报》记述了蒋介石的西安之行:

……舆论认为蒋介石西安之行与共产党对四川的威胁不无关系。因为国共的任何行动都会变该省为一主要战线,但蒋委员长暨夫人却大肆鼓吹新生运动……蒋将军、蒋夫人行后做即席演说,前者用中文,后者用准确美妙的英文。在座的无不赞叹蒋委员长及夫人的尊严和风度,深为中国首脑层中能有这般才智、活力和献身精神的人物而欣慰不已。

蒋介石又到了兰州、宁夏等地,《华北日报》于10月21日报道了蒋介石宁夏之行:

方圆百里左右,只有绵延无尽的尖顶浅褐色的黄土山丘,山丘四围冲蚀成干裂的溪谷。

号角吹响了。民众开始欢呼,乐队开始奏乐,欢迎蒋介石夫妇和张少帅,客人们走下飞机,马鸿逵将军和其曾任山东省主席的兄弟马鸿宾将军走上前去与他们一一握手,表明宁夏仍在党国手中……

当时的内蒙古也发电邀请蒋介石去视察,蒋介石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派一位好友去了内蒙,而他偕大队人马来到了张家口,随后又去了太原。

蒋介石此次之行,被认为是危险的,由于随行的张少帅和端纳等人未加阻拦,事后受到了许多国民政府高级官员的批评。

从蒋介石这次西北之行中可以看出,蒋介石虽认为红军已到了最危险的关头,他也料到红军穷途末路时会逃窜,但决没料到会那么快,直到南昌行营电话告之中央红军已经西征,蒋介石才偕高级幕僚急慌慌地飞赴南昌,去指挥追堵红军的部队。

同类推荐
  • 慧心莲

    慧心莲

    “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已经历了20年的难忘岁月。20年,意味着当年呱呱坠地的女婴,已经长成了风华正茂的妙龄女郎,正焕发着青春的气息与迷人的神来。今年的双年会即以“亭亭玉立二十年,欢庆女性书写成就”为研讨会的主题,这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这次研讨会,首先是一种回顾与检阅,20年来海外华人女性书写的成就几何?其性别文化意义、艺术价值等等体现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客观地、冷静地加以归纳和总结。
  • 英雄出世

    英雄出世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书中以清末民初为背景,从不同侧面和不同社会阶层的生存状态入手,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回味无穷的故事。
  • 曼荼罗(华音系列)

    曼荼罗(华音系列)

    是命运的放逐,还是自我的贬谪?遭天之妒,寂寞于一隅。她枉拥匹敌神明的力量,倾国倾城的容颜,却主宰不了沉浮不定的命运,和自己那颗追求无限力量而不得安宁的心灵。于是,她离开了。在永世轮转的曼荼罗阵中,她那颗抗拒天地的心平息下来,犹如一株在荒原上寂寞绽放的牡丹……云裳如花,风华绝代。这是牡丹的繁华,也是牡丹的寂寞。
  •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

    《断鸿零雁记》的剧情描述三郎自幼与亲母和妹妹分离,受尽义母的虐待, 结果选择削发为僧。 其后, 三郎得一红颜知己相助, 赠予他盘川到扶桑与母亲和妹妹重逢。 然而,待三郎归来时, 他的红颜知己却早已香销玉殒。
  • 幸福保卫战

    幸福保卫战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以尊严和幸福为名,在斗志昂扬中执著守望!青年乔乐生是一名出色律师,正当他自信生活尽在掌握的时候,婚礼前的意外车祸改变了他的一切。于是,他“甩掉”未婚妻杨曼,逃避原有生活,到企业打工、收养孤儿,从头开始,打响了一场幸福保卫战。美女设计师董芳是乔的校友,一直暗恋着乔,这两个欢喜冤家在纠结的磨合中越走越近。朋友间的鼓励,亲人间的温暖,使乔乐生终于克服心理障碍,重建幸福生活,并最终与董芳走在了一起。在奔向幸福的途中,他们都走了不少弯路,错过了许多身边的风景,蓦然回首,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手中。
热门推荐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言行一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言行一致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高尚的人格要求,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青少年朋友们要从小严格要求自己,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本书从“守诺践约”、“以信立国”、“秉公执法”、“襟怀坦白”、“精忠报国”、“表里如一”等多方面阐述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希望通过阅读《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能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朋友们养成言行一致的好习惯,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让传统美德扎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 等你,早已成为习惯

    等你,早已成为习惯

    他们的开始注定没有结局,注定没有爱情。相爱的他们,终究只有,擦肩而过。“今生今世,我只恨你。”她说。“今生今世,我只爱你。”他说。两年后。“小雪,我喜欢你,这次,我不会再放手了!”他说。放手一搏,追寻属于自己的爱情!他想。“你是谁,我不认识你。”换来的竟是这样的一句话。他在心中冷笑一声。原来,我们的爱情如此脆弱……
  • 穿越之破落户成凤

    穿越之破落户成凤

    刘梦雪快40岁,一事无成,就连想摆个摊都是竞争激烈,家里条件中等,大钱没有,小钱够用。骨子里很强势,从16岁的时候就想自己做点什么,因为家里没钱,没人支持.好不容易等到结婚了,又得生孩子,生了孩子养孩子,孩子大点做点什么吧!又怀孕了,这下又是生孩子养孩子,一直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不能自己做点什么,一直是个遗憾,到快40了,感觉自己这一生就这样结束,真的好不甘心啊!也许是心里不甘强烈,也许老天可怜,机缘巧合下魂穿古代,梦雪发誓必要完成自己的遗憾,赚很多很多的钱..........谁也没想到多年后就连古代皇上也忌惮.......
  • 你曾经用心爱过我

    你曾经用心爱过我

    厕所里相遇,发生了什么呢,顾惜焓又遇到了什么呢
  • 戏无常

    戏无常

    话唠专业户,著名的将军府大小姐辜霈琛,一直觉得她的远房小哥哥长得很面熟,初次见面就语出惊人道:“我们,是不是在阴曹地府见过面?”从此被世人当作错误勾搭的典范,成为人们闲茶饭后的乐资趣闻。“我们肯定见过。”辜霈琛鬼兮鬼兮的对他道。后来,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辜霈琛问他,“你有名字吗?”“没有。”“怎么会没有名字呢?每个人都有名字,就像你现在,投胎了唤作……”他打断她,“本来是有的,后来,忘了。”“那别人怎么称呼你的,常黑吗?”“……为什么叫常黑。”“因为你是黑无常啊!”
  • 邪魅魔尊独宠腹黑丫头

    邪魅魔尊独宠腹黑丫头

    万物之始,皆混沌不堪,盘古开天地,生出世间第一树——圣冰灵树,世间第一灵——女娲,世间第一神——伏羲,世间第一人——神农,世间第一魔——冥幽辰,世间第一生死者——姬翎墨,世间第一器——源神法典,世间第一兽——涅槃火凰,世间第一水——万物之泪,世间第一气——灵气……,世间万物之皇皆孕育于此时!盘古死后!神因贪婪,封印魔界!而后有内乱,追杀女娲。女娲在冥王的誓死维护下逃生。逃生途中冥王的爱女死亡,魔界之主为爱殉葬!九世的轮回,九世的错过!而在第十世,冥幽辰发誓,势要与她生生世世不再分开!终!女娲以死为代价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名曰;“幻灵大陆”!
  • 初情似钰

    初情似钰

    年少时无意的帮助,却是她们之间情缘的开始。多年后回来无觅处,不想那人就在眼前。
  • 穿越庶女很无敌

    穿越庶女很无敌

    现代的化妆品销售策划人傅如歌去杭州西湖游玩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穿越了。一不小心就穿成了府里最不受宠的庶出小姐。开玩笑!她可是会香水这种东西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柒市的人都冷漠,在这个大城市,简梦冉生活得很累。学习的压力压得她喘不过气。直到,治愈系学长的出现。帮她补课,带她出去放松,生理期经痛的时候给她煮红糖水.....直到期中考后......"嘿,我喜欢你。""......""学长,我需要一杯奶茶冷静冷静......"
  • 拥抱你可以吗

    拥抱你可以吗

    电视连续剧《为爱所困》续写。这个人没有大师大神们那样有才华和文采,所以文笔也不好,也不够华丽。也不懂该怎么去写小说,不太了解,这个人只是业余爱好,想到什么就写到什么。但不管有多烂保证一定会努力很努力的。练练手嘻!忘了是怎么看到的这部《为爱所困》电视剧,好像是看完《暹罗之恋》后找不到别的解毒片,狂找后偶然搜到了这部剧。就看了,虽然没有被虐哭,但还是想写。所以就提笔咯!这个人看到第二部24集,嗯,对的,之后的没看,因为我看的那个播放器里没有了。以为结束了。但后来也看到一点结局了,全部几乎是HE。恭喜啊!呵呵,对于这个人写的不好或不好看,不要怪这个人哦,多多指教哦!多多支持!嗯?OK?Haha哒...这个人即将要写的续文故事场景也是按原文选了。故事起初发生在Friday男校和邻近的星星女子修道院。主要是Friday男校。那里有一群情窦初开正处在花样年纪的高中生,没心没肺的他们误打误撞撞开通往种爱情种子的花园。也种下了自己喜欢、又属于自己的种子。而种子在他们心里萌萌发芽。他们是如何去面对,如何去呵护?一定要支持哈!这个人就是一个无名小卒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