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儿子不在家,屋里显得空荡荡的。
以前每到星期五,他都会迫不及待地从学校往家里赶。进门说不了几句话,就一头钻进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开始忙碌。
现在,儿子那台电脑被他搬到了学校,说是帮学校建网站,可学校的电脑他用着不顺手。电脑不在家,儿子当然就难得回来了。
我坐在自己的电脑前,下意识地敲了几个键,儿子刘博的网站(http://danbo.126.com)出现在显示屏上。他戴着眼镜、若有所思的神态,当妈的最熟悉不过了。他不回家,我只有进入他的网里看看他。
儿子迷恋电脑,但学习成绩不错。小学六年,他一直是品学兼优的三好生,上初中、高中期间,他连续六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东城区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还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1997年他考入重点大学计算机系,1999年获得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他的获奖情况和成长故事以及个人网站被编辑采访后,写进了《点击金牌》一书。
我清楚地记得,儿子12岁那年,即1991年,他考入一所市重点中学,第一次上电脑课就对其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很快学会编写程序,令老师赞叹不已。假期里,他编写的新程序需要上机调试,却苦于找不到计算机。我答应带他到单位去试试,儿子兴奋得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同我们颠簸20公里赶到单位,结果拿机房钥匙的同事却没来上班。孩子苦苦等了一整天也没能摸到电脑,急得直掉眼泪。那一刻,我的心里特别难受。
为了支持儿子的爱好,我和他爸把平时节俭下来的2000余元拿出来,为儿子买了一台8086PC机。儿子拥有了自己的电脑,别提多高兴了。两年后,他学到的知识在这台电脑上已经施展不开,梦想要台“386”,当时最便宜的“386”电脑也需要6000余元。这对于月收入只有几百元的工薪家庭,无疑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我们也担心孩子如此迷恋电脑影响学习、影响视力、影响身体,我答应等他考上大学后一定为他再买一台。儿子绝望地说:“等那么久?这期间,我少学多少知识啊,到那时都快成电脑盲了!”是啊,儿子的话有道理。爱人比我更理解儿子的心情。他想到自己儿时爱好无线电,上小学就自装收音机,每当看到柜台里的收音机零件,就像被勾了魂似的走不开。父母给他的零用钱全都用来买了零件。他说若不是当初的爱好与钻研以及日后的不断学习,哪有今天的高超技术。尽管囊中羞涩,尽管我们对自己什么都舍不得买,还是很快答应了儿子的要求。从咨询、凑钱到将第二台电脑搬回家,只用了短短的三四天时间。儿子兴奋地站在电脑前,欢快地敲击着键盘,乐得合不上嘴,他一再向我们表示决不影响学习,并说:“爸妈,以后做饭不用买肉,我天天吃咸菜喝粥,也不用给我买衣服,我只穿校服。”我听后心里酸酸的,眼里滚动着泪花。
1997年高考前夕,许多朋友劝我们:“眼下是冲刺的关键时刻,切不可再让儿子玩电脑。说不通,干脆采取强硬措施锁机。”那时的儿子和平时没什么两样,每天晚上照旧要打开电脑鼓捣一阵子。我们把道理讲给他听,怀着矛盾的心情表示尊重他的意见,不锁机,希望他把时间安排好。信任和尊重使他拥有一份良好愉快的心情,高考发挥正常,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十年来儿子使用的电脑也在跟着同步升级,第二台电脑买回家使用了一年多,他的“386”又升为“586”,“586”又升为奔腾二代……还配置了扫描仪等。在一般人还不知道上网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网站,到他网上浏览的人次成千上万。
如今,大学里的计算机课程远远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他一直坚持自学,掌握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学校安排他讲课,他便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其他同学。今年暑期,学校将计算机房让给他和另外几个同学当办公室,支持他们办网站。儿子还在北工大青年创业园“优弧运动咨询网”任首席技术官,建站初期的网页和后台数据库都是由他来完成。每逢周末,他从学校回来,我们家总是电话不断,几乎所有的电话都是找他咨询电脑问题的,就连一些街坊、同事购买电脑也要找他帮忙挑选。电脑买回家,儿子还负责安装、教会其使用和上网,电脑出了故障,他热心帮助排除。有的电脑毛病大,一时找不到原因,他们父子便齐上阵,一个查找硬件毛病,一个排除软件故障。孩子他爸打小就对无线电之类的东西感兴趣,儿子迷上电脑,也许遗传了他的这一爱好。
为了支持儿子的爱好,把他培养成有用人才,我们几乎倾尽了所有。几年来,我们所在的单位一直不景气,微薄的收入既要孝敬老人又要供儿子读书,尤其要一次次拿出数千元为他的电脑更新换代、完善配置,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一次我看上了一件春装,一问价钱近100元,没舍得买。丈夫得知后瞒着我自作主张把那件衣服买回了家,我高兴地在镜前试穿了一次,次日便悄悄把衣服退掉了。一年又一年,我们一家三口很少买新衣。前几年,我们经常穿亲戚朋友淘汰的衣服。再难,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对儿子的爱好给予全力支持。
儿子十分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从不和别的独生子女攀比吃穿。他周围不少同学家里很有钱,他们穿名牌吃昂贵的零食,儿子克制着自己从不动心,每一次我们要为他买衣服,都被他坚决拒绝了。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考试中,他取得了全校前5名的好成绩,我想奖励他,问他要什么,他想了片刻对我说:“我想要筒八宝粥,看到有的同学天天中午在校门口买八宝粥喝,特馋。”这是儿子懂事后第一次张口向我要的“奢侈品”。中考时,他取得了596分的好成绩,却坚决不让我们为他买任何东西。
我业余爱好写点东西,自从家里有了电脑,儿子就动员我换笔,耐心教我使用电脑写稿。电脑出了故障,他帮我排除;写好的文章在电脑里丢失了,他帮我重新找回;在打稿过程中,不慎碰了不该碰的键盘出现异常情况,他帮我恢复正常。有儿子的帮忙,我处处依赖他已成习惯。说来惭愧,一家三口每人拥有一台电脑都好几年了,我除了在电脑上写写稿,其他很多知识都不会。儿子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中设有一个文学园地,刊登我已发表和未发表的文章。我建议他登一些名家大作。他说他的文学园地栏是专门为我开设的。儿子为母亲开设专栏,无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我的写作热情更高了,好友们都说我掉进了儿子的网里。
在儿子迷恋电脑这件事情上,我一方面倾尽所有支持他的爱好,一方面又不愿意他总和电脑黏糊在一起。我的心情始终处在矛盾中,为此,没少和儿子呕气。丈夫时常从中调解,劝我应该为有个品学兼优的儿子感到高兴。这些,我心里自然明白,然而,我这个做母亲的始终改不掉对儿子的挑剔,改不掉对他的爱之深而产生的责之切。
2000年11月21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