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后期,香港影坛貌似热闹,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但综观全局,其实已渐成衰落之势。而大公司一统天下更已成为历史陈迹。除去经营理念的原因,也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香港影界也进入了知识经济时期。
在市场上纷纷冒出的小制片公司、电影工作室,它们没有固定的制作班底,没有自己的片场。独立制片人有了好的创意,就寻找合作伙伴,以合作的方式利用大公司的制片资源。他们以创意、剧本、票房号召力等资源,在影片中入股。而影片一旦亏损,损失最大最直接的自然是投资方。可见,此时在电影市场起决胜作用的已不仅仅是“资本”,更为重要的是“知本”。如此,只在“资本”上占优势的大公司,走向衰落势在必然。而占“知本”优势的独立制片人,其崛起亦是意料之中。
而在这种市场规律之下,大公司日益凋敝,将导致独立制片人找不到合作方,所以一些小公司往往是拍出一两部影片之后,即销声匿迹。香港影坛虽百花齐放,却群龙无首。
邵氏公司当初成为香港电影的龙头老大,是时势与英雄的配合。如今时势已变,已经略显边缘化的邵氏公司呈现“水土不服”的症状。邵逸夫终于在1985年,决定退出影坛。
邵氏公司停止了影片的制作。邵氏电影的光环开始层层隐退。一代电影王国,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而产生,而辉煌,而陨落。
但是,退出影坛的邵逸夫,并不等于退出了历史舞台。事实证明,邵逸夫及早退步抽身,是目光长远的明智之举。20世纪90年代后期,香港电影业空前萧条。在香港,50年代到70年代是电影繁荣时期,平均每年产300多部影片。到了80年代,平均年产只有200部。以后逐年递减,到了90年代,平均每年只有百余部影片应市了。
可见,电影的日趋衰落是一个大的趋势,不单是邵氏公司一家经营不善。于是,在邵逸夫与邹文怀的争斗过程当中,原本气势满满不肯服输的邵逸夫,突然大幅度地减少了电影制片量,而把精力投入到购买戏院的事情上。邵逸夫已经看到了电影业盛极而衰的必然走向,他在接受香港《新晚报》采访时,说过这样一番话:拍电影不是最赚钱的行业,如果拿一亿存入银行,每月可得利息100万元,比拍电影好得多。
这番话由邵逸夫嘴里说出来,别具意味。他是香港的电影大王,与电影打了半生交道,对电影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他必是敏锐地感觉到了电影市场的变化,以及并不光明的前景。
1985年,邵氏主管方逸华宣布:从当年开始,邵氏制片量将由原来的每年40部,缩减至6到8部。
在此之前,邵逸夫陆续取消了香港和台湾的院线,不再经营电影发行业务。
1986年,邵氏仅出品影片6部。
1987年,邵氏停止了所有的电影制作,正式告别了电影圈。
§§第七章 电视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