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在香港的片场开工之后,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白金龙》。
电影《白金龙》改编自粤剧。粤剧《白金龙》是粤剧名家薛觉先的舞台名剧。
薛觉先是广东顺德人,能扮男角、女角,工须生、小生、丑生,被时人誉为“万能老倌”、“粤剧泰斗”。1932年,薛觉先在上海创办了南方影片公司,想依靠电影这种形式使粤剧为大众所熟悉和喜爱。
当时小电影制片公司拍片,都要向大公司租借场地和设备,或者与大公司联合摄制。在上海的时候,薛觉先曾与邵醉翁就合作事宜接洽过,邵醉翁开出的条件较为苛刻,事情也就此搁置下来。
后来邵醉翁迁到香港,薛觉先有意接手“天一”留在上海的厂房设备,故而写信给邵醉翁,答应了他先前开出的条件,准备先与之合作,熟识了再谈其他。他要合作拍摄的影片,便是《白金龙》。
邵醉翁接信,把香港的工作交代给手下职员,自己立即赶往上海。同时给在新加坡的六弟写信,让他带着有声设备,来上海协助大哥拍片。
邵逸夫接信更不怠慢,马上奔到上海。他非常高兴这批设备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自己也终于可以拍片了。
于是,这部由邵醉翁导演、邵逸夫摄影、薛觉先编剧并主演的《白金龙》的问世便指日可待了。
《白金龙》讲述某国贵族因被下属盗去国饷,父女外出筹款,遇到了白金龙的故事。白金龙是百万富翁,风流倜傥的少年郎君,几经周折,白金龙与该女子终成眷属。戏中的白金龙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时而纡尊降贵地假扮侍者、下人、乞丐,时而反串番女歌伶。单枪匹马深入敌穴,谈笑间已然治敌,无所不能一如孙悟空。片子险象环生,谐趣百出。里面还有许多舞蹈表演,交谊舞、集体舞、单人舞等,优雅美丽。音乐唱腔方面则使用了新腔、新调,令人耳目一新。
在这部电影里,因为演员班底组自薛觉先粤剧班,本来就是清一色广东人,自然而然地使用粤语对白及对唱。而邵醉翁使用粤语作为第一部“自己的有声电影”,是因为他避开上海之后,把香港,以及与香港邻近的广东人,包括生活在南洋的广东人,定为未来的目标观众。出于这种商业目的,诞生了中国第一部方言片。
《白金龙》的意义,在于它独占了几个“第一”。
它是第一部由中国人独立拍摄的有声电影,也是中国第一部粤语片。它标志着中国电影史上默片时代的结束,开创了国产有声电影的新纪元。《白金龙》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然,《白金龙》不可避免地有它的局限性和商业化色彩,但它对革新粤剧所作的大胆尝试,非常难能可贵。此外,这出戏是应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之请,配合“白金龙”香烟而起的剧名,一时国产香烟因此而销路大增,英美等地的洋烟受到很大打击,被传为爱国佳话。所以《白金龙》可称是第一部电影营销的影片。
因为邵氏兄弟正打算移师香港,故《白金龙》的首映式,就放在了香港,以此来试探观众对粤语片的反应。
播出之后的效果,可谓石破天惊。在香港连续公映数月,久盛不衰。仅在广州的票房收入,就是拍摄成本的60倍。
邵氏兄弟还通过自己在南洋的发行网络,把此片发行到广东人密集的东南亚华人社区。当时有声片在东南亚尚属新鲜,对影片中的人物能开口说话,大感惊奇。据说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音箱砸开了,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搞得以后每次放映,都要派专人保护音响设备。
出乎邵氏兄弟意料的是,《白金龙》在广东以北的省份,票房收入亦颇为不俗,为“天一港厂”创下了突破百万的利润。《白金龙》成为20世纪30年代最卖座最叫好的粤语片。而且在日后的年代里,《白金龙》多次以不同方式改编再上银幕,南洋公司出品有《续白金龙》,大中华电影企业有限公司出品有《新白金龙》,芳华影片公司出品有《女白金龙》等,可见其影响之大。
《白金龙》的成功,掀起了拍摄粤语电影的高潮。从1933年到1941年间,粤语电影在香港飞速发展,许多粤剧红伶纷纷改拍粤剧电影。
《白金龙》为“天一”赢得了大笔利润,也让邵氏兄弟发现,在当时主要电影市场之一的南洋,最受欢迎的是粤语片。于是“天一港厂”专门摄制粤语片,开创了香港电影伶星合一的传统,带动了香港早期电影业的发展。同时此片的成功,还带动上海电影人员纷纷南下香港,补充了香港电影人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