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7000000018

第18章 父亲在我背后

我是王振金的儿子,王柏林的孙子。我以我的王氏族姓为荣,表意天地上下贯通。据考据本姓源远流长,最初衍变自周文王祖上的“姬”姓,是姬晋太子王子乔的后代,为中国三大姓氏之一。

1904年8.19—2004年的8.19,祖父百年诞祭,我作为长子代替年迈的父亲归乡祭祖。天上薄如蝉翼的云丝,像爷爷花白的山羊胡须。祖父是这个世界上最疼我最惯我的人,他已经离世二十多年了。父亲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最爱我的人,他的爱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如影随形。我常常觉得愧对父亲,愧对他的爱。在堂哥和表哥的记忆里,每年都是我父亲带领家族男丁隆重地上坟烧纸,这是伟大而郑重的生命仪式。父亲兄弟姊妹八个,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堂哥和表哥每每提到父亲在家族的领袖地位和对家族成员的关爱和帮助,仍然翘起拇指,啧啧赞叹。

我来北京的头四年里,父亲一直关注着我的工作问题,想方设法地为我找了个接收单位,顺利地落户北京,并坚持给我上了四年的社会保险。我停薪也不挂职地在北大进修3年,继续充实自我不自信的文学事业。社保“三险”让我享受了一年的失业金救济待遇,我知道这完全是父亲鞍前马后的功劳。父亲在那几年里明显变老,头发斑白的速度令我揪心。在我少有经济收入的情况下,父亲经常背地里塞给我足够的生活费用,供我吃、穿、用的同时还照顾到我的自尊。倘若没有他老人家的无私资助,真不知道我又该是怎样的境况。我依赖父亲,感谢父亲,让我平安顺当地度过1999年—2004年。父亲也苦口婆心地与脾气暴躁、心性紊乱的我谈论事业、感情、前程和人情世故,只是有些事情他无能为力,爱莫能助。我自己也是一筹莫展,没有办法。穷困潦倒的时候,父亲给钱治我的口腔疾病;穷途末路的时候,父亲帮我开起了文化体育用品商店。父亲是何等地盼望我能早日过上独立自理的生活,但他没有能力助我走得更远,活得更好。唯有父亲能容得下我,搀扶我走完一生。挤牙膏,端饭菜,送一程……父亲的细致不亚于母亲的剪趾甲,洗衣服,倒尿桶……我已习惯像幼孩一样被父母一心呵护、精心照顾,没有了他们我该怎么活?我是否能够用表面的坚强掩盖内心的脆弱?

我没有逃避生活。两个夏天,我都在筹备自己的新文集,一本叫《纵火天堂》,另一本叫《生的伟大》。父亲是我最有力的支持者,是我最坚强的经济后盾!对于我不断地写书出书,父亲并不是十分理解,只把卖书视作儿子自力更生的一种谋生方式,可以自己挣钱自己花。即便如此,父亲还是无条件地鼓励我,赞助我,暗暗地支援我,就像我上学时一样。他看不到我非正规自费印书的明朗前景,也如我一般不明确来北京六年来我出了三本文集的意义何在。文学是我对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文字锤炼是我能够驾驭的情感流淌,自由宣泄,自然完成,心力的执著承载我十一年的梦想。

十九年的学习生活,父亲用他还算硬实的身体为我挡风遮雨,支撑着我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余下的那十一年,是我由襁褓幼童突然生成大龄青年的跳跃性流年岁月,父亲的背影无处不在,父亲的胸膛无往不胜。我知道,我这辈子都走不出他以我为焦点的视野,我这辈子也离不开他以我为荣的宽广胸怀。事实上是我不能出走,不愿离开。我必需与父母同心同德,不离不弃。离开父母,我也许会流落街头,我肯定会一无所有。

1986年12月初,冬天正值鼎盛。我家因父亲的工作变动又从山东崂山返回我出生的东北,那年我十一岁,上四年级。两地求学进度不一样,我落了几乎一半的课,学期结束时考了倒数第二。这是我少年时代唯一一次不光荣的学习历史。父亲没有怪我,甚至还颇为满意,他对我在逆境中的倔强坚持和卓有成效的奋斗总是抱着赞扬的态度。父亲性格温和,极少能看到他发火,但发起火来就石破天惊。我母亲性格豪爽,心里敞亮,声音洪亮。母亲说话时的大嗓门,一栋房都能听见。母亲理财,父亲甘心做幸福的妻管严。家里的大事小情,大多是母亲张罗,父亲作主。父母的性情互补,相濡以沫,我们的大家庭还算相安无事地走过一年又一年。

这个中秋前,长我34岁的父亲拉着买菜用的小滑轮车走在前面,小车上捆放着我的三包新书。父亲又要第几回地给我送书去卖,我跟在他身旁,有时竟被他甩在十几米身后。太阳帽遮不住父亲脑后杂白的短发,深蓝T恤凸显他佝偻的身板,健步前迈,车上的书和车后的我是父亲沉重的尾巴。父亲不嫌沉,父亲没说累。他连叹息的声音都没有,他好欢喜地帮助儿子去卖书,他给看摊的儿子送来中午饭,他却没有一次看到儿子卖一本书时的喜悦场景。父亲帮我安置了签名售书的桌椅后就匆匆走了,他放心不下一个人在家的我妈妈。

355路支线车载着满车的人卷尘而来,车门开启处,父亲弯下腰用右手抬起滑轮车底部,左手仍握住拉车的横把,晃晃地上了车,后头跟着一个紧张的大青年,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好,却束手无策地看着老父亲搬上挪下。让座的好心人在儿子提请售票员的要求下给老人让了座,并用询问的眼神睨着我。我把目光投向窗外……

好高大的一座山 那是爸爸突兀的肩

抚摸着他的脊背 感受无限的温暖

爸爸从来那样耐烦 尽管我小屋中的思绪很乱

让我堂堂正正立在人间 这是他唯一的心愿

与我同去的将是飘零的思念 带着沉淀的心去看外面的天

重归故里的日子 敢不敢正看他苍桑的容颜

父亲的所在即海中的山峦 恒久的梦想总若隐若现

深沉笃厚的爱 儿用什么才能将其承担

有一天儿成年 去成就自己许下的诺言

用心去爱

车流,人海,风景由杂乱的八家小街更替至中关村北四环旷阔的路面,车流人海中站着高楼广厦。这是我每天熟悉的路途。父亲和我一样熟悉这条路,他陌生的是我这几年的心路。来京生活以后,我就很少和父亲面对面地正式长谈,更很少谈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状况。我想性格外向、情绪外露的我是容易被“体察入微、老谋深算”的身为主管会计的父亲察觉到成功兴奋或失败苦楚的。我用不着刻意表现、特意表白,父亲也能把我拆解得七零八落,或谅解得五颜六色。父爱深笃,我早已说过。

父亲给我们儿女的爱并不像母亲那般爱憎分明。母亲被我的坏脾气惹不高兴时,她就会恨我,恨铁不成钢的恨。父亲给我的爱却是包容的,宽厚的。记忆中父亲只打过我两次,一次在童年,因为我的顽劣;一次远隔二十年,因为我掀翻饭桌惹得母亲伤心落泪。父亲怒眼圆睁的样子很可怕,“你看看你,成什么样子?真是人越大越没人样!拍案而起就是愤怒吗?拂袖而去就是清高吗?拍桌子是不是显得很没教养?尥蹶子是不是证明缺乏涵养?”父亲甚至连这样数落我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我也不曾怨恨过他。父爱的伟大,在于他的宽容和质朴。

父辈无所不在的爱不仅充盈在我们这一代身上,还延续到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下一代。九九年到零五年,父亲的迅速衰老也眼看着下一代的茁壮成长。父亲十分地疼爱他仅有的一个外孙女,调儿教女之乐都不及外孙女的一声甜叫:“姥爷,您快来!”父亲此时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计,与小外孙前屋里说啊,花园里逛哪,或在小庭院里学习和游戏,这是父亲奔波一生、忙碌半辈最大的报偿,最美的享受!

我的祖籍在山东胶南,祖上猎渔务农,父亲是贫苦人家出身,自小勤俭节约,勤劳持训,至今仍保持淳朴的农民本色,不饰奢华,深恶浪费。父亲小时候假装咳嗽,向老师索要甘草片当糖吃。父亲自幼聪明好学,学习方法灵活,成绩突出,数理方面尤有天赋。中学毕业后在家乡做统计,1961年到北大荒垦荒,修水利,务农活,当会计,任经理,做厂长,兼书记。1963年认识了下乡支边的北京青年我的母亲。当年风神如玉的父亲,穿着埋了巴汰的棉衣棉裤,带着狗皮帽子,坐在东北的大土炕上,充满激情的精光四射的眼睛一眼就瞅准了我的母亲!四年后他们在动荡的艰苦岁月中牵手,并肩携手风雨兼程地走过三十八个春秋。三十八年患难与共,日月同辉,让二位老人在相貌和习惯上愈发地相像和接近。父亲常当着母亲的面笑着对我们说,他们的爱情从母亲为父亲抓虱虫、洗衣服开始。如今,母亲老了,父亲也老了,不老的是我的父亲母亲吵吵闹闹、相依为命的爱情。

岁月牵过时光的手,走过春秋。父亲疼爱的大儿子也整三十岁了。每年的父亲节,我都不忘提醒自己和朋友,父亲是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他不需要我们的礼物和心意,他只想听到儿子的保证:爸放心吧,我很好,我能行!每次我出门,父亲常送我到门口,他站在那儿嘱咐我什么事不要着急、早点回来时,我清楚地意识到父亲就在我背后,像一棵老树一样风雨不倒地立在那里。作为他的残疾儿子,我是幸福的。我多想直接告诉他那憋在心里很多年的一句话……

我爱我的父亲。

同类推荐
  •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梦里花落惜别离:三毛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三毛:梦里花落惜别离》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 中的一册。传主三毛,当代著名女作家,原名陈懋平。三毛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三毛:梦 里花落惜别离》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这名传奇女子48年的人生,和她留 下的泪水、温情、凄清交织的世界。
  • 永远的迷离记忆

    永远的迷离记忆

    本书为廖玉蕙的自选集,收录作者多年来创作和发表的优秀散文近30篇。廖玉蕙是台湾散文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坛,其创作题材多来自家庭生活、师生互动与社会观察,传达情感清新温润,语言诙谐、嘲讽,作品充满温情、亲情、乡情,以及女性作家特有的柔情,从平常的事件里追寻常人不易见到的社会另一面,笔调幽默,风格朴实,颇受读者喜爱。
  • 石榴花开的季节

    石榴花开的季节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悠悠乡情”“浓浓亲情”“漫漫闲情”“缕缕心情”“泛泛友情”“幽幽性情”共六辑。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第二辑

    本书旨在运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热情地赞扬真善关,深恶痛绝地讽刺揭露伪恶丑,意在使每一位读者能够真切地理解寓言的真谛;而且每篇结束都有相应的寓意点拔,方便读者的阅读和学习。让您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唐宋八大家(第八卷)

    韩柳三苏王曾欧阳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明初将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个作家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的《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个唐宋作家的作品。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给予后人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彼岸花之爱

    穿越之彼岸花之爱

    她,是天界的光明神,因为一次偶遇他爱上了她。从而就有了一场男追女的大戏。渐渐地,她也爱上了他。而上天好像总是爱和有情人开玩笑,在一场神魔大战中她为了护住他的最后一抹灵魂自愿堕落下天界,来到人间化为了一名女婴,被有钱人家收养,收养他的父亲对她很好,因而却遭到了继母的嫉妒被算计摔下悬崖。。。。。。而她却因为命格君的一次笔误华丽丽地穿越到了一个叫星月大陆的地方,再次邂逅了他,命运之轮该如何转动呢?他们最终会在一起吗?
  • 公主的爱情:花落谁家

    公主的爱情:花落谁家

    当逗比碰上逗比,当可爱碰上可爱,当智慧碰上智慧,像她一样爱吃零食的人碰上同行,当帅气的她们碰上美丽的他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像她一样爱打电玩的人碰上知己,像她们一样爱看书的人碰上兴趣相同的他们,像她们一样....碰上....他们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本文写得不好的话,请体谅!!勿喷!)[已弃文,勿跳坑.......】
  •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记载和评述了乾嘉道咸间各经学家的生平及其学术成就,收罗甚博。此次整理本以《辛巳丛编》6卷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光绪八年《敬跻堂丛书》12卷本对校,并以广雅书局校抄本参校。
  • 帝殇:北城轻涣

    帝殇:北城轻涣

    她,一个本该在没有纷争中简朴的度过一生的女子。却因他的闯入而一点点解开身世之谜。没有倾世容颜,亦没有倾城舞姿,只有一颗执着追寻深情的真心。他无心为他做的一件梨花裙,她却用情在手腕刻上血色梨花。当回首时,他已褪去繁华闲林饮茶;他与她宿命纠葛,却只是如白雪附发只是一场虚幻。他,总是舍命救她,为护她周全甘放弃一统天下的机会,清风笛,玉落萧能否吹就一曲缠绵。他,幼时因一个沉睡不醒的人伤害了她,再见时对她百般纵容,是爱是愧?他,单纯淡漠,因她一句话举兵天下;他因职责不得不对她隐瞒,将心思藏于心底。想抓住时才发现烟花已逝,流年不复。他说,若有来世愿倾尽所有换她眼底眸光清澈如初,桃木簪最终随之埋于土下。
  • 阴阳宙

    阴阳宙

    宇宙遭劫,化为阴阳两极。他,十世轮回,只为凝炼阴阳。
  • 穿越之影后星光

    穿越之影后星光

    苏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年,终于坐上天后宝座。不曾想在她最辉煌的时候被害落海身亡。更不曾想到,她的灵魂居然没灭,而是穿到了一个叫苏素的大四女生身上。成为苏素后,她依然选择了进入娱乐圈。除了重新收获曾经拥有的那一片星光,她还带着两个目的。
  • 海上堡垒

    海上堡垒

    末日来临,生灵涂炭,看男主如何在广阔的海洋上,建立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好吧我神经比较大,到处乱跳,习惯就好,
  • 最强之王者

    最强之王者

    这将会是一场无与伦比的体验,为了超神,为了成为最强王者,为了守护梦想,为了终结罪恶,他们,来自地球的游戏玩家,将在瓦洛兰大陆上,开辟一段艰难的超神传奇
  • 若有下世,我还爱你

    若有下世,我还爱你

    我亲爱的公主,这次,我绝不会放手——南黎辰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绝对不会放弃你——萧陌然如果有来世,我会让你爱上我——颜离浩
  • 遨游

    遨游

    风萧萧,天瑟瑟,纵横苍穹孤寂客~空茫茫,心沧沧,遨游环宇我为王...最黑暗的夜,遥望那最绚烂的星空...你是否想象的到那星空中的传说?我就是我,不欲成仙,不妄封魔,但求荡尽天涯,追求我道之极!漫漫前路,仙若阻我,我便灭仙,天若封我,我便将这天捅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