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6500000007

第7章 科举制度的鼎盛和终结(1)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发展至清朝,形成一个层次、等级、条规名目繁多,且苛刻严格的体系。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颁布《科举成式》,基本制定了明代以后二百五十多年的科举成文法规。清兵于顺治元年(1644年)入关,顺治三年(1646年)举行首届科举,大体照搬明代成例。此后二百五十多年间也无大的变化,明、清科举一脉相承,延续达五百多年。

(一)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清两代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了科举制度,使其高度定型化、程式化,最终达到鼎盛时期,并且完全成为取士之正途。宋代确立了三级科举考试制度,而明、清科举考试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五级。

1.明、清时期的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它是明、清两代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也叫小考或小试。它是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也可以看做是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包括县、府两次考试,县试多在二月举行,府试多在四月份举行,通过者称为童生(凡未取得秀才资格的,不论年长年幼一律称童生)。但很多读书人,像《儒林外史》所描绘的周进、范进一样,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因为他们一直通不过竞争更激烈的“院试”。

院试:是国家科举考试的最初一级,在府城或直属省的州治所举行。院试之制正式确立是在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当时,朝廷专设负责省级考选和教育的官员“提调学校官”。该职在南京、北京两京称为“学院”,因而称学院主持的考试为“院试”,并推及各省。各省主持学政的称“提学道”,简称“学道”,后统称学政、学台、宗师,任期为三年。在任期间要依次到所管辖的各府、直隶州主持院试。学政亲临考场,叫做“案临”。《儒林外史》中常有“某年宗师案临”之说,就是指学政主持院试。

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两种考试。岁试的基本任务有二:一是从童生中选出秀才,二是对原有的生员(即秀才)进行甄别考试,按照成绩优劣分别给予奖惩。《儒林外史》第三回说周学道“先考了两场生员。第三场是南海、番禺两县童生”。这前两场便是甄别秀才的考试,后一场则是从童生中考取秀才。童生通过岁试,录取后称为生员(第一名叫案首),俗称秀才或相公。只要考取生员,就算是“进学”了,即成为国家的学生,同时脱离平民阶层,成为“士”了。清顺治九年(1652年)发布的“训士规条”规定,生员享受免丁粮(免役税)、食廪(国家供给衣食)、政治司法特权(官员对生员要以礼相待,生员见官不必下跪,生员犯法地方官须先报才能处理,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施用刑罚)。这三大特权是很吸引人的。因此,一般的人家无不竭力培养子弟读书,不求中举人、进士,至少也指望家门出个秀才。《儒林外史》第三回写到范进中秀才以后,他的老丈人胡屠户吩咐他说:“你如今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们拱手作揖、平起平坐,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

乡试:又称为“大比”,是在两京(南京和北京)及各省省城举行的考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乡试的正副主考官一般由皇帝任命在京的翰林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考试分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考试有正规的考场,叫做贡院。贡院内建有一排排的号房,为考生住宿、答题之所。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榜,明、清时称为“乙榜”,也称“乙科”,同时乡试发榜之时在九月,正值桂花飘香,所以又称乡试榜为“桂榜”。考中了举人,不仅可以参加全国性的会试,就是会试未能取中,也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可以说乡试是明、清两代士子参加科举最重要的也是最艰巨的一关。在清朝,除了按正常规制举行的乡试外,每逢遇到皇帝万寿(生日)、登基等庆典时,还额外有加科乡试,叫做恩科。

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均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物产、财赋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1000—1300人。清代人口大大超过明代,但录取名额只略超过明代。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即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故又称“春闱”。地点在京城的贡院。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因此主副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在明朝主考官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时称主考官为大总裁,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

会试被录取的人,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发榜时,往往正值杏花开放,所以又称为“杏榜”。清朝新录取的贡士,在殿试之前,往往还需进行一次复试。复试结果,按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这个等级对于以后授予官职有重要关系。

会试发榜后,皇帝赐“恩荣宴”于礼部,招待新贡士及诸位考官。明、清会试“正榜”以外一般还有“副榜”,录入副榜的举人虽不算贡士,但可被授予学校教官或其他较低级官职,或吸收入国子监为“监生”,获得国家一定的俸禄,而监生也不一定真的留在京师学习。

殿试:这是明、清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明代殿试考场设在奏大殿或文华殿。清初在天安门外,后来改在太和殿的东西石阶下。乾隆以后改在保和殿。殿试的时间,明初规定是在会试当年的三月初一,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起,改为三月十五日。乾隆以后,殿试大都固定在四月二十一日举行。

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亲自主持。此外还要任命阅卷大臣、读卷大臣,协助皇帝评阅试卷。明、清两朝都只考策问一场。殿试结束后,次日读卷,第三日放榜。

明、清殿试结果亦按宋朝之制,一律不黜落,只排名次。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此后,进入封官任用阶段。一甲的三名进士在殿试后立即授官职。一般是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进士往往还要进行一次考试,清朝称为“馆选”或“朝考”,然后结合殿试名次,分别授予官职,优者也可进入翰林院。明代入翰林院的进士任“庶吉士”(即处理日常政务之官)。自明朝英宗起,逐渐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明代宰辅大臣一百七十余人,翰林庶吉士出身者占十分之九。清承明制,亦特重翰林,甚至连他们谒见交往用的名片字都写得特别大。明、清两代凡是通过乙榜中举人,再通过甲榜中进士而做官的人,叫做“两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最响亮的资格;如果单是举人出身,虽也能候选授官,但品级既低,候选亦难。

2.贡生和监生

明、清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而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科考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地方学校的优秀生员,可被选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国子监生员可直接选授官职。特别是明初,国子监生员作为官员来源,其人数甚至一度超过科举,但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国子监也渐渐跟各地方学校一样,成为科举预备场所。国子监生员也要通过会试取得进士身份,才可望有大的政治前途。但终明、清之世,监生一直有被选授官职的可能。所以,一般生员入国子监的积极性很高,明、清时被选入国子监的生员主要有以下几种:

岁贡:地方学校按年向国子监“贡送”数名生员。开始数量不定,明孝宗(1488—1505)、世宗(1522—1566)时规定县学每年贡送一人,府学每年贡送两人,州学每两年贡送三人,以后遂为定制。清初沿用明制。行之既久,地方学校常将生员论资排辈按年贡出,俗称“挨贡”,实际上是对那些久不中举人的老资格生员的照顾。“挨贡”一般至少要十年。

选贡:由于岁贡论资排辈,许多有才华的生员都不能及时被选,于是明孝宗时又在岁贡之外另行考选学行兼优、年富力强、累试优等的生员,这种选拔称为“选贡”。

优贡:清代时设置,相当于明代的选贡。每三年一次,由学政从生员中考选优秀的人入国子监学习,称为优员。但学政考取后,还要到京城进行廷试,合格后方予认可。

副贡:在各省乡试中未能考中举人但成绩较优异者,另录入“副榜”。选取副榜生员入贡国子监,称“副贡”。

恩贡:国家遇有庆典或皇帝登基、诞辰时增加名额,称为“恩贡”。

明、清时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以下几种:以举人身份入国子监读书的称为“举监”,生员入国子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皇帝恩赐入监的称为“恩监”,多为文武官员为国死难者的子弟。

3.鹿鸣宴、琼林宴

明、清科举中,乡试中举者,省总督、巡抚要礼请他们赴“鹿鸣宴”。会试、殿试后,礼部要礼请全部中试进士赴“琼林宴”。所谓“鹿鸣宴”,始于唐代,当时乡贡考试后,州县长官要宴请中举者,宴会上要歌《诗·小雅·鹿鸣》,因而得名。明、清时期也沿用之,歌《鹿鸣》,跳魁星舞。起初菜肴丰盛,后渐至只有清酒一杯,徒具形式而已。

“琼林宴”源于宋代,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前,每科新进士都要被邀请到琼林苑(汴京城西的名苑)赴宴,元代以后虽不再在琼林苑设宴,但一直习惯地把宴请新科进士之宴称为“琼林宴”。

4.连中三元、进士题名碑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一身兼有解元、会元、状元的,称为“连中三元”。这是人生金榜题名中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位读书人的梦想,但这种机遇太少了。明、清两代一共产生过二百位状元,明代八十八位,清代一百一十二位,仅有三位是“连中三元”的幸运儿。他们是: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商辂,浙江淳安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钱棨,江南(江苏)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状元陈继吕也是连中三元。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方法

    60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改革,建立健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办好党校的强大动力。我们要处理好解放思想与遵守政治纪律、改革创新与继承党校优良传统、改革创新与调动教职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环境氛围,以此为动力不断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怎样当好班组长(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

    这里辑录的是1975年1月至1976年1月邓小平同胡乔木以及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进行的谈话,共二十四次。其中十五次是邓小平与胡乔木单独谈话。这二十四次谈话,具体地记录了邓小平在1975年整顿中亲自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并直接领导它同“四人帮”进行斗争,推动各方面整顿的历程。
  • 儿子娃娃

    儿子娃娃

    本书是作者在援疆三年半的一个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作者三年半作为一个农委干部,下基层、访农户,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记录,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歌颂了党的少数民族政策,描绘了祖国边疆的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
  • 寒冰走苏东

    寒冰走苏东

    本书是作者在行走苏东各国时的随笔,记录了作者各地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包罗了作者行走之处的风土人情,地理自然景观描述等等。这些图文并茂的文章生动地反映着真实的东欧,为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地区提供了机会,同时对于吸引更多学者投入研究中也具有深远意义。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之还愿记

    快穿系统之还愿记

    世界这么大,奇事哪都有。穆筱死了,又被一个叫系统的家伙救活了,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系统要求穆筱完成很多很多任务。穆筱表示臣妾做不到啊。这都是些什么人啊?宝宝心里苦。ps简介无能,欢迎宝贝们入坑哦。
  • 独留孤雨化成劫

    独留孤雨化成劫

    我在十六岁那年遇见了顾洁,在遇见她之前我不信什么命中注定,而在遇见她之后我信了。从此之后我所有的爱,所有的悲,所有的喜怒哀乐,所有的眼泪和拥抱、骄傲与自尊,所有刻骨铭心的青春年华都与她息息相关。最爱的是她,最恨的也是她,可是等一切尘埃落定后我所拥有的也只有她。这是一个关于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故事,遇见她是命中注定,不遇见她是万劫不复。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三千繁华三千梦独留孤雨化成劫(此文非GL,有雷有坑,全程高能)
  • 遁世天宫

    遁世天宫

    “从来就没有遁世天宫,只是失败者的遗骸和不甘失败的遗憾。”---------守墓人
  • 扭动乾坤

    扭动乾坤

    蚀荒,为了一个惊天秘密,繁华倒流十万多年,沦为修行旧时代,一个元素修行的世界。这个世界,已经不存在平衡定律,一步一步,逐渐变异。术士之修、众神之怒……遗弃、叛变、互相残杀……这样的世界,你还认为它需要慈善的心肠吗?心善,你就注定被抛弃被放逐!没有能力,你就注定被禁压永世!强者为尊,这就是这个世界所谓的法则!永生永世!一本上古时期无名之人留下的本子,却无意造就一段逆天之修行。灵之境,境之玄。天玄之书,扭天地之规则,动天地之乾坤。---------------------------------------------------------------------【作者交流群:144659859(沽伊山庄)】
  • 异类苏醒

    异类苏醒

    2016年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过后,钟忠眼中的世界乱了,也变了......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月亮歪歪眼睛眨啊眨

    月亮歪歪眼睛眨啊眨

    上帝给我开了一扇窗,我却去爬了门。。这样好吗?默默的经过默默的流泪。。
  • 未知魔法国物语

    未知魔法国物语

    本应该拥有柏拉图式爱情的莎莉文公主,却陷入了月下之泉到达一个陌生的地方。离开了自己的王子,是为了拯救魔法国。但是她却在这个陌生的世界爱上了他人?那么卡洛斯王子该何去何从,调皮花痴的公主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真爱?她又能否拯救自己的国家?为了隐瞒他的身份,异世界的王子做出了很多爆笑的事情。《未知魔法国物语》2013年约定你!
  • 农女驭兽

    农女驭兽

    唉!有没有搞错?竟然穿越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小农女。这也算了,竟然还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相依为命,在叔叔婶婶的压迫中求生存。哼!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我的弟弟妹妹!!唉呀妈呀!这他妈的是什么玩意啊!我不过是想要上山看看有什么可以发家致富的好东西。可是这奇奇怪怪的生物到底是什么东西?呜呜~别跟过来啦!哇!!这东西怎么还会喷火?救命!!!
  • 一个白痴的内心独白

    一个白痴的内心独白

    一个普通的人,一个平凡的故事,却有一段非同寻常的经历,别人都叫他白痴,但他却不明白白痴的意思,所以一直无所谓;他的父亲、母亲、甚至身边所有的亲人没有人能真正走他的内心,都不了解他。他有时候很孤独,也很失落,于是他开始了一个人征程,在这人生的旅途上充满了太多太多的不可思议,也很奇葩,那就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