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6500000003

第3章 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在三百余年的长期分裂之后,于隋代又复归统一,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帝国。继隋而起的唐代更是一个国力鼎盛、蓬勃开放的朝代,不仅地大物博,而且具有一种无拘无束、恢弘自然的气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尤其是在盛唐时期,整个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丰富、绚烂的景象,在人才选举方面,隋唐更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科举时代。

狭义的、严格意义上的科举是以进士科出现作为起始标志的。进士科举在中国延绵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进士科建立于隋代,因此在中国科举史上,隋代虽然短暂,却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一)隋炀帝始建进士科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据史载,于开皇三年(583年)正月,诏举“贤良”。开皇十五年(595年),正式废除实行了三百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的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以试策取人,所谓“进士”,即进受爵禄之义,由于狭义的科举是指进士科举,即从进士科设立之后,以考试来选拔人才任命官职,因此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正式形成。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科举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科举”是分科取士之意,它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联系起来,成为士人仕进的必由之路。由于不限制应考者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魏晋南北朝以来士族门阀把持仕途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入仕参政开辟了道路。由此扩大和巩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基础,有利于大一统的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科举考试使选拔任用官吏有了相对公平的客观标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由此充任各级政府官吏,给国家管理带来了若干新气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有力支撑和文化教育的导向。开凿大运河的隋炀帝,还开通了一条士人应试从政的新渠道,虽然一开始进士科还只是一条并不引人注目的小溪,后来却发展成为最宽阔的仕进主流,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各朝一直沿用不废,遂被认为是开创了一个科举时代。

(二)唐代的科举发展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科举制度,并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发展。

1.生徒和乡贡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主要有“生徒”和“乡贡”两种,他们是科举者的主要来源。由于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例如贞观以后,中央有国子监(下属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弘文馆、崇文馆,地方有州学、县学。仅国学生就有八千余人。每年冬天,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州学、县学都要将经考试合格的学生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来自学校的考生是参加科举的重要力量,被称为“生徒”。不在学校学习而自学有成就者,可向州、县“投牒自举”。也就是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由州送尚书省参加考试。这些考生每年十月随地方向京师进贡的粮税特产一起解赴朝廷,所以称之为“乡贡”。州县考试称为“解试”,解试获第一名的称为“解元”。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2.常举

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大体可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类。常举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由于常举和制举选拔人才的目的不同,因此在考试内容、考生来源、考试方法上有很大区别。而常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通常所说的科举,指的就是常举。

常举的科目,在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其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等科。其中常设的仅有明经、进士两科。此两科最初考试内容大致相同,主要是试策、帖经。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明经重帖经、墨义,进士重诗赋。

明经科始设于隋代,唐代正式确立该科的地位。明经科考试最初仅考时务策,唐高宗(650—683年在位)时增加帖经,到唐玄宗(712—756年在位)时增加墨义,并最终定型为帖经、墨义、时务策三场考试制度。

所谓帖经,是指考官任取经书的一页,将左右两边遮盖,中部只露出一行,另用纸盖住三五个字不等,要求被试者将所盖的字填出来,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填空。每十帖答对六个以上的算及格。

所谓墨义,是考经文及注疏,初为口试,称为“口义”。后因容易被人作弊,改为笔试,故名墨义。这种方法比较机械,考官出题时经常会找一些生僻的句子,而考生也发现了考官出题的这一规律,因此也就把心思放在如何押题上,反而对经书中的本义根本不加重视和了解。

所谓时务策,是指考官出一道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要考生作答,颇似如今的论述题,这是考试的最关键部分,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一些优秀的考生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就在此处。

明经这种考试方法,以帖经墨义为主,注重儒家经典的背诵,在于测验考生对经典死记硬背的功夫,无法涉及对精神义理的理解,更谈不上个人有什么见解发挥,无助于启发人的聪明才智。有些考生把经书及注解背得滚瓜烂熟,却对精神义理茫然无所知,因此明经科较之进士科,始终为人所轻视。不过,由于是死记硬背,因此,在唐代常举各项科目中,明经科取士最多,每年约百名左右,而进士科每年不过三十名,所以明经一科是入仕要途。但是,最荣耀尊贵的却是进士科的及第者。

进士科最早设于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7),唐代继承隋制,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正式开进士科取士。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进士科加试读史书一部,唐高宗调露二年(680年),进士科加试帖经,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进士科加试杂文。至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唐代进士科最终实行帖经、杂文、时务策三场考试制度。

帖经的考试与明经科相同,但难度低于明经科,时务策的考试内容涉及国家现实问题,使读书人从书堆中爬出来,面向社会,观察思考问题,设计解决办法。从汉代以来,选拔人才即用策问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但行之既久,题目未免陈陈相因。而对于绝大多数来自乡贡、生徒的考生来说,他们还没有什么从政治国的经验,往往也只能对着试题发些空洞的议论。于是社会上一般士人就拼命收集历年考试的策题和及第者的对策文章,研习揣摩,熟记硬背,上场后临时拼凑应付。

进士科考试最关键的一场是杂文二首。所谓杂文,泛指诗、赋、铭、表、赞之类。到唐玄宗开元年间,杂文二首便明确为诗、赋各一首。完全是测验应试者的文学才华。因此,唐人把进士科称为“词科”,后世也称唐朝“以诗赋取士”。

由于经文全赖背诵,诗赋则需发挥,因此,中明经易,中进士难。每年录取进士名额为三十人左右。与明经科录取百人左右相比,考进士要难得多。能考取进士者一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许多人穷其一生精力,也不能得中。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大诗人白居易27岁得中进士,作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像他不到而立之年就得中进士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同类推荐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

    《亚太安全析论》内容包括国际战争与和平理论概述、亚太安全形势与战略、亚太安全机制、亚太军备控制、领土争端与亚太安全等七章。
  • “三个代表”思想论

    “三个代表”思想论

    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认识与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新思路、党的建设的战略定位、党的执政规律的总结、新时期党风建设的指南等15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思想。
  • 邓小平外交

    邓小平外交

    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所敬爱的邓小平,不仅是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立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当今世界上最杰出的国际战略家和外交家。国际形势开始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清醒冷静地观察,实事求是地分析,科学缜密地思考,大胆准确地判断,得出了世界战争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的结论。
  •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社会和谐视角下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研究

    本书主要分为九章,以社会和谐构建为目标,对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地方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职能进行理论研究,对社会和谐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并设计出地区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以此为依据,对实践中的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运行状况进行考察分析。
热门推荐
  • 花开栖迟

    花开栖迟

    身负重任的大祭司,一失足成千古恨,从此,消失在九界天,天帝震怒,殃及池鱼。多年后,已经接替了大祭司之位座下首徒,决然地离开了九界天,只为追随到师尊的身边···然而,沧海桑田,她终究只是没落帝国的公主,师父的离开,她浑然不觉,辗转在人族与灵族的世界里,她遭遇心爱之人欺骗,于深海里,惊艳转身···
  • 人兽

    人兽

    一具诡异尸体,引出外逃贪官黄哲踪迹。中国警官循迹辑拿,意外发现R国热带原始丛书深处,有一个专门以猎杀“人兽”设赌谋财、名为JHC的秘密营地;黄哲及其秘书已沦为“人兽”,在国际刑警组织和R国警方的协助下,警官郑长城设法打入JHC,历经艰难险阻九死一生,与中国追逃小组和R国警方里应外合,捣毁杀人魔窟,解救众多“人兽”,并成功辑拿黄哲回国受审。小说以生动传神之笔,表现了中国警官的大智大勇、大情大义、在爱大恨、大悲大喜,而大起大落、大开大阖、跌宕起伏、千徊百转的事情节,幽秘诡谲的丛林险境,神奇智慧的侦破手段,摇曳多姿的异国社会生活画面,均构成这部小说巨大的阅读欣赏魅力、情感冲击力量和智性张力。
  • 彦三

    彦三

    这是本人第一次写下武侠小说,其实也从来没写过,但是很喜欢我自己想的这个故事,所以就想写下来,可能并不好看。因为我的写作能力不太好,但是我还是想努力写下来。
  • 浮屠春秋

    浮屠春秋

    上半生,他温柔缱绻,公子如雪,伴她懵懂。上半生,她为浴血妖孽,绝代夜神,不敌儿女情长。上半生,胜者为王,败者为寇,阴谋倒戈,神魔之战。这一世,她万般怨恨,荆棘满身,只为搅乱天下,佛陀之前,询问一纸姻缘。这一世,他因她知情爱,识良知,穷追猛打,不为天下为美人。这一世,她错过他,他拥有天下,却无法拥有爱情,阴山大雪,何时能故人依旧,伴君身侧?一颗菩提下发芽的爱情,红尘世间,神魔之战的背景,只为在春秋一战中,与君偕老,与子成说!(非常感谢墨星免费小说封面为我做的免费小说封面,没封面的童鞋赶紧去吧,百度“墨星封面”)
  • 与TFBOYS的爱恋

    与TFBOYS的爱恋

    她们,是千金小姐,他们,是当红小鲜肉,当他们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总裁强宠失忆前妻

    总裁强宠失忆前妻

    “偷走了我的心,还想跑?”他抱紧她,一遍一遍的诉说爱意!可是她却一脸懵逼,这个大晚上跑来骚扰她的酒鬼到底是谁?偏执狂总裁的又一场强娶豪夺,她根本无力反抗!当她彻底沦陷,却发现她和这个男人竟然结过婚,还生过一个孩子!“麻麻,你不要宝宝了吗?”她彻底凌乱了……
  • 魔法师与时间之龙与因果战争

    魔法师与时间之龙与因果战争

    本作描述:1、一位少年遇见了一只时间之龙后的故事2、魔法世界,从日常生活到世界大战3、以角色故事展开的主线4、龙族融入人类社会后的生活状态
  • 断桥明月

    断桥明月

    自盛唐来,中原大陆群雄并起,各大武林门派欲求天地奥妙之法,正邪黑白两道相融相生,一片腥风血雨的武林风云,一代传奇剑侠的成长经历,演绎一场别样的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江湖。
  • 求野录

    求野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界修真

    万界修真

    我心中的幻想世界,我心中的千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