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51600000049

第49章 得失自在天地间

《老子》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人的一生之中,名誉、名声和生命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自身与财物相比,哪个才是第一位的呢?得到名利地位与丧失生命相衡量起来,哪一个是真正的得到,哪一个又是真正的丧失呢?所以说过分追求名利地位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你有庞大的储藏,一旦有变则必然是巨大的损失。对于追求名利地位这些东西,要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受到屈辱,丧失你一生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老子的话极具辩证法思想,他告诉我们,应该站在一个什么样的立场上看待得失问题。也许一个人刚开始还可以做到虚怀若谷,大智若愚,但是事事吃亏,总觉得自己在遭受损失,渐渐地就会心理不平衡,于是就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再也不肯忍气吞声地吃亏,一定要分辩个明明白白。结果朋友之间,同事之间总是是非不断,自己也会惹得一身闲气,而所想到的也照样没有得到,这究竟是失的多还是得的多呢?

春秋战国时期的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他是鲁国人。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战火迅速向鲁国单父地区推进,而此时宓子贱正在做单父宰(官名)。当时也正值麦收季节,大片的麦子已经成熟了,不久就能够收割入库了,可是战争一来,这眼看到手的粮食就会让齐国抢走了。当地一些父老向宓子贱提出建议,说:“麦子马上就熟了,应该赶在齐国军队到来之前,让咱们这里的老百姓去抢收,不管是谁种的,谁抢收了就归谁所有,肥水不流外人田。”另一个也认为:“是啊,这样把粮食打下来,可以增加我们鲁国的粮食,而齐国的军队也不能抢走麦子作军粮,他们没有粮食,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尽管乡中父老再三请求,但宓子贱却坚决不同意这种做法。过了一些日子,齐军一来,便把单父地区的小麦一抢而空。

为了这件事,许多父老都埋怨宓子贱,鲁国的大贵族季孙氏也非常愤怒,派使臣向宓子贱兴师问罪。宓子贱说:“今年没有麦,明年我们可以再种。如果官府这次发布告令,让人们去抢收麦子,那些不种麦子的人则可能不劳而获,得到不少好处,单父的百姓也许能抢回来一些麦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会年年期盼敌国的入侵,民风也会变得越来越坏,不是吗?其实单父一年的小麦产量,对于鲁国的强弱的影响微乎其微,鲁国不会因为得到单父的麦子就强大起来,也不会因为失去单父这一年的小麦而衰弱下去。但是如果让单父的老百姓以至于鲁国的老百姓都存了这种借敌国入侵能获取意外财物的心理,这是危害我们鲁国的大敌,这种侥幸获利的心理难以整治,那才是我们几代人的大损失呀!”

宓子贱自有他的得失观,他之所以拒绝父老的劝谏,让入侵鲁国的齐军抢走了麦子,是认为失掉的只是有形的、有限的那一点点粮食,而让民众存有侥幸得财得利的心理才是无形的、无限的损失。得与失应该如何舍取,宓子贱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很多先哲都明白得失之间的关系。他们看重的是自身的修养,而非一时一事的得与失。春秋战国时期的子文,曾担任过楚国的令尹。这个人3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不喜形于色,3次被免职,也不怒形于色。这是因为他心里平静,认为得失和他没有关系。

子文心胸宽广,明白争一时得失毫无用处。该失的,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越得不到心理越不平衡,对自己毫无益处,不如不去计较这一点儿损失。

患得患失的人是把个人的得失看得过重。其实人生几十年,贪欲再多,官位权势再大,钱财再多,也一样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处心积虑,挖空心思地巧取豪夺,难道就是人生乐趣所在?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人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就会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人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南朝梁人张率12岁时就能写文章。天监年间,他担任司徒的职务。在亲安的时候,他曾派家中的仆人运3 000石(古时重量单位)米回家,等运到家里,米已经耗去了大半。张率问其原因,仆人们回答说:“米被老鼠和鸟雀损耗掉了。”张率笑着说:“好大的鼠雀!”后来始终不再追究。

张率不把财产的损失放在心上,是他的为人有气度,同时也看出来他的作风。粮食不可能被鼠雀吞掉那么多,只能是仆人所为,但追究起来,主仆之间关系僵化,粮食还能收得回来吗?粮食已难收回,又造成主仆关系的恶化,这不是更大的损失吗?

无独有偶,唐朝柳公权家里的东西总是被奴婢们偷走。他曾经收藏了一筐银杯,虽然筐子外面的印封依然如故,可其中的杯子却不见了,那些奴婢反而说不知道。柳公权笑着说:“银杯都化成仙了。”从此不再追问。

《老子》中说:“祸往往与福同在,福中往往就潜伏着祸。”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见得是件坏事。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得失,不患得患失,才能真正有所得。人不应该为表面的得到而沾沾自喜,认识人,认识事物,都应该是认识他的根本。得也应得到真的东西,不要为虚假的东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点、问题,这样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过于注重个人的得失会使一个人变得心胸狭隘,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人一旦将个人利益的得失置于脑后,便能够轻松对待身边所发生的事,遇事从大局着眼,从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同类推荐
  •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出口成章》收录了梦李白、西施咏、秋登万山寄张五、江南逢李龟年、瑶瑟怨、夜上受降城闻笛等精美诗篇,读者阅读这些佳句,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智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你轻轻松松出口成章,感受语言的魅力和力量。
  • 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低调做人厚黑处世智慧全集

    手腕则事情很容易砸锅。智者处世,往往会隐藏自己的真实目的,于无声无息处出雷霆之力,快、稳、准、狠,招招致命,不讲妇人之仁,不给对方留任何喘息之机。
  • 从优秀到卓越:不可思议的人生从这里开始

    从优秀到卓越:不可思议的人生从这里开始

    一个初中就辍学的年轻人,能在上千人的舞台上挥洒自如,想分享他成功的秘诀吗?一个摆地摊的路边小摊贩,每天晚上面对上百位过往行人演讲的年轻人,可以成为华人顶级的演说家吗?一个没有背景,没有学历,雨天还要骑自行车卖报纸的报童,今天能给上万家企业总裁授课,能成为企业管理大师吗?请看此书,一个人的人生就是可以这样奇迹般地发生着不可思议的改变……
  •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

    《从零开始读懂口才学》,被读者誉为是最有中国味的魅力口才,带领读者学习中国文化的精彩之处,分享睿智过人的说话之道,探究中国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领悟其中的为人之道。让你一分钟说到对方心窝里,三分钟打破僵局,跟客户成交,跟陌生人成为好朋友。
  • 男人一定要赚钱

    男人一定要赚钱

    有人说,财富是男人强而有力的补药,的确如此,男人没有钱,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都会一筹莫展,作为男人,在社会中生存,一定要会赚钱!这样才有做男人的尊严,才有做男人的自信,才有做男人的风度!因此,我们提出“男人一定要赚钱”。这并非口号,而是做一个优秀男人的基石!本书以时尚,轻松的语文告诉现代男性,一定要培养自己的赚钱和理财能力,努力打拼,做一个成功、富有的男人!
热门推荐
  • 长生纪

    长生纪

    第一次尝试写作,掌控力不行,让诸位看官失望了,一直有一个仙侠梦,以后空闲时候总要把书捡起来的。
  • 至尊神刀

    至尊神刀

    大家请不要着急,以后会更改,请勿骂街。。。。。。。。。。
  • 凤还巢:妃要得天下

    凤还巢:妃要得天下

    皇城禁宫根本就是个吃人的血坑,吃掉女人的青春,吃掉女人的感情,只给她们留下一张黯淡无光的老女人面孔,还有一颗充满仇恨的心……风倾银笙说绮梦,一曲相思弄。寒露晚侵枫,层楹空掩,锦幕成冢。情到深处情转恨,清眸玉颜冷。何处忆旧国?碧瓦飞甍,雪乱倾城。——《醉花阴》
  • 友情恋爱:大牌校草爱上我

    友情恋爱:大牌校草爱上我

    jsndizndhwjai还时不时就自己内心金额觉得北京西大街上笔记
  • 上清剑主

    上清剑主

    我有一剑,可斩日月星辰;我有一道,可度无量世人;人称剑主,吾道上清。
  • 爱在你我一念之间

    爱在你我一念之间

    一念成情,一念成悲。这个世间有太多的美好,也有太多的悲剧!当我选择爱你的时候,却不经意间伤害了另外一个人。爱与不爱,皆你我一念之间。
  • 神仙日子

    神仙日子

    一来就被雷劈,确定真的是白日飞升?那个一脸痞子像的帅哥?真的是她师父?尼玛,这么个花容月貌的弱女子?天天打打杀杀的真的好吗?
  • 都给本宫靠边站

    都给本宫靠边站

    二比女林娇因为捡钱出车祸挂了,万万没想到穿回了未知架空古代,本以为会被穿越女主光环罩着成为人生大赢家,可是。。。一睁眼就躺在荒无人烟的破林子里,连个鸟毛都没见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穿回古代,就特么只能靠自己了!既来之则安之,正准备低调地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来着,竟然阴差阳错进了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面对着二比精分脑补帝和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小伙伴们,林娇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滚滚滚!都给本宫靠边站!!!
  • 逆光·浅草

    逆光·浅草

    总有一些事,怎么说怎么做,都无法去澄清。总有一些人,不用说不用做,都愿意去相信。我希望在你心中,有着足够的分量,值得你抛开一切的误会,无条件地信任我。无论天崩地裂还是丢人现眼,都会牵着我的手说:“只相信你说的!”习惯性拖稿成病的慕夏,吐血完成诗一般优美的《我愿为你唱这首小情歌》,动人的旋律一直延续到青春后期很久很久。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