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夏再次见到林大方的湿乎乎,是他去自己家做客。对方的变化实在是太大,由不得池夏不惊讶。他的皮肤由白转黑,以前那种文质彬彬的读书人的形象已经不复存在,现在这样倒真有了点山里人的野性。
看到对方的第一眼,池夏忍不住哈哈大笑:“方子哥哥,我说你最近是干什么去了,怎么变成这幅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偷炭去了?”
林大方无奈的耸耸肩:“这都怪你,不然我哪能成这幅样子。”
“啊?”池夏惊讶的发出一声,眼睛瞪的大大的,“这怎么能怪我呢?”
林大方微微一笑,眼里闪过一丝趣味:“咱村现在老出名了,光这十里八村排队等着盘炕的人家就不少,更别提一些大户人家。我想,你心里应该清楚是怎么回事儿。我呢,这些天就干这些。若不是准备秋收,估计村民们还不想回来呢。”
林大方说的一点都不错,不过,由山里风村垄断的地位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结束。朝廷派到各地指导盘炕的师傅应该也快要到了,到时候会由这些人培训一批师傅。那个时候,村民们的生意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这个问题,村长在得知朝廷的消息时,就知道了。这一片地区能让村里先插手得利,还多亏百绣阁背后的支持。
依据对方的聪明,池夏明白他已经猜到这其中的内幕,她只能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转移话题:“那你是要帮于婆婆秋收吗?”
池夏不想说,林大方也没有追问,有些事情心里明白就好。他笑着点点头:“嗯,秋收过后,再接着干。这段时间挣的钱足够盖房子了。”
“哦,说起盖房子,你准备什么时候弄?要不要和我一起”池夏开口提议。
“你也要盖房子?”林大方追问了一句。
“是,我打算秋收后盖房,正好可以暖暖的过个冬天。”
林大方暗暗在心里打算一番,点点头:“那就一起吧。”
离开池家,林大方一路走一边盘算着盖房子的事情,等他一脚踏进家里的时候,猛然想起这件事根本没有向爹爹和姨婆报备。
林木生好久没见到儿子,见到儿子如今的模样,一脸心疼的样子:“方儿,快到爹这边来。”
林大方没有瞧见姨婆的身影,连忙开口问道:“爹爹,姨婆没在家吗?”
“没,你姨婆去镇上了,晚一点会回来。儿子,你这段时间瘦了也黑了,见天的不见人影。这回回来,就别走了。爹如今的身子好了很多,也可以出去赚钱。看你这么辛苦,爹心里不好受。”
林大方轻轻拍了拍爹爹的手,安慰着说:“爹爹,您不用担心。我很好,别我看现在这幅样子,身体可是比过去强多了。再说,您是长辈身子又不好,我怎么能让您劳累。爹,您别担心钱的事。您知道我这段时间赚了多少吗?”
林木生见儿子一副兴奋的样子,不由的顺着儿子的话问:“多少?”
林大方伸出手比划了一个数字,激动的和爹爹分享:“足足有十五两呢!”
林木生的心里一阵酸涩的感觉,曾几何时,儿子会在意这些呢,他真的长大了。他听着儿子说这段时间遇到的人和事,时不时的还会附和几句,感到骄傲的同时免不了多了几分心疼。没有谁比自己更清楚儿子如今的蜕变付出多少努力。
林大方见爹爹的神色还好,就试探着开口:“爹爹,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难得见到儿子这幅吞吞吐吐的样子,林木生笑着问:“怎么,跟你爹还客气什么。说吧,是什么事儿?”
林大方面上闪过一丝羞涩,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到爹爹的面前。林木生接过一看,原来是一张地契。他心里有了猜测,直接开口问道:“方儿,你想搬出去?能跟爹说说,你为什么想要搬出去吗?”
“爹爹,我知道姨婆对我们很好,可这里毕竟不是我们自己的家。”
林木生的脸上带着一丝严肃:“方儿,你姨婆在咱们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我们,难道你忘记了吗?你姨婆如今年岁比较大,她自己的丈夫儿女都已经不再,就留下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她待咱们父子俩一直都跟亲生似得,咱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爹爹的语气里透露出一股不容拒绝的味道,林大方心里有点无奈,只得答应:“爹爹,是儿子莽撞了。您别不开心,这就当是儿子送您的礼物。您看,儿子如今也能挣不少钱了,以后定当给您挣一份家业回来。”
事后,林大方想了想,这件事是自己做的不对。没有和长辈们商量事先商量,难怪爹爹会不高兴。反正地契是有了,以后什么时候盖房子都可以。就是之前对小夏的承若要食言。
想起这茬,林大方匆匆折返回去,把前因后果对小夏解释了一番。池夏表示可以理解,她原先也只是随口一问,对方盖不盖房子对她都没有什么影响。
轰轰烈烈的秋收开始了,村里人干的热火朝天。因为有了一技之长,村民们每家每户都赚了不少钱。往年还要担心地里的收成,今年则没有。池夏家里没有地,这几天她忙着找盖房子的师傅,买建筑材料等等。
一个星期以后,所有工作都准备停当。得知池夏要盖房,除了盖房的梁师傅和他的徒弟们,前来的还有田叔夫妇、刘婆婆与刘兵、林大方、王桐兄妹俩。男人们负责盖房,女人们则在厨房里帮忙。
盖房这一天一大早,池夏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天来的人大约有十几个,除了管吃管喝以外,每天还有30文的工钱。
池夏昨晚就已经炖了一大锅骨头汤。初秋的早晚还是有点寒意。等人来了,先让他们喝点汤暖暖胃。早饭池夏还做了四笼猪肉韭菜包。午饭,池夏打算做土豆炖排骨,韭菜炒鸡蛋,酸辣白菜,猪肉炖粉条外加一个鸡蛋汤,主食就是米饭和馒头。
第一个到的是田叔夫妇。还没走进院子,他们就闻到一股饭香味。不用想,田叔夫妇就知道池夏在厨房忙碌着。刚走到门口,恰巧看到池夏从厨房里出来,
马婶笑着打招呼:“小夏,这么早就起来忙活?”
听到马婶的声音,池夏回头一看:“田叔,婶子,你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吃过早饭了吗?我刚刚蒸了包子,待会儿熟了,再吃一点。”
“都吃过了。来,告诉婶子,现在要忙什么?”
“婶子,不急的。等吃完饭再说。早饭都弄好了,剩下的就是准备午饭了。今天来帮忙的人不少,也不差这一时半刻的。”
正说着的时候,陆续又有其他人到了。看到田叔夫妇,大家都互相出声问好。
打完招呼,池夏就对大伙说:“来来来,先喝碗热汤,吃几个包子,暖暖身子再说。”
在大家的帮助下,池夏把刚蒸好的包子端到院中的桌子上,随后,大伙各自端碗舀汤。一开始的时候,大伙还推迟几句。但是等尝到包子以及骨头汤,大伙明显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不一会儿池夏准备的早饭全都吃光了。一看没有了,有的人还很遗憾:“小夏,你家的包子怎么这么好吃?这么快就没了?”
大伙听了哈哈大笑,池夏也笑嘻嘻的答道:“各位叔叔婶婶放心,这几天干活,包子管够。”
马婶她们几个都是干活比较利落的。见大伙吃完饭,赶紧上前去收拾碗筷。家里的碗筷是不够的。池夏算了一下人数,之前去镇上买了一些回来。原本是要和村里人借的。可是一借要借七八天,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所幸池夏就置办一些包括锅碗瓢盆,瓜果蔬菜,肉食米面等等。
男人们在外面干的热火朝天的,厨房里的女人同样不得闲,一边洗涮锅碗,一边问着池夏:“小夏,来的人可不少,中午准备做什么?”
见厨房里的人把视线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池夏笑着说:“中午的饭菜我都想好了,主食呢就是米饭和馒头,外加四菜一汤。现在马婶和红姐姐负责洗菜切菜,刘婆婆负责蒸饭,我负责炒菜。要是大家没什么意见,现在就开始吧。”
大伙点点头,开始各自忙碌。在她们的帮助下,正午时分,把午饭做好了。
厨房里传来的阵阵香气,让这些忙活了一上午的汉子们,早就盼着开饭。这不,一听有人吆喝开饭,一个个的赶忙窜进厨房,帮忙拿东西。梁师傅看见这样的状况,笑着骂道:“瞧你们一个个的,像是十辈子没吃过东西似得,像什么样子?”
听到这话,他的徒弟们里有个叫大头的高声嚷嚷:“师傅,这没办法,谁叫小夏家里的饭做的好吃呢。我大头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现在要是不快点,待会儿可就不剩什么了。”
大伙纷纷点头,但也有人打趣大头:“大头,感情你是嫌弃家里的饭不好吃?改天碰到嫂子,定要好好说道说道。”
知道大伙开玩笑,大头一脸的心虚:“千万别,要是我婆娘知道,还不知怎么罚我呢,到时候我铁定来找你小子算账。”
“哈哈哈……”哄堂而笑,院子里的人都抢着饭菜。吃饱喝足,休息片刻,大伙又开始忙碌起来。
村里的人比较实在,你对人家好一分,人家就回报你十分。能碰到这么好的主家,这是梁师傅一班人想也想不到的。也正因为如此,大伙干活都卯足了劲儿,干活的时候都很认真仔细。
原本要十几天的活,短短九天就完成了。为此,池夏给每人多付了十五文的工钱,这让大伙更加的开心。
村里的人听说以后,无不羡慕。有的人甚至还上门去找池夏,说是以后要是有活干,就找他。池家盖房的事情,也是村里最近的话题之一。干活的人吃的喝的都是十足十的的肉米饭和馒头。平时这些东西,一般人家都不舍得吃。见干活的人没有瘦,反而各个吃的油光满面的,大伙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同时,这也让更多人打定主意,一定要争取把自家小子嫁到池家来。
池夏盖了一座两进的院子,五间上房,东西各两间,中间一间是堂屋。除此之外,还有东西下房各两间,厨房一间,洗澡房一间。厕所改建成现代的样式,离的稍微远一点,很干净。看见这样的厕所,村里的人家大多都改建了一间。这也让梁师傅一班人赚了个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