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600000007

第7章 吴道子艺术的历史影响

(一)吴道子弟子及其画风的流传

吴道子有一些弟子在他作壁画时充当助手,吴道子自己描线,他的弟子或其他工人替他着色。翟琰和张藏都经常为吴道子的画着色,而色彩浓淡效果良好。吴道子的壁画,也有经过不甚高明的工匠着色而受损的。

吴道子和他弟子的关系也不只是简单的合作。弟子们也独立作画,如弟子中最有名的卢棱伽就善于学习吴道子,吴道子曾授以“手诀”。这些弟子学习吴道子也有些变化,例如杨庭光下笔较细,但也是吴道子门下的高手,他曾把吴道子的肖像画在壁画中间,而引起吴道子的叹服。

吴道子的画法,师于张僧繇,书法学于张旭。虽然他初期的画笔仍带有六代脂粉习气,但中年以后,摄取众家所长,然后加以融会贯通,糅合变动,创造出富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行笔磊落,不受前人束缚,脱尽凡俗。吴道子画路极广,他的山水画不着色,创用水墨画法,气魄豪放,以线条的雄浑流畅见长,且落笔快速大胆;他的人物画如塑然,隆颊丰鼻,瞬目陷眼,旁见周视,盖四面可意会,不但传神,而且八面生风;他画人物的衣服裙带总像被风轻轻吹起,大有“我欲乘风归去”之感;他对鸟兽画亦很在行,所绘龙的鳞爪舞动,传闻每天将要下雨的时候会生出烟雾。吴道子不但山水、人物、服饰、鸟兽画得好,而且佛像、鬼神、楼阁、林草花木,无不冠绝于世,所以世人称他为“百代画圣”。

吴道子将其“手诀”传授给弟子,而且在绘制壁画的实践工作中以合作的方式使弟子受到训练。吴道子又以各种个人独创的图样样式吸引着周围的画工,所以他在唐代宗教绘画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在唐代,吴道子独创的佛教图像的样式,被称为“吴家样”,是张僧繇“张家样”之后的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吴家样”也突破了北齐曹仲达以来的“曹家样”的影响支配,而成为与之对立的样式。“吴家样”与“曹家样”的显著区别,被宋代评论家用“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一语所概括。这两句话指出了两者在服装上的不同(前者是宽而松的衣服,后者紧紧贴在身上),也指出线纹表现的不同(前者是运动立体感较强的莼菜条,后者是紧紧依附人物形体结构和肌肉的传统铁线描)。曹家样和吴家样的分野也存在于雕塑艺术中。

吴道子自己也擅长塑像。和他一同学习于张僧繇门下而在雕塑方面发展起来的杨惠之,是古代最享盛名的雕塑家。吴道子的弟子中也有雕塑家,如王耐儿、张爱儿。吴道子的影响不局限于唐代的绘画和雕塑。他的画风在宋代仍为很多画家所追慕向往。北宋初年的宗教画家如王灌、孙梦卿、侯翼、高益、高文进、武宗元等人都没有完全超出吴道子的范围。而在绘画史的发展上,宗教画自宋代以来,就没有出现过重大的改变。可以说中国风格的佛教绘画在吴道子的手中最终形成了,直到近代民间画工仍旧奉他为祖师,而且保存着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

卢棱伽是吴道子的弟子中最有成就者,但据说只能勉强达到吴道子的水平,就因力竭而死了。他的作品比较细致,现存的《卢棱伽罗汉图》,只残存三幅。其中降龙的一幅,罗汉端坐石上,双手握杖,置于膝上,全身力量集中在双臂,虽无大幅度动作,但有无穷震慑的力量。这是借描写神态,从内在精神力量中表现出强大的威力。

梁令瓒《五星二十八宿图》是流传至今的一幅重要的唐代绘画,梁令瓒是精通天文学的道教徒,他的作品据宋代李公麟说很像吴道子。这一幅画是想象中的诸星辰神祇的形象,有的是动物的形象加以人格化的变形。

(二)历代画家学者对吴道子的评价

中国历代都对吴道子的绘画技巧赞叹有加。苏轼有《凤翔八观》诗说:“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他评论吴道子人物画:“如灯取影,逆来顺受,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有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其中“新意”与“妙理”,是说传统法度之创新,寓于豪放挥写的艺术构思与精神内涵。在吴道子生活的唐代,就有人评价他“下笔直取,如有神助”,“不拭草稿,一气呵成”等。吴道子作画的特点有三:一是放笔直取、不差毫厘、神态各异、出神入化;第二是在众多观者在场的情况下,下笔如飞,兴致最佳;第三是无所不画,独创“疏体”风格。除了人物、佛道、鬼神外,他还画禽兽、山水、草木,且皆冠绝于世,影响了千百年的中国绘画。

吴道子的影响既广泛又深远,《宣和画谱》说:“工道释,未有不以吴道玄为法者。”在他活动的年代,就已不仅影响了门徒与追随者,也影响了同代画家,所以米芾说唐人的画多像吴道子,很难鉴定。从画史记载看,唐代名家学吴道子的还不多,那正是艺术黄金时代的正常情况,人人都竞争创造,各呈天才,耻相效法,从而充分显示出那个时代不可企及的艺术成就。唐代以后,山水画大兴,人物画开始走下坡路,画家的创造性日渐减退,自觉或不自觉地匍匐在前代大师脚下,于是学吴道子的画家多了起来,不少人还是各个时代的重要代表。

《五代名画补遗》记载的有:朱繇,“神品”四人之一,“幼学吴道子笔迹,由是知名”(《图画见闻志》说他“酷类吴生”)。曹仲元(就是在《送子天王图》上题识的南唐翰林待诏,《图画见闻志》记为曹仲玄),“妙品”四人之一,“少学吴生”,“能夺吴生意思,时人器之”。王仁寿,“妙品”四人之一,“初学吴生,长于佛像鬼神及马等”,画京师大相国寺净土院八菩萨,被误认为是吴道子手笔。

北宋画家很崇拜吴道子,学他的名家更多。《圣朝名画评》记载的就有:王瓘,“神品上”,洛阳人,“少志于画,家甚穷匮,无以资游学。北邙山老子庙壁画,吴生所画,世称绝笔焉。瓘多往观之,虽穷冬积雪,亦无倦意。有为尘滓涂渍处,必拂拭磨刮,以寻其迹,由是得其遗法”,被评为当代第一(《图画见闻志》说:“世谓之小吴生”)。王霭,“神品中”,“追学吴生之笔,于佛像人物能尽其妙”。孙梦卿,“神品中”,“家世豪右,不事产业,志于图绘。常语从曰:‘吾所好者吴生耳,余无所取。’故尽得其法。里中人目为‘孙脱壁’(意思是说孙仿效吴的壁画,画得像是从原作壁上脱出来似的一点不差),又曰‘孙吴生’,“识者以为吴生后身,数百年能至其艺者,止梦卿焉”。武宗元,“神品下”,“学吴生笔,得其闲丽之态,可谓睹其奥矣”。侯翌,“妙品上”,“学吴生释道画”。张昉,“妙品下”,“学吴生仅得其法”。(《图画见闻志》称他“笔专吴体”)王兼济,“妙品下”,“学吴生为画,得其余趣”。孙怀说,“能品中”,“喜丹青,亦学吴生,略得其奥”。李公麟,字伯时,北宋最著名的人物画家,被《图绘宝鉴》评为“宋画第一”,也是“佛像追吴道玄”。李公麟虽学吴道子,也极力想消除其画工技术性质。邓椿说:“画之六法,难于兼全,独唐吴道子、本朝李伯时,始能兼之耳。然吴笔豪放,不限长壁大轴,出奇无穷;伯时痛自裁损,只于澄心纸上运奇布巧,未见其大手笔,非不能也,盖实矫之,恐其或近众工之事。”有此观念,吴道子阳刚壮美、雄强豪迈的风格气派,自然也在他的画中消失殆尽。为此,张丑《清河书画舫》批评说:“吴道子画学,早岁受笔法于张伯高(旭),已是豪纵;中年观将军裴旻舞剑,而得其神。以故传世妙迹,激昂顿挫,有风行雷激之势,详辨旨趣,盖纵逸之祖也。至宋李伯时闻其风而悦之,专用正锋细描,虽古雅超群,不复吴之气概矣。”

李公麟只是一位典型代表,宋以后学吴道子的文人画家,都是如此。而以文人画家的气质,要学会吴道子的风格气派,其实也很困难。

《宣和画谱》称他“创意处如吴生,潇洒处如王维”,对后世颇具影响,学他者很多。现存传为他所作的《维摩天女像》最能体现吴道子的影响,通过它也可以了解和研究吴道子的艺术,特别是人物形体结构与衣纹画法,以补其遗世真迹不足之憾。

南宋偏安江南,难以见到中原的吴道子遗迹,加上人物画进一步衰退,学他者骤减,但仍有重要画家受他影响。

梁楷,《南宋院画录》说他的《高僧图》“画法简洁,盖效吴道子者”。他学贾师古,师古学李公麟,公麟学吴道子,所以梁楷也有吴道子画风的遗传基因。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梁楷《八高僧故事卷》,衣纹确有“莼菜条”遗意。

马和之,《画鉴》称他“作人物甚佳,行笔飘逸,时人目为小吴生”。《图绘宝鉴》说他“山水效吴装”。他的传世作品尚多,行笔都作战掣的“莼菜条”而增加流动感,所以很飘逸。吴道子这种战笔样式的描法,只有他一位代表性传人。他还把这种笔法用来画树石云水,发挥了吴道子“莼菜条”的写意性,使其山水在宋代独树一帜,是学吴者中最善创新的一位画家。

马远,南宋山水四大家之一,也善人物。《南宋院画录》说他与马和之的白描人物“出于吴道子,此所谓兰叶描也”。他的真迹流传至今者也不少,此说有据。

元代文人画勃兴,文人画家多倾心山水花鸟画,措意人物画者少,吴道子的影响顿减,只有个别画家间接继承他的衣钵,如《图绘宝鉴》所载的金应桂画学李公麟,郭敏学武宗元。

明代是文人画昌盛时期,也是山水花鸟多而人物画少,但依然有人物画家学吴。徐沁《明画录》记载:丁云鹏“善画佛像,得吴道玄法”。张靖“工道释,兼精人物,行笔疏爽,入吴道玄之室”。号称“北崔南陈(洪绶)”的崔子忠,则是“人物俱摹顾、陆、阎、吴”。张庚《国朝画徵录》评价明代的仇英、唐寅和陈洪绶的人物画设色多学“吴装”,和历来其他画家主要学吴道子的笔法不同。仇、唐、丁、崔、陈均是明代最重要的人物画家,他们都接受了吴道子的影响,人数虽然不多,却集中了这一时代的精英。

明代最突出的学吴名家是吴伟,姜绍书《无声诗史》称他“山水人物,俱入神品”。他的生平经历也有些像吴道子,少孤贫,善绘事,也是因善画被召入宫廷供奉,也好酒,并得皇帝欢心,授锦衣百户,赐“画状元”印。《明画录》说他“人物宗吴道玄,纵笔潇洒”。同代学他的人不少,如蒋贵、李著、张路、薛仁、宋登春等,以至于形成一个画派叫“江夏派”(吴伟是江夏——今湖北汉口人)。可以说,吴道子的法脉,赖他们而得以远传,他们的画迹犹存不少,皆可验证。

清代学吴道子的画家比明代少,最著名的学吴者是禹之鼎,他的人物画虽出入宋元诸家,但“其写真多白描,不袭李公麟之旧(公麟把吴道子的人物白画完善为白描,后世白描人物画多楷法他),而用吴生兰叶法”。

此外有李世倬,“自言官晋土(山西)时,得吴道子《水陆道场图》而阅之,遂悟其法”。苏泽民“善画帝释诸天像,得吴道子遗意”。陆振宗“善画山水,兼工人物,尝摹吴道子画至圣先师并七十二贤像,勒石山阴学宫”。

清代最善于学吴的画家应数任伯年,他的写意人物画,衣纹笔法正是遥接吴道子的写意精神,并作了天才的创造与发展,许多著名作品,如几种钟馗图,都很有代表性。现代写意人物画再从他的成果出发,又创造新的样式,但写意精神基本不变。

吴道子的主要成就与影响,在于宗教绘画,因此,除了文人士大夫画家师法他外,以宗教绘画为主业的历代民间画工更是奉他为“祖师”。宋代兴起新的文人画观念,在相当程度上消减了文人画家学习吴道子的热情,他的继承人越发以民间画工为主。

进入20世纪,社会变化激烈,宗教一度被视为封建迷信,其题材内容在中国画里扫荡殆尽,到今天21世纪之初,仍只是画家偶尔猎奇的对象。吴道子的艺术,于是转入美术院校,成为研究学习的传统瑰宝。学习人物画的国画学生,在临摹古代名画、掌握传统线描与造型技法时,常以《送子天王图》以及学他的后世名家如李公麟、武宗元、梁楷、任伯年的名作为范本,所以,吴道子的影响迄今仍没有中断。

同类推荐
  •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未来无限可能:林书豪给你的10堂人生启示课

    “林书豪的崛起是一个伟大的传奇故事,这甚至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的意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样评价林书豪的疯狂表现所带来的“linsanity”。林书豪的崛起当代最好的励志故事,我们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很多成功人士的特质,从他的身上发现值得自己效仿的闪光点,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从他的经历中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希腊罗马英豪列传(Ⅴ)

    本书出自古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之手。书中记载了包括恺撒、安东尼、梭伦等50名古希腊罗马政治家和军事统帅的事迹,既是一部体例松散的古代史,也开了西方世界传记文学的先河,对之后两千年的西方哲学、史学和文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大梦飞天:王永志传

    在中国航天界,王永志院士有着敢为人先、善打硬仗的美誉,他参与领导及指挥的所有发射任务全部成功。他亲历了我国导弹、火箭及载人航天事业的风风雨雨,把人生轨迹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相连。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王永志成为我国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领军人。由于功勋卓著,王永志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被授予“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他用一个中国科学家自强不息、拼搏不止、富于创新的精神,为飞天梦圆的中国航天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 雨果

    雨果

    雨果作为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不仅是法国的骄傲,也是全世界人们尊崇的文学家。贯穿雨果一生的不仅是他优秀的文笔、天然的才情,更多的还是他伟大的人格。一起来翻阅《雨果》吧!
热门推荐
  • 魔念踏仙

    魔念踏仙

    天地法相撑苍穹两仪,神兵利器在手斩妖除魔,抬手间万敌皆灭,黑暗灰飞烟灭。人族,神族,异人族,海族,各族并立,彼此间纠纷不断,这是一个乱世的开启,亦是一个盛世的序幕。
  • 与之为乐

    与之为乐

    哪个雨夜念与乐救了满身是伤的徐为之。徐为之醒的时候世界是一片黑暗的,他只听到“医生说你的眼睛只是暂时性失明,会好的。”…………后来我终于明白,他尽管跟天气一样难以预料,却也跟天气一样无可避免。…………情深不及久伴,厚爱无需多言。
  • 古墓容情

    古墓容情

    楔子擒凶追恶四重忙,正气以高扬。澄明三界如镜,霾尽现仙乡。履天职,射豺狼,任高翔。意情缱绻,古墓容情,如愿以偿。——《诉衷情》丝刀口自题帐未还,情未了,业未竟,岂可苟安于现实?沉冤未雪,奸恶未尽,壮志未酬,焉能避世遁迹?柳宋思虽然已投胎于现实,因还“欠账”,往来于前世今生,还魂于林木风、姬扶、刘秦远;与今生情侣秦嫄之前身嬴楚姬、张妲妃、桑婉若携手,扬正气、惩奸恶、伏妖魔,历千辛,尽万苦,终成未竟大业,还三界以明净。
  • 你可不可以陪我老去

    你可不可以陪我老去

    一个简单的故事,一个内心强大的女孩,渴望被疼爱,渴望成为唯一,她想享受平凡,可生活总是那么不平凡。在生命中来来去去那么多的人里,她一直在找一个能让她脆弱的人,可以肆无忌惮地哭笑,可以不害怕被抛弃。
  • 火剑仙

    火剑仙

    楚南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睡在学堂的座位上,桌子上沾着他的口水,先生在上面一板一眼地讲着课。扭过头去,窗外的光景那么熟悉,一切都还存在,一切还都有希望……“这一世,我不会再让悲剧重演……”
  • 一念独尊

    一念独尊

    我要这山川,再也阻挠不了我的步伐;我要这苍茫,再也遮掩不了我的视野;我要这天地,再也屈服不了我的意志!
  •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苏德争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
  • 上古世纪之英雄有梦

    上古世纪之英雄有梦

    新生代的哈里兰窥见了航道彼岸暗藏的巨大商机,他们带着太阳的骄傲踏上龙之路,去追寻他们的使命和梦想。龙之路是否能纵贯北海延伸至原大陆深处,答案就附在穹顶的烈日中。
  • 非彼处之失聪女皇

    非彼处之失聪女皇

    “天命所归,顶顶鹤立,非彼处,魂将寐。”楼谚云望向窗外。这句礼卦笺言到底是什么意思。鹤立的是谁?彼处是哪儿?吾命何归?
  • The Friendly Road

    The Friendly Ro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