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9100000004

第4章 起伏人生

“才高八斗”的曹植在生活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一生以父亲曹操之死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父亲在世时他曾是备受宠爱的贵族公子,甚至一度有可能被立为世子。父亲去世后,他因与兄长有争立世子的经历,备受政治迫害,生活悲惨,壮志难酬,抑郁而终。

(一)魏国公子

曹植出生的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突起,军阀混战日益剧烈。作为关东群雄之一的曹操,最初实力有限,因助剿黄巾军有功,又加之袁绍的支持,得任东郡太守,但实际上并无稳固的根据地。192年曹操击败青州黄巾军,得到降卒三十万人,他从中选拔精锐,组成自己的“青州军”势力逐渐壮大起来。200年,凭借官渡一战,曹操消灭了他最大的对手袁绍,建立了邺城根据地,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北方实际的统治者,而且也完成了中国北方的大体统一。曹操的妻子儿女在这段时期一直随军行动,曹植自幼就同兄弟们一道“生乎乱,长乎军”,接受着战争生活的锻炼。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攻克袁氏父子盘踞多年的邺城,把自己的大本营安居在那里。曹植开始了他真正的贵公子生活,其时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植13岁。他的家庭不但有浓郁的政治气氛,同时还颇具文学气氛。曹操身边不但聚集了大批文臣武将,还有大批文人骚客。在这种环境下,曹植的文学素养发展得很快,他“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并且“善属文”。定居邺城后,他在与一些著名文士的切磋琢磨中,文学才能更加成熟,才名也更快地传播开来,人们给他起了个诨号叫做“绣虎”,意即全身都是文采的百兽之王。对于他的文才,开始曹操还有点不信,以为是求人代作,曾经问过曹植:“汝倩人邪?”意思是你请别人帮助了吗?他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曹植请求父亲可以当面测试。之后父亲又对曹植进行了一次考试。曹操在铜雀台落成之际,把几个儿子都召集到台上,命各自做一篇赋,结果曹植第一个完成,而且文才最高,竟然使得一代文豪的曹操也不能不深为赞叹。

曹植在29岁以前,除了随父出征,其他大部分时间过的皆为贵族公子生活,大部分精力放在文学活动上。邺城的政治地位十分重要,而这里的文学空气也很浓厚。在曹操本人的率领和支持下,在他幕中任职的一些文人学士,公事之余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组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曹操因公务缠身,日理万机,这个文人集团的领袖由“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的曹丕和“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的曹植两人担任。邺下文人集团的基本活动方式就是宴饮娱乐、诗赋唱和,热闹非凡,其情形正如曹植在《娱宾赋》中所写:“遂衎宾而高会兮,丹帏晔以四张。办中厨之丰膳兮,作齐郑之妍倡。文人骋其妙说兮,飞轻翰而成章。谈在昔之清风兮,总贤圣之纪纲……听仁风以忘忧兮,美酒清而肴甘。”这场面是够热闹的了。又如他的《公宴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也是对这段热闹浪漫生活的写照。

曹植虽然是贵族公子,但是在和文人的交往中却没有一般纨绔子弟傲慢无礼、盛气凌人的习气。《三国志》中记载:“(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曹植平时的为人也确实如此。曹植与文士邯郸淳初次见面即坦诚相待、无所不谈的故事,历来是文坛的佳话。尤其是他对待朋友的真挚热情和爱护备至很是难能可贵,因此,曹植获得当时文人的欢心和好感是理所当然的。

这个时期曹植也有跟随父亲出征的经历。一方面是曹操要对爱子进行历练,另一方面也是曹植有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正是有了这些出征的经历,使得曹植有了更深刻地接触社会、了解人民的机会。这些从以下诗作中我们就可以略知一二。

《泰山梁甫行》约作于建安十二年曹军北征三郡乌桓途中,曹植随军到了北方滨海地带,那里的风土和边地人民的贫苦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诗里明显流露了对“边海民”的关切和同情,这是颇为可贵的情操。

《门有万里客行》,则描写了一位流落他乡者的痛苦心情,他“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而现在不得不“去去适西秦”。诗中没有明写此人为什么会成为“吴越民”,又为什么要去“适西秦”,但从他“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的表情看,一定是遭遇到了某种无法抗拒的重大不幸。

通过以上诗作,我们可以发现曹植是不同于普通的纨绔子弟和无聊文人的。

(二)世子之争

关于世子之争,必须从曹操说起。曹丕之前,曹操本有长子,就是曹昂,字子修,其生母为刘夫人。但是,在建安二年征讨张绣的战役中,曹昂为掩护曹操而战死。之后,曹操又想传位给环夫人所生的曹冲(字仓舒),因为曹冲自幼聪明过人,可惜此子13岁时病夭,曹操只好在诸子中选择继承人。当时曹丕最年长,按照封建时代“立嫡以长”的传统,最有可能被立为世子。但曹操强调“唯才是举”,他为曹植的过人才华所打动,有立他为嗣的念头。而曹丕凭借长子的优越地位,同样是世子的人选之一。曹操为了从长计议,打算对自己的儿子进行一番观察和考验。就这样,从建安十三年开始,曹丕和曹植兄弟间的矛盾逐渐尖锐起来,酿成了一场长期的、复杂的斗争。

围绕着曹植和曹丕两人的世子之争,魏王朝形成了拥植派和拥丕派两个小的政治团体。拥植派推立曹植为世子的理由在《三国志》注引《文士传》中有所记载:“临淄侯(曹植)天性仁孝,发于自然,而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于博学渊识,文章绝伦。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实天所以钟福于大魏,而永受无穷之祚也。”曹操出于爱才之心也的确在很多场合暗示过欲立曹植为世子,但是曹植本人并没有经受住考验,他生性任意洒脱,才子气太重,缺乏自制能力,在政治上不是很成熟。陈寿说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的行为,就是一个明证。在他的过失中,有一件使曹操很恼怒。事情大约发生在建安二十一二年间,曹操有事外出,留在邺城的曹植喝醉了酒,就私自坐着王室的马车,打开王宫的正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本人在举行典礼时才行走的“驰道”上纵情驰骋游乐了一番,一直走到金门。在当时,这件事是严重违犯法制的行为,曹操为此处死了掌管王室车马的公车令,同时就此发布了几道命令。其中有一篇令文是直接针对曹植的,令中说:“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淄侯私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这里明确地表示了曹操对曹植的极端失望。这是曹植由擅宠到失宠的转折点,也决定了他在立世子之争中的失败。有史书记载说此事是曹丕陷害曹植,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了曹植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曹丕也把曹植看做争夺地位的劲敌,为了继承王位,他挖空心思,拉帮结伙,活动频繁。同曹植的“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相反,他是“御之以术,矫情自饰”。“矫情自饰”的典型例子就是“送行路哭”事。史料记载:“魏王尝出征,世子(曹丕)及临淄侯植(曹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备左右届目,王亦说语。世子怅然自失,吴质耳曰:‘王当行,流涕可也。’及辞,世子泣而拜,王及左右咸歔欷,于是皆以植辞多华,而诚心不及也。”原来每次曹操离开邺城时,百官及诸子都去城外送行。此时,曹植都要即席发表一通称颂父亲功德的言辞。凭着他的文思和口才,他总是成为在场众人瞩目的中心。面对这种处于下风的局面,曹丕只能怅然若失。后来他的心腹吴质为他想出了对策,即在这种场合不同曹植较量口才,而是伏地痛哭。这一方法果然有效,曹操及众人都觉得,曹植虽然才思超于曹丕,但是诚心却比不上曹丕。曹丕还笼络了一批“耆年硕德”的大臣,如贾诩、崔琰、毛玠等为自己说好话。甚至他竟然还用手段获得了曹操宠妃王昭仪的帮助。

建安二十二年十月,曹丕在这场持续将近十年的世子之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被立为魏世子。这场争斗的结果直接决定了曹植日后悲惨坎坷的人生。

(三)特殊囚徒

曹丕顺利地继位为魏王、丞相,在延康元年(220年)的十月末,通过禅让的方式把汉献帝撵下皇位,自己登上帝位。他执掌朝纲后,对兄弟们极为苛刻,以分封为借口,把大家流放到了外地,并且同时派去“监国使者”监视这些王侯们的一举一动。这些名义上高贵的王侯,实际上没有同等的权利,重重的禁令使他们连人身自由也没有保障。

在这种政治高压下,同曹丕有过世子之争的曹植,处境最为艰难,他成了一个备受迫害的罪人。首先,曹丕用尽手段消灭了曹植的羽翼,找借口把丁仪、丁廙及其家中男丁全部杀光。曹植眼看着自己的友人遇难,却无能为力,心中万分悲痛。他写了一篇《野田黄雀行》,诗中把丁氏兄弟比作罗网中的黄雀,说自己“利剑不在掌”,只能忍看朋辈遭遇灾祸。第二,禁锢终生。上文我们说过,曹丕在每个王侯的封地都安插监国使者。曹植在封地,一言一行都有人监督指点,大事小情都需要请示京师,名为王侯,实同囚犯。如曹操死后半年,曹植想在封地祭奠,当即上呈《请祭先王表》,并“乞请水瓜五枚、白柰二十枚”作祭品,结果遭到曹丕的严词拒绝,答复是“庶子不得祭宗庙”。曹植在封地孤居独处,没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痛感自己已成为生无益于时、死无损于数的“圈牢之养物”,失掉了做人的一切欢趣和意义。第三,诬告不断,迁徙频繁。黄初二年,被曹丕安插在曹植身边的监国使者上疏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曹丕立即把曹植召至洛阳,交百官讨论治罪方案。官员们仰曹丕之旨,认为曹植罪行严重,有的主张免为庶人,有的主张处以死刑。最终有赖于曹植生母卞氏从中维护,曹丕不好下毒手,只得下诏说:“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结果曹植幸免于死,被贬了爵位,由县侯的临淄侯降为乡侯的安乡侯,而且削减了许多食户,由原先的万户减为约千户上下。这样的诬告接二连三,在黄初二年(221年)秋冬间,曹植已经由安乡侯改封为-城侯。在-城,他被东郡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又被治罪,被迁回邺城旧居,闭门思过。这次的治罪时间不常,不久就又返回-城,对此,曹植曾经在一篇表文中说是“虽免大诛,得归本国”。曹丕出于打击之心以及奸臣诬告,多次将曹植迁徙,曹植在他的《迁都赋序》中说道:“余初封平原,转出临淄,中命-城,遂徙雍丘,改邑浚仪,而末将适于东阿。号则六易,居实三迁。连遇瘠土,衣食不继。”这些话是他悲惨生活的写照。这种物质和精神上的打击使曹植诚惶诚恐,处处小心,他那“任性而行,不自雕励”的习性改了许多,而且还曾向曹丕上《责躬诗》,自责有罪,得到了曹丕的嘉许。黄初六年末,曹丕东征引军还,经过雍丘,对曹植又加赏赐,增邑五千户,并前三千。直到次年五月曹丕病死,他一直在雍丘。

总的来说,曹丕在位的六年间,曹植一直在艰难窘迫中讨生活,诚如后来袁淑所说的,他是身为王侯,却“思为布衣而不能得”。

(四)报国无门

黄初七年五月曹丕病死,他的长子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次年改元太和。曹丕一死,曹植立即写了一篇诔文为曹丕“颂德咏功”,称赞他“如冰之洁”“心镜万机,揽照下情”等等,词旨哀切。不过对曹植来说,曹丕之死意味着政治迫害的减轻,他认为自己可怜的处境将要改变了。事实上,曹叡登基后,确也对曹植有过某些优待的表示,如把曹丕生前用过的衣被十三种赐给曹植,太和三年(229年),又将他从贫瘠的雍丘改迁到东阿,这是曹植首次被徙封到丰饶之地,他的物质生活因此有所改善。

物质和名位上的优待并没有给曹植带来实际政治地位的改变,他仍然被禁锢在封地上,不能参与朝政。曹植多次向魏明帝上书陈情,请求为国家效力,其中著名的有《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谏取诸国土息表》等,此外还有《与司马仲达书》《谏伐辽东表》等,这些表文有的是恳求曹叡的任用,有的是为国家政事献计,但都未得到理睬。曹叡和曹丕一样,对曹植在政治上是怀着防备之心的。

太和二年发生的一件事,使曹叡的戒心更加重了。这年春天,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攻打祁山,魏国军情紧急,曹叡亲临长安监督军队御敌。此时一个消息忽然传到首都洛阳,说曹叡已经死在长安,从驾的群臣要迎立雍丘王曹植来继承大位。一时间,洛阳城里从卞太后直到公卿大臣都很慌乱。之后曹叡却平安回到洛阳,大臣们都惴惴不安,唯恐曹叡怪罪。曹叡并未追查谣言的出处,但对曹植的疑心却加深了一层。

曹植怀有满腔热情,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但苦于报国无门。曹植一脉人丁不旺,除曹志外,其他一子二女都已经夭折,他晚年的生活用他在《求通亲亲表》中的话说是“块然独处,左右唯仆隶,所对唯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最后,这位“建安之杰”终因抑郁寡欢,含恨而死,时年41岁。曹植死后,谥号为“思”,又因被封为陈王,所以后人多称他为“陈思王”。据记载他被安葬在东阿鱼山,“山上有台二,曰柳书,曰羊茂,皆传为子建读书处”。

纵观曹植短暂的一生,可谓是起伏不定。以曹操去世为界限,他前后的经历有着天壤之别。曹操在世时,他是位翩翩贵公子,风流倜傥,光彩照人,一呼百应。曹操去世后,曹丕登位,他则一度过上了辗转流离,衣食不保,甚至无人身自由的悲惨生活。陈寿在《三国志》中说:“陈思文才富艳,足能自通后叶,然不能克让防远,终致携隙。”但是,正是这种起伏、悲惨的人生经历让曹植在文学上的成就大放异彩,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文章!

同类推荐
  •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本书选取唐宋八大家一生中的典型事件,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人际交往、人品性情、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以及生活中的趣闻轶事。
  •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

    本书主要内容有:努尔哈赤一统女真、随父征战沙场、佐父业初露锋芒、金戈铁马踏九洲、称汗位谋略天下、征伐四方建国大清等。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学为人师的教育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孤云独去闲

    孤云独去闲

    《民国的闲人闲情》,以捕捉民国历史中独具个性之人物与事件,他们或袖手于党争国乱之外,或笑谈于主义流派之间,以独立之人格、独具之品格,闲逸于主流视野之外。他们是著名的“闲人”,又是闲散的“名人”;他们以“闲”得名,他们是民国的一道风景线。本书稿以史料钩沉辅之以传记、时评手法,为读者勾勒出多个维度的民国精神之体现。包括:袁克文:共和时代的帝国闲情、张伯驹:一帖平复了此身、溥侗:何物最相思、陈家麟:亦魔亦侠,唐吉诃德、陈霞章:用文言文讲安徒生童话、樊樊山:赛金花与梅兰芳、吴梅:风洞山中来,湘真阁里去、王季烈:在X光下格物致知、董康:在法学之外游弋、姚光:云间一书淫、蔡桢:追根溯源为歌词、蔡莹:味逸轩中小安乐、周瘦娟:每天都是礼拜六等。
热门推荐
  • 如果我可以挽留你

    如果我可以挽留你

    一段心酸的初恋爱情故事;一份纯真的心灵;
  • 【完结】许你三千恩宠:娘子不低调

    【完结】许你三千恩宠:娘子不低调

    “你是想杀我还是想睡我?”某痞子女故作无辜地看着眼前突然踹门进来的冷面王爷相公!该死的女人,堂堂王妃,正经事不做!去劫法场,又扮山贼,还开男妓院!她无恶不作偏偏还总是理直气壮!“切,死有什么好怕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想过活着回去!”某女流氓抖着双脚一脸得瑟!只是,她还忘了一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 龙鬼传说

    龙鬼传说

    我去了大学,我又重回江云市,不过,我的父亲,重小一直没见过,到底有什么神秘呢,一身绝技的叶子夕开始了调查
  • 帝道帝尊

    帝道帝尊

    混沌初开,神魔大战,帝尊出世统一三界,留下三千功法,三千大道,离去........数百万年后,天神大战,殃及凡人,人族江南苦修武道,寻天神复仇....问鼎大道尽头,复活族人,家人团聚。我血然青天,只为兄弟情义,我倒转星河,只为美女如诗,我让众神陨落,天道崩裂,只为天下芸芸众生。
  • 快穿:炮灰逆袭之路

    快穿:炮灰逆袭之路

    景林映没想到自己被男人甩了,反而遭了报应。为什么?!天理何在!她不就是有点迷恋二次元吗,系统君说她太过迷恋,要拯救她。拯救你妹啊,她不需要好吧,姐姐甘之如饴,要你多管闲事。然后,坑爹的系统用她男神威胁她,不接受,就永远,再也别想见到她的男神,再然后她选择了妥协。穿越成各种狗血文的炮灰,无所谓,姐姐混吃等死,你能把我怎么样。系统君:你男神……景林映:你哔——智障系统。这是一个逗比男主攻陷二货女主的故事。
  • 至尊成长史

    至尊成长史

    一个被上古真龙选为宿主的东方小青年吴越,穿越到了种族林立的异世界,踏上修神之路,一步步走近身负使命的穿越真相…
  • 谁说江湖好

    谁说江湖好

    一个漆黑的夜晚,沈沫落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大国,附身到不幸“落水身亡”的福晋江浠月身上。这是悲是喜?丈夫不爱,惹人厌烦,却又如何从“福晋”的身份晋级到“皇后”?万事皆有因,因果循环,可何为因?何为果?
  • 末日新世界之生存

    末日新世界之生存

    末日之后的新世界伦理泯灭,礼仪崩坏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所谓的道理便是强者的拳头所谓的秩序只是胜利者的把戏活着是一种奢侈但死亡也是一种解脱是有尊严的死去还是苟且的活着就在一念之间
  • 桐飞青春

    桐飞青春

    她对他的爱充满了专横与狠毒,有人会说青梅不一定就要竹马,多角恋本应在电视剧里上演,却落到了他们身上,你是会选择向往的两小无猜,还是要选择一场轰轰烈烈的单恋,别人只羡慕你背后耀眼的光芒,又有谁曾数落过你心底的哀伤。。。
  • 请你记得我来过

    请你记得我来过

    “我还活着。”对,她还活着。原本因该在两年前的那场车祸中死去,但她活了下来。因为,她见到了死神。“我可以让你再次活过来,但是,当你完成心愿时,你必须要将你的灵魂给我。”“我答应你,请你让我再次活过来,我要报仇,我要让那个女人生不如死。”就这样,她再次活了过来,短短两年,她长大了,换了个容貌,更加美丽动人,拥有前世的记忆,她要报仇,她要那个女人付出比这惨千倍万倍的代价。她变得完美无瑕,只是右锁骨上,有一枚小小的六芒星,那是他和她的约定,有关她灵魂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