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8800000007

第7章 中华百家姓(2)

也许是由于族大人众的缘故,李氏在历史上的名人,真是多得不胜枚举。从著道德经的李耳开始,到早期的抵抗匈奴名将李牧、在四川凿都江堰以灌溉诸郡的水利工程学鼻祖李冰、汉代名将李广以及以一篇“陈情表”迄今仍脍炙人口的晋朝太子洗马李密等,都是人人耳熟能详的杰出历史人物。

唐朝是历史上声威最为远播的一个朝代。对外则四夷来贡,唐太宗被四夷尊称为天可汗;对内则政治修明,文教发扬,人民皆能安居乐业。贞观、开元之治名垂史册。像这样一个具有辉煌功绩的政府,正是由姓李的人主持的,这岂不是李氏的共同殊荣。

5.周

周文王、周武王这一家人究竟是不是现在姓周的最早祖先?周朝与周姓之间又有什么连带关系?

根据《姓纂》的记载,原本姓姬的周文王,当初也跟其他有封邑的人一样,拿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姓氏,而世代沿用下来。由此,可以获得这样的结论:周文王是周姓的鼻祖,周姓人的血缘,可以追溯到远古的黄帝轩辕氏。

周姓的最初发源之地,应该是在陕西,以后才逐渐繁衍到其他地方去的。周姓的繁衍,应该是自西而东,也就是从陕西逐渐地迁移到河南。

以周文王父子为周氏的始祖,是历来被普遍采信的说法。不过,周姓之见诸史书,并不始自周文王,早在黄帝的时候,就有过周姓的出现。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黄帝有一位大将叫做周昌,商代也有一名太史叫做周任。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分散在汝南、庐江、浔阳、临川、陈留、沛国、泰山、河南等地。这段记载,指出周氏的姓源不仅为周文王的一脉,而且提供了一个可贵的事实——周姓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汉族姓氏。

“文王之治”,是传统上的一个政治崇高境界,所以周文王不但被公认为周姓汉族的始祖,更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对历史的影响之大,真可以说是无与伦比。这正是数千年来每一位周姓人的共同荣耀。

6.吴

江南在古时属于吴国的范围。而吴国,正是吴姓人的发源地。古代的吴国,位置是在现今江苏省无锡县一带。周初,是泰伯的封地,传到十九世孙寿梦的时候才开始称王,国势也日益壮大,国境一直伸延到浙江省嘉湖一带。历史上著名的“卧薪尝胆”故事中,最后被矢志雪耻复国的越王勾践所消灭的吴王夫差,就是泰伯的后裔。

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泰伯封于吴,子孙以国为姓。”由此可见,吴姓的始祖,是周代的泰伯。

发源于苏、浙一带的吴氏,后来很快地繁衍到邻近的齐鲁之间(今山东省)。根据《姓纂》的说法,山东吴姓汉人,大多是寿梦的第四子吴季札的后代。吴季札也是一位备受史家称道的贤者。

来看看吴姓的历史名人。唐朝时代吴道子,号称画圣,初授瑕丘尉。明皇知其名,召入内供奉,为内教博士,尝于大同殿图嘉陵江三省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所画景云寺地狱变相,见之而惧罪改业者,往往有之,又善画佛像。清朝有吴敬梓,全椒人,字敏轩,精于文选,诗赋援笔立就,性豪爽,好施与,以此倾其资,著《儒林外史》说部,人争传写,诗文有《文木山房集》等。

7.郑

根据《姓纂》的记载,郑之得姓,是开始于周厉王最小的儿子友。周宣王即位以后,把幼弟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姓。当时的郑地,就在现在河南郑县一带。现在河南还有一个新郑县,根据考据,这也是一个因郑姓而得名的地方。

这个由周朝王室所分支出来的郑国,虽然在战国时被韩所灭,子孙流离分散于河南境内各地。但是,到了汉唐之后,却大放光芒,为中华文化平添不少光彩。

历史上专治经学的学者中,有十分著名的“二郑”,指的是郑众和郑玄,而以郑玄所享的名气为盛。郑玄是东汉人,一生沉浸诸经,所注之经书有易、诗、书、礼、礼仪、论语、孝经、尚书大传等,是一位名实相符的大学者,不但在兵荒马乱的东汉末年享有盛名,就是在现在,也备受后人的敬仰。

8.王

在历史上,王氏成为显赫的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并且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孙,也世代富贵,于是,他们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了。

也许是因为名望太高了,所以历来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姓王的人,并不是一个来源传下来的,以汉族来说,有的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是虞舜的子孙,有的则是殷商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后来不但许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了这个汉姓,而且还有一些人也被赐姓为王,譬如,《汉书》上就曾提出,燕王丹之玄孙嘉,曾被王莽赐姓王氏;来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这么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了。

王氏的姓源那么多,但是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气最大。根据考据,使王氏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历史上王姓名人很多,比如东晋王羲之,是“王谢”中王家的代表人物,世称“王右军”。他是书法大家,擅长楷书,是中国书法界的大师。还有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北宋推行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还有王阳明、王夫之、王国维等。

9.冯

根据《姓纂》的记载,冯姓也是周文王之后,他们的老祖先,可以远远追溯到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毕公高的后代毕万封在魏地,毕万有个孙子食采冯城,于是,这一支子孙就以采邑的名称为姓,以后统统都姓冯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冯姓虽然有好几位深具才华的人见诸史书,但是跟其他同样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较起来,在事功上还是多少有点逊色。至少,在当时熙熙攘攘的群雄并立局面中,姓冯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过独当一面的重要角色。

然而,这个姓氏却繁衍得很快,到了汉唐时期,就从原来发源的陕西,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冯姓的子孙在迁到这些地方以后,竟然青出于蓝,纷纷有了十分优异的表现,为他们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扬眉吐气。

现在,冯姓的派别相当多,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大致如下:

出于颍川(河南省)的冯氏,是东汉光武帝的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冯异就是著名的“大树将军”,曾经为光武帝平赤眉,击匈奴,军功彪炳,后来被封为阳夏侯。

上党(山西省)的冯氏,则系汉代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冯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诸夷的大将,汉宣帝时,曾经出使西域各国,接连击败了莎车等国,后来又以破羌之功,被封为关内侯。

别外,福建长乐的冯姓,是宜都侯冯参的后代;京兆的冯氏,是燕王冯宏的后代;出自弘农(河南省)者,是西魏宁州刺史冯宁之后;出自河间(河北省)者,则为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

历史上知名的冯姓人物中,有一位比较为人熟悉的冯道。他是五代的人,曾经接连做了唐、晋、汉、周诸朝的宰相,不能不算是显赫万分,然而,他那种不把丧君亡国之耻放在心上的行径,却为后人所鄙视。不过,如果仅从才华上来讲,冯道倒不失为一代能士。

10.陈

根据《姓纂》的记载,陈姓最早出自为妫姓,也就是大舜的后代。陈,最初是一个地方,本来是太昊之墟(画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时候,把这个地方封给了舜的后裔妫满,还把女儿太姬嫁给他,称为胡公。后来,他的十世孙妫完,因故奔齐,才开始以国为氏,创造了“陈”这个姓氏。当时,胡公满所拥有的陈地,大致是现在河南开封以东,至安徽亳县以北,都城宛丘,即现在的河南淮阳县。这块地方应该是陈姓汉族的最早发源地。

陈姓,至少有来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后裔、白永贵的后裔、刘矫的后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陈氏的后裔。这四支陈姓“人马”,经过数千年的繁衍,已经遍布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过,其中要以颍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广陵(今江苏)、东海(今山东东南部与江苏交界处)等地的陈氏,最为族大支繁。

历史上第一个陈姓名人是陈胜。他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字涉,阳城(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早年为人佣耕。秦二世元年七月,与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发动戍卒起义,提出“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当义军进据陈县(今河南淮阳)时自立为王,国号张楚。

还有著名文学家陈子昂。于诗标举汉魏风骨,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

以上是百家姓前十个姓氏的典故,通过这可以看出中国姓氏的繁杂。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对中国的姓氏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中华国学经典)

    《春秋左传》介绍了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周王室的势力逐渐衰弱。大权旁落,而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先后称霸,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臭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而在文化方面,儒家思想应运而生,对当时以及之后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素书(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热门推荐
  • 颜寒轩哲秋稷骞

    颜寒轩哲秋稷骞

    颜语寒是中美最年轻的游戏设计,曾经10岁就成为了某游戏PVP排行榜前三名游戏玩家,游戏界曾送外号最年轻的游戏女玩家,向来公私分明的她,却遇见了不学无术的冯轩哲,冯轩哲是冯家的继承人,因为母亲的意外离世,从小就居住美国,一直在美国长大,刚开始颜语寒和冯轩哲是死对头,但随着彼此之间的交往,逐渐互相打开心扉,也慢慢的相互产生情愫,颜语寒多次帮助冯轩哲,冯轩哲也一点点的开始信任颜语寒,两个人本以为可以因此走到一起,但是命运弄人让俩人因此分道扬镳,最后俩人能否在一起呢?
  • 无限之狼行天下

    无限之狼行天下

    魔神空间,适者生存。狼人血统,肆意纵横。王羽因救车祸少女进入魔神空间。柔情似瀚海汹涌,热血如火山喷发。且看兑换了狼人血统的王羽,如何往返俩界之中,肆意纵横,百无禁忌。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九州谱

    九州谱

    信任、背叛、利用、谋权。血淋淋的现实,谱写一曲后人敬仰的哀歌。
  • 尸王断情

    尸王断情

    伤心冤死,怒变僵尸。一夜灭门,血流成河。四大护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僵尸宿命。宿敌轩辕,对头正派。盘古圣地,身世揭晓。一切精彩内容尽在《尸王断情》
  • exo的美丽故事

    exo的美丽故事

    这是发生在exo之间的小故事,没有女主。纯属虚构,请勿在意
  • TFBOYS之三小只之恋

    TFBOYS之三小只之恋

    三只遇到她们,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爱情火花呢?尽情期待吧^O^^O^^O^
  • 雨中凌剑落

    雨中凌剑落

    风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执剑走过襄阳城,去找寻什么所谓的天下第一。雨还在下,忽见一人凌空飞舞,剑落苍茫,浮沉间,不知剑为何物。段二看得出神,不禁低念:此剑何名?不想那人仰天大笑,此剑名曰:凌剑落,剑之极致,不知何物尔,便是那天下第一在此,也须得暂避锋芒!好大的口气,便让本公子试一试,敢是不敢?纵是让你掀翻了这江湖,又有何妨?从此,江湖,便再也不适合强者!
  • 血狱学院

    血狱学院

    曾经有一座学校,它叫血狱学院。他的校长鱼大,收了许许多多奇怪的同学。从此,这个学校开始了一天又一天的搞笑轻松的生活。没有最吐槽,只有更吐槽,超越极限的吐槽,基友,百合,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我写不到的东西尽在血狱学院
  • 异世第三主

    异世第三主

    昔日为庸年少茫,异世陌途涩苦伤。今朝成能化戈帛,异世历途入录章。
  •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