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今山东临沂)王氏为秦代名将王离之后。琅琊王氏是王姓显贵的代表,自三国到唐代七百年间,琅琊王氏世代鼎贵,天下第一,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琅琊王氏为东晋政权的稳固居功至伟,被称为“第一望族”。相传司马睿一度欲与之平分天下,朝中官员一度四分之三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不以王为皇后,必以王为宰相”。
琅琊王氏在汉唐间担任宰相者共有一百零四人次,除那些因任相两朝而重复者外,实际有宰相共九十二人,这是古今中外所仅有的。因此“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所以,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从有氏族以来,没有一个氏族有王氏这么兴盛。”
历史上郭、何、桓、张、袁、杨等姓也有鼎贵一时的家族,但与琅琊王氏相比,都远远不及。琅玡王氏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在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出身于琅琊王氏。有盛必有衰,南梁侯景之乱时,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
6.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为中国古代东晋和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出自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继琅玡王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及谯郡桓氏之后成为东晋的最后一个“当轴士族”。由宋至梁,一直为士族领袖,与琅玡王氏并称“王谢”。
陈郡谢氏起初只是一个普通士族,直到谢万出任官职,掌握了豫州之后,方才开始崛起,到谢安任相时期达到顶峰。
陈郡谢氏的主要功绩为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保住了东晋。淝水之战后,谢氏子弟大多隐退,但仍旧保持了最高门第的地位不坠。自东晋至梁朝谢氏共有十二代一百余人见于史传,其门第之高,连皇帝有时也不得不借助于他们的影响力。
谢氏拥有大量资产,子弟也大多才华出众,被视为士族领袖前后两百余年。侯景之乱时,陈郡谢氏与琅琊王氏一起因拒绝联姻而被侯景族灭,从此消失。南北朝显赫一时的王谢两家没落后,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在游金陵时发出感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见当时王谢两家的郡望之高。
7.清河崔氏
崔姓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齐国,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开国君主吕尚。吕尚本姓姜,因其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其封姓。吕尚的儿子丁公伋,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后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季子的后代一直是齐国的卿大夫,从汉代到宋代,官宦不绝。魏晋至唐初,按士族门第排姓氏,或称“崔、卢、王、谢”,或称“崔、卢、李、郑”,均把崔氏列为一等大姓。清河崔氏,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南北朝时期的崔氏名人大都出自清河崔氏。而且崔姓曾任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地位显赫一时。
8.荥阳郑氏
荥阳郑氏源自古郑国。春秋末郑国灭亡,公室子孙迁他地,但均将国名冠于名字之前。此方式称为“以国为氏”,形成郑氏之姓。后世郑氏族人在荥阳大发展成为望族。东汉末年,以郑当时一脉的郑浑、郑泰等人为开始,逐渐发展为高门望族。南北朝时荥阳郑氏中高官累世不断,荥阳郑与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并称为中国四大望族。唐以后荥阳郑氏连续出了九位宰相,其他尚书、侍郎、节度使等更多,声望达到鼎盛。其先贤或勤政于朝堂,或教化于州郡、或建功于边陲,都为社会经济文化作出贡献。后因科举制的实行,影响逐渐衰落,但仍为天下郑氏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9.范阳卢氏
卢氏历史上自称来自范阳。范阳卢氏在秦始皇时,有大名鼎鼎的五经博士卢熬、天文博士卢生。继之西汉初期有燕王卢绾,东汉末被尊称“士之楷模,国之桢韩”之海内儒宗之大儒卢植均出自范阳。及魏、晋、南北朝至隋,卢植之裔卢志、卢谌、卢偃、卢邈、卢玄等,都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卢玄起至其曾孙,一家百口,共财同居,为官著名而被史传记载者就有十八人。帝族之子要找卢氏成亲,史称“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帝族也要纳范阳卢氏之女为贵妃。
到唐代卢氏尤为突出,不仅有状元、进士还有帝师,大出人才,有“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大历十才子”的卢编等。自汉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记载的卢氏历史名人达八百四十多人。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乾隆皇帝因此写下“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的诗句。
10.太原温氏
温氏之先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周成王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把唐地封给他。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号晋。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此为温氏。后来温氏迁到太原,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
太原温氏家族的历代名人最为著名的是初唐温氏三杰:温大雅、温彦博、温大有兄弟三人。温氏三杰俱为卿相之才。高祖李渊镇太原,对他们特别优厚,李世民更是跟他们有很深的交情。温氏三兄弟辅佐李氏父子,西征南伐,立下了汗马功勋,为初唐开国名臣。温氏三杰的后人等多为唐朝的公侯守吏,其中温庭筠为唐末著名的“花间派”文学大师。
太原祁县温氏望族,人才辈出,数世昌盛,从汉代到宋代,代代有名吏贤士或才华横溢的诗画巨匠。温氏家族是皇家最宠幸、百姓百官争相攀附的门第之一。连唐文宗都感叹:“李氏君临天下二百年,但想和皇家联姻的人竟然比想和王、温等望族联姻的人还少。”由此可见,温氏的社会地位丝毫不逊色于皇族李氏。
(二)姓氏的堂号
宋代堂号开始兴起。宋代一些有势力、有经济的家族开始编撰家谱、族谱来抬高自己家族的声望。由于这个时候距离汉魏已经近千年,即使追到门阀时代祖先的郡望,由于支系繁多,也不足以表明本宗族今天的地位。于是有必要在郡望之后,再加一个表明是哪个支系的称号,这就是堂号。
堂号的本意就是祠堂的名号。所谓一族就是在一个宗庙里祭祀同一个始祖的一族人,宗庙后世称为祠堂,因此堂号也是这一族人的名号和标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有祖先崇拜传统的一个民族。在每个家族中,往往都有一个场所来供奉已去世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旧时的每个家族都会有本家族的祠堂,并给它取一个堂号,目的是让子孙们每提起自家的堂号,就会知道本族的来源,记起祖先的功德。
一个家族给自己取一个堂号。既有说明本支系家族具体状况的涵义,也有标榜本家族的荣耀和地位的涵义。历来每个姓氏、每个宗族、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堂号。堂号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国宗法社会中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从功能上说,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惩恶、教育族人。如果说,郡望是高一级别的宗族寻根标志,那么堂号就是比郡望低一级的宗族标志。郡望往往可以作为堂号,但堂号却大都不能用作郡望。一个姓的堂号要比郡望多得多,一姓的郡望只有数个多至数十个,但堂号往往有数百甚至上千个之多。郡望在宋代以后就开始走向统一和固定,但堂号却随着宗族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增加。
堂号是宗法社会的产物,在传统宗法社会中,它对于敦宗睦族,弘扬孝道,启迪后人,催人向上,维护家庭、宗族和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依据各姓氏堂号的来历、特色,堂号可分为几大类型:
1.以血缘关系命名堂号
如著名的“六桂堂”,是闽粤一带洪、江、汪、龚、翁、方六个姓氏共同的一个堂号。据文献记载,这六个南方家族,虽然姓氏不同,但却是出自同一个祖先。他们共用一个堂号说明六姓同源。
2.以地域命名堂号
以地域命名的堂号最为普遍,也就是以郡望或自己家族长期生活的地名作为堂号。如前述之陇西李、太原王、琅玡王等皆是其例。此外,如陈氏的“颍川堂”、徐氏的“东海堂”、欧阳氏的“渤海堂”,以及呼延氏的“太原堂”、林氏的“西河堂”等,都是以地名为堂号。这实际是郡望的延伸。
3.以先世的嘉言懿行为堂号
中国人向有慎终追远的美德,往往以先世祖宗的嘉言懿行深感自豪,往往以此命名堂号,千古流芳。如弘农杨氏“四知堂”“清白堂”即是以东汉太尉杨震的美德作为堂号。据文献记载,杨震为东莱太守时,道经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求见,以黄金十斤贿赂杨震。杨震严词拒绝说:“作为故人知交,我对您是了解的,而您怎么对我的人品不了解呢?”王密说:“我深夜而来,没人会知道这件事的。”杨震回答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能说是无人知晓?”王密只好羞愧而退。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这位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便以“四知堂”“清白堂”为堂号。
而范氏“麦舟堂”,则是来自北宋名臣范仲淹济危扶困的典故。有一次范仲淹让儿子纯仁到姑苏运麦,在路上遇见石曼卿无资葬亲,纯仁就把麦船赠送给石曼卿。纯仁回家后告知其父,深得范仲淹嘉许。故后世以此为典,以“麦舟堂”为堂号。
4.以祖上的功业勋绩为堂号
各个姓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一批功勋卓著、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后人往往以此作为堂号。如东汉名将马援因功绩封“伏波将军”,马氏后人中有一支便以“伏波堂”为堂号。楚大夫屈原曾任三闾大夫,屈氏遂以“三闾堂”为堂号。郭子仪,因平安史之乱,被封为“汾阳王”,他的子孙就以“汾阳堂”为堂号。
5.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
某个家族特别推崇某一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家族的长辈就用这一伦理观念的精华作为堂号,以劝诫训勉后代子孙。
比如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堂,唐高宗祭祀泰山,经过张公艺的家,询问他何以能九世安然相处。张公艺在纸上连写一百个“忍”字,后来张氏家族就成为“百忍堂”。还有像李氏“敦伦堂”、朱氏“格言堂”、任氏“五知堂”、刘氏“重德堂”、郑氏“务本堂”、周氏“忠信堂”、蔡氏“克慎堂”、许氏“居廉堂”等,都体现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各氏自立堂号中,十分普遍。
6.以祖上情操雅量、高风亮节为堂号
如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品格高雅,酷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品格,以所居之处为“爱莲堂”。其后人遂以此为堂号。晋代陶渊明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遂辞官归里,赋“归去来辞”以明其志。因陶渊明号五柳先生,其后人以“五柳堂”为堂号。再如唐代大诗人李白,自号“青莲居士”,李氏族人中遂以“青莲堂”为堂号。
7.以祥瑞吉兆为堂号
古代人对祥符瑞兆十分重视,常认为是上天预示吉祥的征兆,往往以之为本族堂号。如宋代王祐曾手植三槐于庭院,言其子孙必有位居三公者(古代百官朝会,三公对槐树而立,故以三槐象征三公),其子王曰果然位列宰相,当政十余年,深为朝廷器重。其后人便以“三槐堂”为堂号,成为名人辈出的名门望族,与太原王氏、琅玡王氏并列为王氏三大支派。
8.以先世名人的厅堂别墅为堂号
为表示对同姓先世名人的仰慕之情,各姓中以其厅堂,居处为堂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其后人便以“香山堂”为堂号。
再如唐代宰相裴度,以宦官当权,时事已不可为,乃自请罢相,在洛阳午格创建别墅,起浩凉亭暑馆,植花木万株,绿荫如盖,名为“绿野堂”。裴氏一支遂有“绿野堂”之堂号。
9.以家族中科举功名为堂号
在封建社会,一些名门望族人才辈出,科第连绵,为世人称羡,遂以之为堂号。如唐代泉州人林披,有子九人,俱官居刺史(俗称州牧),门庭显赫,世人敬仰,这支林氏遂以“九牧堂”为其堂号。再如宋人临湘人徐伟事迹至孝,隐居教授于龙潭山中,有子八人,后皆知名,时称“徐氏八龙”,后人即以“八龙堂”为其堂号。
10.以垂诫训勉后人的格言礼教为堂号
此类堂号在各姓氏自立堂号中较为普遍。如“承志堂”“务本堂”“孝思堂”“孝义堂”“世耕堂”“笃信堂”“敦伦堂”“克勤堂”等。
11.以良好祝愿为家族堂号
此类堂号也较为常见。如“安乐堂”“安庆堂”“绍先堂”“垂裕堂”“启后堂”等。
12.以封爵、谥号或旌表褒奖为堂号
此类堂号为历代朝廷或地方政府封赏、恩赐、旌表而来。如“忠武堂”“忠敏堂”“节孝堂”“孝义堂”等。
“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