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2200000045

第45章 英国的农村生活

〔美〕华盛顿·欧文

外国人对于英国民族性,如欲认识正确,其观察范围切不可限于大都市。他必须走入农村,在大村小庄住一个时期;古堡、别墅、田舍、茅屋他都应该去看一看;园林之胜,他应该去漫游一番;矮篱绿巷,他应该走过;乡村教堂,他应该曾经流连;市墟赛会,以及各种乡村庆祝盛典,他都应该去参加。英国人的各种状态,各种习惯以及喜怒哀乐,应该都有所认识。

在有些国家。大都市是一国的财富集中之地,时髦风尚的观瞻所系;乡村几乎全为愚夫愚妇所居,如要找骚人雅士,只有求诸通都大邑了。英国适得其反。英国的都市只是高尚社会偶然集合之地,一年之中只有一小段时间,他们在都市里匆匆忙忙的寻欢作乐一番,欢乐既毕,他们又回到乡村,过怡然自得的生活了。英国各阶层社会的人士,散布于全国各处;即使在穷乡僻壤,你也会见得着诸色人等的。

事实上,英国人也天生的喜爱农村。他们对于大自然之美,最能领略;乡居的乐趣与乡间的工作,他们也都是极度爱好的。

此种爱好,殆为天生,并非强致。即使城市中人,出生于砖屋,营营于闹市,一旦移居农村,生活习惯忽然改变,各种操作,亦大异昔日,然其人一定仍能应付裕如。商人在都市近郊,大多都有一所怡情养性的小屋。他们对栽植花木与培养果树的兴致与骄傲,实在不亚于商业的经营和业务的成功。有些人比较不幸,一辈子注定在繁嚣的城市中过生活,但是他们仍设法补救,总要种些花木,使自己不忘绿色的大自然美。城市中最黑暗肮脏的角落,家家户户客厅的窗口,都摆满了鲜花;任何一块空地,只要土地不太贫瘠,都有花坪和花床的点缀;街头的广场,都布置了小型的公园,绿草映目,趣味高洁,使人身心为之一快。

假如你只看见过城市里的英国人,你对于他们的社交性格,一定会有不大好的印象。他们大多忙于本身的事业,大都市中,可以占据他们的时间,搅乱他们的情感,分散他们的思想的事情,又何止千百种。因此他们看上去,不是匆匆忙忙,定是心不在焉。他不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席不暇暖,匆匆的又要赶到别的地方去了;他在讲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心又飘荡到别的事情上去了;他好意来拜访你的时候,心里正在盘算如何经济时间,因为他今天早晨还要赶去拜访好几家人家呢。一个人生于大都市如伦敦者,就非得变成自私乏味不可。人同人匆匆的、草草的见面,他们就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了。他们所表现的只是性格的冷酷的浮面,他们性格的内部,也有其诚挚温和的核心,要是不给它时间,它是不会放出光热,给你感觉到的。

英国人到了乡村后,他的天生的情感,就有自由发展的机会了。城市里的形式拘泥和死气沉沉的礼节不再生效,人也欣然获得解放了;他抛弃了城府深藏的怯生的习惯,他变得欢乐和活泼。凡是文明社会的高雅生活和物质的便利,他仍旧可以设法保留,可是文明社会的种种的约束,他是可以置之不顾了。他在乡村的住宅里,一切设备无不应有尽有,不论他静静的读书,或者要满足耳目的享受,或者要劳动筋骨,他可以随心所欲。书本,图书,音乐,狗,马,以及各种运动用具,他都可以随手取来。

他对于自己的宾客,都不必加以任何限制;一切享乐的工具,他本诸好客的精神,都是尽量的供应,客人可以各凭自己的爱好,自行活动。

英国人对于种植和所谓庭园风景一道,别有心得。他们对于自然之美,很用过一番苦功研究;对于一草一木的美丽的形状和各种花木的和谐的配合,英国人都有精微的见解。这种种自然之美,在别国都是生在荒野之地,自生自灭,可是在英国,却给人工搜罗起来,放置在家宅的周围。大自然的美,最为娇羞而不可捉摸,可是英国人有办法捉住它们,而他们似乎有魔法一般,把它们捉住之后,还把它们分布在自己乡村住宅的四周。

英国公园的景色,最为宏伟,其壮观恐举世无出其右者。草地广阔,好像地上铺了鲜艳的绿色毡毯;巨木数株,聚成一簇,绿叶浓密,一眼望去,草地上东一簇西一簇这一类大树有不少;矮树成林,望之蔚然而气象庄严,林间空地之上,糜鹿成群,静静的走过;野兔受惊,你可以看见它猛的钻到草堆里去躲起来了;或者有时是雄鸡突然展翅飞去;小溪一泓,曲曲折折,随意而流,或者豁然开朗,汇注成镜子似的湖泊;小潭幽静,潭心中反映出颤动的树枝,黄叶在它的怀抱中睡熟了,清晰的潭水之中,鲟鱼无所顾忌的游来游去;这种地方,偶然也有村庙一座,或者是什么林神木仙的塑像,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已经霉湿而长满了绿苔,可是也使僻静的环境之中,显出一种古典的圣洁气氛。

这些不过是公园风景的几点特色而已,可是给我最大的喜悦的,倒不是这些宏伟的公园,而是英国人巧夺天工的才能,他们把一些平凡的中等家庭的住宅,都布置得精美异常,一座最简陋的住宅,一块最贫瘠难以有出产的土地,到了一个有美术修养的英国人手中,立刻就成了一片小小的天堂。他别具只眼,看出那块地方有些什么美化的可能性,立刻在心目中想象出将来可以造成什么样的风景。一经妙手,荒地变成锦绣;可是一切虽本诸艺术,却顺乎自然,匠心的运用,几乎一些都看不出来。某些树木的栽植培育,另一些树木的修剪整理;有些草木以花朵引人,有些草木则嫩叶轻盈,别具丰致,这两种应如何巧妙的分配;如何把如茵的软绿草地,布置成倾斜的坡陀;如何在草木之间,安放一处小小的罅隙,从那里望出去,可以看见远处蔚蓝色的天空,或者是银光闪闪的一片大水——这一切的安排,都经过巧妙的设计;处处用心,可是处处不露痕迹;好像画师作成他心爱的图画的时候,有神来之笔,难以言传之妙。

乡村殷富而教育程度较高的住户,在他们的农村生产事业之中,固然散布着一种高洁的趣味,即使小农贫农,也是生在美化的环境之中。一个小小的长工,所住的是茅屋一间,屋前仅是一条狭空地,他也注意到美化工作。篱笆修剪得很整洁,门前有平整的草坪,小小的花床周围是整齐的黄杨,墙上爬着耐冬花,屋子周围别具巧思的种满了冬青;因此到了冬天,仍旧满目翠绿,不致令人有荒凉之感,屋内的人围炉而坐,仍旧可以觉得身处绿色的夏天。这一切都说明了自上及下的高雅的趣味,在上者领导于前,其影响竟乃广被民间,下层阶级追随于后。被诗人所歌咏着的爱神,据说最喜欢降临茅屋草庐,我想她所爱光顾的一定是英国农民的住宅。

英国上流社会喜欢乡村生活,这一点对于英国民族性也有很大的好影响。英国的绅士阶级实在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士。别的国家的所谓上等人多是文弱纤巧,可是英国的绅士大多文武兼资,仪态固然优雅,可是体魄顽强,脸色红润,其原因我想是由于他们的户外生活的习惯,由于他们热心的喜好种种乡村的健身活动。他们的身体不断的操练,他们的心智精神都变得非常健康,他们有质朴的习惯,有男子汉雄赳赳的气概;他们即使在城里所过的仍是荒唐愚昧的生活,但是在乡村里所培养的良好习惯,却不容易变质,更不会全部丧失的。乡村里面阶级的划分并不十分严格,各阶层的人比较可以自由的互相来往,互相混杂,而彼此之间可以有切磋观摩的影响。在都市里便不然,各阶级的层次井然,互相之间不能越雷池一步。乡村里并非没有贫富之别,上面有贵族,下面有各级乡绅、小地主、中农以迄雇农,但是田产并不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小型田庄与农场非常之多,上面所说的秩序井然的各种阶级,只是使社会贫富两极端更趋团结,而各中等阶级也都有自立自尊的精神。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情形已不如从前,并不是处处这样的和谐美满了;最近这几年经济萧条,大地主已经吞并了小地主,在有些地方,独立性很强的小农阶级差不多已被全部消灭了。可是我相信这不过是偶然的反常现象,我听讲的整个的制度是不会改变的。

农村的种种操作,决无任何卑贱之处。在农田里工作的人,所接触的是自然界的伟大与美丽,外界的影响是纯洁而高超,他的内心的活动一定也特别活跃。这样一个人可能是朴素无文,可是他决不会俗气满身的。所以自命风雅之士,假如跟城里的下等人来往,心里一定会起反感;可是他同农村里的下层阶级的人来往,感觉就大不相同了。他丢开了自己的矜持,很乐于抛弃自己的尊贵的身份,同平民打成一片,享受这诚朴的乐趣。真的,乡村的各种娱乐方式,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打猎的号角,和猎狗的吠声有调和各种感情的妙用。在别的国家,贵族和乡绅是受人憎厌的阶级,他们在英国却常常获得下层阶级的拥护;英国的农民固然也受到种种天灾人祸之劫,但是他们对于土地和财产的分配不均,却并不常常抱怨诉苦;个中理由,我想是不难推寻的。

士大夫阶级和农民阶级既然如此融洽无间,英国文学里所有的一种特殊的农村气息,其来源恐即是由此。英国作家最喜欢拿农村生活来作为引证:英国的诗歌,打从乔叟的《花与叶》起,最富于自然界风光的描写,其优美之处,其他各国文学鲜有能比拟者;英国诗人实在把露珠闪闪的大地上的那分鲜洁与芳香,带进我们的书房里来了。别国也有田园诗人,可是他们和自然界的关系,似乎只是泛泛之交,他们只是偶然去拜访她一下,对于她的美,只是有笼统的认识而已;英国的诗人却是同自然之神一起生活,一起纵情享乐的;他们找到她最隐秘的藏身之处,向她求爱,她的一颦一笑,都深印在他们的脑筋里面。微风中一棵树枝的颤动,一片枯叶簌簌的落到地上,雨点像金刚钻似的落到河里,不惹人注意的紫罗兰的幽香,雏菊在晨曦中展开它红色的花朵——这一切都有热情的灵敏的诗人随时留意着,他们笔之成诗,同时还发挥了美丽的哲理。

文雅高明之士对于乡村如此的爱好,这实在大有助于英国的风景之美。因为英国本岛地势大致平坦,缺山川之胜,假如不是人工的点缀,风景可能是很单调的。现在英国全岛到处是古堡宫殿园林之胜,琳琳琅琅,点缀得犹如珠玉镶嵌,花团锦簇。英国的名胜,大致不以宏伟壮丽取胜,最使我们神往的乃是幽静的乡村景色,单纯的田园风光。每一座古老的田舍,每一座长满了鲜苔的茅屋都像一幅图画;英国的道路极富曲折,树丛篱笆,常常把视线挡住了,因此一路走去,风景很多变化。一处处小巧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目不暇接。

英国风景最大的美,据我看来,乃是一种道德的美。这种道德的美随处流露,我们看见了英国的田园风景,心里就会联想到秩序和安静种种观念,联想到和平的深人人心的种种原则,历代相传的风俗,以及受人重视的习惯。每样东西似乎都是几百年来正常的和平的生活的产物,以任何一处村庄为例吧,先是教堂,它的建筑是古老的,门前有座矮矮的粗壮的门廊,哥德式的尖塔矗立于上,窗棂上雕满了花纹,彩色的玻璃金碧辉煌,因为保护得小心,至今簇崭全新;纪念古代战士名人的庄严的碑石,他们的后裔可能就是本地的地主;墓碑上所记的是一代一代的勤劳的自耕农,他们的后裔至今还犁着先人的田地、祈祷不离这一座教堂;牧师住宅是一座别致而不同凡响的建筑,一部分还是保持旧日规模,可是世代相袭,屡经易手,除了整修之外,房屋的主人为了配合他个人或者他那时代的趣味,已经把它的样子改变得很多了;从教堂的墓园出来,通过一处转门,循着小径走去,一路上是悦目的田野,矮矮的树篱,绿荫宜人,你所走过的地方也许是别人的私产,但是根据传统的惯例,你在那里尽管通行不妨;村子就在附近不远,村上的茅舍自有其令人可敬之处,树荫底下是供公众游散的草地,村民的祖先也曾在此处做过游戏;离开村子稍远之处是一座旧家巨宅,虽然自成一个世界,可是它巍然而立,对于周围的景物,似乎有一种卵翼护卫之势——这一切都是英国最普通的景象,可是这一切都表示一种平静而确立不移的安定——庸言庸行的道德以及对于本乡本土的爱好,世代相传,早已深入人心,英国人的道德性格,就在这种地方随时流露出来,十分深刻感人。

星期日早晨,教堂的柔和的钟声,飘过安静的田野,农民们穿上最漂亮的服装,脸上带着健康的红色,态度是愉快之中含有谦虚,以稳定的步伐,在绿色的小径上,走向教堂而去,这种景致,叫人看了真觉得心旷神怡;可是更使人看得舒服的是农村的黄昏:那时村民都聚集在自己的门口,周围是自己亲手种植的花花草草,各种简朴的享乐设备,也是亲手布置,他们身处其间,怎么不打从心底里高兴起来呢?

英国人这一种的温馨的土地观念,他们的安静的生活习惯,他们的深厚的天伦之乐——这种种毕竟是一切最稳固的美德的根本,一切最纯洁的乐趣的源泉。上面我说了这许多拉拉杂杂的话,到了最后,我想还是引用一段英国近代诗人的诗吧。下面这几行诗把英国的乡村生活的美描写得很透彻:

堡垒状的大厦,城市里的圆顶,

树木阴森的别墅;从这些数起;

但是不论贵贱,就从无数比较朴素的,

镇上或是村子里的中等阶级住宅数起吧:

下及山谷里的草庐茅屋——

这座西方之岛向以风景著名——

安居乐业坐享天伦之乐的美景;

天伦之乐就像一头无邪的白鸽,

(廉耻和亲爱精诚是它的两个保护人。)

它在小小的安静的巢里,

把奔波世界各处才能找得到的各种快乐,

都放在里面:逃避了世界,

可是本身大有乐趣,自成一个世界:

它的快乐不需有人见证:分享这种快乐的人

自己知道,头上还有赞许的上苍;

它像一朵深藏在石缝里的小花,

它只能仰头看见天空,可是它在笑。

(夏济安译)

同类推荐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清官能吏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恺汐细语 星语心愿

    本书精选作者的优秀散文收录书中,分“人生五味”、“亲情友情”、“南北行踪”、“黑土风情”、“名人剪影”、“媒体连接”六辑,生正逢时,书中洋溢着作者的自信与乐观,更展露出作者对生活与时代的感激之情。
  • 俗眼看红楼

    俗眼看红楼

    前人有四部书可供我们翻来覆去地读,实在是莫大的福气。“文字是对人的童年经历、青春体验和无数生命记忆的唤醒。”我们今日说红楼,全以人情世态的角度看。《史记》、《资治通鉴》是帝王将相们的镜子,他们在里面照出权谋机运、世事兴亡的大道来,剩下的芸芸众生,且来照照《红楼梦》这面石镜,看看自己作为一个俗人的得失短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唐代咏史组诗考论

    西安为汉、唐古都,南京为六朝古都,有志于研究古代文史之青年学子,颇多负笈于这两个历史文化名城,拜师访友,探胜寻幽,学业有成,蜚声士林。赵君望秦获文献学硕士学位于西安,在教学、科研两方面均有显着成绩,其所着《唐代咏史组诗考论》即将出版。我素主张文史结合,今观赵君书稿,甚合我心,故不辞衰朽,欣然握笔……
热门推荐
  •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善恶的格言(经典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在生活中到处都写满了善与恶。本书涵盖了修身养性、社会交往、朋友与敌人以及成功激励的格言,让读者朋友们在人际中,明辨是非,分清善恶,以便在社交场合应对自如,犹鱼得水。
  • 卓越领导

    卓越领导

    许多人都懂得怎样当一位经理人,他们知道体察上意,照顾下属,并建立起默契的工作团队。他们是组织里优秀的经理人。然而,只是优秀已经足够了吗?难道没有再进一步的成长空间?事实上,只要能向更高一层的领导力效能推进,就可以为自身与组织带来数倍的增长与收获。
  • 重构帝国

    重构帝国

    银河系的尽头真的是平行世界吗?直到一辆现代列车穿越后,那一群人在寻找答案。南山,翼碎后的午夜,南疆,梦圆后的清晨,也许会有不一样。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绝世至尊

    绝世至尊

    一味古鼎,炼尽一方世界;一把画笔,绘尽天下万物;一炳长剑,斩尽三千大道;一段传奇,诉尽一世情愫;九天星域,十方宙宇,天穹之下,演绎着一段少年的巅峰之路!
  • 那些年一起度过的学校生活

    那些年一起度过的学校生活

    一位高中生在校圆中的各种经历,他在校园中的情感经历。一个屌丝,却因为喜欢上了一位同学后的情感跌宕…
  • 腹黑王爷不好惹

    腹黑王爷不好惹

    苏沫沫,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记载的国墨渊国,成为丞相府的第四个女儿。世人皆知,丞相四女,无才无德无貌。什么,居然要她嫁给战神王爷顾言,传闻他长得比女人还漂亮,长得漂亮不打紧,还是个绝世天才,十三岁就领兵打仗,百战百胜,妈呀,这样的人物她怎么配得上。于是,她逃了,没想到某爷还追了过来,并且还扬言说一定要娶她。终于,某爷把她绑回了王府。“王爷,王妃被猫抓伤了。’’“恩,阉了。”某爷淡定道。“王爷,那是只母猫,还是王妃最喜欢的猫。’’“那就把它送给九公主吧,她正好喜欢猫。’’“王爷,王妃说她要去逛妓院。’’‘‘什么?’’某爷终于不再淡定,转身不见了踪影。
  • 找个男神谈恋爱

    找个男神谈恋爱

    地球是圆的,所以钱暖始终相信:终有一天,好运会降临在她的身上。自幼被父母抛弃又怎样?被初恋男友背叛又怎么样?没钱没地方住又怎样?以为这样就能把她打到么?她是劲风吹不到的青草,暴雨打不到的小强,想让她从此屈服于这悲惨的命运,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且看万年屌丝女神如何逆袭翻转人生!
  • 俏皮小娘子

    俏皮小娘子

    哇!我哥哥受伤快要死了啦……一听到这骇人的消息,她不禁开始尽情地“打雷下雨”,还不自觉地投入前来报信的“酷面将军”怀中。不行,怎么说她都得前去救她大哥一命!虽然她有些“秀逗”、“爱哭”、“乱洗东西”、“瞎取名字”的小毛病,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她别频频惹他生气,谁知,她竟不知死活地“鸣金”挑战他的耐性,嗯!如此一来,娶这个丫头的提议他得好好考虑……
  • 伯贤,你是我生命流浪终点

    伯贤,你是我生命流浪终点

    他,边氏总裁。她,萌系学霸。他对她一见钟情而她被另一个他抛弃之时急于找一个高富帅来气那对奸夫淫妇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扑入了他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