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典”
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前90年左右),字子长,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人,出生于汉代的史官世家,父亲司马谈因不能写出媲美《春秋》的传世著作而抱憾终身,临死前,特别叮嘱司马迁,要继续传承史官对历史的责任与使命。
司马迁后因“李陵事件”,被汉武帝处以残酷的腐刑,狱中他倾注全力在《史记》的写作上,而撰写历史巨著的信念,是他忍受屈辱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出狱后,司马迁作了中书令,直到公元前93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这部书的原名并非如此,司马迁称它为《太史公书》,两汉学者有称为《太史公记》或《太史记》等,到东汉末年才称为《史记》。
全书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二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宇。记载从太古人物黄帝到司马迁当时生活的汉武帝时期,是一部纵横古今、包罗万象、组织严谨的纪传体通史。内容充分反映司马迁进步的历史批判精神,也处处展现“原始察终、见盛观衰、通古今之变”的求实态度,被誉为举世无双的经典之作。司马迁也因《史记》一书晋升为我国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与散文家。
“故事”
由此看出,召公深知君王应以民为本的道理。在《孟子·尽心》中,孟子对民本思想表达得非常清楚,“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鲜明地将人民的地位摆在第一,认为人民是最尊贵的,国家社稷其次,最后才是君王。荀子在《荀子·王制》也引用了水与舟的比喻:“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人民就像水,君主就像船,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人民可以拥护君主,也可以推翻君主的地位。
人民力量的伟大,可见一斑,人民的舆论当然不可忽视。春秋时代的庞恭,十分了解这一点,所以,在他准备和魏太子到赵都邯郸当人质前,特别对魏惠王示警说:“市集上人潮汹涌,是不可能出现老虎的,可是,‘三人成虎于市’……我们离开后,一定有很多人会议论批评我们,请陛下要小心地听取。”(《韩非子·外储说》)。庞恭的意思是,如果有三人都说市集上有老虎出现,人们的信念就会动摇,而开始相信真的有老虎,这就是舆论可怕的地方。可惜魏惠王没有记住庞恭的进言,当庞恭由赵回国时,魏惠王早已听信了谗言,不愿让庞恭谒见。成语“众口铄金”也可以形容舆论的力量,众人的嘴巴(舆论)可以铄炼冶金,不能不谨慎判断!
既然如此,面对众人的不当言论是否就束手无策了呢?削弱不当言论的方法不难,首先要使“谣言止于智者”,不轻信未经证实的言论;其次要谨记孔子《论语·阳货》中所言:“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不要把路上听到的话,就在路上随意地传播出去,这是不懂得善言且抛弃道德的人。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两点,诬妄的言论自然会大为减少。但是,如果舆论属实,周厉王那样的独裁专政,自然是难以持久,为政者绝不可轻忽。
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